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从“降压治疗”到“血压管理”(一)

高血压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中国的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2亿人,高血压可以带来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死亡与残废,并且由于高血压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延误治疗,因此,高血压又被称为“无声杀手”。由于高血压的危害已经被认识,并且降压治疗的益处又被许多大型临床试验所证明,所有,降压是硬道理已经成为共识。然而,受流行病学资料的影响和人们的许多美好愿望,人们又提出强化降压的概念,给人降压越低越好的错误感觉。此外,近年来许多临床试验已经证明血压并非降得越低越好,降压治疗可能存在着所谓的“J”型曲线,从而,人们又不得不重新思考血压到底应该降低到什么程度?不同的病人降压是否应当不同?血压正常了该怎么办?所以,单纯“降压治疗”的理念已经过时,而“血压管理”的理念应运而生。 谈到血压管理,首先人们会想到什么是管理,管理(manage)这个概念,大多应用于人事管理和企业管......阅读全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正式出版:9大要点一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于2018年12月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指南共分为10个章节,并对重要章节和段落进行了要点总结。现将指南所有的要点汇总如下,供广大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学习和了解新版指南的核心内容。  要点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

正确认识老年高血压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高血压问题备受关注。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导致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肾衰竭、主动脉疾病等的发生及死亡率升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18.8%,6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许多研究证明降压治疗可使老年人群获益。然而,老年人高血压在

国际高血压新指南如何“落地”中国?

  欧洲发布了高血压管理指南。10月加拿大推出2013年高血压教育项目。12月17日、12月18日,美国相继推出两部新的高血压管理指南。除了这些指南以外,在东亚地区,韩国高血压学会最近发布了高血压指南,日本高血压学会也将在2014年发布新的高血压指南。在我国,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是2010年修

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要点解读

  根据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140/90mmHg)的患病率为18.8%,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在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中,治疗率为81.8%,而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控制率为24.4%。与1991年第三

高血压患者的综合管理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也是一种 “生活方式病”。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常伴有其它危险因素,并发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

专家精彩点评2018欧洲高血压指南

  2018 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年会召开,会上发布了由ESH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共同制定的ESC-ESH 2018高血压指南。  与引起广泛热议的美国高血压指南不同,此次欧洲新指南依旧沿用了140/90 mmHg的诊断界值,虽然诊断界值未变,但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更为积极。  会上,众多高血

从新指南谈降压初始治疗

《2014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JNC8))》(以下简称“美国新指南”)制定之初确立了3个关键问题。“何时降压”是其中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施仲伟教授从JNC8谈起,详细解析了降压初始治疗这一关键问题。    了解背景:关注RCT,解决降压关键问题 

高血压控制理念转变——从单纯降压到有效疾病管理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除了血压控制外,更应关注对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合理优化地选用降压药物将会推动全面血压管理策略的实施。    理念转变:从单纯降压到有效疾病管理    以往人们试图通过调整降压药物和强化治疗提高达标率,但最

高血压理念转变:从单纯降到全程管理

  除血压控制外,更应关注对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合理优化地选用降压药物将会推动全面血压管理策略的实施。    理念转变    从单纯降压到有效疾病管理    以往人们试图通过调整降压药物和强化治疗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要点解读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切入点和关键措施。    为适应新医改的需求,为高血压基层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在国家卫生计生

从指南解析ARB/HCTZ在降压治疗中的地位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委员会(JNC)8专家组成员正式颁布了《2014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以下简称:“JNC8”)。几乎同期,美国还先后颁布了另外两部高血压指南: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共同制定的降压治疗科学建议(AHA/

从指南解析ARB/HCTZ在降压治疗中的地位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委员会(JNC)8专家组成员正式颁布了《2014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以下简称:“JNC8”)。几乎同期,美国还先后颁布了另外两部高血压指南: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与国家疾病控制中心(CDC)共同制定的降压治疗科学建议(AHA/ACC/CDC

中国台湾地区高血压管理指南摘译(二)

  六、血压阈值和目标值    10余年前百万人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血压>115/75mmHg,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随血压升高而增加。亚太地区队列研究(42万人)数据显示,血压由115/75mmHg起卒中和冠心病风险增加。近来,英国队列研究(125万人

AACE/ACE2015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

  近日,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与美国内分泌学会(ACE)联合颁布了2015年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这一指南是在2011年AACE指南基础上更新完成的。新指南围绕糖尿病的诊断、治疗、随访与患者教育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做出了新的推荐建议。其

