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丁仲礼院士驳物种灭绝预言:应辩证看气候变暖

相关专家学者在研究气候变化问题时,探讨了各个时间尺度,温度变化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问题。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温度变化与温室气体有什么关系,应该如何看待气候变化,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 二氧化碳是温度变化的反馈因素 全球气候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时间尺度,即地质构造尺度(10万年至亿年)、地球轨道尺度(10万年至万年)和短时间尺度(万年)。在地质构造尺度上,由于岩石圈变动,自650万年前的新生代以来,全球温度降低了10℃以上,海面下降了约70米。 丁仲礼介绍,新生代早期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在1000ppm至2000ppm之间,随着温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下降。科学家将6亿年以来全球温度和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进行了对比。数据显示,在过去的6亿年里,全球温度是波动变化的,而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在逐渐降低。在过去的100万年间,二氧化碳浓度最低,二氧化碳浓度同温度不严格相关......阅读全文

研究揭示人类活动干扰导致哺乳动物种群衰退及局地灭绝

  近现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快速下降,物种灭绝速度明显加快。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引起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但定量研究依然很少,特别是难以区分人为或气候因素的作用,因为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往往是高度相关的。为解决这个难题,需要收集长时期跨度的动物种群时空动态数据和建立研究种群衰退与灭

8大信号警示:人类活动使动物世界面临严峻威胁

据生活科学网站报道,全球变暖,大气污染,人类活动造成的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已严重扰乱生物世界原本平和正常的秩序,近年来,自然世界频繁不断地向我们发出警示信号: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动物世界正面临严峻威胁,保护及补救措施已刻不容缓。 信号1:鸟类迁徙开始日期普遍提早 今年6月,刊登在国际

7月24日《科学》杂志精选

  新技术可显著改善柔性材料导电性  在创制最佳导体的竞赛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技术:将分层的碳纳米管片材沿着拉伸的纤维芯排列,这样便可制造出一种功效大得多但又柔性的导电材料。这种材料的潜力对从改善起搏器的导联和发光显示器到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都具有广泛的意义。制造一种有着高度弹性但又能在扭曲时维

冷暖谁知北极熊

一只在北纬81毅北冰洋夏季浮冰上的北极熊 一只在北纬毅地区斯瓦尔巴群岛上度夏的北极熊   这个炎热的夏天,冰冷的北极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位于北纬70°的挪威班纳克地区出现30℃以上高温,这样的温度让人忧心忡忡:那些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白色北极熊,它们还好吗? 毕竟,北极

侏罗纪公园之梦:生物学家打算用新技术来复活灭绝动物

  这是上个世纪的侏罗纪公园之梦。   现在,生物学家们打算用新技术来复活灭绝动物。   不过,这真的好么?   侏罗纪公园之梦:生物学家打算用新技术来复活灭绝动物   已灭绝的大海雀   日本科学家Katsuhiko Hayashi在实验室里,用编辑过的老鼠上皮细胞造出了八只小老鼠。现在

吕植: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主要是人为导致

  著名生态保护专家,曾被称为世界上和大熊猫最亲近的人。自1985—1993年,吕植深入山林,对熊猫进行了八年的系统野外研究工作,她所参加撰写的《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获1990年全国第五届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秦岭大熊猫生态学研究》,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她在《生

吕植:第六次物种灭绝是人为导致

生态保护专家吕植野外考察。  著名生态保护专家吕植,曾被称为世界上和大熊猫最亲近的人。自1985-1993年,吕植深入山林,对熊猫进行了八年的系统野外研究工作,她所参加撰写的《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获1990年全国第五届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秦岭大熊猫生态学研

谁是恐龙“终结者”?火山活动触发物种大灭绝

印度西部德干地盾坚硬的熔岩流可能是恐龙灭绝的原因之一。图片来源:GERTA KELLER  谁杀死了恐龙?自从几十年前科学家在墨西哥湾发现一个巨大的陨石坑以来,答案似乎很简单:66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同时尘埃遮住了太阳,导致全球气温骤降。  但这颗小行星并不是当时

