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澳大利亚研究称世界正面临新一轮生物大灭绝

据澳大利亚新闻网9月3日消息,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显示,世界正面临一次前所未有规模的生物大灭绝,其程度远比恐龙大灭绝糟糕得多。 麦考瑞大学古生物学家约翰·阿罗伊博士对来自全球的10万块化石进行了数据收集,希望能解开2.5亿年前生物大灭绝之谜。研究过程中他发现,新一轮的生物大灭绝正在酝酿中,而此次灭绝的规模和程度远超恐龙大灭绝。 阿罗伊指出,将要发生的新生物大灭绝不是由行星撞地球引起的,而是“人为的”。外国物种的引进、各种肥料和杀虫剂的滥用、环境污染和滥砍滥伐等,都是造成新灭绝的原因。此外,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人口的急速增长也是“罪魁祸首”之一。 阿罗伊表示,尽管这次大灭绝比6500万年前恐龙大灭绝要严重的多,不过却比2.5亿年前的生物大灭绝规模小一些。......阅读全文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揭秘中国深部探测计划:资源短缺成最大动因

  编者按   在7月刚刚公布的中国“科技十 二五”中,强调了对“三深”、“三极”的科学考察。深海、深地、深空,以及南极、北极、青藏高原,这些过去只能在科幻书籍中研读的领域,正吸引着中国科学 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首都科技界大会上指出的,“空间、海洋和地球深

多位科学家质疑“人类百年内灭绝说”

   澳大利亚著名微生物学家预言,由于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天然资源耗尽,以及控制不了的气候变化,人类将在100年之内灭绝。不过,反对者称,这种说法太过悲观,芬纳只考虑到科技发展给人类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没有想到科技也会为人类提供帮助,足以化解可能发生的危机。澳学者:人类还有一百年 

世界人口突破70亿 多项地球底线濒临失守

  联合国有关机构预计,到210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如果出生率略高于预期,世界人口届时有可能突破150亿。地球是人类的家园,随着人口增加,过度开发和利用土地,科学家们对地球环境设定的九大安全防线中,生物多样性丧失、氮与磷污染和淡水枯竭等几项地球底线正濒临失守……生态信贷短缺挑战人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新科学家》网站选出今年十大智慧新理念

  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尽管玛雅日历预言2012将是世界末日,但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这一年,诸多大事仍将轮番上演,为人类历史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英国《新科学家》网站列出了2012年我们应该了解的10大智慧新理念。包括:中微子超光速实验将接受新一轮的检验;美国总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破译中国人基因密码:“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将4年完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儿去?这一终极哲学命题,有多种不同的解答视角。从基因角度给出的答案,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近一段时间,有关基因领域的新闻将基因检测、基因编辑、癌症的靶向治疗等原本属于生物医学领域的专业话题,一下子变成了公众话题。人们对于基因的好奇在于:基因是如何影响人类的长相、身高、

5月1日《科学》杂志精选

   物种灭绝速度揭示热带地区存在物种灭绝风险  通过将过去2300万年中海洋物种灭绝速度的数据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迁的数据相结合,研究人员确定了地球上未来可能特别容易发生物种灭绝的特定的物种分类群和地区(它们绝大多数位于热带)。这些结果可帮助量化人类活动对海洋物种灭绝的影响,因为它们提供了一条人类出

5月1日《科学》杂志精选

  物种灭绝速度揭示热带地区存在物种灭绝风险  通过将过去2300万年中海洋物种灭绝速度的数据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迁的数据相结合,研究人员确定了地球上未来可能特别容易发生物种灭绝的特定的物种分类群和地区(它们绝大多数位于热带)。这些结果可帮助量化人类活动对海洋物种灭绝的影响,因为它们提供了一条人类出现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探秘者

  在南京古鸡鸣寺边上有一个古老的科研单位,它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南京古生物所是我国专业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和古植物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最大的古生物学研究所,并被外国学者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杨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新型冠状病毒死亡率逾五成或致严重流行病

5月13日,沙特卫生部官员到医院探望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  超过50%的致死率!这一数据与10年前的SARS和前不久的H7N9病毒比起来,更令人心惊肉跳。近日,已在多国出现的这种新型冠状病毒被贴上了一个恐怖标签——“类SARS”病毒。世界卫生组织5月12日称,该病毒存在

美媒:下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后 巨型老鼠或统治地球

  据《参考消息》2月7日报道,【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月5日报道】题:下一次大规模物种灭绝后巨型老鼠可能统治地球   一些科学家称,一旦未来发生大规模生物灭绝,老鼠可能是重新称霸世界的不二物种。   科学家还称,如果老鼠在物种大灭绝后“接管”地球,那么它们的个头很可能迅速膨胀。   在地质学历史

昆虫正在减少 而人类并不清楚

   生境千万处,保护第一条,昆虫大灭绝,人类两行泪......  近日,“小不点”昆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保护生物学领域国际期刊《生物保护》刊发了一篇关于全球范围内昆虫减少现状及其驱动因素的综述报告。英国《卫报》报道称,全球昆虫或在100年内灭绝,将导致生态灾难。  昆虫减少正发生“复苏”变难 

昆虫正在减少 而人类并不清楚

   生境千万处,保护第一条,昆虫大灭绝,人类两行泪......  近日,“小不点”昆虫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保护生物学领域国际期刊《生物保护》刊发了一篇关于全球范围内昆虫减少现状及其驱动因素的综述报告。英国《卫报》报道称,全球昆虫或在100年内灭绝,将导致生态灾难。  昆虫减少正发生“复苏”变难 

