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头孢菌素类根据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目前分为四代。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仅对少数革兰阴性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常用的注射剂有头孢唑林、头孢噻吩、头孢拉定等,口服制剂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和头孢羟氨苄等。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差,对部分革兰阴性杆菌亦具有抗菌活性;注射剂有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等,口服制剂有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和头孢丙烯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除肠杆菌科细菌外对铜绿假单胞菌亦具高度抗菌活性;注射品种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口服品种有头孢克肟和头孢泊肟酯等,口服品种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无作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常用者为头孢吡肟,它对肠杆菌科细菌作用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大致相仿,其中对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柠檬酸菌属等的部分菌株作用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阅读全文

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需要进行皮试吗?

  基本原则  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包括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类以及头孢菌素类复方制剂,并适用于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抗生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未规定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前需进行皮试;  医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中的问题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毒性及不良反应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作为首选。近年来,由于临床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增多,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最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也出现许多剂型。其中以头孢哌酮钠、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

细菌耐药与临床对策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抗生素一旦问世,很快就会产生耐药株,产生耐药株的时间周期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表1)。目前,细菌的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的严重问题,为此WHO专门发表了针对细菌耐药问题的专家建议(WHO/CDS/CS

细菌耐药与临床对策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抗生素一旦问世,很快就会产生耐药株,产生耐药株的时间周期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表1)。目前,细菌的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的严重问题,为此WHO专门发表了针对细菌耐药问题的专家建议(WHO/CDS/CS

细菌耐药与临床对策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抗生素一旦问世,很快就会产生耐药株,产生耐药株的时间周期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表1)。目前,细菌的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的严重问题,为此WHO专门发表了针对细菌耐药问题的专家建议(WHO/CDS/CSR/DRS/20

β-内酰胺酶耐药及对策

     β-内酰胺酶的分类,主要包括分子结构分类(根据氨基酸序列的不同)及根据β-内酰胺酶底物谱和酶抑制剂谱分型(Bush 1995分型)两种。分子结构分类可以将β-内酰胺酶分为A、B、C、D四类,该分类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归于其中A类

细菌耐药趋势与抗感染治疗的若干问题

近几年来,细菌耐药趋势日趋严峻,成为医学界倍受关注的问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耐药菌有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上述耐药菌不仅呈逐年增多趋势,且常为多重耐药菌,致使该类菌所致感染的治疗成为临床上的难题,对感染患者的健康和生命直接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及临床应用(二)

3、关于不动杆菌属(1)不动杆菌属感染特点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科重要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严重的感染,该菌的耐药率很高,对多数抗生素呈多重耐药,因此对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药敏试验是重要的参考指标。(2)不动杆菌属药敏试验所采用的抗生素A组:头孢他啶,美洛培能、亚胺培能。 B组:阿米卡星、庆大霉素、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及临床应用(一)

一、药敏试验的目的药敏试验是使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的耐药性,预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在药物种类的选择上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以实施个体化治疗。当前,“对症下药”已经变得难以奏效。首先,致病菌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一种疾病可以由多种病原菌所引起,包括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其次,感染人群发生变化,从健康

常用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医、药、护各个环节都很重要。药物是通过药剂或护理人员交给或用于病人。特别是护理人员,还是一些药物(如注射剂、灌肠液等)的执行者和监护者,并且他们还要对病人用药进行指导和咨询,协助纠正一些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用药。    抗菌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三十六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一节  抗菌机制、作用类型及耐药

临床常见耐药菌及其抗菌治疗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已成为引起临床感染较为常见的病原菌。特别是医院内耐药菌株的感染使病死率大幅增加,其治疗已成为临床上的难题。现对临床常见耐药菌及抗菌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简单介绍。    1 临床常见耐药菌    目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

(一)对ß-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1)质粒介导或染色体突变使细菌产生ß-内酰胺酶通过水解或非水解方式破坏ß-内酰胺环使抗生素失活这是大多数病菌对ß-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金属酶属Ambler B类ß-内酰胺酶属于Bush功能分类3群

Science:抗生素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我们该如何推动制药行业研发出对抗耐药性细菌的新药呢?   尽管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患病率出现了惊人的增长,但是在过去十年里获得审批的新抗生素的数量却远远低于20世纪80年代高峰期时的抗生素数量。而对于严重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而言,情况尤其令人担忧:现代抗生素已经无法治疗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了。而无

