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一个防御蛋白如何“叛变”致癌

癌症是由携带DNA突变(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的“复制错误”)的异常细胞增殖引起的。如果这些错误经常发生而对生物没有任何破坏性影响,那么其中一些就会影响基因组的特定部分,并引起突变细胞的增殖,然后侵入机体。即便一个小小的单碱基突变,也会导致癌症,例如,2015年11月,儿童肿瘤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DNA单碱基改变,使得儿童易于罹患一种侵袭性的儿童癌症——神经母细胞瘤,并在肿瘤形成后推动了疾病进展,这项研究发布《自然》(Nature)杂志上。 而有一些基因和蛋白,它们平时在体内发挥有利的作用,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就可能发生“叛变”,诱导癌症的发生。例如,2014年6月,来自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Cell》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在促血管生产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存在从前未知的变异体,其可抑制肿瘤生长,减慢新血管形成 ——这是癌症转移的一个必要条件。在2015年11月,来自美国Wistar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阅读全文

多篇亮点文章共同解读癌症“帮凶”如何助纣为虐!

  我们都知道,癌症的发生很复杂,而且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互相作用而引起的,然而有时候癌症的发生或扩散往往需要帮手来帮忙,那么到底有那些因素会成为癌症的“帮凶”来帮助癌症发展呢?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年来相关的研究报告,分享给各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癌症都有哪些“帮凶”!  【1】两项研究揭示骨髓源性免

Nature:癌症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近期Nature的癌症相关蛋白质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些蛋白质在癌症发生、发展、治疗等研究中的重要发现,为癌症治疗和诊断提供新思路。  颠覆认知,BRCA1蛋白竟然能够促进神经母细胞瘤存活。  BRCA1蛋白是一种阻止乳腺组织中的细胞发生癌变的蛋白质,但是在这篇Nature文章的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

癌症:认识日趋明晰

  2013年,研究人员在癌症分布、癌症谱、癌症发病机理、癌症特点以及癌症治疗上都有一些独特和新的发现,为癌症防治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线索。   发病率和癌症谱   ——肺癌发病率和致死率均最高   从属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3年出版的《世界癌症报告》显示,全球癌症发病

2018年12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12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 Science:CRISPRa加入肥胖之战,无需对基因组进行编辑就能对抗肥胖doi:10.1126/science.aau0629  在一项重要的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证实CR

2018年12月7日Science期刊精华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8年12月7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  1.Science:重磅!揭示细菌存留细胞在抗生素治疗期间破坏宿主免疫防御机制  doi:10.1126/science.aat7148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

科学家如何运用联合疗法治疗多种癌症?

  1】Oncology Letters:大豆卵磷脂与非甾体抗炎药组合可预防癌症且副作用更小!  doi:10.3892/ol.2018.8098  当德克萨斯大学健康医学中心(UTHealth)的科学家将大豆卵磷脂和一种非甾类抗炎药(NSAID)一起应用时,他们发现其抗癌性增加且副作用减轻了。这一

新型肽类分子如何改善人类健康?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如何利用肽类分子抵御多种疾病,改善人类健康!分享给大家!  【1】科学家有望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细胞渗透性多肽嵌合物来促进机体伤口愈合  新闻阅读:Designing a novel cell-permeable peptide chimera to

癌症免疫疗法研究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癌症免疫疗法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  【1】Cancer Res:突破!科学家鉴别出癌症免疫疗法的潜在新型靶点:GARP  doi:10.1158/0008-5472.CAN-18-2623  据美国癌症协会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是男性和女性因癌症死

免疫细胞“叛变”促进肿瘤生长

  由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带领的一项新研究,提出了一种方法,可通过靶定称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系统细胞,来限制肿瘤的生长。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1月11日的《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延伸阅读:一个防御蛋白如何“叛变”致癌;Nature:癌症让免疫细胞叛变;Scien

年度巨献:2017年Science杂志重磅级突破性研究成果

  时光总是匆匆而逝,12月份已经开始,2017年也已接近尾声,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8年,2017年三大国际著名杂志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旧刊登了很多突破性耐人寻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编首先对2017年Science杂志发表的重磅级亮点研究进行盘点,分享给大家!与各位一

生物医药回顾 发展与反思并存

  2017年8月,全球迎来首款上市的CAR-T疗法,美国FDA批准诺华的Kymriah用于25岁以下复发难治性B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B-ALL)患者。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事件。紧接着的10月,吉利德/Kite Pharma的Yescarta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成年患者

市场迎新 政策加持 研发突破 CAR-T细胞治疗

  2017年8月,全球迎来首款上市的CAR-T疗法,美国FDA批准诺华的Kymriah用于25岁以下复发难治性B淋巴细胞急性白血病(B-ALL)患者。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事件。紧接着的10月,吉利德/Kite Pharma的Yescarta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成年患者

FDA批准的用于实体瘤治疗的单抗类药物盘点

  全球范围内癌症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最主要病因,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及老龄化的出现,发病率日益升高。在所有的治疗措施中,标准治疗方案主要为手术、化疗及放疗。尽管化疗方案效果显著,但该措施缺乏对于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因而容易导致对机体的系统性毒性,以及抗药性的产生。随着人类对于肿瘤细胞分子机理的深入了解

北大、中科院Nature子刊破解干细胞癌变机制

  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和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PTEN缺陷可重编程人类神经干细胞向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样表型转变。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12月3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刘光慧(Guang-Hui Liu)研究