生物大灭绝正在进行 人类活动所引发

  我们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的言论,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事实”。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博士介绍,目前,来自各个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对物种进行观测和保护,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地球已经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期,而且由于生

生物多样性的危机?壶菌病将导致全球物种灭绝

  自1998年以来,科学家记录了全球两栖动物的消失。由于真菌病原体batrachochyum,即通常所说的壶菌,500多种两栖动物数量下降,其中90种已经灭绝。  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首次表明,两栖动物的灭绝对蛇产生了连锁反应。该论文2月14日刊登于《科学》。 

科学如何毁灭世界及阻止其发生

  哲学家Nick Bostrom认为人工智能完全有可能导致人类灭绝。在他2014年的畅销书《超级智慧:路径、危险和战略》中,Bostrom描绘了一个黑暗的场景: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能不断自我提升的机器。图片来源:MIKE AGLIOLO/SCIENCE SOURCE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机器学会了从

生物燃料或不“绿”第三代生物燃料备受关注

  近年来,生物燃料发展迅猛。所谓生物燃料一般是泛指由生物质组成或萃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由于利用的是自然界原本就存在的自然生物,生物燃料被认为可以替代化石燃料,成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   有研究机构预计,到2018年,全球生物燃料(生物乙醇与

未来全球农业至为重要的100个问题。

   1.前言  尽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全球粮食生产有显著的增长, 但当今社会需要面对的最重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养活21世纪中叶全球即将达到的90亿人口。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又不明显增加粮价,基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能源安全、地区饮食结构变迁的关注,以及到2015年全球贫穷和饥饿减半的千年目标,估计届

谁来保护自然“传粉工”?

   世界上的农作物里,有85%依赖于昆虫传粉,比如水果、蔬菜、坚果以及油料作物等。美国加州大杏仁更是完全依靠昆虫传粉来保证生产;我国的油菜如果没有昆虫传粉,有可能减产1/4。  植物和农作物的繁衍生息,离不开传粉昆虫,它们是自然界“生”的动力。然而,我们正在失去这些“传粉工”,在这个群体里,熊蜂的

人类改变了绝大部分地球:研究呼吁保护"最后的荒野"

  近日,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该团队在2016年和2017年进行的两项研究结果进行了探讨。这两次研究调查了地球上“最后的荒野”,即尚未被人类影响的地区。好消息是,尽管我们面临的问题非常严峻,但仍然有机会去解决它们。  这篇新论文的作者在研究结果中描绘了目

不一样的元素故事:碳的四个世界

  近日,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该团队在2016年和2017年进行的两项研究结果进行了探讨。这两次研究调查了地球上“最后的荒野”,即尚未被人类影响的地区。好消息是,尽管我们面临的问题非常严峻,但仍然有机会去解决它们。.  这篇新论文的作者在研究结果中描绘了

中药资源无序开发威胁生态环境

 在盛产虫草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过度的挖采不但导致虫草资源枯竭,也破坏了本来就稀疏的植被,极易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甚至沙化。   巨大的市场需求导致中药资源无序开发,不但使得中药资源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威胁   近日来,归真堂欲上市、其"

土壤多样性骤减成全球科研焦点

     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卡尔霍恩实验森林里的一片清翠的树林中,杜克大学土壤学家Daniel Richter凝望着地面上的一条深深的裂缝。这是一种地球手术室,研究人员切开地面以检查其地下的土壤剖面。在沙土和黏土层,Richter看到了曾经发生过的生态学外伤信号。几乎所有浓重的黄

枯水期周期延长 “长江双肾”综合病症日益恶化

  万里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如同“长江之肾”,与长江连为一体,构成世界著名的“江湖关系”。“江湖两利”,一直是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洞庭湖、鄱阳湖频现枯水季节延长、枯水期水位超低等情况。长期低水位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酷捕滥捞、人为开采以及工农业污染、

科学时报:“神八”诱变育种猜想

  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太空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装置,通过空间环境对植物发生诱变作用,致使种子产生变异,再通过严格的地面选育过程,获得优良的农作物品种。  今年,中国航天育种正迎来一个高潮。随着天宫一号升空,神舟八号携带的育种诱变装置将与其交会对接,由此

清江生物群的发掘:破解生物进化谜团的化石宝库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张兴亮、傅东静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华南早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清江生物群》。至此,地处中国宜昌长阳地区,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库——“清江生物群”,首次向世界摘下它神秘的面纱,成为进化古

超过50种恶性物种侵入中国 不速生物客来势汹汹

    一棵受松材线虫病感染致死的松树内的松褐天牛白色幼虫。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主要的传播媒介。 新华社发   近日,一条身长近20厘米的小鱼弄得满城风雨。祖籍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食人鱼惊现珠江上游广西柳江河段,一下把人的手啃下一块肉。   原来,这凶猛的小鱼是桑氏锯脂鲤,最早作

美国转基因三文鱼坐等上市

  转基因食品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人支持,认为转基因食品缓解粮食安全危机,有利于环保,只要严格监管,明确标识,就可上市;有人反对,认为虽然现在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形成威胁,但不代表未来也安全,应该禁止上市。听起来,公婆皆有理。   事实上,如今市场上的转基因品种比比皆是。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