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Nature:科学家用干细胞培育人脑发育3D模型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使用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一个模仿人脑早期发育的3D结构。研究显示,这种“类脑器官(迷你大脑)”可以被用作微观分析人类遗传性疾病发病机理的模型系统。在罹患遗传性疾病的人群中,其大脑体积明显缩小。 该研究由奥地利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的Juergen Knoblich牵头,并联合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MRC)人类遗传小组的科学家共同开展,为搞清关于脑组织发育和神经疾病的人类特征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室方法,而这种方法恰恰是使用动物模型所无法实现的。 为进行脑组织培养,研究人员利用干细胞自身形成复杂器官结构的能力研制了一种可以进行微调的培养系统。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人类胚胎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展开研究,后者能够用来培养神经外胚层(胚胎细胞的外层)——大脑的所有部分和神经系统都由神经外胚层发育而来的。研究人员随后将部分组织植入人工凝胶中(人工凝胶是复杂组织发育的平台),然后再放入旋转生物反应器。培养基在反......阅读全文

Nature Methods | 向阳飞等建立功能性血管状系统类脑器官

  如果说宇宙蕴藏无数奥秘,那么大脑必定是其中最难解谜团之一。对人类大脑的研究不仅关乎我们对人体内这一最复杂器官发育与功能的理解,相关的病理学、药物发现、再生医学等研究更是与国计民生直接相关。基于干细胞、发育生物学、生物材料等多学科理论与技术的类脑器官近年来发展迅速,为研究人类大脑发育、功能、疾病乃

细胞团和离体大脑是否可能有意识?

  在Alysson Muotri的实验室里,数百个芝麻大小的微型人脑漂浮在培养皿中,闪烁着电活动的火花。  这些微小的结构被称为大脑类器官(brain organoid),是利用人体干细胞培养出来的,已经成为许多实验室研究大脑特性的常见工具。作为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一名神经科学家,Muotri已经

器皿中的“黄豆”开始“发芽”

   人脑类器官:器皿中的“黄豆”开始“发芽”——美国两科学团队完成其植入鼠脑动物实验   人脑类器官具有大脑的初级形态,但并不是真正的大脑,是为了研究而制造的简化模型。  4年前,奥地利科学家发现了用干细胞培育人脑组织的方法,人脑类器官自此取得惊人进展;现在,它们已经能模拟真实

芯片也可再造“器官”

  芯片,可谓是高科技产品的“大脑”,如手机、电脑、数控装备等都离不开它的支撑。然而,芯片不仅用在这些高科技产品上,还可作为人体器官再造的一种载体。  人体器官芯片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前沿生物科技,也是生物技术中极具特色和活力的新兴领域,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学、工程学和微机电等多个

“迷你大脑”首次具备髓鞘生成功能

  美国一研究小组25日在《自然·方法》杂志线上版发表研究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利用人类干细胞创造出了第一个具有髓鞘生成功能的脑类器官。这个“迷你大脑”能更精确地模拟人类大脑结构和功能,有助科学家更深入地观察大脑发育过程,研究大脑疾病并测试新药。  所谓类器官,实际上是一种三维细胞培养系统,

迷你大脑”首次具备髓鞘生成功能

  美国一研究小组7月25日在《自然·方法》杂志线上版发表研究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利用人类干细胞创造出了第一个具有髓鞘生成功能的脑类器官。这个“迷你大脑”能更精确地模拟人类大脑结构和功能,有助科学家更深入地观察大脑发育过程,研究大脑疾病并测试新药。  所谓类器官,实际上是一种三维细胞培养系

Nature Methods:研究人员建立功能性血管状系统类脑器官

  2019年10月7日,来自耶鲁大学干细胞中心In-Hyun Park研究组在Nature Methods杂志发表了题为“Engineering of human brain organoids with a functional vascular-like system”的文章,在其前期研究的基

宋红军、明国丽夫妇发表Cell新文章

  寨卡病毒(Zika virus)疫情出现在研究大脑的新干细胞技术正在完善及进行测试之时。在4月22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将一种脑区域特异性类器官(organoids)公诸于世,它在三维空间中展示了寨卡病毒影响人类大脑的机制。这些类器官数据支持了寨卡病

类器官(organoids):器官芯片技术培育人胰岛类器官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建华团队利用器官芯片技术培育人多能干细胞衍生的胰岛类器官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器官芯片领域刊物Lab on a chip上,并被选为封面文章。  类器官(organoids)是一种通过干细胞自组织方式形成的多细胞三维复杂结构,它能够在体外模拟具有来源

2017年度技术公布 看看Nature Methods预测哪个技术会火!

