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日本研究人员观测到正在造星的星系

东京大学的研究小组31日宣布,他们利用在南美智利海拔5640米高原设置的天文望远镜,成功观测到多个正在活跃造星的年轻星系。这些星系被尘埃云覆盖,难以观测。 研究小组发现,这些星系的形状大体可分为犹如圆盘的旋涡形和如同橄榄球的椭圆形,这一发现将为研究星系的形成过程提供线索。 这些年轻的星系被宇宙深处的尘埃云覆盖,这种尘埃云被认为是形成天体的基础材料。由于被尘埃云遮挡,通常很难确认上述星系的形状。然而,智利高原上空的空气非常稀薄,研究小组利用这里的天文望远镜,对穿透尘埃云的天体红外线进行观测,结果成功地发现距地球约2亿至3亿光年的38个星系,并确认其中超过一半是旋涡形星系,剩余星系大部分类似椭圆形,这些星系大多比较年轻。 目前,已知星系的形状大体可分为旋涡形和椭圆形。日本研究小组指出,此次发现有可能证明星系从很年轻时就呈现出这两种形状。 ......阅读全文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2018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美国   深空探测异彩纷呈,宇宙探索发现不断  本报驻美国记者 刘海英  2018年,“好奇号”“朱诺号”“卡西尼号”“新视野”号等探测器持续提供着火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带天体的相关数据。“旅行者2号”朝星际空间进发;OSIRIS-Rex抵达小行星贝努;“黎明”号完成了探测任务,将在谷神星轨

日本研究人员观测到高速造星的“怪兽星系”

  日本国立天文台近日宣布,其研究人员与国际同行成功观测到124亿光年外一个高速造星的“怪兽星系”,这种星系被认为是现在宇宙中巨大椭圆星系的祖先。这将有助于探究巨大椭圆星系诞生之谜。  研究人员介绍说,人类所处的银河系现在也在诞生新的恒星,但在宇宙诞生早期,有些星系的造星速度是现在银河系的1000倍

《自然》盘点既不能证实也无法搁置的六项研究

  《自然》杂志梳理了物理学、天文学和宇宙学中的一些发现——研究人员屡次任其自生自灭,却发现它们总是“阴魂不散”。  当一项科学成果看上去展示出一些真正新颖的东西时,随后的实验应该或者证实它——使教科书重写,或者证明它是测量异常或试验错误。不过,一些发现似乎永远夹在两者中间。即便是努力重现这些成果,

日本科学家绘制3D宇宙图 验证爱因斯坦相对论

  据日本国立天文台昴星团望远镜官方网站报道,一个由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近日发布了首份由 FastSound项目给出的宇宙3D图像。FastSound项目旨在对距离地球90亿光年范围内的星系进行详细巡天观测并绘制地图。借助日本国立天文台“昴星团望远镜”

银河系或存在中等质量黑洞

  天文学家已经找到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证明了一个中等大小黑洞的存在——它比由一颗恒星形成的小黑洞要大,但又比那些潜伏在星系中心的大黑洞小得多。最重要的是,它就隐藏在我们的银河系里。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证实,则可能表明银河系是通过吞噬周围较小的邻居而发展起来的。  “这是一篇非常严谨的论文,他们的数

数据分析短板让中国“漏掉”近地超新星

  1月22日,伦敦大学天文学院发现大熊星座M82星系一颗超新星爆发,这颗超新星距离地球约有1200万光年,是距地球最近、最亮的超新星之一,对研究宇宙暗能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遗憾的是我国研究人员却没能及时辨认出来,错过了研究其光谱的最佳时机。     目前,这颗超新星已经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给出正式编

盘点值得关注的南极七大实验

  1959年12月,12个国家签订《南极条约》并于1961年生效,迄今各国在世界上最偏远的大陆——南极洲已建有60多个观测站和100多个考察基地。今年,29个国家在南极洲开展科学研究,这意味着从今年10月到明年3月,将有大约800名科学家和支持人员前往南极洲开展夏季考察,其中,仅仅美国就有100多

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

今日推荐文章作者为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IEEE Fellow 著名毫米波专家洪伟教授,本文选自《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发表于《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2016 年第46卷第8 期——《信息科学与技术若干前沿问题评述专刊》,射频百花潭配图。引言随着对电磁波谱的不断探索, 人类对电子学和光学

恒星考古:“探”为“观”止

  2019年新年伊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新视野”号深空探测器拍下的柯伊伯带小行星MU69(绰号“Ultima Thule”,即“天涯海角”)的照片,第一次近距离将这位太阳系边缘的远古邻居呈现在世人面前。  探寻宇宙的早期历史,就像寻找人类起源一样令人着迷。然而宇宙之大,深空探测

恒星考古:“探”为“观”止

   2019年新年伊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新视野”号深空探测器拍下的柯伊伯带小行星MU69(绰号“Ultima Thule”,即“天涯海角”)的照片,第一次近距离将这位太阳系边缘的远古邻居呈现在世人面前。  探寻宇宙的早期历史,就像寻找人类起源一样令人着迷。然而宇宙之大,深空探

银河系的11个迷人事实:出现神秘空泡充满有毒油脂

北京时间10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你对自己居住的城市了解多少?你肯定有最喜欢的餐厅,也知道怎么在交通高峰期避开拥堵,但你很难对城市的每处角落都了如指掌。在认识我们所处的银河系时也是如此。  我们的银河系家园令人惊叹,遍布着恒星、超新星、星云,以及暗能量和暗物质,也充满了未解的谜题。对于那些想

