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袁隆平:杂交水稻一半功劳归南繁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成功,一半的功劳应该归功于南繁。” “因为南繁,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连续取得突破,时间至少提前10年。” 4月16日,海南日报记者就南繁主题采访袁隆平院士时,老人家这样说。 因为对杂交水稻科研与推广的突出贡献,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64年,袁隆平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1968年,他来到三亚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科研;1970年,在三亚发现的“野稗”,为他的杂交水稻研究打开突破口;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基础。 中国是目前全球水稻总产量和亩产量两项世界最高纪录保持者。杂交水稻在中国大面积推广是关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杂交稻种植面积为1700万公顷,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8%,平均每公顷产量约7.5吨;而全球水稻种植面积约1.5亿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仅4吨。 ......阅读全文

后继有人!袁隆平身边的年轻人

   在袁隆平的研究团队中,有许多年轻的面孔,他们早已不用为温饱问题发愁,却毅然踏着金色的稻浪,奋力为解决人类吃饭问题奔跑向前  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中国创造的一个世界奇迹。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为此耕耘奉献的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和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就是其中的

袁隆平“超级稻”旱地覆膜直播三亚下种

水稻有机覆膜种植技术是指在可降解的覆膜上打孔,将芽谷直接播种的新型增产技术。王晓斌 摄  中新网三亚1月10日电 (记者 王晓斌)眼下中国大部分地区正是冬季农闲时节,地处热带的三亚迎来新一轮水稻播种期。1月10日,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的南繁基地内,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南繁基地、海南省农科院

袁隆平团队的青岛海水稻将首次在全国盐碱地大范围试种

   4月8日,春暖花开的三亚传来捷报: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挑选出176份优良品种,将首次进行全国大范围试种。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亚南繁基地,主要承担海水稻材料扩繁、水稻加代育种等工作。海水稻为何物?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栋解释说,耐盐碱水稻俗称海

青岛海水稻 “农业荒漠”变良田 1亿亩多养活8000万人

   五一小长假后,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试验基地内,176份海水稻(耐盐碱水稻)长势良好,陆续进入乳熟期,等待着收割。这是该中心从海南南繁基地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挑选出的优良材料,今年将首次在全国五大典型盐碱地试种。   说到青岛海水稻,不得不提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袁隆平于2

饶毅对话鲁白:海归要带头营造好科研环境

饶毅的演讲尖锐、诚恳鲁白的发言引人深思  讲座吸引了近300名海归人士、科研工作者、高校师生以及关注科研改革的普通市民出席,“提问环节”气氛热烈。  6月2日下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做客第54期文汇讲堂,主讲《海归能推动中国科研改革吗?》,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部副总裁鲁白受邀出

袁隆平韩长赋宣布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启动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右)在袁隆平院士陪同下,来到位于三亚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南繁基地,察看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的“种子选手”。  昨日(4月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来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南繁基地,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共同宣布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启动。  在袁隆平院士陪同下,

袁隆平:即将“90后”仍为稻粱谋

  袁隆平87岁了,依然常常奔走在稻田间。他最近一次出席公开场合是4月12日,三亚的首届国际水稻论坛。他是活动的发起人之一及主席。  论坛上,袁隆平介绍了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他称,今年超级杂交水稻正在向亩产113 4公斤(即每公顷17吨)攻关,成功的可能性有90%。  高产更高产,依旧是他所追求

“请暂时遗忘袁隆平”热度不减 但袁隆平的贡献不容忽视

  近日,一篇“请暂时遗忘袁隆平”的文章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并引起很多人的讨论。这篇名为《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以下简称《遗忘》)的文章,呼吁民众多关注水稻育种领域其他科研工作者。由于文章引用了大量国内大规模种植的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发现过程等资料,也被一些人认为文

“一颗种子可改变世界” 博鳌论坛热议粮食安全

  “一颗种子可以改变世界。”海南省副省长陈志荣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农业圆桌会议上表示,作为陆地小省,海南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贡献不在于产品粮的生产,而是有中国最好的种业园区南繁育种基地。   当日主题为“亚洲携手,共同应对粮食安全”的农业圆桌会成为论坛热门会议,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世界贸易组织副

中国杂交水稻造福全世界

  湖南省长沙市城东马坡岭的一条小路旁,有一个不寻常的院子——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院子不大,从办公楼走到实验室、再走到展览馆,也就几分钟路程。30多年来,这个院子一直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圣地”。  1984年成立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是国内外第一家杂交水稻的专业科研机构。这里诞生了杂交水稻的若

袁隆平:荣誉面前急流勇退,事业面前勇往直前

  1月11日下午3时,长沙高铁南站。83岁的袁隆平院士一身西装、手扶扶梯,出现在了前来迎接他载誉归来的记者团的视线之中。一天前,由他领衔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成果,摘获2013年国家科技奖励中唯一的特等奖。此时,距他主持发明的“三系法”籼型杂交稻荣获我国首个特等发明奖已过去三十余载。   四十年协

2012年生物药化学药项目拟支持单位公示

  2012年蛋白类生物药、通用名化学药项目拟支持名单日前出炉,其中,涉及上市公司包括亚宝药业、美罗药业、上海医药、健康元等。   2012年蛋白类生物药、通用名化学药项目拟支持名单日前出炉,其中,涉及上市公司包括亚宝药业、美罗药业、上海医药、健康元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医药

袁隆平:光有好种难以实现高产

   近日,“超优千号”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在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基地实施的百亩示范项目,经专家实地验收平均亩产达到941.79公斤,创造了我国海南水稻最高纪录。  对我国第五期超级稻的这一验收结果,项目主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态度是“满意却不满足”。他表示:“‘高产更高产’是育种永恒的主题。”  

