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晏宏团队对南海砗磲种群数量与气候变化研究的新进展

地球历史上已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这五次生物大灭绝主要是自然因素导致,如大型的火山喷发、太冷或太热的气候变化、小行星撞击等。现今,有新的证据表明地球生物可能正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政府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科学政策平台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有大约1百万种植物和动物正面临灭绝的风险。砗磲是全球最大的双壳贝类,其南海北部种群数量近几十年来急剧下降,已很难在珊瑚礁盘中找到大个体的活体砗磲样品,部分品种已处于濒危的境地。南海北部砗磲种群数量的急速下降是气候、环境变化的结果还是人类过渡捕捞导致?为区分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变化对砗磲种群数量的影响,更好地理解“现代南海北部砗磲濒危”,制定更有效的种群保护、种群恢复政策,有必要了解人类过渡捕捞之前的历史气候时期砗磲种群数量的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晏宏团队在南海北部西沙北礁中自上而下采集了1406个亚化石砗磲,通过纹层计数挑选出了年纹层超过30(即生命周期超过30年)的......阅读全文

“国字头”利器助力海洋科技创新

  科技部和海南省共建的海南高校第一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日前开张了,该实验室依托海南大学,将更好地服务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海南地方经济发展。科研人员在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工作。何 伟 摄  据悉,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期为5年,将以国家南海战略

南海大洋钻探:南海海底两百万年前浊流激荡

  根海底岩芯样品中既有四十万年前的化石,又有两百万年前的化石,是“时空穿越”,还是另有内情?     “看,取出来了!”伴随着一阵欢呼声,2月1日凌晨,钻探船“决心号”成功在南海4250米深处获取了第一根近10米长的岩芯。    “第一周的工作完全颠覆了南海‘安静’的形象,200万年前这里曾发生剧

科研人员发现砗磲有潜力成为古天气研究载体

  现代气象站观测资料时间跨度较短(大多不到100年),制约了人们对地球气候/天气变率和机制的理解。为了弥补器测资料的短缺,近100多年以来,地质学家们利用地球上的各种地质生物载体,如冰芯、海洋沉积、树轮、珊瑚、湖沼、石笋等,获取了大量地球过去气候变化的资料。这些古气候知识极大丰富了人们对地球气候历

可燃冰资源引多国关注 为石油天然气最佳替代品

  “可燃冰”,专家们称之为“天然气水合物”或“甲烷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产生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类似冰或固体酒精,点火即可燃烧。“可燃冰”储量丰富、分布广阔,科学家们预测,它是常规石油和天然气的最佳替代能源。2012年2月15日,日本开始在爱知县渥美半岛近海从海底试采“可燃冰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首次育出最大双壳贝类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研究员喻子牛等人,通过优化和创新亲本暂养促熟、诱导配子排放、受精孵化、幼虫培育、虫黄藻植入、附着变态、稚贝中间培育、幼贝育成等技术环节,成功培育出砗磲幼贝,从而为砗磲的种群资源恢复、岛礁生态系统重建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研究人员在繁育过程中突破了关键瓶颈技术,为砗磲苗种生产

中科大专家揭开南澳岛埋藏千年记忆

广东南澳岛海岸风光旖旎,研究显示这座岛屿近千年前曾遭受过海啸袭击。  近日,中科大研究小组对广东省南澳岛的海岸沉积剖面进行研究,证实了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海啸冲击大陆海岸带的事件。专家认为,该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国沿海地区存在着海啸的风险,这在我国沿海地区的核电站、港口和能源储备基地等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中需

只有可燃冰可接棒石油天然气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提高,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能源之争,在世界范围内多次因争夺能源而屡次爆发战争。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中东战争、中日的钓鱼岛、中越的西沙、南沙群岛、中菲的黄岩岛之争等多与争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有关,能源已经成为全球政治经济之争的焦点问题。在广泛开

“冰火”试采催生中国能源变革

  多年来,中国受困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根据相关分析报告,2016年,中国经过艰苦努力,虽然实现了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前一年下降了4.7%,但比重仍然高达62%。这种长期形成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煤炭在开采、运输和燃烧过程中的污染日益累积,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以“雾霾锁城”为代表的一

能源安危系于油气开发储运 报告得到国务院批示

  中科院院士严陆光没想到,自己牵头的一个咨询项目,会被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6月12日的院士大会报告中提到。白春礼说,学部的咨询报告受到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他进而提到严陆光牵头的那份咨询报告“得到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   这是一份于2010年11月立项,关于能源开发与储运过程安全生产的咨

聚焦我国首次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 可燃冰在哪个海域?

  5月18日,一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标志着我国可燃冰开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也是“中国理论”“中国技术”“中国装备”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这一属于中国人的标志性科技成就,将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提起

中国可燃冰研究开发落后日本十余年

中国可燃冰研究开发已落后日本十余年   日本经济产业省近日对外宣布,该国在爱知三重县外海已成功从海底可燃冰层试验开采提取甲烷气体,成为全球首个掌握海底可燃冰开采技术的国家。日本媒体NetIB News拟文指出,此次试验开采成功可以“打开日本成为资源丰富国家的大门”。   然而,对于亟待摆脱高

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首获多项重大发现

  记者2日从设在同济大学的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中国办公室获悉,由中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并主导的新十年科学大洋钻探首航——“国际大洋发现计划”349航次(IODP349航次)在历经62天紧张而忙碌的科学钻探后,于3月30日在台湾基隆港靠岸,标志着南海第二次大洋钻探圆满结束。   IODP349航次共