12月15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日政治家呼吁福岛核电站国有化   日本怎样处理2011年3月使福岛核电站遭到破坏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放射性沉降物及其政治影响,将对全世界的核电行业有巨大意义。在一篇文章中,日本两位著名政治家呼吁对该核电站进行国有化,以此作为恢复过程的一部分。这两位政治家分别是民主党众议员平智之和日本

中国将公布嫦娥工程所摄月球照片

中国探月工程在线访谈实录2007年8月16日,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以及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等分系统专家做客国防科工委政府门户网站(www.costind.gov.cn)和中国探月网 (www.clep.org.cn),围绕中国探月的路线图、目标

《自然》盘点2014年科学界大事件

南极BICEP2 射电望远镜发现引力波———或者是尘埃  2014年或许会因为科学的胜利迅速演变成失望甚至是悲剧而被铭记:干细胞研究和宇宙学研究进展很快受到质疑;商业飞船遭遇重大挫折。然而,探测器登陆彗星、追踪人类起源以及协力了解大脑依然是值得庆祝的原因。  太空竞赛 千帆竞发 

《科学》杂志评出2007年十大科技突破

北京时间12月21日消息,美国《科学》杂志12月21日公布了2007年度科学突破,“科学家发现人类基因组差异”荣登榜首,成为2007年度最大的科学突破。以下是《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名单: 1.揭开人类基因组个体差异之谜 揭开人类基因组个体差异之谜 在更为先进的DNA排序技术和基因组

中加天文观测团队发现亮度重复变化的形成期恒星

  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NRC)和北京大学的一个国际天文观测团队,利用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望远镜(JCMT)发现,一颗处于形成期的恒星发生了罕见的亮度变化。在18个月的观测时间里,年轻的恒星EC53重复出现闪烁现象,令观测团队的科学家们倍感意外,这一现象可能意味着EC53周边存在着“隐匿”的行

王小理:引领科技创新需要战略视野

  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临经济主战场、面对国家重大需求,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战略脉动,提升引领科技创新的创造性、时代性,需要科技工作者具有恢弘的战略视野。  科学演进与科技文明视野  引领未来科技创新,需要回溯科技创新的历史演变。

院士评出2012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瀚霖杯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3年1月19日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9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

星系模拟产生对宇宙进化惊人见解

  研究人员不断发展宇宙模型,并借此发现新的宇宙理论。图片来源:TNG COLLABORATION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Philip Hopkins喜欢跟他的同事恶作剧。作为模拟星系形成的专家,Hopkins有时会在演讲中,把他的作品投射到真实星系照片旁边,让观众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LIGO或首次“看”到引力波

中子星合并模拟图,白色代表磁力线。  近日,《新科学家》杂志官网率先发布独家报道称,全球首次探测到引力波的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可能探测到另一种此前未被观察到过的新型引力波,即距地球1.3亿光年的长蛇座内NGC4993星系的两颗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可见光信号,哈勃等多个望远镜可能已经“捕

"黑洞"真实质量被低估 应是前预测两到三倍

  新的模型显示,位于星系中心的黑洞要比之前预测的重得多。(图片提供:Tim Jones/得克萨斯大学)  天文学家在窥视银河系附近的一个最大星系的“心脏”时发现,位于其中心的黑洞的质量是之前预测的两到三倍,这也使它成为迄今为止在附近的宇宙中发现的最大黑洞。  天文学家在6月8日于加

《自然》公布2016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2016年版的《自然》年度十大人物今天(12月19日)公布了,这是《自然》选出的在今年对于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十个人。“今年的名单突显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员,在天文学,生殖生物学和少数族裔在科学领域的权利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ichard Monastersky,《自然》的特写编辑表示,“

Nature:2014年度十大科学牛人

  12月1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评选出2014年度十大科学人物。这十大人物是本年度一些重要科学进展及事件的中心人物。其中与生物学有关的主要有癌症免疫疗法研究人员Suzanne Topalian、干细胞疗法研究者Masayo Takahashi、对抗埃博拉的医生Sheik Humarr Khan、结

神经生物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神经生物学领域最近的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Nature:新研究首次揭示抑制年龄相关的神经活动增加竟可延长寿命  doi:10.1038/s41586-019-1647-8.  在一项针对线虫、小鼠和人类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整个动物界

2013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能源环保篇

  美 国   最大载人太阳能飞机横穿美国,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率攀高,低温制造晶体硅,研制可拉伸或折叠电池,新催化剂让制氢过程排放近零。   5月3日,世界最大载人太阳能飞机“太阳驱动”号从旧金山升空后于7月6日抵达纽约,完成横穿美国飞行。   6月,莱斯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制出一款基于

湿地逐年萎缩 东方白鹳迁徙路:被扼住的“咽喉”

         12月9日,东方白鹳聚集在“硕果仅存”的天津北大港湿地中。王建民 摄   2012年11月26日,河北省丰南港A7吹填区,泥浆被持续注入圈起的浅水滩涂。过去每年都来此的反嘴鹬们,今年被迫在泥浆中沉浮,这片区域最终将变成陆

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开展最深暗物质试验

PandaX位于四川省锦屏山。图为移走碎石的输送带。    我们想要证明世界一流的暗物质研究在中国是可能的。  在地下1000多米处,物理学家正使用液氙设下陷阱来捕捉猎物:假想中的暗物质粒子——它们在穿越地球的过程中有极少数可能与普通物质发生作用。每个陷阱的建设需要1000万美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