  2017年生命科学领域的年度技术是什么?有人说是荣膺诺贝尔化学奖的冷冻电子显微技术,有人说是单细胞DNA测序和RNA测序,当然也有人提及红遍大江南北的CRISPR技术,但Nature Methods给出的答案是类器官(organoids)。这种能将干细胞塞入三维组织模型,构建人类生物学重要工具的

港大团队首次证明新冠病毒有可能感染中枢神经?

  由于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关注,病原体被鉴定为SARS-CoV-2。截至目前(8月4日),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848万例,死亡人数达69万。这些数字每天都会更新,而且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迄今为止,

神经尘埃、脑波打字 2018年的脑科学要研究什么

  人脑可谓人体最复杂、最神秘的器官,无数科学家殚精竭虑,也不过才揭开其奥秘的冰山一角。   21世纪是脑科学时代。为了进一步了解大脑,监测大脑活动的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已在学术界和商业界掀起一股淘金热。《科学美国人》杂志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2018年,科学家将继续在脑科学领域深耕,该领域最值得期

“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发布

  5月22日,科技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纳米科技”重点专项 与生物医学领域相关。  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

研究创造新型人脑“类器官”

  人类神经系统疾病背后的遗传学是复杂的,大跨度的基因组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其他动物的神经疾病给相关发现提供了的机会很有限,因为人类的大脑非常独特。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和布罗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斯坦利精神病学研究中心(Stanley Cent

让器官“种”在芯片上

   “未来,人体器官芯片或许能够取代我们的动物实验,成为一种颇具前景的研究手段。”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对人体器官芯片这一全新领域掩饰不住自己的热情,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随着日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微流控芯片研究组利用器官芯片技术,成功构建出动态三维高通量血脑屏障模型,人体

MIT:2015十大突破技术——液体活检入选

  近日,MIT Technology Review杂志发布了2015年度十大突破技术(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2015)的榜单。其中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液体活检、大脑类器官(Brain Organoids)、DNA互联网等技术光荣上榜。  液体活检:快速、简便的癌症血

Nature | 胚胎干细胞悬浮培养首次构建体外类囊胚

  哺乳动物的发育起源于受精卵,受精卵通过分裂,经历了2-cell、4-cell、8-cell、桑葚胚(Morula)再到囊胚(Blastocyst)阶段,称之为着床前胚胎(pre-implantation)。随后胚胎植入子宫壁,诱导子宫内膜蜕膜化(decidualization)预示着成功着床(i

Nature | 胚胎干细胞悬浮培养首次构建体外类囊胚

  哺乳动物的发育起源于受精卵,受精卵通过分裂,经历了2-cell、4-cell、8-cell、桑葚胚(Morula)再到囊胚(Blastocyst)阶段,称之为着床前胚胎(pre-implantation)。随后胚胎植入子宫壁,诱导子宫内膜蜕膜化(decidualization)预示着成功着床(i

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 :大脑类器官的新型培育方法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当前在线期刊《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杂志上撰文,描述了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从原代细胞中制造人皮层类器官的方法。  发展人脑功能的实验研究是有限的,这是由于活胚胎受试者的研究受到伦理问题和大脑本身脆弱性的限制,动物模型仅部分模仿

怎么肥四?实验室培育的肾器官里发现脑细胞和肌细胞?

