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血小板血型系统检查的概述

(一)血小板抗原血小板表面有2类抗原:一类是为非特异性抗原或血小板相关抗原,与AB0血型系统和HLA有关,另一类是血小板特异的抗原。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有5个血型系统和l0个抗原,为HPA-1(Zw)、HPA-2(K0系统)、HPA-3、HPA_4、HPA-5。(二)血小板抗体同种抗体:由输血或妊娠等同种免疫产生,多为IgG型。自身抗体:多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检出,也多为IgG型。(三)检测方法主要有:血清学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和特异性较高。分子生物学法,常用PCR技术。(四)临床意义1.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选择与患者血小板和HLA相配的供血者,可提高输注浓缩血小板效果。2.诊断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阅读全文

血小板血型系统检查的临床意义

1. 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选择与患者血小板和HLA相配的供血者,可提高输注浓缩血小板效果。2. 诊断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 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血型系统的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

检测方法主要有:血清学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和特异性较高。分子生物学法,常用PCR技术。临床意义1.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选择与患者血小板和HLA相配的供血者,可提高输注浓缩血小板效果。2.诊断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输注概述

血小板输注的指征:   骨髓功能衰竭(由于疾病、有细胞毒性的治疗和照射)   在没有其他的危险因子的情况下,病人需要血小板输注的临界值为10x109/l ,这一临界值与更高的临界值一样安全。危险因子包括败血症、同时使用抗生素或其他不规则出血(A 等,Ⅰb 级)

血小板的检查分析

  (1)PLT-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减少:生成减少,如再障、急性白血病等。  破坏过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消耗过多: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等。  血小板分布异常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如脾大时,血液中可达90%以上的血小板储存在脾脏,导致血液中血小板轻至中度减少。  假性血

肿瘤病人与血小板检查

  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要频繁地做血常规检查,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血小板。  众所周知,血小板是血液中除红细胞和白细胞之外的第三种有形成份,它的主要功能是形成止血血栓。因此,我们又把血小板称为血栓细胞。血小板在人体血循环中的寿命只有7~10天,也就是说,每天约有十分之一的血小板被

血小板输注无效概述(一)

    血小板输注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出血,并已成为各种血液病及肿瘤患者放﹑化疗的有效支持疗法,但患者在多次输血(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妊娠及器官移植后,易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我们结合

血小板输注无效概述(二)

表1引发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常见药物      药物类别 常见药物 其他药物 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 抗疟药 奎宁,奎尼丁 血小板抑制剂 阿昔单抗,依替巴肽,替罗非班

血小板输注无效概述(三)

     4.3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注 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可提高60%以上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缺点是仅可观察到患者血小板增加率的改善,而对严重同种免疫的患者很少有效。此法费用高,疗效时间短,不宜常规使用,但遇到危及生命的出血时可考

血小板功能检查项目及意义

一、血小板粘附功能(PAd)测定意义血小板粘附功能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尿毒症、严重的肝脏疾病;长时期应用阿司匹林、保泰松等降低血小板粘附的药物等。粘附功能增高见于高凝状态与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糖尿病、静脉血栓等。二、血小板聚集功能(PAg)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