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单纯性疱疹脑炎的流行病学

单纯性疱疹脑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呈散发性;在非流行性病毒脑炎中为最常见的一种,据统计约占病毒性脑炎的10%~20%;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鉴于HSV-1主要与口唇感染有关,而HSV-2主要是引致生殖器感染,显然HSV-1更容易接近和侵入脑部,故疱疹病毒性脑炎95%以上为HSV-1感染所致;而在新生儿患者则以HSV-2常见。 传染源 急性期患者及慢性带毒者均为传染源。一般人群中,5%成年人为无症状携带者;单纯疱疹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疱疹液、病损部位分泌物以及唾液及粪便中;也可从外生殖器并无明显病损的患者精液中检出。 传播途径 单纯疱疹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主要通过患者病损部位直接接触健康人黏膜或皮肤微小破损处而传播;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则是HSV-I型感染的另一重要途径。性交、接吻是传播本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导致生殖器疱疹的发病。因此,生殖器疱疹被列入性传播疾病范畴。患病孕妇也可导致胎儿宫内感染。此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还可经消......阅读全文

概述单纯性疱疹脑炎的流行病学

  单纯性疱疹脑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呈散发性;在非流行性病毒脑炎中为最常见的一种,据统计约占病毒性脑炎的10%~20%;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鉴于HSV-1主要与口唇感染有关,而HSV-2主要是引致生殖器感染,显然HSV-1更容易接近和侵入脑部,故疱疹病毒性脑炎95%以上为HSV-1感染所致;而在

关于单纯性疱疹脑炎的病因分析

  疱疹是一类常见,而且历史古老的传染性皮肤病;有关的记载甚至早见于古希腊。18世纪时,临床上已注意生殖器疱疹的存在。19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居住密集和人口大规模流动,通过一般接触及性接触传播疱疹的机会增加,导致疱疹类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医师逐渐认识到它的传染性和性传播途径,此后并发现疱疹病

关于单纯性疱疹脑炎的病理改变

  本病病理具有高度特征性,为急性坏死性脑炎的改变,表现非对称的弥漫性全脑损害,形成大小不一的出血性坏死灶。病变可先损及一侧大脑半球,随后延及对侧。半数病例坏死仅限于一侧,大约1/3的病例仅仅限于颞叶;即使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受损,也常以一侧为重。  大体观察早期脑部广泛充血肿胀。且因一侧肿胀严重致使两

关于单纯性疱疹脑炎的预防介绍

  托幼机构出现单纯疱疹患者后,应嘱其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始能返回。患生殖器疱疹的孕妇应采用剖宫产分娩。近期曾有生殖器疱疹病史的孕妇应抽取羊水标本检测IgM型HSV抗体,阳性者即提示胎儿已罹患宫内感染,可与患者夫妇讨论是否考虑选择0.1%滴眼液滴眼,并与患母隔离,避免由患母哺育,直至患母痊愈;待产期

治疗单纯性疱疹脑炎的相关介绍

  一般治疗  应加强护理,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根据病情采取降温、抗痉、脱水等处理。颅内高压危象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必要时可作脑室引流、去骨瓣术等以紧急减压。  抗病毒治疗  由于病损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故抗病毒治疗越早越好;但由于病毒仅在细胞内复制的末期才导致典型症状的出现,故抗病毒治疗

关于单纯性疱疹脑炎的预后介绍

  疱疹病毒性脑炎病死率可高达70%,大多死于起病后2周内。凡出现深昏迷、颅内高压严重、抗病毒治疗过晚者,往往预后较差。幸存者的半数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记忆力减退或失忆、语言障碍、精神异常、劳动力丧失,甚至呈植物人。

单纯性疱疹脑炎的辅助检查介绍

  脑电图异常,两侧可不对称,以一侧大脑半球明显;CT及MRI显示颞叶、额叶出血性坏死灶,或呈脑组织弥漫性病变。  脑电图检查  常出现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以单侧或双侧颞额区异常为明显,甚至可出现颞区的尖波和棘波。  影像学变化  CT扫描:可正常,也可见局部低密度区;MRI有助于发现脑实质内长T1长

