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首次发现三维翼龙胚胎“哈密翼龙伊甸园”揭秘翼龙生命史

哈密翼龙生态复原图。科研人员展示哈密翼龙蛋及胚胎化石模型和哈密翼龙复原图。翼龙蛋化石(右)。哈密翼龙复原图。翼龙下颌骨化石。 看到鸟儿在天空飞翔,你会想到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哪种脊椎动物最早在天空飞翔吗? 最新的发现与研究表明,最早在天空飞翔的是我们都知道的一种动物——恐龙。在这个庞大家族里,有一类始终占据着天空,它们自由地在蓝天白云间飞翔。它们有的大如飞机,有的小如麻雀。时而栖息在树梢上闭目养神,时而快速掠过湖面捕食鱼虾。它们成群结队在天空中翩翩起舞,追逐嬉戏,俯瞰着大地上的万物生灵。 它们叫翼龙,一类非常奇特的最不像爬行动物的爬行动物。它们比鸟类早七千万年成为天空的霸主,统治着蓝天这片“领地”。 12月1日,《科学》(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与巴西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对新疆哈密翼龙胚胎化石与翼龙蛋发现研究的成果,这是全世界首次发现三维翼龙胚胎。 翼龙曾在恐龙横行的中生代称霸天空长达1.5亿年,后随恐龙......阅读全文

专家解读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近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发现翼龙伊甸园,揭秘翼龙生命史——大量3D翼龙蛋和胚胎首次发现》《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中国许昌发现的晚更新世古老型人类头骨化石》等十项研究成果上榜。这十大进展,不仅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有助于探究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奥

2019年中国学者8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汇总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结束了,iNature盘点了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的成果,我们发现总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体介绍如下:  4-6月发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BGI 张国捷及丹麦哥本哈根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中国发现世界上最小的树栖翼龙化石

中巴科学家合作完成,发表于11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中国和巴西的科学家在中国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发现了一种新的翼龙化石。这件被科学家命名为“隐居森林翼龙”的化石,翼展仅25厘米,是世界上最小的树栖翼龙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周忠和研究员与巴西

悟空翼龙类头饰的功能形态研究获进展

  2月10日,《巴西科学院院刊》(Anais da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ênci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科研团队程心和蒋顺兴等关于悟空翼龙类头饰(头骨脊)研究的最新成果,在记述了一类新的头饰类型的基础上,总结了已发现的所有悟空翼龙类的头

我国翼龙性别鉴定研究获新突破

“T夫人”,雌性达尔文翼龙(翼展宽0.78米)与她的蛋保存在一起。达尔文翼龙复原图,左为不具有头骨脊的雌性,右为具有头骨脊的雄性。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块与蛋保存在一起的雌性翼龙化石。这一发现为判别这些已绝灭的飞行爬行动物的性别提供了直接证据,解决了翼龙性别鉴定的关键问题。该项研究

“鸟类的起源”研究入选《科学》201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12月1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公布了201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鸟类的起源”研究名列其中。这一年度突破性科学成就名单是由《科学》杂志及其出版方,国际性的非营利机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选出的,它还包括了在太空探测、医学、机器人技术、合成生物学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全面回顾:2014年全球生物医学突破进展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揭示了许多固体肿瘤中基因异常的源头;冷泉港实验

2014年世界生物医学科技发展回顾

  生物 医学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田学科(本报驻美国记者)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

古脊椎所等在辽宁发现世界最早的怀孕蜥蜴化石

  胎生是哺乳动物的典型特征,但大约1/5的现生有鳞类爬行动物(有鳞类包括蛇和蜥蜴)也是产活仔的,被称为卵胎生。在有鳞类中,胎生这一特征演化了100多次,演化频率远远高于其他所有脊椎动物的总和。但这个特征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却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近日,一件体内带有胚胎的蜥蜴化石被

回顾2018:中国大陆在CNS发表的神经科学论文

  即将过去2018年,中国大陆学者在神经科学的基础、临床及技术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单位或通讯作者(含共同通讯)单位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 即CNS发表以神经科学为主体的研究论文共计19篇。其中,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和最

2016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公布

  日前,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组织18个成员学会推荐,由生命科学领域专家审核并评选出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植物分枝激素独脚金内酯的感知机制植物分枝激素独脚金内酯的感知机制示意图  植物激素调控植物的繁衍生息,与人类生存环境和粮食安全息息相关。独脚金内酯作为新型植物激素,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51/52】2019年4月4日,清华大学柴继杰课题组、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周俭民课题组和清华大学王宏伟课题联合同期背靠背发表两篇重量级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复合物的组装、结构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关键分子机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两篇文章分别是: "Li

