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M13噬菌体衣壳蛋白改造在改良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应用实验

本章描述了改进融合蛋白在 M13 噬菌体颗粒表面展示水平的一个方法。向 M13 衣壳锚定蛋白引入突变后,蛋白质展示水平约能增加两个数量级。本实验来源「现代蛋白质工程实验指南」〔德〕K.M.阿恩特、K.M.米勒编著。实验材料羧苄青霉素氯霉素大肠杆菌 CJ236试剂、试剂盒生理磷酸缓冲液超纯甘油PBS-T 缓冲液PBS-T-BSA 缓冲液仪器、耗材2YT 培养基SOC 培养基实验步骤下述方法描述了 P8 库的设计(见 12.3.1)、构建(见 12.3.2 )、选择(见 12.3.3.1 ) 和筛选(见 12.3.3.2),依此来鉴定能改进蛋白质表达水平的突变体。我们描述了利用前述噬菌粒—— pS1607 改进 hGH 表达水平的方案。这一方法也适用于任何其他靶蛋白。唯一的改变就是用表达靶蛋白的噬菌体粒取代 pS1607 以及用高亲和性的靶蛋白配体取代 hGH 结合蛋白。3.1 库的设计我们前面已经提及在噬菌粒表达系统中 P8 的 ......阅读全文

M13噬菌体

·         M13 Phage (Michael Blaber)Very useful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bout M13: its infection, replication, packing, cloning. If you are new to phag

M13噬菌体铺平板

实验方法原理 M13 噬菌斑是由单个病毒感染单个细菌后形成的。子代病毒颗粒感染邻近细菌, 然后又产生下一代病毒颗粒,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如含琼脂或琼脂糖)上生长时,子代病毒颗粒的扩散受到一定限制。实验材料 M13 噬菌体原种噬菌斑大肠杆菌 F' 菌株制备的主培养物试剂、试剂盒 IPTG 溶液

M13噬菌体铺平板

M13 噬菌斑是由单个病毒感染单个细菌后形成的。子代病毒颗粒感染邻近细菌, 然后又产生下一代病毒颗粒,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如含琼脂或琼脂糖)上生长时,子代病毒颗粒的扩散受到一定限制。本实验来源「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黄培堂等译。实验方法原理M13 噬菌斑是由单个病毒感染单个细菌后形成的。子代病毒颗

M13噬菌体铺平板

            实验方法原理 M13 噬菌斑是由单个病毒感染单个细菌后形成的。子代病毒颗粒感染邻近细菌, 然后又产生下一代病毒颗粒,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如含琼脂或琼脂糖)上生长时,子代病毒颗粒的扩散受到一定限制。

M13噬菌体与其他噬菌体相比的优点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应用中,M13噬菌体与其他噬菌体比有什么优点?M13噬菌体和与其密切相关的丝状噬菌体fd和f1均为非裂解性噬菌体,它们在增殖期间均不裂解宿主菌。这就极大地简化了每轮淘选过程之间的中间噬菌体纯化步骤,只用简单的PEG沉淀方法就足以将噬菌体与其他所有污染的细胞蛋白分开。而其他用于噬菌体展

重组M13噬菌体克隆分析

实验方法原理 在本方案中,当外源 DNA 大于 200~300 个核苷酸时,用重组 M13 噬菌体克隆感染细菌后释放至周围培养基中的单链 DNA 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即可鉴定。实验材料 重组 M13 噬菌体单链 DNAM13 噬菌体重组噬菌斑M13 噬菌体非重组载体噬菌斑大肠杆菌 F' 菌株试剂

重组M13噬菌体克隆分析

在本方案中,当外源 DNA 大于 200~300 个核苷酸时,用重组 M13 噬菌体克隆感染细菌后释放至周围培养基中的单链 DNA 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即可鉴定。本实验来源「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黄培堂等译。实验方法原理在本方案中,当外源 DNA 大于 200~300 个核苷酸时,用重组 M13 噬菌

重组M13噬菌体克隆分析

            实验方法原理 在本方案中,当外源 DNA 大于 200~300 个核苷酸时,用重组 M13 噬菌体克隆感染细菌后释放至周围培养基中的单链 DNA 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即可鉴定。 实验材料

M13噬菌体载体的克隆

实验方法原理 虽然理论上 M13 重组噬菌体所能携带的外源 DNA 片段没有限制,但实际上是有限的:长片段的外源 DNA 比短片段的更易发生缺失和重排。因此如果可能,最好克隆至 M13 噬菌体的 DNA 片段不要大于 1000 碱基。而且,当用“正向”或“反向”通用测序引物进行 DNA

M13噬菌体载体的克隆

            实验方法原理 虽然理论上 M13 重组噬菌体所能携带的外源 DNA 片段没有限制,但实际上是有限的:长片段的外源 DNA 比短片段的更易发生缺失和重排。因此如果可能,最好克隆至 M13 噬菌体的 DNA 片段不要大于 1000 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