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复旦大学最新Cell:核糖开关十年

自核糖开关(riboswitch)最早被Winkler等人于2002年发现并命名以来,这一关键调控元件的研究历程已经走过了十年,近期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药学系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广泛分布于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细菌病原体中的新型核糖开关:氨基糖苷结合核糖开关,相关成果公布在1月17日的 Cell杂志上,同期两位科学家还以“A Decade of Riboswitches”为题,点评了这项研究成果。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复旦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Alastair I.H. Murchie,以及陈东戎教授,这一研究组主要综合利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和生物物理等手段深入研究RNA分子的生物学功能,RNA甲基转移酶的生物学功能以及线粒体的转录和调控机理,他们的课题研究是许多人类疾病的基础,因此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核糖开关(riboswitch)最早是由Winkler等人于2002年在大肠杆菌中发现并命名......阅读全文

复旦大学发表蛋白质组学新技术

  复旦大学现代色谱分离分析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基于芯片的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可在质谱分析之前去除血浆样品中的高丰度蛋白。这项成果于近日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  对于血浆样品的质谱分析,一个重大挑战是高丰度蛋白往往占据了主要信号,而掩盖了人们感兴趣的低丰度蛋白的信

复旦大学实验室:我国儿童背负沉重抗生素负担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昨天透露,周颖副教授课题组与流行病学赵琦副教授课题组合作,历经1年,通过对上海、江苏和浙江的1000多名8到11岁的学校儿童人群尿中抗生素的生物监测证实,我国儿童普遍暴露于多种抗生素,背负沉重的抗生素负担。研究还从儿童体内检测出临床已经停用多年,但在环境和食品

简述抗生素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意味着细胞存活所必需的酶不能被合成。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福霉素(放线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其核糖体由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其中,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作用于30S亚基,而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等主要作用于

复旦大学一项研究表明:抗生素暴露可导致儿童肥胖风险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青年研究人员王和兴、王娜等经过3年多努力,把采集到的儿童尿液中抗生素作为暴露生物标志物,并运用首创的新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儿童时期抗生素暴露可能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该研究结果对防止儿童肥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策略。相应成果已发表

抗生素作用机制--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意味着细胞存活所必需的酶不能被合成。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福霉素(放线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其核糖体由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其中,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作用于30S亚基,而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等主要作用于50

复旦大学等创建精准N糖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杨芃原团队、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贺思敏团队、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研究员黄超兰团队合作研究,创建了基于质谱的高通量糖基化肽段分析方法pGlyco2.0,为精准N糖蛋白质组学提供了新技术。今天,相关研究成果以《pGlyco2.0:基于综合质控和一步质谱法的精准N糖蛋白质

复旦大学等处发表Nature文章 解析肝癌蛋白质组学研究

  肝癌是全世界造成癌症死亡的第三大杀手,更是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癌症。诱发肝癌的因素很多,包括病毒、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在我国,肝癌发生的最大危险因素之一是乙肝病毒感染。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Proteomics identifies new ther

亿万年前蛋白质或可变身强效抗生素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9月25日报道题:被复活的古老蛋白质是一种强效抗生素。   如果现代药物无法应对耐多药微生物的话,也许古老的动物可以。生物学家复活了一种哺乳动物抗菌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此前最后一次出现在地球上还是5900万年前,那时哺乳动物正从导致了恐龙灭绝的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

cell:复旦医学院研究发现抗生素耐药形成新机制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英国籍全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Alastair Murchie和研究员陈东戎率领的课题组,历经3年多艰辛,终于在耐药性病原菌中首次发现了一种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调控的新型“核糖开关”,该“开关”对控制此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有重大作用。   该成

复旦大学最新Cancer Cell文章

  来自复旦大学生科院,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胰腺癌中乳酸脱氢酶A(LDH-A)的一种上调作用机制,指出LDH-A的一种乙酰化修饰会抑制其活性,并靶向分子伴侣介导的细胞自噬,因此在胰腺癌患者体内,这种乙酰化会减少,并伴随LDH-A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21日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