关于单纯性疱疹脑炎的临床分期

  病程长短不一。一般情况下,从起病到出现昏迷平均1周,从昏迷到死亡亦为1周;但也有长达3~4个月者。未经治疗的病例,病死率高达70%以上,幸存者半数以上存在后遗症。   表现为头晕头痛、全身痛等,随后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可达38~40℃,仅部分病例出现皮肤疱疹。此期一般不超过2周。   

简述单纯性疱疹脑炎的发病机制

  单纯疱疹病毒脑病毒脑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近年研究证明,在病毒感染所致脑组织损害的机制中,部分是免疫病理反应损害的结果。  由于Ⅰ型HSV在儿童及成人多表现为脑炎,且以累及颞叶内侧,额叶下部、邻近的岛叶及扣带回为主,并可累及嗅球及嗅束,而枕叶及小脑不受累,提示脑部炎症可能和嗅黏膜感染HSV,经由

单纯性疱疹脑炎的基本信息介绍

  单纯疱疹脑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又称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常累及大脑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引起脑组织出血性坏死和变态反应性脑损害。既可见于初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也可见于复发性患者。本病呈散发性,在非流行性

关于单纯性疱疹脑炎的主要表现介绍

  单纯性疱疹脑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50%以上在20岁以上的成人。四季均可发病。常急性起病,但亦有亚急性、慢性和复发病例。可有口唇疱疹史。儿童及成人患者起病常为急性或亚急性,首发症状为头痛、发热或仅系行为及人格改变。  历时数小时或数天出现局部性或全身性抽搐(继发性癫痫),其发作形式以单纯或复杂部分

关于单纯性疱疹脑炎的诊断标准介绍

  单纯性疱疹脑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下各点提示疱疹性脑炎的可能:  1.患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先有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表现,往往起病数天之后才有发热,以头痛、发热或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  2.继而出现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脑实质受损征象;若唇上部有疱疹性损害

关于单纯性疱疹脑炎的实验室检查

  1.个别患者早期脑脊液(CSF)检查可正常。一般均为无色透明,外观清亮、压力升高,细胞数为(20~200)×106/L左右,多在0.4×109/L以下,多为淋巴及单核细胞,但早期也可多为中性粒细胞;由于脑组织病变的出血坏死性质,部分病例脑脊液含有较多的红细胞,可达(50~500)×106/L甚至

概述单纯性疱疹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2~20日,平均6日。  2、常见症状龈口炎(herpeticgingivostomatitis)是小儿时期原发性感染中常见病型,大都见于颊内、口唇或牙龈,也可侵及口唇周围的皮肤。起病时局部先呈充血,随即发生圆形滤泡,其直径约2mm,迅速破裂后成浅表溃疡,内含微量纤维性渗出物。有时涉及

治单纯性疱疹方

    中医治单纯性疱疹方1:石榴皮,地丁,菊花各30克。用法:水煎洗熏患处一天3次。    中医治单纯性疱疹方2:黄连40克。打成细面,再加医用凡士林250克混合调膏外搽。日3次。    中医治单纯性疱疹方3:马齿苋30克,板蓝根30克,紫草根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甘草30克。用法

单纯疱疹性脑炎的病因

  发现颞叶额叶等部位出血性坏死,大脑皮质的坏死常不完全,以皮层和浅第3、5层的血管周围最重,可见病变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坏死、软化和出血,血管壁变性坏死,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急性期后可见小胶质细胞增生。软脑膜充血,并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嗜神经DNA病毒,分为

单纯疱疹性脑炎的诊断

  要判断是滞是疱疹性脑炎,一般得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如果出现以下结果,得高度怀疑疱疹性脑炎。  (1)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质及白细胞轻至中度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  (2)脑脊液发现多量红细胞具有诊断价值(但须排除穿刺损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类疾病);  (3)脑脊液标本HSV抗体滴度明显

单纯疱疹性脑炎的鉴别

  1、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此病已日益受到重视,见于急性发疹性病毒传染病(如麻疹、风疹、天花、水痘等)的病程中;也可见于其他急性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感等)的恢复期,称为病毒感染后脑炎;尚有发生于百日咳、狂犬病等疫苗接种后2~3周内者,而被称为疫苗接种后脑炎。病理特点为播散性分布的脑

治疗单纯性疱疹的相关介绍

  1、一般治疗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状态,必要时局部可涂抹中药锡类散,偶可给全身性止痛剂,发生脱水、酸中毒时应考虑适当的液体疗法。抗生素并不影响疱疹感染的病程发展,但在继发细菌性感染时可短时期应用。曾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病例,未见确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不论全身或局部使用

