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植物病原物的分离、培养与接种

一、 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会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的分离、培养和接种的一般方法,并掌握其基本原理;学习植物传染性病害研究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比较不同接种方法对病害发生发展过程与外界环境的差异。二、材料和用具 新鲜的真菌和细菌病害材料(辣椒炭疽病果、水稻稻瘟病病叶片、水稻白叶枯病叶、烟草花叶病和番茄根结线虫病等);番茄青枯菌/番茄、水稻稻瘟菌/水稻幼苗、水稻白叶枯病菌/稻苗、烟草花叶病/烟草 喷雾器、纱布、酒精灯、酒精缸、火柴、接种饵(针)、长镊子、玻棒、小木块、解剖刀、刀片、载玻片、蒸馏水(滴瓶)、漂白粉精片两研缸、漏斗、皱纹纸、毛笔、针、剪刀、三角瓶、试管、记号笔、标签、金刚砂、保湿罩、弥雾机。70%乙醇、0.1%升汞、灭菌培养皿(吸管)、灭菌水、灭菌培养基(PDA和NA)。三、内容与方法 3.1 病原真菌的分离和培养 植物病原微生物分离和培养工作应该在专门的无菌操作室或超净工作台上进行,但是亦可在清洁和安静的房间中......阅读全文

李玉、南志标获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终身成就奖

   2017年7月25日至29日,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山东省泰安市宝盛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主办,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山东植物病理学会、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等联合承办。共有来自美国

我国植物病原检测鉴定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日前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了解到,由该院联合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宁波大学等相关研究团队,历经多年,在“重要植物病原物分子检测技术、种类鉴定及其在口岸检疫中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据悉,该成果在1月9日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先进的植物病原

植物病害检测仪的病害数据输入依据

植物病害检测仪的工作方式是将采摘下来的受病毒侵害的植物叶片放在仪器上,经过与植物病害检测仪内部储存数据的对比分析,然后得出植物受病毒的类型,那么可能我们的科研人员就会问,内部储存的植物病害数据是根据什么进行分类的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了解植物得病后在生理和形态上均可以发生改变

植物病害检测仪的病害数据输入依据

植物病害检测仪的工作方式是将采摘下来的受病毒侵害的植物叶片放在仪器上,经过与植物病害检测仪内部储存数据的对比分析,然后得出植物受病毒的类型,那么可能我们的科研人员就会问,内部储存的植物病害数据是根据什么进行分类的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了解植物得病后在生理和形态上均可以发生改变

植物病原物的分离、培养与接种

一、 目的和要求要求学会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的分离、培养和接种的一般方法,并掌握其基本原理;学习植物传染性病害研究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比较不同接种方法对病害发生发展过程与外界环境的差异。二、材料和用具新鲜的真菌和细菌病害材料(辣椒炭疽病果、水稻稻瘟病病叶片、水稻白叶枯病叶、烟草花叶病和番茄根

研究发现触发植物免疫激活的分子机理

   近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教授黎家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BAK1)缺失后触发植物免疫自激活的分子机理,并解释了其生物学意义,在植物免疫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BAK1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应对病原菌入侵

植物病害检测仪应用微生态学原理研制

微生态学是植物病害生态防治的重要理论依据,它是由德国科学家首先提出。微生态学是一切生物体与其内环境的平衡与调整的理论总结。植物病害检测仪就是通过微生态学原理达到防治植物病害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在病原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理论认识上,进行植物病害的防治。植物病害检测仪的生物防治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调

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分子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植物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受了各种病原菌的侵袭,植物经过与病原菌的长期共进化形成了一套复杂的防御体系。在整个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如水杨酸、乙烯和茉莉酸等)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调控功能。不同的植物激素介导不同的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信号途径,并有针对性地调控植物应对不同类型病原菌的

检验检疫系统内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指南

  总则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检验检疫系统内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   1术语和定义   重点实验室:是指国质检科[2003]366号文中公布的18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质检科函[2006]136号公布的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仪器设备配置原则

植物病原物的分离、培养与接种

一、目的和要求要求学会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的分离、培养和接种的一般方法,并掌握其基本原理;学习植物传染性病害研究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比较不同接种方法对病害发生发展过程与外界环境的差异。二、材料和用具新鲜的真菌和细菌病害材料(辣椒炭疽病果、水稻稻瘟病病叶片、水稻白叶枯病叶、烟草花叶病和番茄根结

发现大丽轮枝菌核定位效应分子跨界调节植物免疫抗性

  大丽轮枝菌是一种具有广泛寄主的土传植物病原真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严重的黄萎病害,每年对我国棉花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一样,该真菌依赖于其分泌的效应分子(effector,或效应蛋白)克服植物先天免疫,从而定殖寄主。而抗性植物往往能够识别效应分子、激活更加强烈的植物免疫(ef

微生所发现大丽轮枝菌核定位效应分子调节植物免疫抗性

  大丽轮枝菌是一种具有广泛寄主的土传植物病原真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严重的黄萎病害,每年对我国棉花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一样,该真菌依赖于其分泌的效应分子(effector,或效应蛋白)克服植物先天免疫,从而定殖寄主。而抗性植物往往能够识别效应分子、激活更加强烈的植物免疫(ef

科学家发现miRNA和效应蛋白新功能

  与人类一样,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在长期共进化中形成了复杂的防御体系,而病原微生物也发展出对抗寄主抗性的多种多样的策略。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互作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郭惠珊团队发现miRNA和效应蛋白在植物与病原微生物战役中调控免疫和抑制免疫的新功能,并详细解析了它们的作

