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八宝丸的主治

痧证发斑发狂,浑身赤紫,及痧后恶毒疮疡。......阅读全文

牛黄八宝丸的组成

  雄黄15克 玄参15克 炒羌活9克 黄连(土炒)9克 羚羊角9克 犀角9克 炒贝母9克 乳香9克 没药9克 青黛6克 珍珠1.2克 朱砂15克 牛黄6克 冰片6克

牛黄八宝丸的主治

  痧证发斑发狂,浑身赤紫,及痧后恶毒疮疡。

牛黄八宝丸的组成

  人工牛黄20g,羚羊角30g,犀角30g,珍珠4g,冰片20g,朱砂4g,玄参30g,浙贝母30g,黄连30g,羌活30g,雄黄50g,青黛20g,紫花地丁200g,金银花200g,菊花200g,乳香(醋炒)30g,紫草50g,没药(醋炒)30g,甘草50g。

牛黄八宝丸的成分

  牛黄八宝丸为中药方剂药物,主要成份为人工牛黄、羚羊角、犀角、珍珠、冰片、朱砂、玄参、浙贝母、黄连、羌活、雄黄、青黛、紫花地丁、金银花、菊花、乳香(醋炒)、紫草、没药(醋炒)、甘草。牛黄八宝丸主要用于治疗痧疹不透、烦躁不宁、热毒内闭、周身发斑及疹后余毒疮疡等。

牛黄八宝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1-2岁小儿1次2分之1丸,3-4岁1次1丸,成人1次2丸,1日1至2次。

牛黄至宝丸的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非腺毛1~6个细胞,壁有疣状突起,不规则碎块金黄色或橙黄色,具光泽。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棱形。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

牛黄至宝丸的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非腺毛1~6个细胞,壁有疣状突起,不规则碎块金黄色或橙黄色,具光泽。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棱形。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

牛黄上清丸的性状

  本品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或棕黄色至深棕色的水丸;气芳香,味苦。

牛黄上清丸的功效

  清热泻火,散风止痛。

八宝镇惊丸的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微甜。

万氏牛黄清心丸浓缩丸的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 不规则块片状物或颗粒状物,暗棕红色、鲜红色或棕黄色。  (2)取本品 5丸,捣碎,用水淘洗,可得少量朱红色沉淀,取出,加入盐酸 1ml 及铜片少量,加热煮沸,铜片由黄色变为银白色。  (3)取本品 5丸,研成粉,加氯仿 1ml,摇匀

八宝坤顺丸的概述

  八宝坤顺丸,中成药名。为气虚双补剂,具有养血调经功效。用于气血两虚,月经不调,经期腹痛,腰腿酸痛,足跗浮肿。

牛黄上清丸的药性分析

  方中人工牛黄性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清热解毒之佳品,故为君药。菊花、连翘凉散风热,清热解毒;荆芥穗、白芷解表散风,消肿止痛;薄荷疏风清热,利咽解毒,诸药均有发散火邪之能,有“火郁发之”之意,故为臣药。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苦寒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凉血消肿,能够清泻三焦实火;石膏清解

牛黄至宝丸的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磷酸(14:86: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9nm,柱温40℃。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

牛黄解毒丸的功效

  牛黄解毒丸是由牛黄、黄芩、大黄等中药研磨加炼蜜而制成的丸剂,是一种常用药,苦寒辛凉,清热解毒。用于头晕目赤,咽干咳嗽,风火牙痛,大便秘结,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状

牛黄至宝丸的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磷酸(14:86: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9nm,柱温40℃。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

牛黄上清丸的药性分析

  方中人工牛黄性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清热解毒之佳品,故为君药。菊花、连翘凉散风热,清热解毒;荆芥穗、白芷解表散风,消肿止痛;薄荷疏风清热,利咽解毒,诸药均有发散火邪之能,有“火郁发之”之意,故为臣药。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苦寒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凉血消肿,能够清泻三焦实火;石膏清解

牛黄上清丸的适应病症

  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牛黄上清丸的药性分析

  方中人工牛黄性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清热解毒之佳品,故为君药。菊花、连翘凉散风热,清热解毒;荆芥穗、白芷解表散风,消肿止痛;薄荷疏风清热,利咽解毒,诸药均有发散火邪之能,有“火郁发之”之意,故为臣药。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苦寒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凉血消肿,能够清泻三焦实火;石膏清解

牛黄上清丸的功效主治

  牛黄上清丸,中成药名。为清热剂,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效。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八宝坤顺丸的药性分析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中益气;生地黄、黄芩清热凉血;沉香、木香、砂仁、橘红行气;川芎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白芍、益母草、琥珀、牛膝活血调经;当归、熟地养血。诸药共奏养血调经之功。

八宝镇惊丸的功能主治

  退热安神,祛痰镇惊。用于小儿惊风或感冒发烧,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烦燥不安。

八宝镇惊丸的功能主治

  八宝镇惊丸,退热安神,祛痰镇惊。用于小儿惊风或感冒发烧,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烦燥不安。

安宫牛黄丸的介绍

  安宫牛黄丸,中成药名,由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或人工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等功效。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牛黄至宝丸的功能主治

  牛黄至宝丸,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胃肠积热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口燥咽干、大便燥结。

牛黄解毒丸的药性分析

  方中牛黄味苦气凉,入肝、心经,功善清热凉心解毒,以之为主药。生石膏味辛能散,气大寒可清热,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黄芩味苦气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苦寒沉降,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共为辅药。雄黄、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桔梗味苦辛,入肺经,宣肺利咽,共为佐药。甘草味甘性平,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

九味牛黄丸的鉴别

  ⑴取该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众多,单粒,或2~4个组成的复粒呈类圆形、椭圆形,直径2~20μm。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淡黄色,多边形类三角形,长20 ~100μm,草酸钙簇晶,直径60~75μm。可见具刺的多细胞非腺毛,长200~1500μm,直径80~110μm。花粉粒类圆形,圆球形,直径30~

牛黄镇惊丸的注意事项

  1、本品处方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牛黄上清丸的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牛黄上清丸的性状及功效

  性状  本品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或棕黄色至深棕色的水丸;气芳香,味苦。  主要功效  清热泻火,散风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