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水生所荒漠藻人工结皮技术成功治沙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水生生物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刘永定带领团队经过20年研发的“荒漠藻人工结皮综合治沙技术”通过专家组评审。 据介绍,我国荒漠地区具有丰富的藻类物种资源。研究人员从荒漠地区生物土壤结皮中分离、纯化得到特有的丝状蓝藻,并通过工程化措施大量培养,再喷施接种到流动沙丘(地)表面形成人工的生物土壤结皮。通过该方法,他们在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的不同类型沙地、沙漠试验,已经实施近6万亩,起到了“固沙、抑尘、成土、培肥、生态修复”的作用。该成果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库布其沙漠推广应用后,疏林草原景观得以恢复。 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弥补了我国目前荒漠化防治中忽略低等植物作用的认识不足,是一项修复荒漠化土地的国内外首创技术。专家组同时建议将该技术的应用纳入我国荒漠化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阅读全文

宁夏升级治沙“利器”-加速修复荒漠化土地

 5月初,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宁夏中卫市,上半年3万亩的治沙任务提前一个月就完成了。“得益于国家加大投入保障和治沙技术升级迭代,近年来治沙进度不断加快,全市168万亩沙漠已治理了90%。”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唐希明说。  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也是造成沙尘暴灾害的主要来源。因气候变异、人为

中科院水生所荒漠藻人工结皮技术成功治沙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水生生物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刘永定带领团队经过20年研发的“荒漠藻人工结皮综合治沙技术”通过专家组评审。  据介绍,我国荒漠地区具有丰富的藻类物种资源。研究人员从荒漠地区生物土壤结皮中分离、纯化得到特有的丝状蓝藻,并通过工程化措施大量培养,再喷施接种到流动沙丘(地)表面形成人工的生

治沙高手刘铭庭:防治荒漠化,他的国际奖项最多

  刘铭庭,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为了荒漠化研究,他曾绕塔克拉玛干沙漠7圈,全长40多万公里;发现了柽柳(又叫红柳)属5个新种,将中国的柽柳植物研究推向了世界领先地位。多年来,刘铭庭共获联合国表彰奖励3项、国家级表彰奖励8项、省部级表彰奖励28项,是全世界在防治荒漠化领域获得国际奖项最多

写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正式启动之际

  行走在中国防治荒漠化成就展大厅,一幅长约50米的巨型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图映入眼眸。在绿色土地的“夹缝”中,黄褐色的“一带一路”从中国向西延伸,越过里海,直抵地中海。  西安、兰州、喀什、杜尚别、塔什干、阿什哈巴德、德黑兰……一个个城市之间不仅有了有形铁路,也有了无形纽带——《联合国防治

联合国副秘书长称中国防沙治沙经验值得世界借鉴

  7月5日,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日前在此间举办的国际防治沙尘暴大会期间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的防沙治沙经验对世界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索尔海姆高度评价中国在荒漠化治理和沙尘暴防治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尝试。他说,不久前他到了中国的库布其沙漠,当地防沙项目中使用的高科技

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

  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三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旨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荒漠化防治,建设绿色家园,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携手应对这一全球性生态问

甘肃治沙研究所发明仿真灌木治沙新技术

  记者从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了解到,经过五年的科研攻关,这个所发明的“仿真灌木”治沙新技术获得国家ZL局ZL认定,并正式应用于治沙实践,从而为我国治沙和荒漠化防治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王继和研究员介绍,从2004年开始,该所组织科研人员成立科研攻关团队,根据生物固沙的原理,模拟

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召开-王志刚部长出席并致辞

  2019年7月27日,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论坛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致论坛的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为论坛致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蒙古国前总统彭萨勒玛·奥奇尔巴特,联合

祝列克:土地荒漠化、沙化严重威胁国家生态安全

  4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先生,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先生,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程红先生介绍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成果等方面情况。祝列克指出,土地荒漠化、沙化严重威胁国家生态安全,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祝列克提到,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防

国家林业局: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势在必行

  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还有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日前,国家林业局制定并印发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下称《制度方案》)。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我国北方10个重点省区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国沙化

治沙英雄居然被文盲质疑为骗子,以后谁还去治理沙漠

有关部门应该立即制止孙国友在荒漠种树。”在宁夏灵武荒漠植树治沙20年的孙国友一跪求水引发的争议仍在发酵,不过,相较于此前网络上一片共情,这一次则是更多专业组织公开发声,要求当地制止孙国友在荒漠种树的行为。这不由得不让人感到疑惑不解,难道我们无缘由地共情一跪求水治沙植树英雄反倒错了?当然,对于孙国友的

打造绿色“一带一路”-中国治沙PPP模式可引数万亿投资

  源于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的治沙PPP模式,有望在“十三五”期间落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  7月28日,在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表示,下一步将更加重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在政府持续增加投入的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让防沙、治沙者经济上得到合理回报。  “在‘一

科技部部长万钢:科技部将力促防沙治沙科技产业发展

  28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表示,科技部将深入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科技创业者行动”,为各类科技型企业、更多科技工作者致力于防沙治沙科技产业创造条件。  本届论坛由科技部、国家林业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联合主办。万

各国学者官员热议中国荒漠化治理经验和成就

  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我们忽视了土地退化和干旱,肥沃的土地在全世界减少了20%,这给农村和农业带来了灾难性后果。过去的18个月里,20多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的干旱状态,这迫切要求我们改变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理念。  我们在中国、在鄂尔多斯学到了很多有关荒漠化防治的知识。在库布其,我们看到6000多平方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治沙治出的植物园