关于口腔单纯性疱疹的简介

  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和黏膜疾病。据统计,世界上1/3以上的人群曾患复发性疱疹性口炎,而有30%~90%的调查对象的血清中有抗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存在,说明他们曾发生或正在发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一般认为,人类是单纯疱疹病毒的天然宿主;口腔、皮肤、眼、会阴、神经系统等是易受侵犯的部位。

关于单纯性疱疹的病因分析

  病原体为单纯疱疹病毒(herpesvirushominis),含有DNA,与巨细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EB病毒形态上类似。许多小动物如兔、豚鼠、棉鼠、小白鼠和田鼠均可发生感染。接种于兔角膜可致角膜结膜炎。可用鸡胚、人羊膜细胞、人肾细胞、兔肾细胞及兔角膜细胞等进行组织培养,看到典型的细胞病变,

单纯疱疹性脑炎的检查鉴别

  一、检查  1、病毒学检测  此种检查方法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在脑炎发病时,多数患者体表并不出现疱疹病损,脑脊液中亦往往难以检出病毒。所临床推行脑活检的难度较大。虽然电镜下可在脑活检组织标本查见神经细胞核内包涵体及病毒颗粒;还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出病毒抗原。  2、

如何诊断单纯疱疹性脑炎?

  有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或本次发病有皮肤黏膜疱疹;发热、明显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及早期出现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脑电图以颞额区损害为主的脑弥漫性异常;头颅CT或MRI发现颞叶局灶性出血性脑软化灶;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可间接支持诊断。

概述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与性接触传播,亦可通过飞沫传播。HSV首先在口腔和呼吸道或生殖器引起原发感染,机体迅速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而康复,但不能彻底消除病毒,病毒以潜伏状态长期存在体内,而不引起临床症状。神经节中的神经细胞是病毒潜伏的主要场所,HSV-1主要潜伏在三叉神经节,H

疱疹的概述

  疱疹(herpes),是指内含液体,高出皮面的局限性、腔隙性损害。直径小于1cm者称水疱,直径大于1cm者称大疱。[1]

口腔单纯性疱疹的临床表现

  (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为HSV-I引起,多表现为急性疱疹性龈口炎。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成人亦可发病。其发病有四个时期:①前驱期 发病前常有与疱疹病患者接触史。经过4~7天潜伏期后,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全身肌疼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下颌下和颈上淋巴结肿大、触痛。

诊断口腔单纯性疱疹的简介

  1.疱疹性口炎  多见于婴幼儿,在高热、咽痛后出现口腔黏膜上成簇小水疱或溃疡或融合后形成的大溃疡,7~10天左右可自愈。  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唇疱疹)  发病时可取疱液作病毒接种,或取疱基底涂片,若血液抗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效价升高则证实诊断。

治疗口腔单纯性疱疹的相关介绍

  目前还缺少抗病毒的特效疗法,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以缩短病程,减轻痛苦,促进愈合。  (一)局部治疗  用消炎、止痛剂,但不能用激素类药物。  1.局部擦药  5%金霉素甘油糊剂、新霉素或杆菌肽或硼酸软膏,1%龙胆紫液,0.1%疱疹净眼药水等。  2.湿敷  0.1%乳酸依沙吖啶(利凡诺)液,0.0

关于单纯性疱疹的诊断标准介绍

  ① 发热及表现其他全身症状的小儿,如同时出现小泡状皮疹,应疑及本病。特别要重视口唇及其附近的皮肤和粘膜,如见颊内和牙龈发生小滤泡或小溃疡,更属可疑。  ② 可从局部病变(包括水泡液、咽拭子、脑脊液等)在4天内分离病原毒。如无条件作病毒分离,可将水泡内容物接种于兔的角膜划痕,如检查角膜细胞涂片时看

单纯疱疹性脑炎的并发症

  并发症常昏迷、病情严重者可发生脑疝。 脑疝的特点是,颅内压增高的晚期并发症。颅内压不断增高,其自动调节机制失代偿,部分脑组织从压力较高向压力低的地方移位,通过正常生理孔道而疝出,压迫脑干和相邻的重要血管和神经,出现特有的临床表现并危及生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