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周立伟院士:技术员到科学家之路

韦尔,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曾经用过的笔名,最早出现在1961年油印出版的《电子光学理论与设计》教材上。在1978年之前,与很多知识分子一样,周立伟的真名不被允许出现在出版物上。 周立伟说有两层含义,一是谐音“伟儿”,送给他的父母亲;二是截取电磁学奠基人麦克斯韦尔之名,希望自己能在电子光学领域有所建树。 多年以后,周立伟被公认为宽束电子光学理论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一个盛夏午后,记者如约见到这位满头银发、气质不凡的老者,听他讲述科学之路上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学一门技术帮父亲养家糊口” 1948年夏天,16岁的周立伟第一次为自己的人生作出重大选择——放弃高中学业。 “虽然我喜欢读书,但我懂得,即使我这样读到高中毕业,家中也绝无能力继续供我上大学。”周立伟的选择,出自一个成长于贫苦家庭的少年,想要尽早为家庭分忧的心声。 周立伟1932年出生于上海市一个普通制药工人家庭,一家五口......阅读全文

周立伟:创立宽束电子光学学派

  “您创立了您自己的学派。”俄罗斯联邦工程科学院院长普罗霍洛夫这样评价我国电子光学和光电子成像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周立伟。    创立自己的学派,多么辉煌的成就!但是对实际的创立者而言,则意味着白手起家,一切都得靠自己,其中的艰辛,也许只有亲历者才能体味。    

周立伟院士谈“研究生如何提出问题?”

  8月18日,科学网微信公号推送了《深度反思:为何我们的研究生提不出问题?》一文,引发广泛热议。  对此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认为,研究生之所以提不出问题,在于科研环境功利化的影响,以及人才培养中方法论的缺失。  以下内容为《中国科学报》对周立伟院士的专访。  疑问是思想的起点。一切有用的思想

研究生如何提出问题?周立伟院士专访来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认为,研究生之所以提不出问题,在于科研环境功利化的影响,以及人才培养中方法论的缺失。 以下内容为《中国科学报》对周立伟院士的专访。 疑问是思想的起点。一切有用的思想,都起于一个疑问;一切科学发明,实际上起于思想上的疑惑。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中国工程

4个月,9位诺奖得主加盟国内高校!

  近几个月,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名誉教授、国际顾问等名义受聘国内高校或研究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8月30日发布消息:日前,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哈拉尔德·楚尔·豪森教授及夫人来访天津医科大学,并受聘天津医科大学名誉教授。校长颜华在贵宾室会见了来宾一行。副校长于春水、肿瘤

2014年度北京质谱年会大会报告

  2014年度北京质谱年会于2014年3月21~22日在北京拉斐特城堡酒店隆重开幕。本次质谱年会由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质谱分会主办,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质谱中心协办。来自各大科研机构、院校、厂商的科研工作者们近400人参加并聆听了年会开

2019年中国(北京)国际高新技术交流展洽会北京开幕

2019年中国(北京)国际高新技术交流展洽会暨第十一届光电子·中国博览会北京开幕伴随着“2019中国光电子技术及产业发展大会”的开幕式,汇聚国内外光电硬科技,极具规模、影响力和商机的2019年中国(北京)国际高新技术交流展洽会暨第十一届光电子·中国博览会于2019年8月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

周立伟: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人”

  “人类来源于大自然的事实注定了人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是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程度上的差异。”   这是日前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的以“公民科学教育与中国城市健康发展”为主题的三生(生态·生活·生产)共赢论坛·2010北京会议上,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

2012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会议在北理工召开

  11月12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激光差动共焦扫描成像与检测仪器研发及其应用研究”项目2012年度工作会在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   国家科技部条财司孙增奇处长、工信部科技司王锐、金国藩院士、李天初院士、周立伟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树兴、北京

王大珩学术与教育思想暨国际光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2015年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诞辰100周年,也是联合国命名的国际光年。  7月8日,为纪念王大珩对中国光学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王大珩学术与教育思想暨国际光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举行。中科院院士周炳琨、王立鼎、陈星旦、王家骐、王立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周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召开2012年夏季学术交流会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夏季学术交流会于8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顺义召开。夏季学术交流会每年召开一次,迄今为止已经召开了第七次。教育部科技司基地张安平,中科院基础局局长刘鸣华、化学与交叉科学处处长郭大军,中科院计财局科研基地处副处长侯宏飞,国家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黄志镗院士、黎乐民院士、林国强院

周立伟:网络科普是一种好形式

  “网络科普很好,不用将大家集合起来,就能让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兴趣获取科学知识。”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首席专家周立伟参加了北京市“科学陪伴我成长”科普活动。在为白纸坊小学学生做科普知识讲座时,周立伟说,自己非常认可网络科普的形式。   “现在的孩子们都会上网,也都喜欢上网

“科学时光趴”聚焦光影世界

  1月1日,首届“科学时光趴”暨2019年北京科学中心跨年晚会举行。该活动是数字北京科学中心举办的线下品牌活动,本次晚会以“光影的世界”为主题,融合了科技、艺术以及人文多种元素,以光为线索,通过绚烂的时光长廊和舞台光影效果打造了一个极具科技感的光影世界。  此次“科学时光趴”中,激光动画、儿童科普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建院六十周年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1月25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建院60周年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支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中国计量院要以建院60周年为契机,在更高的起点谋划事业发展,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建设国际一流的计量院,实现中国梦

院士专家工作站推动我国静电技术产学研结合发展

   北京6月6日电,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了解到,本月初,该院514所院士专家工作站举行新聘专家进站仪式,为新进站专家颁发聘书并开展交流。 514所所长徐思伟介绍,该所院士专家工作站自2016年成立以来,已经邀请到包括刘尚合院士在内的20余位院士专家进站,在激发创新

