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苏州纳米所等在高性能柔性储能器件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邸江涛等与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Ching-ping Wong合作,设计并制备出锌掺杂氧化铜纳米线(Zn-CuO)三维阵列结构,为电化学活性物质MnO2提供导电支架,获得高负载的MnO2纳米片材料。将生长在铜线表面的Zn-CuO@MnO2材料用于同轴非对称纤维型超级电容器正极材料,获得了高的比容量及宽的工作电压窗口。 同轴非对称纤维型器件具有体积小、便携、工作窗口大等优势,被认为在未来柔性可穿戴及微型的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同轴非对称纤维器件仍存在能量密度低、电极材料及结构设计的局限性等问题,这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二氧化锰具有高的理论容量、低成本、低毒性和环境友好等特性,被认为是优异的电化学活性材料。然而,二氧化锰材料低的导电性和易于团聚的问题导致了其有限的比容量和功率密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苏州纳米所研究员李清文团队与Ching-ping Wong团队合......阅读全文

α-MnO2隧穿结构作为储能模型阳离子主体的研究

      隧道结构示意图  由于重复充电和放电循环,与离子移动和电子转移相关的晶格膨胀和收缩会导致结构退化和非晶化,伴随着容量的损失。相比之下,隧道式结构体现了更加坚固的框架,其中固有的结构设计可以适应阳离子的存在并且通常可以存在多种阳离子。近日,来自石溪大学的Amy C. Marschilok、

基于Mn2+/MnO2可逆双电子溶解-沉积型反应的锌锰液流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研究员李先锋、张华民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双电子转移、沉积-溶解型反应的锰基正极电对,并将上述电对应用于中性锌锰液流电池当中,大幅提高了电池的可靠性。该工作为开发新一代二次锰基电池提供了新思路。  锰基电池因资源储量丰富、成本低廉以及环境

二氧化锰是什么晶型的

二氧化锰有着较为复杂的晶型结构,如α、β、γ等5种主晶及30余种次晶通常MnO2的活性随其所含结晶水的增加而增强,结晶水能促进质子在固体相中的扩散,因此γ-MnO2是各种晶型MnO2中活性最佳的。但在非水溶液中,MnO2所含的结晶水反而会使它的活性下降。如在Li-MnO2电池正极材料中,以α-MnO

氧化还原电对和原电池的关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获得电子由氧化型变为还原型,还原剂失去电子由还原型变为氧化型。由物质本身的氧化型和还原型组成的体系称为氧化还原电对。例如:I2 + 2e- == 2I- 电对I2/I-Zn2+ + 2e- == Zn 电对Zn2+/Zn氧化还原电对(1张)氧化型和还原型是相对而言的,例如电对

氧化还原电对和原电池的相关介绍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获得电子由氧化型变为还原型,还原剂失去电子由还原型变为氧化型。由物质本身的氧化型和还原型组成的体系称为氧化还原电对。例如:  I2 + 2e -== 2I -电对I2/I-  Zn2+ + 2e -== Zn 电对Zn2+/Zn  氧化还原电对  氧化还原电对(1张)  

研究团队在高能量密度锌锰电池研究中取得进展

  水系锌锰电池因其丰富的自然储量、高理论容量、高电导率和本征安全性等特质引起关注。然而,由于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电解液-电极材料间的相互作用,二氧化锰正极材料在充放电循环中易发生结构退化和其他副反应,阻碍了锌锰可充电池的实际应用。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邸江涛、李

兰州化物所电化学驱动器的变形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超级电容器通过电解质离子在电极/电解质界面上可逆的电化学作用来存储电荷。这种电化学行为已被广泛应用于电能到机械能的转换,该类器件被称为电化学驱动器(EC-actuator)。由于具有低变形电压、优异的变形能力、轻质和易加工等特点,电化学驱动器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引起了极大关注。MnO2作为最具

正常储存条件下电池自放电的近似值

  类型 自放电率/月  碱锰MnO2/Zn圆形电池 2 %  锌碳MnO2/Zn圆形电池

高锰酸钾法

  一. 方法概要   高锰酸钾法——利用高锰酸钾作滴定剂的一种氧化还原 滴定法   1. 原理:高锰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与还原剂作用的半反应为:   MnO4 -+ 8H+ + 5e ⇌ Mn2+ + 4 H2O    当其在弱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与还原剂作用时,则会生成

高锰酸钾滴定法

一. 方法概要高锰酸钾法——利用高锰酸钾作滴定剂的一种氧化还原                                 滴定法1. 原理:高锰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与还原剂作用的半反应为:MnO4- + 8H+ + 5e ⇌ Mn2+ + 4 H2O    当其在弱酸性、中性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