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帕克探测器将“奔赴”太阳日冕层

据美国太空网最新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2018年夏季发射一个太阳探测器,与太阳进行有史以来最亲密的“接触”,希望这款探测器能在“融化”之前,捕捉到有用的数据。 21日,美国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刷屏,天文爱好者们都知道,用裸眼直视太阳非常危险,即使太阳被月亮完全遮蔽的时候也是如此,因为太阳发出的强辐射位于多个波段,从红外线到紫外线,即便距离1.49亿公里并隔着厚厚的大气层,仍对我们的眼睛和皮肤具有杀伤力。鉴此,为了进一步揭示太阳的秘密,NASA计划于2018年发射“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 帕克太阳探测器以研究太阳风科学的先驱、天体物理学家尤金·帕克的名字命名,是NASA首款以健在人物命名的航天器。这一航天器将于2018年夏季发射升空,将在距离太阳表面600万公里的地方进行科学探测,与太阳的距离比以往探测器缩短了7倍多,能进入太阳的日冕内,它将在此处经受太阳炙烤的程度是人类在......阅读全文

关于太阳你知道多少?内部可容纳约100万个地球

  北京时间12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太阳位于太阳系中心,也是太阳系迄今为止最大的天体。太阳拥有太阳系99.8%的质量,其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09倍,太阳内部可以容纳大约100万个地球。  太阳可见部分的温度大约5500摄氏度,然而太阳内核受核反应驱动,温度超过1500万摄氏度。美国宇航局数据表

美欧两探测器将揭秘日冕和太阳风

夸父追日,后羿射日,伊卡洛斯用蜡做成翅膀飞向太阳,结果因飞得过高,蜡被太阳融化跌落水中而丧生……这些故事至今仍在人们耳边流传。太阳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能量,在人类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太阳风和带电粒子也会引发某些太空天气事件,干扰无线电通信、电网等。这些事件为何以及如何发生?对地球将产生何种影响?迄今

探测器“相对较轻” 所用发射能量是前往火星的55倍

万物生长靠太阳,但太阳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对这颗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火球,还有太多的问题没有弄明白。 8月12日,美国“帕克”太阳探测器从佛罗里达州启程,踏上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近距离“触摸”太阳的逐日之旅。那么,它如何接近太阳?有什么“防烤化”高招?又会带来哪些新发现呢?最快最近首“触日”

2018《环球科学》十大科学新闻:霍金逝世、贺建奎事件前二

  如果要用两个词来定义2018年的话,我们可能会选择“进步”与“反思”。中国科学在持续进步,克隆猴“中中”与“华华”、单条染色体的酵母,都是世界级的研究成果。“火星快车”在火星上发现大面积的液态湖泊,也是空间探索领域的巨大进步。但在科学快速进步的同时,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心肌干细胞发现者造假事件,也

网友称找到证据证明NASA试图掩盖外星人存在

视频中可见一“金字塔状”不明物体贴近太阳表面绕太阳飞行(网页截图) 视频中可见一“金字塔状”不明物体贴近太阳表面绕太阳飞行(网页截图)  另一视频中一个行星大小的物体似乎在太阳表面“充电”   据《每日邮报》5月10日报道,一主流视频网站的用户日前宣称自己找到证据证明美国

美宇航局被指中断卫星监控传送信号隐藏UFO

视频中可见一“金字塔状”不明物体贴近太阳表面绕太阳飞行视频中可见一“金字塔状”不明物体贴近太阳表面绕太阳飞行另一视频中一个行星大小的物体似乎在太阳表面“充电”  5月10日报道,一主流视频网站的用户日前宣称自己找到证据证明美国宇航局(NASA)在掩盖外星人的存在这一事实。该用户称在美国宇航局的卫星监