抗肠球菌感染药物的合理选择

   肠球菌原本是人体肠道中的正常寄居菌,但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肠球菌已成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体多种组织脏器的严重感染,感染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更值得关注的是,从临床标本分离的肠球菌属细菌中,有许多为多重耐药菌株,特别是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肠球菌以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种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以及对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毒性低等特点,对控制耐药菌、产酶菌感染及免疫缺陷者感染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结构与青霉素类的青霉环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噻唑环上的硫原子为碳所替代,且C2与C3之间存在不饱和双键;另外,其6位羟乙基侧链为反式构象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介绍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种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以及对β-内酰胺酶稳定以及毒性低等特点,对控制耐药菌、产酶菌感染及免疫缺陷者感染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结构与青霉素类的青霉环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噻唑环上的硫原子为碳所替代,且C2与C3之间存在不饱和双键;另外,其6位羟乙基侧链为反式构象

抗生素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我们该如何推动制药行业研发出对抗耐药性细菌的新药呢?  尽管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患病率出现了惊人的增长,但是在过去十年里获得审批的新抗生素的数量却远远低于20世纪80年代高峰期时的抗生素数量。而对于严重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而言,情况尤其令人担忧:现代抗生素已经无法治疗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了。而无法

L型细菌及其感染

 L型(L菌)早就发现了,只是直到近20多年来由于不断地改善,才对L菌及其感染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有关的报道才越来越多,其所致的病种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据国内拟诊败血症的万余例一般培养的结果,有细菌生长者仅占17.8%~18.4%,即使诊断为菌血症者,细菌培养阳性者也仅占42%,脓汁培养阴性者达到2

外企原研药价格调整 进口抗生素继续高歌

  近日,国家发改委对外企原研药价格进行调整,此次药品价格调整是发改委自1997年以来进行的第26次调价。对单独定价药品来说,则是首次较大范围的"动刀"。此前,曾有人认为这是医保目录药品进一步降价的前奏,日前在南昌举行的第64届药交会论坛中,许多业内人士也认为这是国产药品降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意义上讲,抗生素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比如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甚至抗肿瘤的药物,都属于抗生素的范畴。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

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抗生素是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1929年,美国细菌学家Fleming发明了PN,从此以后PN为代表的抗生素从病魔手中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但是,由于近年来人们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造成对抗生素的滥用,药物不良反应与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急剧上升,药源性疾病频繁发生。目前,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与对策(一)

耐药性(resistance) 又称抗药性,是微生物对抗微生物药物的相对抗性。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是自然界的规律。生物进化论早就指出 “适者生存” 。即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是耐药基因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 并非在抗微生物药物问市之后才出现。大千世界,有矛就有盾, 有抗微生物药物就一定有对抗微生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细菌感染(二)

    三、临床表现  由于存在上述诸多易感因素以及病原菌的变迁,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感染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1.感染发生率高;病原菌由外源性转向内源性,条件致病菌增多,院内感染增多,耐药菌株增加,多重耐药,混合感染多;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不易形成局部化脓病灶,易扩散,可涉及多

滥用抗生素成就“超级细菌” 专家呼吁反思

  近日有报道称,一些赴印度接受治疗的患者感染了一种新型超级细菌,其含有一种叫NDM-1的基因。这种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甚至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具有耐药性,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通常被认为是紧急治疗抗药性病症的最后方法。   目前,这种变种超级细菌已经传播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

喝水如“吃药”?我国地表水被检出含有68种抗生素

  最近出版的2014年第9期《科学通报》上,刊登了由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告称,我国地表水中含有68种抗生素,另有90种非抗生素类医药成分被检出。一时间,“喝水如同吃药”的言论甚嚣尘上,而抗生素也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作者:梁林 姚振    作者单位:116013辽宁大连市中山区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连续监测2005~2006年医院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5年1月1日~2007年1月

抗生素市场转入常态化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全身用抗细菌药用药金额为142.77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率为9.85%。最关键的一点是优化了用药结构,提高用药水平,遏制细菌耐药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目标。  据英国Visiongain商业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名为《抗菌药物:全球市场预测2012~2022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和分析

首先,准确鉴定病原菌、报告药敏试验结果,给临床选择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是我们微生物实验室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药物的选择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多了解一些微生物及药理方面的知识,可能会对临床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痰及咽拭子的培养鉴定中,由于多种条件致病菌的存在,是否引起感染、是否需要抗菌治疗,都

超级细菌——百科全说

  三、超级病菌在中国   我国MRSA感染的比率也在上升,20世纪70年代,在上海医院检测到的MRSA感染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5%,1994~1996年上升到 50%~77.9%,2001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80%~90%。尽管致命性的CA-MRSA变种并未在国内出现,但出现的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