  为了更好地治疗肾脏疾病或测试新药,科学家们早已将注意力转向干细胞再生器官。  来自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长在实验室环境中的肾类器官(organoids)竟然潜伏不少“流氓”细胞——大脑细胞和肌肉细胞,这些细胞占类器官细胞总量的10-20%,证据确凿它们真的存在,我们用来“哄骗”

复旦大学连发两篇Cell子刊 解密大脑关键神经生物学事件

  人脑是最复杂和重要的器官之一。哺乳动物的大脑中含有上千万甚至上百亿个神经元,而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这些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神经元网络是完成脑功能的重要基础。令人惊讶的是,这么大数目的神经元是在人体胚胎发育时,由数量相对较少的神经干细胞分化而成。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医学神经

多部门共同制定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

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基础研究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1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教育厅(委、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加快推动基础研究发展,科

宋红军、明国丽夫妇Cell子刊回顾寨卡病毒研究进展

  生物通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细胞工程学研究所的神经病学及神经科学教授宋红军(Hongjun Song)和他的夫人明国丽(Guo-Li Ming)是科学界的一对神仙眷侣,他们早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已经相恋了,现在在事业上两人又相辅相成,共同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联合署名

多项研究给出新解释人类大脑为何是动物中最大的

  人类大脑为何是动物中最大的?许多人类学家认为,庞大的社会群体是人类大脑变得越来越大的驱动因素,但是也有一些科学家们对此提出异议。近年来,科学家们从多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在此,小编进行一番梳理,以飨读者。  1.两篇Cell揭示一个让人类大脑比较大的特异性基因---NOTCH2NL  doi

从基础到临床,“器官再生梦”正在成真

  显微镜下有一群发亮的细胞。那是从尿液中提取的上皮细胞,一模一样的梭型,密密地黏靠在一起;它们中间的一团小球,就是人们想获得的干细胞。就好像在拥挤的青蛙群中,变出了一团蝌蚪。这些“蝌蚪”就是再生医学的起点。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用尿液细胞转化的干细胞,成功发育成神经组织和牙齿

美用多能干细胞培育出胃组织 比一粒芝麻大不了多少

  最近,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成功引导人类干细胞经过胚胎阶段发育,培养出微型“胃”。虽然这块活组织比一粒芝麻大不了多少,却有着和人胃一样的腺体结构,甚至还能容纳肠道菌。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打开了一扇窗,让人们看到在人类胚胎变形阶段细胞是怎样发育成器官的。这些“类胃器官”可用于研究疾病,测试胃对药物的反

利用两种大脑模型研究证明唐氏综合征治疗关键靶点

  根据罗格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唐氏综合征胎儿出生前锁定一个关键基因,将可能通过逆转异常的胚胎大脑发育从而改善出生后的认知功能。该论文6月6日发表于Cell Stem Cell。  利用可以转化为大脑中其它细胞的干细胞,研究人员开发了两种实验模型——一种活的3D“类器官”(Organoid)大脑模型和

利用两种大脑模型研究证明唐氏综合征治疗关键靶点

  根据罗格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在唐氏综合征胎儿出生前锁定一个关键基因,将可能通过逆转异常的胚胎大脑发育从而改善出生后的认知功能。该论文于6月6日发表在Cell Stem Cell 杂志上。  利用可以转化为大脑中其它细胞的干细胞,研究人员开发了两种实验模型——一种活的3D“类器官”(Organoid

七篇《Science》公布: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大脑基因组分析

  最新研究显示,科学家们通过迄今为止对人类大脑进行的最全面的基因组分析,揭示了大脑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出现的个体差异,以及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根源。  这项庞大的研究完成了近2000个大脑的分析,解析了大脑发育和功能的复杂机制,由多个机构完成,相关成果公布在12月14日S

七篇《Science》公布神经科学重要成果:最全面的大脑基因组

  最新研究显示,科学家们通过迄今为止对人类大脑进行的最全面的基因组分析,揭示了大脑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出现的个体差异,以及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根源。  这项庞大的研究完成了近2000个大脑的分析,解析了大脑发育和功能的复杂机制,由多个机构完成,相关成果公布在12月14日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