首部中青年高血压共识发布

  近年来,高血压在中青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然而,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中青年人群高血压的评价和治疗仍未达成共识。今年10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第10届委员会高血压专家组制定的《中国中青年高血压管理共识》在Int J Clin Pract正式发布。这是

“血压管理观念调研”结果发布

   在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到来之际,中国高血压联盟等机构9月28日在京发布“血压管理观念调研”项目结果和“五月血压测量月”进展情况。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王文介绍,中国高血压联盟发起的“血压管理观念调研”项目,旨在通过对医生和患者的调研,了解医生和大众的血压管理

高血压治疗进展“三部曲”

 高血压已经是一种大众健康问题,而不仅仅是一种疾病,高血压的治疗更不是停留在医院层面,而是关系整个人群,甚至是对整个人类健康的一种关怀。   最佳血压水平探索   2010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年会上公布的ACCORD试验降压研究旨在比较强化降压治疗(收缩压目标值<120 m

降压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国内外几个重要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指南)将利尿剂、B2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以及a2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抗高血压药物。六大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广泛应用,使高血压治疗及控制状况得到改观,大大降低了全球心血管病发

高血压——不可忽视的无形杀手

  刘靖,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管理,擅长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治。    “很多高血压病人早期并没有症状,意识不到自己血压有问题,而许多人即便正在吃药,血压却没有控制到理想的水平,这正是高血

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1.1 气道、通气支持和给氧    对轻到中度的脑卒中患者,无明显低氧血症的,通常不推荐常规给氧。推荐给低氧患者给氧。在意识水平下降或有气道受累的急性卒中患者的治疗中推荐进行气道支持和辅助通气 。    1.2 血压 

远程血压监测管理: 让家与医院不再有“距离”

  在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各类疾病之首,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每小时有400人死于心血管病,而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我国有3.3亿高血压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是减少心血管病死亡的有效措施之一。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高血压“三高三低”现象仍很严重。   2/3患者并不知

扩展性颅内血肿管理的五个关键问题(二)

  2、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压应如何管理?    考虑将收缩压降至140毫米汞柱,以限制血肿扩大并改善预后;然而,支持这一决策的证据仍然有限。    发生出血性卒中后,患者的血压通常会增加。降低血压的理由是限制血肿扩大并避免不良

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二)

  (二)心源性卒中和TIA的抗栓治疗  对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包括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以及依度沙班等均可作为二级预防的首选药物。NOACs的半衰期较短,不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但对于严 重肾功能不良

别再舌下含服硝苯地平,高血压亚急症这样处理!

  我们在病房值班时,都会遇到患者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这时候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至关重要。今天就来谈谈这个非常实用的话题。  如何区分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  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指的是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达到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或者

为高血压诊治常见误区“拨乱反正”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病,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中,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切入点。患者教育是高血压等慢病防止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期患者教育专刊,我们将一起发现高血压诊治常见误区并“拨

难治性高血压诊治七问

  作者:Michael A Weber(医学博士,纽约州立大学)     尽管对于高血压最佳控制目标还有一些争议,但大多数指南推荐:多数成年人血压<140/90 mmHg;年龄超过80岁者,<150/90 mmHg的目标值可能适宜。尽管

女性高血压特点及治疗

  女性在其一生中经历月经、妊娠、生育、绝经等不同的生理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女性的血压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高血压对女性与男性一样,都是一种最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都可以导致心脑血管事件。为了关注这样一种特殊性别群体的高血压患者的疾病进程,我们需要了解女性高血压的特征、机制及治疗,并提出相

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提高降压治疗达标率

  2013年再次更新的欧洲高血压指南秉承2003年及2007年指南中降压药物的选择原则,继续推荐使用5大类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这些推荐与我国2010年高血压指南大致相似,但与2011年英国高血压指南相比,明

关于RDN、双重RAS阻断等问题的讨论

  纽约西奈山罗斯福医院高血压项目主任Franz Messerli博士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预防心脏病学主任Karol Watson博士对去肾交感神经术(RDN)、高血压指南推荐、双重RAS阻断等高血压临床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专家简介 

临床思考:沉默杀手:无症状高血压病藏隐患

今年10月8日是第二十一个全国高血压日,主题是:知晓您的血压。再次为公众强调了高血压这个“沉默杀手”不为人知的的一面。多年来的高血压流行病学资料告诉我们:要发现高血压引起的隐患,必须从认知高血压开始。病例分享患者,男,42岁,公务员主诉:持续胸痛3小时。现病史:于3小时前突然出现胸痛,较剧烈,难以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