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巨幼细胞贫血,真的容易诊断吗?(一)

2016年8月9-10日,酒泉市人民医院窦心灵老师和辽宁蒙医院江丽艳老师先后在全国形态学诊断学术交流群,分享了一组极其相似的巨幼细胞贫血(MegA)骨髓图片。非常有趣的是引起了群内诸多大咖老师们对MDS骨髓细胞形态的重新认识与鉴别,现将故事的来龙去脉细细道来。8月9日晚11点窦心灵老师先在群内分享了一组十分精美的骨髓图片,如下图(图1-12): 陈宏伟-秦皇岛市第一医院:MDS吗?茹进伟-乐昌市人民医院:我也觉得是MDS。阎树昕主任-齐鲁医院:从形态上看粒系、红系、巨核系均有发育异常,MDS可能性大!窦心灵-酒泉市人民医院:当年在天津血研所学习时,杨崇礼教授讲过,只要见到双核粒、Auer小体、奇数核、多核红和淋巴样小巨核,就一定是恶性血液病,最起码是MDS,请问各位老师怎么看?陈宏伟-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好像双核粒的意义没那么大吧? 朱建锋-中山医院:我不这么认为,MDS的诊断要结合临床的。Auer小体的出现,......阅读全文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及技巧

   一. 血液学及血细胞形态学临床应用:    ● 是临床血液病诊断与治疗及临床医学检验学的基础工作。    ● 血细胞形态学适用于临床血液病诊断快速简捷的要求。    ● 近年来由于血细胞学及超微结构、免疫学、细胞遗传学、融合基因、造血干细胞及其细胞因子、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及技巧

 一. 血液学及血细胞形态学临床应用:    ● 是临床血液病诊断与治疗及临床医学检验学的基础工作。    ● 血细胞形态学适用于临床血液病诊断快速简捷的要求。    ● 近年来由于血细胞学及超微结构、免疫学、细胞遗传学、融合基因、造血干细

细胞形态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细胞形态学(cytomorphology)又称细胞学检查(cytological examination),是传统和经典的临床诊断方法,历史悠长。因其方法简便、实用以及百闻不如一见的直接所见的特性,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是血液病,尤其是血液肿瘤诊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在我国,一般所述的

血细胞分析仪全血细胞计数参数分析与贫血

摘要:  目的探讨各种贫血在治疗前后的血细胞直方图及血细胞参数变化关系,方法采用 CELL- DYN16W 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侧定患者未梢血中 MCH, MCV,RDW,PDW,PLT 等及血细胞直方图。结果映铁性贫血 MCH 1 , MCV 1 , RDW T ,红细胞直方图峰值左移基

血细胞减少的分类及鉴别诊断

   按血细胞多寡,造血系统疾病可分为血细胞增多和减少两大类。贫血、全血细胞减少症属血细胞减少类疾病,是一大类征候群。由于致病机制复杂,该征侯群临床表现“花”、“杂”,规律性、同一性差,故诊断中容易出现“不典型”、“早期”、“变异型”等;治疗上有效率低,病死率高,或迁延不愈或“相

血细胞分析仪全血细胞计数参数分析与贫血

摘要:   目的探讨各种贫血在治疗前后的血细胞直方图及血细胞参数变化关系,方法采用 CELL- DYN16W 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侧定患者未梢血中 MCH, MCV,RDW,PDW,PLT 等及血细胞直方图。结果映铁性贫血 MCH 1 , MCV 1 , RDW T ,红细

双相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关键词】  双相性贫血  【摘要】  目的  探讨双相性贫血的病因以及病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38例双相性贫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痊愈出院(60.5%),10例明显好转(血红蛋白达90g/L以上)后带药出院(26.3%),4

血涂片红细胞镜检结果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血涂片红细胞镜检使许多患者得到了快速、准确、及时和客观的诊断,也为治疗检测、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提供了客观依据,既使是检验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对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也是一种不可取代的重要手段。 1、红细胞大小的变化 正常红细胞:平均直径约7. 5um左右,小于6urn 者为小

ICSH关于裂片红细胞的定义、计数与临床应用价值

裂片红细胞是指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被机械性破坏后产生的细胞碎片。裂片红细胞检查对血栓性微血管病性贫血(TMA)的诊断提供重要形态学线索。然而,红细胞碎片性质和形态变化异质性及对其形态判定的主观性和多样性,各个实验室的报告标准尚未统一。常因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结果不一致或错误,从而影响治疗和临床结果。裂片红

中性粒细胞染色质异常凝集现象

2016年8月27日辽宁蒙医院江丽艳老师在全国形态学诊断学术交流群与大家分享的一个精彩病例,引起群内专家、老师们的极大兴趣。现将讨论精华整理成章,方便大家收藏与学习。简要病史:患者,女性,35岁,三个月前因乏力、胃疼,入住当地医院,以胃痛治疗1个月,贫血待查,输血治疗,病情未见好转;现病情加重,因头