  上个世纪,新疆吐鲁番市风沙危害严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来到这里治理风沙,建设了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通过野外引种、繁育培植,植物园里的物种逐渐丰富。目前,植物园里生长着500多种耐盐、耐旱的荒漠植物,为防风治沙工作提供了支持。  暖阳下,新疆各地的梨花、杏花、桃花

宁夏举行“国际荒漠化防治与干旱日”纪念活动

  第16个“国际荒漠化防治与干旱日”到来的时候,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中国防沙治沙大学)举行新校区建设纪念活动。学生代表发言表示,一定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为祖国的防沙治沙事业贡献力量,为“国际荒漠化防治与干旱日”贡献中国的一份力量。  2009年6月23日,宁夏回

-我国成全球首个人进沙退国家-京津风沙治理紧迫

  8月2日至4日,在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里约+20峰会秘书长沙祖康说:“中国是目前全球防治荒漠化事业唯一做到‘人进沙退’的国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沙祖康说,联合国正在为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而努力,但中国事实上已经超越这一阶段,中国很注重运用

菊芋的生态功能

  耐寒耐旱  能力特强:中国荒漠地区大都处于高寒地带,气候寒冷,冰冻期长,气候干燥,多风沙。但菊芋有着极强的耐寒能力,可耐-40℃甚至更低的温度。但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菊芋的块茎必须在沙土下面,至少要有1厘m厚的沙土覆盖,切不可露出地面。  荒漠中干旱、缺水乃正常现象,即使旱情很重,菊芋也能以其

运用先进科技加强荒漠化防治-万钢提出四点建议

  “这是近五年来,我第三次来到库布其沙漠。每一次我都为库布其人、库布其的企业,在防治荒漠化当中创造的奇迹感到惊讶。”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如是说。   内蒙古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的省区之一,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约占全国1/4。荒漠

封禁保护也能治沙

巴丹吉林沙漠。   3月份颁布实施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提出,将对我国沙化土地实施封禁保护,范围涉及内蒙古、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7个省、自治区。   实行封禁保护后,这一广阔的北方沙区将成为“无人区”或“无人活动区”,对于全国的生态环境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防沙治沙,如何更上一层楼?科学治沙是根本

  在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到来前夕,本报约请部分专家,针对今年三四月份我国北方沙尘天气频发的情况,就公众关心的防沙治沙问题,解疑释惑,提出建议。  全面看待沙尘暴  沙尘暴的形成不可抗拒,但实施生态工程可以减轻危害  沙尘暴是什么?它是一种灾害

内蒙古荒漠化土地10年减少2400万亩

   据内蒙古电台报道,今天是第1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主题是“防沙治沙惠及民生”。据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00~2009年,10年间内蒙古共完成生态建设面积1.18亿亩,2009年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

国家林业局负责人:沙尘暴呈现波浪式递减趋势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将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使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我国防沙治沙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近年来,我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缩减为年均净减少1717平方公里

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报道:像红柳般扎根沙漠

  红柳是一种广泛生长于沙漠地区的植物,其优秀的防沙固沙效果也让人们看到了它的独特经济价值。一名来自我国治沙一线的工作者也希望自己的团队能像红柳般扎根沙漠。  听闻沙漠,一般人都想避而远之,而对于中科院西北研究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站长屈建军来说,越接近沙漠,越了解沙漠,就越觉得沙漠可爱。  从屈建军

库布其治沙经验获国际社会认可-黄色沙漠变身“绿色银行”

   这是一支沙漠“增绿队”30年的奋斗故事。曾经,这里黄沙肆虐,沙尘暴铺天盖地涌向北京,被称为首都“头上的一盆沙”。如今,这里绿意浓浓,当地百姓也因生态增加了收入。这片沙海,是库布其沙漠;这支“增绿队”,有着共同名字——“亿利人”。  30年来,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在这片沙海中修复绿化沙漠969万

中国治沙企业获纳斯达克青睐

  5月25日至26日,美国纳斯达克代表团一行16人到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专程考察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内蒙古永业集团旗下的永业国际,对企业的科技研发和运营模式进行调查研究。  永业国际自去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以来,先后募集资金1亿美元,用于发展绿色有机肥料等产品,并

京津风沙源已成沙尘暴减弱区

  我国国土面积中,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占多大比例?最新的监测结果给出了答案。  过去几年,我国在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通过提高沙源地林草植被覆盖,能否彻底禁绝沙尘暴?本报采访的相关专家给出了解答。  土地荒漠化、沙化整体得到初步遏制  国家林业局1月4日公布的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

生物质烟气变废为宝-螺旋藻催生治沙产业链

  土地荒漠化不仅是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非常严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据了解,中国荒漠化土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7%,全国共有18个省区市受到荒漠化的危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200多亿元。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并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研究探索土地

72岁“土专家”娄志平:黄沙百战穿身过,不固流沙终不还

  72岁的娄志平一生都在和绿色打交道。60岁前绿色是工作,从事园林绿化工作的他,希望染绿城市的每一个角落;60岁后绿色是梦想,他来到大漠治沙,发明新型沙障、提出治沙新理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变黄沙为绿海。  将绿化工作从城市搬到沙漠  在山青水秀的浙江生活了58年的娄志平,第一次见到沙漠就被吓呆了

从“沙进人退”到“世界领先”

  6月的神州大地,风沙暂时歇息。6月17日来了,这一天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们有理由再次聚焦防沙治沙。  尽管我国几十年来坚持不懈地推进防沙治沙,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防沙治沙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全社会进一步提高认识,共同参与,切实行动起来。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