大跃进 | 中国学者CNS发表超过100篇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50】2019年4月12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王明伟,浙江大学张岩及匹兹堡大学医学院Jean-Pierre Vilardaga共同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activ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

浙江大学发表7篇CNS,在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取进展

  截止2019年10月10日,浙江大学在Cell,Nature及Science上发表了7篇重要研究成果,iNature系统总结了这些成果:  【1】高熵合金是一类材料,其中包含五个或更多近似等原子比例的元素。它们非常规的成分和化学结构有望实现前所未有的机械性能组合。这类合金的合理设计取决于对几乎无

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名单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批项目,共400项,每项批准金额130万元。具体如下: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批项目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依托单

《时代》杂志评出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

北京时间12月11日消息,美国《时代》杂志最近评出了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美国及日本科学家在干细胞研究方面获得的突破位居榜首,而今年6月内蒙古确认发现当今世界上最大似鸟恐龙化石,也入选这一榜单,位列第7位。 以下为《时代》杂志评出的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 1. 干细胞研究获得突破 干细

《时代》杂志评出2010年十大科学发现及医学突破

  美国《时代》周刊12月9日在其网站上揭晓了本年度十大科学发现和十大医学突破评选结果。2010年十大科学发现  1. 最出众的长角恐龙:美国科学家在犹他州发现了15只角,而它们竟然是重达2500公斤的巨型恐龙的头顶装饰物。这种名为科斯莫角龙的恐龙生活在7600万年前,犹他大学研究人

打破干细胞神话: 分化能力有限 人类无法再生

  尽管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规律,可是作为住在了自然数千年的人类,却似乎并不想屈从于这个无法规避的自然法则,一直在企图寻找让人类永生的“灵药”,古人寻长生不老药,现代人试图利用干细胞再造人类器官,弥补身体受到的损伤。可是,自然规律好像不那么容易被打破,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发明出了多种干细胞技术,

最新PNAS聚焦中国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中国贵州陡山沱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有早期动物化石的黏土矿物——蒙脱石,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动物化石,这一发现表明,早期动物可能以湖为家,也就是说我们最遥远的祖先可能来自于湖泊而不是海洋。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据新华网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物理与材料学领域  【1】2019年12月11日,中科院物理所张余洋、丁洪及高鸿钧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Nearly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 of vortex zero mode in an iron-based superconducto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二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15项,不含专用领域)  16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科学与应用  中科院是中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发起者、组织者之一,是科学与应用目标的提出者和实施者,50余家院属单位承担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务和多项协作配套任务,突破了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在载

2017年5月19日Science期刊精华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5月19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  1.Science:鉴定出哺乳动物胎儿生长的关键调节蛋白ZFP568  doi:10.1126/science.aah6895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埃默里大学

多篇文章解读血清素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血清素,又名5-羟色胺,其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特别在大脑皮层质及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血清素一种能够抵抗悲伤的物质,这种产生于脑干神经元里的神经递质对于调节我们的情绪不可或缺。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对血清素的研究上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1】Nat

中国学者一周6篇CNS!浙大”开挂“

   看点预告  ● 浙大继续“开挂”,拿下今年第9篇CNS  ● 昆明理工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同一团队10月刚完成Science首秀  ● 寻找马约拉纳零能模再下一城,中科院丁洪、高鸿钧团队发Science  本周,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和Science上共发文6篇。  其中,浙大

2015年度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公布

  教育部关于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教技[2016]1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的相貌是怎样形成的?

  人的相貌源自父母,而女儿的相貌更像父亲,儿子的相貌更像母亲。但是,这也不能深入解释,一个人的相貌是如何形成的。  基因决定相貌相貌,最直接的来源是父母的遗传  相貌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面部特征或脸部形态。既然相貌是父母给的,那就一定与遗传有关,因此可以说基因决定相貌,确切地说,是父母的基因决定一个

213项基金委与香港研究资助局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公布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香港研究资助局(RGC)关于设立联合科研资助基金的协议,双方每年共同资助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研究人员间的合作研究项目。经过公开征集,2020年度共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资助基金项目申请239份。经初步审查并与香港方核对清单,确定有

哪些因素决定人的相貌?

最近,演员小沈阳的女儿沈佳润(小名洋洋)在网络曝光。不少网友看过照片后纷纷笑称:“绝对是亲生的!”原来,洋洋与爸爸小沈阳长得十分有“父女相”,尤其是一双小小的眯眯眼,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最近,演员小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