周立伟院士忆王大珩院士:大珩百岁光永恒

王大珩  2015年2月26日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我国现代光学和光学工程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著名光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的百年诞辰日。他光灿的一生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心中充满着美好的回忆。  在中国科学家中,王大珩先生和钱学森先生一样,是属于思想家的人物。思想家是科学家中的最高层次。

研究生要发挥主人翁作用,应当比导师想得更多、更深

  最近,《中国科学报》等媒体就“为什么目前我们的研究生不能提出好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这使我想起早年曾听到杨振宁先生说过,他的美国研究生导师——人称“美国氢弹之父”的泰勒是个科学思想十分活跃的人,常常自己考虑尚未成熟就说出来跟大家讨论,不怕丢面子,有人指出其错误或不足时也会立刻接受并纠正。 

领导专家济济一堂 同为计量献计献策

——中国计量院建院60周年专家座谈会侧记    “今天我们召开纪念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建院60 周年座谈会,目的就是共同回顾计量院60年的发展历程,更进一步为共和国科学计量事业发展献计献策。”在国家质检总局吴清海副局长热情洋溢的主持声中,纪念中国计量院建院60 周年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支树平局长讲话吴清

2011全国先进光学制造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论坛成都召开

  8月15日至18日,由光电所和中国光学学会联合主办的“2011全国先进光学制造与战略新兴产业(OMSEI)发展论坛暨学术会议”在成都举行,30余位专家与200多位参会代表汇聚成都,共同围绕光学制造发展领域的相关问题展开交流,会议以制造科学为主线,涉及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新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学

友谊与共进:中国光电大牛们对话滨松公司社长

  “滨松对我来讲是老朋友了。”白发苍苍的周立伟老先生以这一句对白,开启了一场围绕中国光电技术发展、合作协同、共进友好的对话。  2017年4月28日,应滨松公司昼马明社长的邀请,五位来自中国光电界的特别的客人莅临了北京环球贸易中心,与昼马社长展开了一次深入的沟通。这五位客人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宽

缅怀母国光院士:不灭的科学与教育之光

  人物介绍:   母国光 (1931年~2012年),辽宁锦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光学学会(OSA)、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士。195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后留校任教,1986年~1995年任南开大学校长。   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光学学会理

第六届国际先进光学制造与检测学术会议在厦门闭幕

  由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美国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主办的第六届国际先进光学制造与检测学术会议于4月28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闭幕。本届会议共有600余人参会,共收到文章580余篇。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姜文汉,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倪国强教授,SPIE 2012 副主席、

北大和中国科大各发表一篇Science

  2019年1月18号,Science同期在线发表了最新的研究论文,其中多篇文章来自中国。几位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如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赵博等的研究成果“Observation of magnetically tunable Feshbach resonances in ultrac

搭建交流平台 解决计量难点 TD-MSQS 2020南京开幕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0年11月10日,2020年药物及诊断试剂研发与质控——测量与标准,质量与安全国际研讨会(TD-MSQS 2020)在南京市香格里拉大酒店开幕,会议主题为“测量与标准,质量与安全”。会议现场  TD-MSQS 2020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国际计量局联合主办,旨在以计量技

献礼七夕 | 夫妻院士,伉俪情深——盘点18对院士夫妻

  在我国科学界,两院院士一直是最高荣誉。两院院士评选一般每两年举行一次,每次仅仅选出一百多人,历年当选的两院院士也不过数千人。然而,在我国科学界中,依然存在为数不多的夫妻都是两院院士的事例。  这些科学家伉俪大都携手于同一研究领域,在科学长空,他们的名字互相辉映。是执着的追求使他们发现了彼此,在他

治污者缘何沦为“污染源”

  “孟伟违纪时间之长、影响之广、危害之深都不可小觑。”  7月31日,生态环境部党组召开全国生态环保系统“以案为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专项治理工作动员部署会,决定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孟伟严重违纪案作为反面教材,在全国生态环保系统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

治污者缘何沦为“污染源”

  7月31日,生态环境部党组召开全国生态环保系统“以案为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专项治理工作动员部署会,决定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孟伟严重违纪案作为反面教材,在全国生态环保系统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强政治、纪律和作风

从PC膜片钳到NMT非损伤微测技术(4)优势对比

于1993年和2000年分别获得首都师范大学及美国麻省州立大学,植物生理学双硕士学位。2001年在美国创建基于NMT技术的美国扬格公司,次年运用NMT服务于设立在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空间植物学研究项目。2005年成立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匡廷云院士、杨福愉院士和林克椿教

“现代生物质高值利用科学问题”第625次香山科学会议召开

   2018年5月8~9日,以“现代生物质高值利用科学问题”为主题的第625次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在合肥召开。南京工业大学欧阳平凯院士、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产化工研究所蒋剑春院士、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院士、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贾敬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马隆龙所长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储富祥副

秉承“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精神 挺进“科学无人区”

红专并进一甲子,科教报国六十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成立60年来,秉承“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精神,始终走在科技创新前沿。 从为“两弹一星”培养尖端人才,到“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铁基高温超导材料、暗物质粒子探测……近年来,中国科大频频挺进“科学无人区”,成为我国科技进

183名中国学者入选2016全球高引作者榜 | 数据分析

  近日,汤森路透 (Thomson Reuters) 发布了2016年全球高引作者 (Highly-Cited Researchers 2016)初步榜单,18个学科领域的183名中国学者上榜,总体人数仅占全球高引榜单的6%,显示我国高引作者比例仍然偏低。但通过学科与单位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富有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