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武汉植物园在莲藕膨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莲是我国重要的水生经济作物,包含温带型和热带型两种主要生态类型,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其地下茎俗称为藕,是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通常温带型莲的地下茎会膨大成藕,而热带型莲的地下茎不能膨大成藕。在育种生产过程中,将温带莲和热带莲分别互换生长环境,它们的地下茎仍然保持其在原产地的膨大特点。由此可见,莲的地下茎膨大是受遗传物质所控制的。因此开展莲的膨大机理研究,不仅可以从分子生物学层面解释不同品种的莲藕的膨大机理,而且还可以应用这些研究结果为莲藕的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基因组学与遗传育种学科组副研究员杨美在研究员杨平仿的指导下,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深入分析了温带莲(ZO) 和热带莲(RL) 两个品种的地下茎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基因的表达。通过深入分析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大量差异表达的基因属于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和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莲藕地下茎膨大机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关研究结果已在......阅读全文

武汉植物园“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武汉)项目”获批

  近日,经国家农业部批准,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获批“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武汉)项目”。项目建设为期两年,总投资400万元。将建成中国科学院首个国家级专科植物资源圃(猕猴桃科),项目建成后将在猕猴桃物种收集、资源保存、品种开发和产业推广方面起到极为重要作用。   作为中科院“三园两所”

华中农大张吉斌组等获得高质量水虻基因组图谱

  水虻基因组图谱和肠道微生物组降解规律获解析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吉斌教授课题组与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黄勇平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对武汉亮斑扁角水虻纯化10代的品系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获得了高质量水虻基因组图谱,并对水虻转化不同有机废弃物的肠道微生物组进行分析,揭示了水虻能在畜禽粪污等

华南植物园在天然产物抗耐药菌药物化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 (Aiton) Hassk.)又名山稔子、岗稔,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丘陵地带,是岭南地区分布广泛的药用和观赏植物,其果实可食用,是南方佳果。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研究组博士研究生赵丽云在研究员邱声祥和副研究员谭

初心薪火相传|守护绿色明珠 瞄准世界一流

   与国家风雨同路,与时代命运与共。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以下简称华南植物园)迎来90岁华诞。  “90年来,我们历经战火纷飞、新中国成立、十年‘文革’、改革开放,华南植物园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进入了新时代。”

两院院士评选的2018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1月2日在京揭晓。其中,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原型机首次亮相、我国水稻

2015中国科协回顾:在深化改革中服务在聚力创新中发展

  201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科协党组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着力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

08年中科院院长奖、导师奖、优博论文及各类奖学金揭晓

08年中科院院长奖、导师奖、优博论文及各类奖学金揭晓 根据中科院人教局科发人教字〔2008〕192号、194号和26号文件通知,2008年中科院各类奖学金、奖教金和优博论文经各单位评审推荐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初评,最后中科院人教局组织终审,现结果已全部揭晓。获奖名单如下: 一、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发起建立细胞治疗多中心临床注册登记

  发起建立细胞治疗多中心临床注册登记—第七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  行业年度盛会—第七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将于6月17-18日在武汉欧亚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近段时间,细胞免疫治疗遭遇行业规范发展的危机,受到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市场混乱和监管不规范是最重要的因素,细胞的制备标准和治疗技术的规范化成

中科院科研进展2017

  Ce基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非晶形成的机理以及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构对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是材料科学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也是非晶材料和物理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物理所汪卫华小组与美国North Carolina大学Wu Yue研究小组合作,采用核磁共振NMR 27Al 方法系统研究了微量元

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科技创新涉及诸多方面,能否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是重要基础。  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走进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你会感觉到既无处不在又似乎无声无息的精神脉络贯穿于整个科研活动过程中。  薪火相传的科学精神是昆明分院科研工作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命

上海硅酸盐所等制备出3D打印仿生莲藕支架

  临床上,大块骨缺损的修复是人类面临的挑战之一,3D打印技术可以便捷的制备形状可控的多孔支架材料,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和骨组织工程领域。传统3D打印支架具有多孔的结构,将材料植入缺损部位后,营养物质和细胞沿着孔向内渗入支架内部,有利于骨组织向内长入,促进骨缺损的修复。然而,传统3D打印支架在大块骨缺

新冠病毒溯源深陷迷雾

  2月27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是发源在中国。  同时,最新研究表明,继蛇、穿山甲、水貂之后,龟类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有关新冠病毒溯源的新进展源源不断。然而,它从哪里来?如何到达人类?又为什么是武汉?这些问题迄今没有答案,

源自国外?新冠病毒溯源深陷迷雾

  2月27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是发源在中国。  同时,最新研究表明,继蛇、穿山甲、水貂之后,龟类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  有关新冠病毒溯源的新进展源源不断。然而,它从哪里来?如何到达人类?又为什么是武汉?这些问题迄今没有答案,