“院士港”的海水稻

  一粒稻谷,是一枚小舟,自七千年前,自河姆渡口,渐次苏醒,顺水漂流,泊入院士港。  院士港,是青岛国际院士港,坐落于李沧区。10月刚扯开金色大幕,我乘着高铁的激情和速度,追逐着这粒稻谷小小的身影,来到院士港。十六号楼,是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是该研发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这儿

今日,向100位“改革先锋”致敬

  许振超  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  许振超,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月出生,山东荣成人,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固机高级经理,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兼职),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他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自学成才,苦练技术,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进行专家咨询

  8月15日,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专家咨询会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等7位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了咨询。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贺修铭,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省科技厅副巡视员刘铁兵主

我国今年首次大范围试种海水稻

  海水稻,是我国育种专家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出来的新型耐盐碱性水稻。记者从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了解到,目前,海南南繁基地从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已挑选出176份优良品种,将在今年首次全国大范围试种。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 张国栋:这176份我们会重点在全国主要盐碱地进行重点的、深入

朱英国院士:“水稻候鸟” 情系农民

  秋风乍起,他奔赴广西南宁;寒冬来临,他又转战五指山下的海南;次年春天,他才揣着希望的种子返回湖北。   今年7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顶着酷暑深入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实验基地考察。   在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前,习近平先后察看了珞优8号、珞优10号、两优234

“超级杂交水稻”个旧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创新高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超级杂交水稻个旧示范基地”创下百亩片平均亩产水稻1152.3公斤的纪录,再创新高。  来自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验收组,9月2日来到个旧市大屯镇新瓦房村委会101亩连片种植水稻“超优1000”的攻关

海南特色科技创新方兴未艾

  一碗白米饭,送到嘴边,你也许想不到,它的水稻品种有八成以上概率来自海南。  “最近10年,主要农作物中,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有1345个出自南繁,占总数的86%;由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南繁的占91%。”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柯用春说。  研究院的展厅里,写

中国10院士三亚“论稻” 袁隆平透露超级稻新进展

  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12日在海南三亚开幕,论坛吸引了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内的10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台论“稻”。  袁隆平在论坛上透露了超级杂交稻发展新进展。“今年我们正在向新目标亩产1130公斤即每公顷17吨攻关,如果大家有空,去开开眼界,我们现在有(产量目标为)17

杂交稻在中国问世40年 需加快“全球化”步伐

2013年10月17日,袁隆平一行来到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查看万亩示范田超级杂交稻的生长情况。   10月16日是第33个“世界粮食日”。据统计,目前全球仍有8.42亿人长期处于饥饿之中,相当于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遭受饥饿的威胁。   与此同时,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种植水

云南个旧: 超级杂交稻片测突破每公顷十七吨

   2日,记者从在云南个旧召开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稻杂种优势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项目现场观摩会上获悉,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超优千号”,在当地“超级杂交稻个旧示范基地”的百亩片种植,通过了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朱有勇、张洪程等专

学生眼中的袁隆平:大师胸怀,百姓心态

2014年,作者李继明祝贺袁隆平84岁寿辰  在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50周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之际,我们刊发此文,以解读学生眼中袁隆平的学术造诣和人格魅力,旨在使读者从另一个侧面了解这位著名科学家的精神风范。  提起“杂交水稻之父”,人们就会想到“袁隆平”这个响彻中国、誉贯世界的名

科技部副部长亲自看望袁隆平院士 举行座谈会

近日,一家自媒体作为话题的发起者,在一篇《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的文章中努力想说明这样几个问题: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名不符实;“给我们米饭吃”的人,除了袁隆平还大有人在;袁隆平的成就被“过度放大”,应该被“暂时遗忘”,把“舞台”留给其他科学家。该噱头事件引发网友

袁隆平院士:要让他不下田 除非田里没水稻了

 近日,接受采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图/记者杨旭 袁隆平在湘潭河口镇的试验田中查看低镉水稻的长势。 图/新华社爱国奋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民族基因,是新时代高扬的主旋律。即日起,本报推出“时代脊梁”系列报道,紧密结合“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能解困全球粮荒

每增加一定单位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可以解决世界上多少人吃饭的问题? 4月29日,坐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办公室里,78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反复计算着这道题目。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由于人多地少、人口增长以及耕地消耗等原因,上个世纪曾有国外经济学家如此向

聚焦超级稻:如何成就“吨粮田”

袁隆平(中)在田间听取品种主要选育人邓启云(右一)介绍情况。  2013年4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海南三亚田间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共同宣布启动超级稻第四期攻关计划,拨款1000万,预计历时五年完成。仅过了不到半年,两系法杂交稻组合“Y两优900”就在湖南隆回创造了亩产988.1公斤的超高产记录;今

不能遗忘袁隆平,“暂时”也不行

  近日,一篇公号文章《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让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朋友圈获得了一波“新流量”。  文章努力想说明这样几个问题: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名不符实;“给我们米饭吃”的人,除了袁隆平还大有人在;袁隆平的成就被“过度放大”,应该被“暂时遗忘”,把“舞台

袁隆平:对转基因不能一概而论

  袁隆平说,“我们也不能听到转基因就害怕,要谨慎对待转基因,而很多转基因还是好的”   已逾耄耋之年,84岁高龄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仍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正在研究“转基因水稻”,并力挺“转基因”,称其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转基因食品一直饱受争议,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