探究分泌和摄取用于细胞间通讯的外泌体和其他胞外囊泡

  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描述了在哺乳动物组织或液体中,有囊泡在细胞周围存在,但是直到2011年才提出通用术语“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来定义所有的由脂质双层包围的胞外结构,如图1所示。在1980年代,人们描述了EV可以通过质膜向外出芽或通过细胞内内吞

中国医学科学院PNAS肿瘤研究新成果

  近日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和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神经胶质瘤(Gliomas)的病因分子机制,证实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通过调控致癌microRNA-23a的表达促进了神经胶质瘤形成。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彭小忠(

3月24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用斑马鱼进行黑素瘤的遗传研究  携带人类致癌基因BRAF(黑素瘤患者最常见的突变)的转基因斑马鱼,为易于进行基因操纵的黑素瘤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模型。Leonard Zon及其同事的两篇论文显示了这一体系在癌症遗传学和药物开发研究中的潜力。Ceol等人筛选能与突变的B-Ra

溶瘤病毒疗法或将开启癌症治疗新视野

  溶瘤病毒是一类具有复制能力的肿瘤杀伤型病毒,近年来科学家们对溶瘤病毒疗法在癌症治疗领域的研究上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然,他们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那么溶瘤病毒疗法到底是如何帮助有效抵御肿瘤进展呢?科学家们又是如何利用这种新型疗法或者同其它疗法联合来治疗癌症患者呢?如今溶瘤病毒疗法的研究现状又是如何

肿瘤标志物“分列式”

癌细胞静悄悄、无休止、无秩序地增生、转移,大量消耗体内营养物质,导致身体免疫机制下降,直到出现身体症状或健康体查时才会注意到它。癌细胞发生、增殖和转移等过程中在患者身体内留下一些踪迹。捕捉到隐藏到这些悄无声息的癌症信号——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癌症诊疗过程中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返祖信号癌细胞被认为

和平共生、感染致病、化为己用?病毒与人类之间的事

  科学家们将寄居于人类体内或者表面的病毒统称为“人类病毒组”(human virome)。它们不仅仅会入侵人体细胞,还会对其他微生物造成影响,,例如细菌。得益于基因组学的发展,我们已经发现了很多之前从未发现的病毒种类,它们存在于皮肤、肠道、肺部、血液……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病毒并不会立即引发病变

盘点肿瘤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肿瘤研究领取得的的新进展,分享给大家!  图片来源:Shrey Sindhwani  【1】Nat Mater:打破常规!揭示纳米颗粒进入肿瘤的新机制!  doi:10.1038/s41563-019-0566-2  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决定哪些纳米颗粒

脑胶质瘤精准治疗——标志物及信号通路盘点

   脑胶质瘤(Glioma)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年发病率约 10/10万,大多生长在脑中央沟区、丘脑或脑干等重要区域,生长呈侵袭性、无限制性与周围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因此,手术治疗一方面切除范围受限,另一方面难以彻底切除肿瘤,造成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  目前,化疗仍是治疗神经胶质瘤的

IMS:基因泰克是如何让赫赛汀起死回生的?

  上世纪80年代,很多科学家在研究中意识到,癌症的病变与基因的变异有密切的关系。从而有了从癌细胞中获取使癌细胞生长基因,再制成相应的药物,从而彻底治愈癌症的畅想。  不少科学家开始投身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丹尼尔·K·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的罗伯特·阿伦·温伯格有了新的发现。20世纪8

肿瘤分子诊断的现在与未来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恶性肿瘤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从世界范围内看,肿瘤的发生、发展不容乐观。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吸烟、感染、环境污染、膳食结构等问题的存在,肿瘤诊断所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实施、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剖析以及相关基因功能的

动物肿瘤模型的选择

 如上已述,不同种属、品系和类型的实验动物其肿瘤学方面的性状各不相同,肿瘤学研究工作应当熟悉实验动物科学的开发研究成果,对有关的资料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为自己的课题选到合适的实验动物肿瘤模型。  实验动物的肿瘤模型可以概括地区分为下面四类:  (一)自发性肿瘤模型  实验动物种群中不经有意识的人工

Genes Dev解析致癌组蛋白突变引发癌症的分子机制

  来自清华大学医学院李海涛教授课题组7月31日在《基因与发育》(Genes&Development)杂志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basis for oncohistone H3 recognition by SETD2 methyltransferase》(甲基转移酶SETD2识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301 81201256 牛辰 复旦大学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Stk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机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复旦大学 干扰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机制

生物工程技术促进人类健康进展一览

  1. NEJM:工程胰岛细胞移植让一名糖尿病患者恢复胰岛素产生能力  1型糖尿病让一名43岁的女性依赖于胰岛素。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医生们通过将工程胰岛细胞移植到她的腹部恢复了她的身体产生这种激素的能力。这名病人在接受移植一年后仍然保持胰岛素不依赖性,而且根据一篇新闻稿的报道,她是测试这种糖

Science深度:癌症靶向治疗新思路“降解垃圾蛋白”

  在目前的癌症靶向药物里,占主导地位的是针对致癌蛋白的小分子或单抗抑制剂。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癌细胞会对这类药物产生抗药性,比如说产生新的突变,或者激活其它致癌蛋白。过去15年来,一些研究人员在寻找其它的抗癌途径时,将目标瞄准了细胞内的“清洁工”——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