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科大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9月20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建校60年纪念大会。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大名誉校长白春礼,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等出席纪念大会并讲话。 大会上,白春礼代表中科院,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科大建设发展的国家有关部门、安徽省委省政府、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广大校友表示感谢。他说,中国科大60年发展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60年来,中国科大始终秉承“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坚持“科教报国、服务社会”的办学使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大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产出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白春礼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科大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再创佳绩。希望中国科大严把政治方向、潜心立德树人,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坚持科教融合,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阅读全文

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

  9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组建的“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合肥董铺岛举行,“中国科大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同时揭牌,校、院双方各50名教授、研究员接受了双岗双聘。中国科学院的科教结合工作迈入集成优质资源建设

专家呼吁:创新发展急需跨学科联合攻关

  “这次高层论坛开启了我们对科学与社会发展问题的共同探讨。”中科院院士朱道本在日前于清华大学举行的“当代中国:转型、创新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如是说。    此次论坛由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举办。     在4月19日的中心成立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

施一公:希望大家像以前一样继续叫我教授

12月19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右)为新当选的院士施一公颁发院士证书。   今天(12月19日)下午,46岁的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从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手中接过院士证书。这位备受关注的海归科学家,终于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今天对外公布了2013年该院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结果,包

中国科大成果入选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月19日下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5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瀚霖杯”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小组完成的“实现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入

《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信息科技领域》出版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白春礼作序,中科院副秘书长汪克强担任主编,中科院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组撰写的专著《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信息科技领域》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白春礼在序言中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层出不穷的重大技术突破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工作和生活

首届“墨子量子奖”颁奖典礼在合肥举行

  9月18日下午,首届“墨子量子奖”颁奖典礼在合肥隆重举行。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舒歌群、校长包信和为获奖者颁奖。安徽省有关部门领导,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捐赠企业代表,以及参加2019年度新兴量子技术国际会议的500余位量子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出席

中国已成为纳米科技领域重要贡献者

  2017年8月29日至31日,2017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纳米科技的未来。  1974年,当日本科学家谷口纪男提出“纳米技术”一词时,科学家们对其未来并不乐观:尽管这是一种“奇妙的科学工具”,但预计未来25年内不会对主

2013年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京举行

  9月5日,2013年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ChinaNANO 2013)在北京召开。这是继2005、2007、2009、2011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之后,第五次召开的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盛会。   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在三天的会期中,将有5位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9月25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建设项目通过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科院和教育部组织的验收。   建设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是国务院为强化科技前沿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做出的战略部署。按照有关批复要求,纳米中心按指标、按概算,高质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基本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资金使用合理规范,仪器

14名中国学者当选TWAS院士,白春礼将卸任TWAS院长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8届院士大会27日在意大利东北部城市的里雅斯特开幕,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科学家、多国科技界领导人、国际组织代表与会,共议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未来发展。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主持大会。他在致辞中总结说,近6年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来源国家和地

2011年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京召开

  9月7日,2011年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ChinaNANO 2011在北京召开。这是继2005、2007、2009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之后,第四次召开的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盛会。  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在三天的会期中,7位

11位中国大陆科学家新当选TWAS院士

   10月29日,为期4天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5届院士大会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闭幕。本次会议增选了46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其中11名为中国大陆科学家;颁发了本年度的11个科学奖项,其中3个由中国科学家获得。  在本次大会上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新院士的11位中国大陆科学家中

最新ESI中国内地百强高校综合排名出炉 看你的母校第几

  最新消息,ESI数据库更新了2019年9月ESI数据(数据统计覆盖时间为2009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这也是2019年第五期的ESI数据。据统计,全球共有6081家科研机构上榜。  本文整理了2019年9月ESI最新数据中国内地高校综合排名前100名的数据,同时与2019年7月的排

科报问两会之一:怎么补基础科研的短板

   2016年中国的农历春节,却被美国的一则科学新闻刷了屏。引力波的发现,在中国科技界再次引发了关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大讨论。  更高、更快、更强,这六个字用来形容当今国际科技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能一点也不为过。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孕育兴起,加速了学科交叉、新学科涌现以及前沿探索的加速推进,传统意义上

中国成为纳米科研强国 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

  8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纳米科技研发大国,部分基础研究跃居国际领先水平。  这份由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编制的中国纳米白皮书显示,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纳米科学与技术进步的重要贡献者,中国

中国有吴仲华,还要引进航空发动机?

   “中国有吴仲华,还要引进航空发动机?”  上世纪70年代,当得知中国要引进英国罗罗(Rolls-Royce)公司的斯贝发动机,英国人诧异道。  要知道,斯贝发动机的研制,得益于中国科学家吴仲华提出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并且,世界上主流航空发动机的研制都利用了该理论。  1979年春,中美建交

以“科技梦”助推“中国梦”

  5月,即将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将人们的目光聚焦“中国创新”。  40年前,全国科学大会一声春雷,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2年前,“科技三会”的召开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总有一些时刻,值得被永远铭记。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13亿多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开启

2020陈嘉庚科学奖公布 施一公等人获奖

  8月28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人。 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于2019年1月1日启动,经过推荐、有效候选项目评审、国内外同行专家通信评审、正式候选项目评审和理事会终审等几个阶段,最终产生5项

“第一动力”的历史自觉:中国创新的时代答卷

   历史在这里交汇,又在这里递进。  2018年1月8日,人民大会堂,中国“火药王”王泽山、“病毒斗士”侯云德共同获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总书记紧紧握住两位大奖得主的手。  如潮的掌声,是对复兴大道上科技成就的礼赞,也是对中国坚定走创新之路的共鸣。  40年前,同样如潮般的掌声曾在这里响

中科院多位院士加入爱丁堡皇家学会

   3月2日,爱丁堡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公布了2015年度新增院士名单,此次共选举产生了56名院士,包括3名荣誉院士和8名通讯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当选该学会荣誉院士,南开大学前校长、中科院院士饶子和教授和中国科学

院士制度怎么改:遴选排除干扰 建立退出机制

  12月19日,随着53名中科院新增院士和51名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的公布,2013年两院院士增选尘埃落定。近年来,社会上关于院士制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三中全会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受到广泛关注和期待。现行的院士制度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改革才能让院士真正回归荣誉称号?

科学中国人2010年度人物获奖名单揭晓

  6月10日,科学中国人2010年度人物在北京揭晓。此次,共评选出在2010年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年度人物,其中包括刘光鼎、朱清时等知名院士,并颁发四项特别奖。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光鼎获“终身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辉阳生命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