气候变化影响700多种濒危物种

  据英国《独立报》近日报道,一份研究报告最近指出,目前有超过700种濒危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受到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其中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是受影响最严重的物种之一,因为它们热带栖息地的气候数千年来一直很稳定。  由意大利和英国科学家联合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的这篇论文指出,灵长类动物和

澳珊瑚裸尾鼠灭绝 系官方首认气候变迁受害者

  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当地时间18日,澳大利亚官员正式把啮齿类动物珊瑚裸尾鼠从濒临灭绝的物种名录转移到了“灭绝”类别。这使它们成为第一种因全球变暖而灭绝的哺乳类动物。  据报道,科学家们认为,未来几个世纪,气候和人类的活动可能会毁掉三百多种哺乳类动物和鸟类。  澳大利亚环境与能源部称,第一个遭到灭顶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澳大利亚大堡礁将在20年内消失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澳大利亚大堡礁将在20年内消亡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澳大利亚一位著名的海洋学家表示,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海水逐渐变暖,澳大利亚大堡礁将在20年内消失。   这名科学家叫查理·贝隆,是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前首席科学家。他是在伦敦动物学会和英国皇家学会日前在伦敦举行

动植物正以进化适应气候变化

  联合早报报道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界的生物正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英国几份科学杂志最近发表报告指出,一些动植物正发挥“适者生存”的本能,通过改变自身生长规律来适应环境的改变。   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的最新报告说,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观察了落基山脉地区的芥末植株等植物从197

南京古生物所等探讨4.4亿年前大灭绝环境变化的关系问题

  腕足类赫南特贝-三叶虫尖盾虫动物群(Hirnantia-Mucronaspis Fauna)是4.4亿年前,生活在显生宙第一次大灭绝两幕之间、已知地理分布最广、延续时间最短的一个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图1)。该动物群铸就了地球历史海洋生物演化的传奇。  奥陶纪末大灭绝中断了史前规模最大之一的奥陶

人类的各项宏伟环保计划为什么没有实现预期目标?

  人类与环境污染宣战,始自卡森《寂静的春天》环保呐喊。卡森揭露了资本主导的大型污染企业和制药公司向环境释放污染物,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以后,国际组织、各国政要纷纷采取了相应的行动,试图拯救日益危机的地球生态系统。这个计划从1971年人类环境宣言就开始了,直到后来各种公约出现。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国际

美专家称:气候变化使生物越来越小

“越大越好”的老话似乎有点过时了。日前,《新科学家》杂志的文章指出:生态学家们认为,气候变化将使生物体形变小。 但科学家们认为,马上就能找到缩小的动物是不现实的,因为这种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显现。尽管如此,加州大学的生物学家罗伊指出,“我们现在就需要考虑如何保护体形较大的物种了。” 罗伊对

猛犸象真的能被克隆重生吗?

  在新西伯利亚群岛,一具一万年前的猛犸象尸体中,竟然发现有新鲜的肌肉组织及血液,俄罗斯科研人员希望通过克隆技术使其复活。那么——   看过动画电影《冰河世纪2之冰川溶解》的观众肯定对电影男主角猛犸象曼尼和女主角猛犸象艾丽印象深刻,冰河世纪的最后一头雄性猛犸象和最后一头雌性猛犸象在迁徙途中相遇,展

物种大灭绝真的会来吗?专家称每天灭绝74种

  日前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会议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了“2010年濒危动物名单”。名单显示,面临危机的动物种类比2009年增加了1000多种,33%的动物种类面临灭绝危险。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威尔逊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此次调查公布的名单,不过是“冰山的一角”,有灭绝危

诺奖得主称地球比想象坚强 自愈力超人类破坏力

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北极熊就是最典型的受害者。  据美国《新闻周刊》杂志9月12日报道,《美国学者》季刊的封面出现了一个不合理的观点:地球对你是否驾驶混合动力车毫不在意,杂志中还有一篇以“地球知道什么”为标题的文章。根据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克林的观点

多位科学家质疑“人类百年内灭绝说”

   澳大利亚著名微生物学家预言,由于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天然资源耗尽,以及控制不了的气候变化,人类将在100年之内灭绝。不过,反对者称,这种说法太过悲观,芬纳只考虑到科技发展给人类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没有想到科技也会为人类提供帮助,足以化解可能发生的危机。澳学者:人类还有一百年 

