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2050年太阳能或成全球最大电力来源

北京时间9月30日凌晨消息,国际能源署(IEA)周一公布报告称,到2050年太阳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令化石燃料和及其他清洁能源燃料相形见绌。 国际能源署还补充称,到那时太阳能面板系统和聚光太阳能热发电厂在全球发电总量中所占比例可能分别达到16%和11%。该署署长玛丽亚-范德胡芬(Maria van der Hoeven)表示:“过去几年时间里光伏模块和系统的成本迅速下降,为使用太阳能作为未来主要的电力来源 开辟了新的前景。” 但国际能源署同时指出,上述两种技术都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其大多数支出都是预付的,因此降低太阳能企业的资本成本是重中之重。有基于此,该署呼吁各国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制定统一的政策来为太阳能产业提供支持,而这种支持将降低太阳能行业中潜在投资者的风 险,并鼓励资本市场对这一产业的信心。......阅读全文

利用太阳能生产燃料

  目前的太阳能技术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现有技术大多只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者利用太阳能从水中分解氢气,而难以生产作为常规燃料的碳氢化合物。此前有研究表明,在二氧化钛的催化下,光照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够产生甲醇、甲烷等有机物,但这些有机物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结构仍然过于简单。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利用太阳能生产航空燃料

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利用水、二氧化碳和阳光生产航空燃料的燃料生产系统。他们已经在实践中应用了该系统,该设计有助航空业实现碳中和。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焦耳》。 “我们首次在一个完全集成的太阳能塔系统中演示了从水和二氧化碳到煤油的整个热化学过程链。”论文通讯作者、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Aldo S

可持续燃料的里程碑——太阳能生产航空燃料

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利用水、二氧化碳和阳光生产航空燃料的燃料生产系统。他们已经在实践中应用了该系统,该设计有助航空业实现碳中和。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焦耳》。“我们首次在一个完全集成的太阳能塔系统中演示了从水和二氧化碳到煤油的整个热化学过程链。”论文通讯作者、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Aldo Steinfe

研究团队在太阳能燃料研究中获进展

  近年来,聚光太阳能利用逐渐成为能源领域中的国际前沿热点,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制取太阳能燃料被认为是具有发展前景的聚光太阳能热利用方式之一。聚光太阳能可实现不同聚光比条件下驱动碳氢燃料参与的化学反应和太阳能互补系统的燃料转化。太阳能燃料制备的主要问题在于热化学循环反应温度高、辐射热损失大、不可逆损失

欧盟燃料敏华太阳能电池研发现状

   燃料敏华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Cs)利用诸如钌(Ruthenium)和碘(Iodine)等光敏材料,模仿植物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光线转化为电能。当太阳能光线接触到DSCs表面,产生电荷交换生产电力,1991年首次问世,当时的光转化效率为7%

美军积极推广太阳能减低对传统燃料的需求

  美国军方正在积极利用太阳能减低对传统燃料的需求。军方说,利用太阳能既可以节省开支、保护环境,还能减少作战人员的伤亡。 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为野战部队配置一套以太阳能为核心的远征可再生能源系统。这套携带型能源系统体积小,安装简便,单套系统能提供1.2千瓦的电力。 携带型太阳能系统可以减少野战

欧盟燃料敏华太阳能电池研发现状

  燃料敏华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Cs)利用诸如钌(Ruthenium)和碘(Iodine)等光敏材料,模仿植物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光线转化为电能。当太阳能光线接触到DSCs表面,产生电荷交换生产电力,1991年首次问世,当时的光转化效率为7%。

多合一太阳能塔制造碳中和喷气燃料

  瑞士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使用水、二氧化碳(CO2)和阳光来生产航空燃料的生产系统,该系统已在野外现场条件下实施。20日发表在《焦耳》杂志上的相关论文称,这一新设计或将帮助航空业实现碳中和。  论文通讯作者、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阿尔多·斯坦因菲尔德称,这是首次在完全集成的太阳能塔系统中展示从水和C

“人工树叶”系统可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气燃料

  模拟大自然中植物的光合作用,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制造出可按需使用的化学能源,这是2010年美国人工光合作用联合中心(JCAP)成立时的主要目标。5年来该中心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他们首次使用高效、安全、集成的太阳能系统分离水分子并制造出氢气燃料,新研究的系统实验证明可将10%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人工光合成太阳能燃料基础”年度总结会召开

   12月11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人工光合成太阳能燃料基础”2016年度总结会在我所举行。项目跟踪专家孙彦平教授,项目专家组成员佟振合院士、李灿院士、王绪绪教授、孙立成教授、许宜铭教授、姚强教授以及各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和我所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项目首席科学家李灿主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