汪品先:别人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

“年轻想做事情的时候做不成,老了该谢幕的时候反而要登场。”汪品先开玩笑说,“别人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   那是1959年的夏天,一辆从高加索山上下来的卡车底朝天翻倒在黑海岸边,被压在底下的莫斯科大学地质队员里,有个叫汪品先的中国学生。当他苏醒过来的时候绝没有想到,前面等待着他的,是要比翻车更糟

可燃冰:未来能源愈行愈近

  图为二0一七年六月九日,我国在位于广东珠海市东南三百二十千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进行试采可燃冰的作业平台。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但是有这样一种冰,不仅可以燃烧,其热值还比石油多10倍,燃烧后很清洁,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储

沉睡的“能源之王”:可燃冰商业化道路仍漫长

  它被研究人员称为“能源之王”,已探明储量相当于传统化石能源探明储量的两倍。   深深的海底和厚厚的冻土之下,“沉睡着”规模庞大的能源宝藏: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将深埋地下的能源开掘出来,通过管网运输,使之转变成居民燃气灶里燃烧的火苗,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在可燃冰商业化竞赛中,走在

南沙海洋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系统介绍

根据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海洋环境监测与能力升级改造》项目工作计划,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9月8-20日,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在我国南海南沙新建了一套的南沙海洋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并开展试运行,相关工作得到了在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及国家海洋局海口海洋

解密“未来最佳替代能源”:可燃冰的“魅”与“惑”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天然气与水混合便会产生结晶化合物,形似冰雪,点火即燃        2009年8月1日,一艘迷你潜艇载着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潜入贝加尔湖。他此行的目的是“检阅”潜藏于湖底的珍贵能源—

古人早已走出非洲 考古证据将时间前推27万年

由中国科学家带领的国内外合作团队在中国陕西蓝田公王岭附近发现了一处新的旧石器遗址——上陈遗址,该遗址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持续性的人工制品文化层序列,时间可追溯至约210万到130万年前。这一发现表明,古人类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的时间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早。相关成果北京时间7月12日凌晨在线发表于《自然》。

石元春:中国能源革命不能没有“一片”

  习主席最近提出能源革命和5点要求,深受鼓舞与启示。5点要求中提到,在主要立足国内的前提条件下,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际资源,以及务实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本文谨就建设本土“生物质煤田、油田和气田”,也就是“一片”谈一些体会。  中国能源革命能提“自主”吗?  崛起中的中国,能源安全乃

可燃冰掀全球海底资源争夺战

  与浩瀚的星空相比,深邃的海洋似乎是人类更易触及的资源宝藏。未来的全球资源竞争,将会在占地球表面积71%、总水量97%的这片蓝色海洋上蔓延开来。   蛟龙号:吸纳民资进入海工领域   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这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载

中科院助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成功试采

  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我国全球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贺电指出,中国人民又攀登上了世界科技的新高峰,将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试采成功是产业化的关键一步。”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天然气水合物研究

李小森:中国可燃冰商业开采有多远

  天然气水合物,又名可燃冰,这个原本只为专业人士了解的新能源,随着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供应的日益短缺,近年来为广大民众所关注。我国可燃冰的研究进展如何?何时能实现商业化开采?近日,《科学时报》专访了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李小森。各国期待:储量

石元春:我国的能源忧思

   2011年是石油战事多发的一年。   3月,爆发了由“北约”直接军事干预的利比亚战争,法、英、意等几个欧洲国家不惜投入巨额军费而积极参与,重要原因是保护英国BP、法国道达尔、意大利埃尼等石油巨头在利比亚的利益和保障本国的石油供应。7月,南苏丹独立,美欧等在苏丹问题上

韩文科:清洁能源逐步走向成熟

  能源体系在“十二五”期间转型势在必行。“转型”的重点是做好能源需求总量的控制,增量部分更多地使用清洁能源,并逐步落实到国家规划中去。  “发展非化石能源在中国有没有条件,到没到规模发展、可以支撑能源体系转型的阶段?我们研究认为,这个时间已经到来了。”  在近日举行的2011中国清

中国可燃冰资源可用百年以上

  5月18日10时,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南海神狐海域的“蓝鲸一号”钻井平台上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科技工作者正式开启了通往资源储存量高达相当于千亿吨石油的“可燃冰时代”大门。这是中国能源开发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可燃冰资源可用百年以上 商业开发还需15到20年

  5月18日10时,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南海神狐海域的“蓝鲸一号”钻井平台上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科技工作者正式开启了通往资源储存量高达相当于千亿吨石油的“可燃冰时代”大门。这是中国能源开发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取得历史性突破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官方网站消息,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超过7天的稳定产气,取得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的历史性突破。  据悉,本次试采工作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5月18日,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会在南海神狐海域召开,宣告我国进行的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可燃冰将掀起能源革命 2030年或实现商业开采

  就中国的情况看,南海地区预计有680亿吨油当量的“可燃冰”,青海地区也有350亿吨标准油当量的可燃冰   尽管上证综指表现低迷,但12月18日的资本市场却不乏亮点——“可燃冰概念股”神开股份、黄海机械和天科股份等呈现上涨态势,其中,神开股份更是以涨停收盘,报收于12.57元/股。   他们的

2013年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成果评选结果揭晓

  12月30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公布了“2013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成果”。经海洋与湖沼领域相关单位、专家学者推荐,通过理事投票,“蛟龙”号深海考察等10项2013年度在国际或国内产生重大影响的海洋湖沼领域的科技成果入围。评选结果如下:  1.蛟龙号深海考察取得丰硕成果  “蛟龙”号通过三个

可燃冰试采成功:奏响深海“冰与火之歌”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将“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列为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成果之一,并饱含深情地说:“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过去一年,中国科技创新鼓点铿锵。上天入地下海,一系列“中国震撼”卷起科技进步的“中国浪潮”,定义世界新的未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