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

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对(1)原害鉴定(2)病原形态观察(3)植物病害接种体的培养等方面都是经常使用的研究手段。实验方法原理植物患病组织内的真菌菌丝体,如果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除个别种类外,一般都能恢复生长和繁殖。植物病原菌的分离就是指通过人工培养,从染病植物组织中将病原真菌与其它杂菌相分开,并从寄

植物灰霉病菌致病新机制获解

  死体营养型植物病原真菌在杀死植物细胞获取营养前的能量来源和代谢途径是什么?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学术界。记者10日从吉林大学了解到,国际微生物领域著名学术期刊《环境微生物学》(《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杂志日前在线发表了该校植物科学学院秦庆明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植物灰霉病菌致病新机制获解

  死体营养型植物病原真菌在杀死植物细胞获取营养前的能量来源和代谢途径是什么?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学术界。记者10日从吉林大学了解到,国际微生物领域著名学术期刊《环境微生物学》(《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杂志日前在线发表了该校植物科学学院秦庆明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植物灰霉病菌致病新机制获解

   死体营养型植物病原真菌在杀死植物细胞获取营养前的能量来源和代谢途径是什么?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学术界。记者10日从吉林大学了解到,国际微生物领域著名学术期刊《环境微生物学》(《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杂志日前在线发表了该校植物科学学院秦

植物转运葡萄糖的“交通工具”被发现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组首次发现,在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的共生过程中,脂肪酸是植物传递给菌根真菌的主要碳源形式。他们还发现,脂肪酸作为碳源营养在植物—白粉病互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杂志日前在线发表了此项研究成果。  菌根共生是植物与菌根真菌建立的互惠互利的同盟,也是自然界最为广

王二涛小组首次揭示菌根共生过程中碳转运新机制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组首次揭示了在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的共生过程中,脂肪酸是植物传递给菌根真菌的主要碳源形式,并发现脂肪酸作为碳源营养在植物-白粉病互作中起重要作用。6月8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菌根共生是植物与菌根真菌建立的互惠互利的同盟,也是

上海生科院在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6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组关于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论文Plants transfer lipids to sustain colonization by mutualistic mycorrhizal a

植物病害检测仪分析造成植物病害的原因有哪些

从某种角度来看,其实植物和人类是一样的,植物也有生命,也有生老病死,它在生长过程中也会难免发生病害,就像人们一样,人的一生中也会有大病小病的,大家如果生病了,有医生为我们就诊,如果植物生病了呢?那么植物病害检测仪就是它的医生。不管植物发生了什么病害,植物病害监测仪都能够检测出来。那么在植物生长过程中

遗传发育所植物天然免疫机制合作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植物通过细胞表面免疫受体和胞内免疫受体感受来源于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激活天然免疫,抵御病原物的侵染;而病原细菌通过向植物细胞分泌效应蛋白,干扰后者的细胞活动,增加其感染能力。大部分效应蛋白的生化功能和分子机制并不清楚,研究这些效应蛋白在宿主体内的靶蛋白和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

我国学者揭示植物细胞膜上3-羟基脂肪酸免疫通路

  假单胞菌属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细菌病害,该属内的铜绿假单胞菌作为机会致病菌,可以侵染动物和人。而侵染植物的丁香假单胞菌位列十大植物病原细菌之首,可以侵染番茄等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20年1月10日,著名期刊The EMBO Journal 在线发表了刘俊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Tyrosi

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一)

一、实验原理植物患病组织内的真菌菌丝体,如果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除个别种类外,一般都能恢复生长和繁殖。植物病原菌的分离就是指通过人工培养,从染病植物组织中将病原真菌与其它杂菌相分开,并从寄主植物中分离出来,再将分离到的病原菌于适宜环境内纯化,这个过程总称植物病菌的分离培养。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一般都是

亚热带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独特的森林植被类型,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高,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4,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极其重要。历史上,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经历过频繁、大规模的人为干扰,绝大部分原生性植被,特别是低海拔地区的原生地带性植被多已消失殆尽,少量保存的原始林也

微生物研究所揭示植物识别病原细菌的新机制

假单胞菌属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细菌病害,该属内的铜绿假单胞菌作为机会致病菌,可以侵染动物和人。而侵染植物的丁香假单胞菌位列十大植物病原细菌之首,可以侵染番茄等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20年1月10日,期刊The EMBO Journal 以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刘俊课题组揭示植物识别病原细菌的新机制

  假单胞菌属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细菌病害,该属内的铜绿假单胞菌作为机会致病菌,可以侵染动物和人。而侵染植物的丁香假单胞菌位列十大植物病原细菌之首,可以侵染番茄等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20年1月10日,期刊The EMBO Journal 以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of

识别受体FLS2和EFR通过离子流调节早期的信号转导

Conflux + I&E Flux + I&M Flux = 细胞内外离子/分子同时检测完整方案识别受体FLS2和EFR通过离子流调节早期的信号转导识别受体FLS2和EFR通过Ca2+相关的阴离子通道调节早期的信号转导上图:flg22处理后胞外离子变化图。  &

植物抗病小体:有望增强植物免疫,减少农药使用

  植物具有复杂、精细调控的免疫系统,用于识别病原微生物、激活防卫反应,从而保护自己免受侵害。植物细胞内数目众多的抗病蛋白,是监控病虫侵害的哨兵,也是动员植物防卫系统的指挥官。抗病蛋白被发现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但人们仍然不清楚它们的工作原理。清华大学柴继杰团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团

植物病原菌的分离

一、实验原理植物患病组织内的真菌菌丝体,如果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除个别种类外,一般都能恢复生长和繁殖。植物病原菌的分离就是指通过人工培养,从染病植物组织中将病原真菌与其它杂菌相分开,并从寄主植物中分离出来,再将分离到的病原菌于适宜环境内纯化,这个过程总称植物病菌的分离培养。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一般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