骨髓活检的临床应用

 1.骨髓活检与骨髓穿刺的区别 骨髓活检和骨髓穿刺在临床的应用(见图2-4-1)各有优势,骨髓穿刺比较常用。骨髓穿刺骨髓活检取材方式用骨髓穿刺针抽骨髓液后涂片瑞-姬染色后备检用骨髓活检针取得一条骨髓组织,固定包埋切片后行姬姆萨等染色后备检优点1.操作较简便 2.涂片中细胞分布均匀,胞体舒展,染色

一文读懂炎症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导读炎症性贫血(anemiaofinflammation,AI)也被称为慢性病贫血,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最常见的贫血原因之一。AI发病率居贫血发病原因的第2位,仅次于缺铁性贫血。AI与慢性感染、风湿病和癌症等有关,也包括慢性肾性贫血、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器官移植引起的贫血,老年人特发性贫血常有AI的典

一文读懂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患者男性,63岁,四川人,因“面色苍白、乏力、耳鸣、心悸2个月”于6月1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家人发现其面色苍白,自觉乏力、易倦、嗜睡、头痛、头量、记忆力下降,上2楼即有心悸、气促、眼花、耳鸣,且伴有食欲下降、腹痛、腹胀、恶心,起病以来小便量增多、夜尿每晚3~4次,每次量较多,但无饮水量增加,无发热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基础知识及实验室检查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据国内在21省(市)自治区进行的调查表明,该病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

试析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在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随着血液分析仪器的不断发展,血常规检测水平也不断提高。尤其是检验的质量和效率,也随着仪器设备的进步而大大提高。在各个医疗单位血常规检验中,广泛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但因为仪器参考值设定存在差异[1],因此在每份检验报告中结果都出现异常。本研究利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对血常规变化进行分析,并提高临床

血液学检验骨髓片检查的内容及检测方法

    血液学检验中骨髓检查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排除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中,效果很好。哪些情况可以做骨髓检测,哪种情况不能检查,需要我们明确知道具体适应证与禁忌证、如何进行检查及应该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1.骨髓检查的主要临床应用 &n

贫血就要补血?贫血是症不是病不能一补了之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贫血就要补血。实际真是这样吗?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请关注——   贫血就要补血。因此,一些补血药、补血偏方十分盛行,有补血功能的红枣、枸杞、当归等中药更是卖得很火。贫血真的就一定要补血吗?笔者采访了多位专家。   从医学上看,生活中认识的贫血、补血与医学上的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做四项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是必不可少的指标,有的指标甚至具有确定诊断的价值。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常做的检查有以下几项:1、血象:急性型血小板严重减少,血小板数常<20×109/L,慢性患者一般在(30~80)×109/L之间。贫血与失血量成比例,白细胞数大多

血小板计数正常就没问题了?还要注意这个!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形态一般为圆盘形,直径1~4μm到7~8μm不等,且个体差异很大。血小板结构复杂,由外向内为3层,由外膜、单元膜及膜下微丝结构组成的外围为第1层;第2层为凝胶层,电镜下见到与周围平行的微丝及微管构造;第3层为微器官层,有线粒体、致密小体、残核等结构

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病检验及循征医学

血液学与疾病的关系    血液通过血管循环全身,各种组织都与血液密切接触。全身各系统的疾病可以反映在血液变化中,血液系统疾病也可影响其他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1.非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血液病    许多

应用血液分析仪要重视血涂片复查

  近年来,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设备不断进入检验科,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细胞形态学检查随着现代化仪器的进入而被淡化,任何先进的血液分析仪都无法完全准确地识别血液中所有细胞,尤其是异常细胞,要解决问题还必须依靠显微镜检查技术。   镜下血涂片检查应当是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一

宝宝的血液分析报告

我们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及C反应蛋白(CRP)。  一、白细胞(WBC)    判断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的常用指标,和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肺炎等有关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宝宝血液检测报告中隐藏的玄机

 上个月女儿刚出生时,发生一件让我们特别紧张的事情。出院的第二天,突然接到私人医生的电话,告诉我说,女儿的验血报告查出有点问题,需要赶快到医院进行急诊复查,医生说了一堆血液检测方面的名词,我压根就没听懂,也无从发问。好在最后复查平安无事,我才舒了一口气。    不过,这

宝宝的血常规报告,别再说你看不懂

宝宝如果出现了发烧、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身上有出血点等状况,那么去医院挂号-候诊-验血-等候报告-医生确诊这些环节是免不了的。然而,当你拿到那张血常规化验单,上面密密麻麻几十项的指标还有上上下下的箭头是不是让你一头雾水?其实,儿童的正常值范围各个年龄段都不同,一张小小的血常规单上不可能全部都印上去,

解读血常规:说说你不曾注意的红白细胞血小板

血常规怎么看?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病例吧。患者女,17 岁,因不明原因发热入院治疗,后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给予头孢美唑钠(2 g,tid)和阿米卡星(0.4 g,qd)静脉滴注。经 7 天治疗后体温正常,其他检查均正常,但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 2.5×109/L。该患者为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