武汉物数所在沸石分子筛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邓风研究组在用13C-27Al NMR新方法研究沸石分子筛与吸附分子主客体相互作用方面取得新进展,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美国化学会的J. Phys. Chem. Lett.(2014, 5, 3068)杂志上。  研究催化剂活性中心

相里斌调研中科院武汉分院系统研究所

   6月7日至8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相里斌到中科院武汉分院系统研究所调研考察,围绕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调研了解各单位“一三五”进展情况以及研究所分类改革建设推进情况。  6月7日上午,相里斌一行首先来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考察了仪器研制中心、国重室、北斗导航分析中心、环境

武汉植物园召开药用植物研讨会

  1月22日,武汉植物园就“十二五”期间药用植物研究的规划工作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士林研究员和张本刚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戴思兰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陈凡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魏孝义研究员及原武汉植物园植物化学研究室主任屠治本

武汉病毒所绘制寨卡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蛋白应答图谱

  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肖庚富研究团队在寨卡病毒(ZIKV)感染宿主细胞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绘制了ZIKV感染宿主细胞后宿主蛋白的调控图谱,系统展示了ZIKV与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情况。相关论文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mosquit

第二届深圳国际生物科技创新论坛将于9月开幕

  2013年7月16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就第二届深圳国际生物科技创新论坛暨展览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圳市政府副市长唐杰、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吴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刘海林等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比利时驻广州总领馆官员、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市经贸信息委、市

新型功能材料结构表征开放共享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依托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武汉磁共振中心的固体NMR实验平台,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与该中心的邓风研究组合作,在新型功能材料的结构表征方面取得了系列新进展。  功能材料的性能与其分子动力学行为密切相关, 固体NMR可以从多个时间尺度观测其分子动力学性质。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熊仁根

武汉病毒所发现沙粒病毒影响天然免疫系统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肖庚富研究团队在沙粒病毒和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提出了沙粒病毒聚合酶L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观点,相关论文Activation of the RLR/MAVS signaling pathway by the L protein of Mo

武汉病毒所建立研究活细胞内蛋白质互作的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胡志红、王曼丽研究团队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ito-docking: A novel in vivo method to detect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线粒体锚定:

武汉物数所在蛋白质动态学研究的新技术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动态学研究组在蛋白质动态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发展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DOI: 10.1002/anie.201609830View)上。  “生命在于运动”是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

甲醇制烯烃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研究员领导的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邓风、郑安民研究员(负责理论计算)合作,在甲醇制烯烃反应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多年来一直坚持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

武汉物数所等在超冷原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超冷量子系统研究小组近期与澳大利亚Swinburne理工大学的研究小组合作,在低维量子气体的散射性质以及强相互作用费米气体的射频谱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先后两次发表在2012年的美国物理学会期刊Physical Review A上。   当冷原子体系在某一个或

我国在埃博拉病毒糖蛋白致病效应的研究中获进展

  埃博拉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对人类最为致命的病毒之一,其致病机理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构建一系列腺病毒基因转移载体,系统地研究了埃博拉病毒包膜型糖蛋白在细胞以及小鼠模型中表达的致病效应。  据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华林研究员学科组介绍,埃博拉病毒可编码多种形式的糖蛋白,但是

研究发现长期重度吸烟者伴随有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

  继青少年网瘾神经影像研究工作引起国际广泛关注之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的磁共振影像研究团队近期在吸烟(尼古丁)成瘾的脑成像研究方面又取得新进展,相关文章在线发表在国际物质成瘾杂志Addiction Biology上。  吸烟是导致许多疾病(如肺癌)的重要因素,也是全球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

武汉病毒所发现抗病毒天然免疫重要调控因子

  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延轶研究团队在抗病毒天然免疫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发现GPATCH3可以抑制下游信号复合物的形成,负调控RIG-I样受体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相关论文GPATCH3 negatively regulates RLR-mediated innate antivir

我国学者在人巨细胞病毒核衣壳出核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罗敏华课题组在HCMV核衣壳出核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宿主细胞蛋白WDR5通过辅助形成出核复合体在HCMV核衣壳出核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工作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Virology。敲低WDR5将会影响IINM形成,从而抑制HCMV出核   人巨细胞病

埃博拉病毒致病效应研究获进展

  埃博拉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对人类最为致命的病毒之一,其致病机理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构建一系列腺病毒基因转移载体,系统地研究了埃博拉病毒包膜型糖蛋白在细胞以及小鼠模型中表达的致病效应。  据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王华林学科组介绍,埃博拉病毒可编码多种形式的糖蛋白,但是

中科院表彰2015年度科技促进发展奖获奖团队

   中科院关于表彰2015年度科技促进发展奖获奖团队的决定  根据《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管理办法(暂行)》(促字〔2014〕12号),经专家初评、初评结果公示、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评审委员会严格评审,并经院长办公会议批准,决定授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超高产耐盐碱优质水稻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