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2018年医疗器械行业十大事件

据Evaluate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050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5945亿美元,复合增速约为5.6%。从子行业来看,体外诊断占比仍然最大,其次为心血管、影像设备、骨科。在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消费升级的刺激下,医疗器械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那么在2018年,医疗器械行业都发生过哪些大事件呢,来看看新材料在线?的盘点吧。 (以下以事件发生时间为顺序,不分先后。) 亚马逊联合摩根大通、巴菲特成立医疗公司 2018年1月30日,亚马逊、JPMorgan 和 沃伦·巴菲特旗下的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联合宣布,计划成立一家“不受利润激励和约束”的独立医疗公司,旨在改善美国员工的医疗条件。新公司运作初期重点关注科技解决方案。互联网巨头的入局,将对医疗保健行业的现有格局造成冲击。 西门子医疗在法兰克福交易所成功上市 2018年3月16日,西门子医疗在法兰克福交易所成功上市。......阅读全文

医疗器械注册审评流程之医疗器械临床评价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是指申请人/注册人通过临床文献资料、临床经验数据、临床试验等信息对产品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或者适用范围进行确认的过程。不同医疗器械产品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不同,因此,临床评价资料要求也不同。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时,其临床评价资料可通过临床试验等多种手段进行收集,具体内容

全国医疗器械检验协作确保奥运医疗器械安全

全国医疗器械检验协作平台自2008年3月启动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奥运检验任务85批次,奥运核查任务128批次,其中通过协作平台完成的检验(核查)任务120批次,为奥运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筑起了坚固防线。目前,协作检验已经进入残奥运动会医疗器械质量检验协作工作阶段。 3月26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家用医疗器械怎样选购?

医疗器械是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购买前应听取医生的意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要定期由医生评价使用效果,检查有没有不良反应,防止误用损害健康。选购家用医疗器械时    注意:应在医生指导下购买使用。在购买医疗器械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询问销售人员或医生,弄清产品的作用机制、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

如何选购家用医疗器械?

  要在医生指导下购买使用。医疗器械是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购买前应听取医生的意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要定期由医生评价使用效果,检查有没有不良反应,防止误用损害健康。在购买医疗器械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询问销售人员或医生,弄清产品的作用机制、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禁忌证等,根据医生的建议

2018未来医疗•医疗器械产业转型升级论坛

  近三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大洗牌,医用耗材的持续降价以及医用耗材的二票制的推行,80%以上的中小型医用耗材和企业面临转型或直接被淘汰出局。医疗器械企业有哪些应对策略?新格局又造就了哪些新的机遇?  由动脉网、蛋壳研究院主办,四川省医院协会、四川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经济与信息化

浙江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 共培育医疗器械企业1300余家

   3月16日,2017国产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大会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浙江省副省长冯飞,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浙江省食药监局局长朱志泉,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生物技术与医药处处长张兆丰,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化学药与医疗器械处处长华玉涛,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197个医疗器械产品已获批(附明细及医疗器械分类简析)

其中,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152个,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0个,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22个,港澳台医疗器械产品3个。包括,明峰医疗的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医科达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迈瑞医疗的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西门子医疗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强生医疗的全膝关节系统,以及飞

重庆医疗器械产业联盟研发移动医疗、智慧医疗新产品

  近日,重庆医疗器械产业创新联盟成员单位——重庆创软科技有限公司、Intel公司发布了由他们联合研发的数字化手术系统、神经影像分析系统、区域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三个新型医疗新产品。三个新产品的研发应用将有力推动医疗健康行业的信息化、智慧化。   数字化手术系统可实现一体化手术室与医院相关科室的实时

医疗器械网上开店将破冰

  日前,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秘书长陈红彦表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今年将许可医疗器械企业在网上开专业店,医疗器械企业申请到互联网医疗器械经营牌照后即可在网上营业。在此之前,医疗器械只允许在网上药店进行买卖,不允许医疗器械在网上有专业店。  据了解,2014年是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发展快速的

医疗器械“中国创造”日益增多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水平低,大中型、中高端医疗装备和高端植介入体主要依赖进口。高昂的进口产品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成为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观。我国的科技公司和研究团队,正在一系列医疗器械产品上不断突破,创新成果密集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