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醛固酮检测的临床意义生化检验

醛固酮(ALD)检测的临床意义: 醛固酮(ALD)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一种盐皮质激素,正常情况下,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在体内,血醛固酮主要和血浆白蛋白结合,而很少和CBG结合,因此,具有相对较短的半衰期(约35min)及较高的代谢清除率。尿液中含有未经代谢的醛固酮约占分泌量的6%左右,且具有激素活性。因此,测定血清或血浆中醛固酮,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ALD升高 (1)生理因素:如大量出汗后、失钠过多、血钾摄取过量、给钾盐后或正常妊娠的后三个月等,也可引起醛固酮分泌过多。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由于肾上腺皮质因肿瘤或增生等大量分泌醛固酮,以肾上腺单一腺瘤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血浆醛固酮升高,尿中醛固酮排出量也增高。 (3)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很多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伴高血压、肾母细胞瘤等,可引起肾素......阅读全文

醛固酮

中文名醛固酮外文名Aldosterone化学式C21H28O5定义醛固酮(Aldosterone)是一种增进肾脏对于离子及水分子再吸收作用的类固醇类激素(盐皮质激素家族),化学式为C21H28O5,主要作用于肾脏,是增进肾脏对于离子及水分再吸收作用的一种激素。

醛固酮的原理

醛固酮进入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后,与胞浆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后者通过核膜,与核中DNA特异性结合位点相互作用,调节特异性mRNA转录,最终合成多种醛固酮诱导蛋白,进而使管腔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线粒体内ATP合成和管周膜上钠泵的活动性增加。从而导致对Na+的重吸收增强,对水的重吸

醛固酮的相关疾病

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的皮质肿瘤或增生,醛固酮分泌增多所致。原醛症是一种继发性高血压症,约占高血压症中0.4~2%。发病年龄高峰为30~50岁,女性较男性多见。引起本病最常见的原因为醛固酮瘤,约占原醛症的60%~80%,大多数为单个腺瘤,左侧多见,肾上腺皮质腺瘤和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的结构特点

醛固酮(Aldosterone)是一种增进肾脏对于离子及水分子再吸收作用的类固醇类激素(盐皮质激素家族),化学式为C21H28O5,主要作用于肾脏,是增进肾脏对于离子及水分再吸收作用的一种激素。

醛固酮的工作原理

醛固酮进入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后,与胞浆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后者通过核膜,与核中DNA特异性结合位点相互作用,调节特异性mRNA转录,最终合成多种醛固酮诱导蛋白,进而使管腔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线粒体内ATP合成和管周膜上钠泵的活动性增加。从而导致对Na+的重吸收增强,对水的重吸

血浆醛固酮的简介

  血浆醛固酮(aldosterone,Ald)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一种重要的盐皮质激素,具有调节钠、钾代谢和细胞外液容量的生理作用。Ald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体内钠、钾水平,ACTH、肾上腺能和多巴胺能系统以及血容量等因素对醛固酮的分泌都有调节作用。Ald在血循环中30%-40%

醛固酮测定的简介

  醛固酮测定是指醛固酮的测定。血浆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球状带分泌的盐类皮质激素。

醛固酮的原理简介

  醛固酮进入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后,与胞浆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后者通过核膜,与核中DNA特异性结合位点相互作用,调节特异性mRNA转录,最终合成多种醛固酮诱导蛋白,进而使管腔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线粒体内ATP合成和管周膜上钠泵的活动性增加。从而导致对Na+的重吸收增强,对水的

全新肾素醛固酮检测,助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

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一直呈增长态势,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已有高血压患者突破3.3亿人,且每年以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近年研究表明,大概5%-15%的高血压是由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导致。与同样血压水平的原发性高血压相比,原醛症引发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脑中风、心梗的发生机会成倍增

血浆醛固酮的基本介绍

  血浆醛固酮(aldosterone,Ald)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一种重要的盐皮质激素,具有调节钠、钾代谢和细胞外液容量的生理作用。Ald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体内钠、钾水平,ACTH、肾上腺能和多巴胺能系统以及血容量等因素对醛固酮的分泌都有调节作用。Ald在血循环中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