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研究称气候变暖对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区影响更大

近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黄建平课题组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吴召华团队合作研究发现:全球陆地整体自1900年至今在不断变暖,累积变暖最剧烈的区域是北半球中纬度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域,该区域近几十年增温速率达到了每10年0.4摄氏度。该项成果已在《自然—气候变化》发表。 今年初夏,连续降温让很多人感到“全球气候变暖”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黄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学术界,确实有全球气候变暖是否增温停滞的争论。 该研究小组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方法,通过分析全球陆地表面气温不断变化的长期趋势,从而分离出不同尺度气候变率的信号,得到长期的变化趋势,并进一步获得全球陆地任一格点的地表气温变化趋势演化特征。 该研究发现,全球陆地整体自1900年至今在不断变暖。变暖最先开始于北半球的高纬度和副热带地区,随后南半球副热带地区开始增暖,而热带地区则经历了一个先变冷再变暖的过程。然而,变暖......阅读全文

全球区域性“冷事件”未改全球气候变暖大趋势

  自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以来,尤其是近两年来全球多次爆发的“冷事件”,各界对评估报告结果的争论与质疑从未停止。有极端者甚至认为,全球变暖是一场闹剧和骗局。中国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

全球变暖 海洋“灾难”

来自格陵兰岛的融水,就像东海岸的这座冰山,曾经扰乱了大西洋的“传送带”。图片来源:IMAGEBROKER/ALAMY STOCK PHOTO  自前工业化时代以来,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世界各地的海洋平均温度已上升1°C。近日,两项研究分别探讨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大西洋洋流和海洋生物的影响。  3月27日,

全球变暖,植物“爬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52.shtm科学家发现受气候变化影响,北美西部的山地植物正以更快的速度向海拔更高、更冷的地区移动。但在一些地区,它们“攀登”的速度仍赶不上气温上升的脚步。相关研究2月15日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

全球变暖并非所有地方同步变暖 寒冬与变暖有关

  去年岁末以来,北半球经历了严冬的考验:多国最低气温不断刷新纪录,因严寒死亡的人数亦不断攀升。严寒的天气,进一步让人们对“全球变暖”的说法产生疑问。   然而从理论上讲,全球变暖并不意味着气温总是偏高。实际上,全球变暖是指全球年平均气温总体呈增高趋势,但这并不意味今年比去年高、去年

城市适应与区域气候变暖

  一项研究说,使用诸如绿色屋面、冷屋面和混合技术等适应策略可能不仅有助于抵消未来由于城市扩张所导致的气候变暖,还有助于抵消温室气体驱动的气温增加。近来的建模研究已经提示,在缺乏适应性城市设计的情况下,未来一个世纪美国人口中心的扩散可能导致温度升高至多3度——这是独立于温室气体诱导产生的变暖之外的升

警惕全球变暖,北极更甚

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11日在线发表的一篇气候变化论文报告称,与全球平均值相比,北极变暖速度确实比之前人们认为的更快。极地加速变暖表明该地区对全球变暖的敏感程度高于当前的评估。 北极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制作用。但过去的报告称,极地变暖速率平均而言是全球其他地方的2—3倍,是全球地

核能发电,阻止全球变暖

  在本月早些时候,大西洋导航者号(Atlantic Navigator)货轮驶抵美国巴尔的摩港。导航者号上载有苏联在冷战时期制造的一批核武器。在过去20年间,有19000个俄罗斯核弹头经过拆卸处理,运往美国,在核反应堆中发电。事实上,在这20年里,为美国100座核反应堆供能的铀燃料中,有超过一

既然全球变暖,为何寒潮来袭?

11月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全国首个寒潮黄色预警。从11月4号起,我国迎来入秋以来最强寒潮天气,多地“一夜入冬”。13日前后,我国还将迎来新一波降温过程。下一波冷空气还会这么猛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因何多发频发?《新闻1+1》连线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郑志海,为你答疑解惑。寒潮来袭,是否意味

“全球变暖研究之父”离开NASA

James Hansen 图片来源:MARY ALTAFFER/AP   卓越的气候学家James Hansen于上周辞去其在美国宇航局(NASA)的工作,以便腾出精力专注于温室气体减排运动。   迄今为止,Hansen供职于纽约市戈达德太空研究所(GISS)已经46年了,并自1981年开始担任

清洁空气竟加剧全球变暖

这是全球变暖的悖论之一 ——燃烧煤炭或汽油会释放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但同时也会释放污染颗粒,反射阳光,使地球冷却,抵消一部分全球变暖。通过卫星观测,研究人员发现,全球空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比2000年时下降了30%。虽然这对公众健康来说是个好消息——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或气溶胶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