科学家找到2.51亿年前“物种大灭绝”罪魁祸首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1月27日报道,最新研究显示,发生在2.51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的“物种大灭绝事件”的罪魁祸首现已找到,科学家称海洋苔藓大范围死亡,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反应,影响地球大气层的变化,氧气减少,硫化氢气体增多,气温升高,最终在这种连锁生态效应下地球上绝大多数物种灭绝消失。 海洋苔藓

全球变暖不止寒地遭殃 研究发现热带地区更脆弱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极端气候在人们的生活中频现,气候变化现象正以各种方式对当地的动植物以及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人们不断在问,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将会是怎样的状况呢?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个确定现代气候影响生态系统和社会混乱的气候变化时间框架,并提供当年度地

最新研究发现海底甲烷或导致再次生物大灭绝

  乳齿螈和喙头龙。乳齿螈是晚三叠纪生物灭绝前最大的陆地动物之一。喙头龙也是此次灭绝的一种爬行动物。  北京时间7月2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荷兰古生态学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海底释放的甲烷将可能会导致地球上再次出现生物大灭绝。研究人员认为,根据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事件的特点,生物大灭

海洋生物研究佐证气候变化

  海洋状态国际项目日前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再次为联合国气候变暖研究提供了论据。25名科学家们经过为期3天的讨论认为,不远的将来海洋生物将面临着大面积灭绝的危险。   全球气温升高、海水酸性化以及过度捕捞这三个原因会导致海洋中大型动物的食物减少,意味着生物将会因缺乏食物而大面积死亡。   目前,

全球化多因素致两栖动物疾病流行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李义明领导的多样性与空间生态学研究组,通过研究、对比影响壶菌全球分布的几大因素,证实了国际贸易、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引进以及植被变化等全球化因素对两栖动物流行性疾病有重要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 B:生物科学》(P

英国灰蝶:一个全球变暖的赢家

英国灰蝶(Argus butterfly)  科学家日前表示:棕色英国灰蝴(Argus butterfly)曾经是一个几近灭绝的物种,但在全球变暖的过程中,这一物种又重新兴盛起来。  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已经威胁到了很多物种的生存,例如北极熊等体型比

杜祥琬院士:用节能灯每年可节省出一个三峡

2月24日上午10:00,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学讲堂,做题为《对我国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的科普讲座。以下为讲座实录: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学讲堂为公众讲解中国能源、环境等相关问题 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学讲堂 精彩语录: •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是倒U型,

科学家提出拯救大堡礁终极方法

  保护全世界珊瑚礁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采取严厉措阻止全球变暖。这是对澳大利亚的标志——大堡礁的3处大面积死亡珊瑚进行的一项最新分析得出的结论。研究发现,因气候变化导致的反复白化将考验珊瑚礁的韧性。  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美国檀香山市夏威夷海洋生物学研究所珊瑚礁生态学家James Guest表示,这一令

地球可能毁灭的九种方式 全球变暖入选

  地球可能毁灭的九种预测(图片来源网络)   近日,美国趣味科学网站刊发了科学家们预测的9种版本的世界末日的文章,它们分别是:   全球变暖——许多科学家表示,气候变化是各种对世界末日的恐惧的根源,也是地球当前面临的最严重威胁。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气候问题更趋严重,会加重一些地区的旱情,会改变

98篇入选!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公布

  中国科协组织开展的第四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经专家推荐、初评遴选、终评审定以及公示等程序,确定了《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研究进展》等98篇入选论文(详见附件)。现对入选论文及作者、发表期刊名单予以公布。   本届入选的98篇论文是2015年以来发表在我国科技期刊上的优

蝴蝶—全球暖化无言的先兆

  卡米尔・帕梅森(Camille Parmesan)通过研究蝴蝶来看全球暖化的影响,听起来有趣不是吗?她对大量蝴蝶的田野观察已经为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地球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在几个具有里程碑的研究中,她创造条件进行了一个大开眼界的研究,对大量动植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