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通过空位与异质原子构建的复合缺陷转化二氧化碳

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对于如何利用和转化二氧化碳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光催化技术是可以利用太阳能驱动化学反应的,因此光催化固定CO2的研究目前受到了密切的关注,而对于如何开发高效的光催化材料已成为材料领域所进行的重大前沿探索之一。 今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郝维昌教授和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陈俊教授等人详细总结并分析了如何利用空位和异质原子构建的复合缺陷提高半导体的光催化性能,同时并对复合缺陷在光催化半导体材料设计中的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在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中可通过同时引入空位与异质原子构建复合缺陷。其可以利用两者的自身优势以及相互协同作用,能够极大提高光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和选择性。首先,空位与异质原子构建的复合缺陷不仅可以提高催化剂对CO2气体分子的吸附,同时还能提高其对产物的脱附能力;其次,空位与异质原子可相互促进并提高彼此的作用;最后,空位可以提供位点将异质原子锚定在材料中,同时异质原子也可以引入和稳定空位......阅读全文

环境空气 半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方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主动采样技术要求。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环境空气 半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HJ 691-2014)

热导传感器测量二氧化碳浓度

  热导传感器  热导传感器监控CO2浓度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对内腔空气热导率的连续测量,输入CO2气体的低热导率会使腔内空气的热导率发生变化,这样就会产生一个与CO2浓度直接成正比的电信号。  TC控制系统的一个缺点就是箱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改变会影响传感器的精确度。当箱门被频繁打开时,不仅CO2浓度,

人工设计光敏蛋白实现二氧化碳光催化还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王江云课题组,设计出一种可以基因编码的光敏蛋白质,成功模拟了天然光合作用系统吸收光能,催化CO2的还原的功能,有望成为一种高功效还原剂,应用于太阳能转化、光生物学、环境修复和工业生物学等多个方面。这一研究成果于11月5日发表于《自然.化学》(Nature C

深圳先进院在半人工光合作用领域取得新突破

     透射电子显微镜拍的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照片 来源:研究团队供图    “万物生长靠太阳”。光合作用指植物或藻类吸收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而近期科学领域非常“火爆”的半人工光合作用其原理也十分类似,主要是通过人为的方式去模拟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催化

新型光催化还原净水材料可除致癌离子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环境功能材料研究部研究员李琦及其研究团队发展出一种高效光催化还原净水材料,无需加入空穴牺牲剂即可在可见光下高效去除饮用水中常见的致癌阴离子溴酸根。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应用催化B:环境》。  为了提升光催化还原反应的效率,通常需要在反应体系中

新型光催化还原净水材料可除致癌离子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环境功能材料研究部研究员李琦及其研究团队发展出一种高效光催化还原净水材料,无需加入空穴牺牲剂即可在可见光下高效去除饮用水中常见的致癌阴离子溴酸根。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应用催化B:环境》。  为了提升光催化还原反应的效率,通常需要在反应体系中

金属所新型光催化还原材料研究获进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光催化技术由于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上的巨大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光催化反应中,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如TiO2)吸收光被激发,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光生电子和空穴迁移到材料表面后,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也可以发生还原反应。以光生电子为主导的光催化还原反应能够有效去除水

新型纳米薄片 可提高二氧化碳的光催化转化

  记者7月19日从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了解到,该院云南省先进能源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郭洪教授团队近期在新能源存储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研发出一种纳米薄片,可通过光催化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国际著名期刊《化工学报》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近年来,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已经引起了全球的能源危

Z型光催化体系过氧化氢合成的双通道反应机制被发现

  光催化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燃料及在光能辅助下分解有机污染物,这为解决当前面临的能源和环境危机提供了潜在的可能。光催化的上述应用需要光催化剂具有宽的光吸收范围、长期稳定性、高电荷分离效率和强氧化还原能力。然而,单组分光催化剂通常难以同时满足这些要求。Z型异质结光催化体系,模拟天然光合作用

新型光催化剂可提升二氧化碳排放控制水平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一项科研成果,通过在氧化铟表面包覆厚度为5纳米的碳层,成功研制出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二氧化碳转化光催化剂,为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方法。该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会志》。  目前常用的二氧化碳转化光催化剂二氧化碳吸附性能较差、光生电荷分离效率较低。同时,在光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