美SOHO探测器拍摄到彗星冲入太阳毁灭场景

  SOHO探测器目睹一颗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冲向太阳的场景。但之后再也没有看到它出来。这颗彗星可能属于克鲁兹彗星族,由业余天文爱好者塞吉•谢帕科夫最先发现。  这张SOHO探测器拍摄的图像显示在彗星冲入太阳之前的一瞬间,太阳表面发生一起大规模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大量太阳物质被抛入太空

欧空局2020年打造“人造日食”

  天文学家翘首以待北美8月21日发生的罕见日全食,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他们将看到每次长达6小时的人造日食。据欧洲空间局(ESA)官网日前报道,他们计划于2020年发射升空的Proba-3卫星将完成这一任务。  日全食的时间很短,只有160秒,但正是在这一特定时间,借助日冕仪,我们才可能看到平常被

巨型掠日彗星撞击太阳伴随耀斑爆发

掠日彗星:当彗星一头扎入太阳的熊熊烈焰,太阳爆发一次X级耀斑,这是耀斑分级中的最高级撞击发生前:欧空局的探测器在下午2:42成功捕获这颗自杀彗星的实时画面撞击时刻:这是彗星一头扎入太阳的瞬间画面  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近日,一颗罕见的巨型掠日彗星撞击了太阳,闪光照亮了夜空。在轨道

太阳表面出现神秘波浪 速度达每秒两千公里

太阳表面一角的图像所发现的震荡波详细图解   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空间天文台太阳大气成像仪(AIA)捕捉到太阳表面出现的神秘波浪,时速达到每秒2000公里,后经过确认:这是一种在低日冕时出现的准周期震荡波,速度非常快,如果按这个速度抵达月球再返回,不仅比目前的速度快16倍,而且还有

美首次拍到掠日彗星三维画面

  据英国《每日邮报》在线版5月26日报道,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太空科学实验室的太阳物理学家宣布,他们利用美国宇航局的日地关系天文台(STEREO),成功追踪到一颗掠日彗星,并第一次拍到此类彗星“自寻死路”飞速冲向太阳的三维画面。   掠日彗星正如其名,即掠过太阳及接近太阳的彗星

最新信息显示掠日彗星可能还活着

ISON彗星可能还活着,但没人知道它能活多久。  彗星ISON在11月28日的夜晚进入了天文学的史册,当时它正在飞越太阳,而最新的信息显示,在许多天文爱好者认为ISON已经“死”了之后,这颗彗星却又“衣衫褴褛”地出现在太阳的另一侧。   迄今最近的图像显示,ISON的大部分彗核都已随着彗星接近太阳

7月28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地球也有一个“特洛伊”伙伴  200多年前,数学家拉格朗日预测到被称为“特洛伊”小行星的天体的存在。它们是一些小型天体,如果其保持在一个行星轨道之前或之后60°的“三角点”附近的话,那么它们便能够稳定地与这个行星共享轨道。木星有数千个“特洛伊”小行星;火星和海王星也有一些。

2018基金委与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合作项目初审结果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RFBR)双边合作协议,2018年双方共同资助中俄合作交流项目。经公开征集,我委共收到202项申请,经初步审查并与俄方核对项目清单,以下189项申请通过初审:序号科学部编号项目名称中方申请人中方依托单位俄方申请人俄方依托单位11181

欧阳自远:嫦娥三号加强防护应对发射时超强太阳风暴

应对太阳风暴措施示意图  为了应对2013年有可能出现的超强太阳风暴,计划于2013年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将穿上“防弹衣”。  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日前接受法制晚报独家专访时表示,在嫦娥三号的正品制造中,已从内外两方面加强对卫星的防护,以应对2013年极有可能发生的超强太阳

NASA网站评出其2008年十大科学成就

北京时间12月18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网站最近日前公布了美国宇航局在2008年取得的十大科学成就,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凤凰号圆满完成火星探测任务,以及NASA帮助设计的第四代鲨鱼皮泳衣均上榜。 以下是美宇航局2008年十大科学成就名单: 1.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 国际空间站建设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