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技创新推进集约高效、资源节约和安全健康型农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提出了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三个导向”战略思想,指出“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这一重要论断已经写入了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这个新论点,言简意赅,寓意深刻,阐述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解决问题新方法。这是新时期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的重要指导方针,意义深远。 以地怎么种为导向,发展集约高效型农业 粮安天下。 对于一个用仅占世界9%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的大国而言,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把饭碗始终端在自己手中。地怎么种,既是农业生产制度问题,也是生产技术问题。 近10年来,农业生产出现了新变化、新问题。在土地经营模式上,农村土地流转带来了经营规模化,......阅读全文

任继周:耕地农业向草地农业转变势在必行

  “我国食物结构与生产结构相悖的现象已现端倪,发展现代化农业,从耕地农业向草地农业转变势在必行。”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资料显示,自1986年以来,我国人均口粮消费在城镇化过程中逐年递减,从207.1公斤下降到2010年的148.0公斤。“导致全国

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重视农业污染治理和耕地保护

  2015年“两会”之后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三农问题成为会议主题之一——本次会议通过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一位接近农业部政策法规司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通过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除了农业污染治理之外,还涉及耕地保护、经营方式转变等多个方面。  2015年“两会”之

“红线”管理耕地质量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赵永志(右三),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土肥工作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指导组成员,农民日报“三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土肥水研究室主任/岗位专家,北京土壤学会副理事长。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耕地是农业基础的基础,只有优良的耕地、

“舌尖安全”告急耕地治污刻不容缓

  日前环保部和国土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我国耕地土壤点位污染物超标率为19.4%,土壤污染已经引发部分地区的粮食重金属超标,并且造成浅层地下水污染。   博友纷纷表示,耕地污染威胁的是千家万户的饮食安全,相关部门摸清污染现状值得点赞,下一步要立即展开治理行动,加大土壤治理资金

农业部发布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

  农业部日前发布了《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  《办法》指出,农业部指导全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体系建设。农业部所属相关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保护机构(以下简称“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机构”)组织开展全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指导地方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

农业部发布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

  农业部日前发布了《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  《办法》指出,农业部指导全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体系建设。农业部所属相关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保护机构(以下简称“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机构”)组织开展全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指导地方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

严守耕地红线,遏制耕地减少

  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国洪在此间透露,近年来,通过采取“稳住总量、优化布局、压实责任”等一揽子措施,全国耕地持续快速减少的态势得到初步遏制。据悉,2022年全国耕地面积达19.14亿亩,较上年末增加约130万亩,已连续两年实现耕地总量净增加。   坚定不移推进节约集约,毫不动摇严守耕地红

想提升耕地质量,农业土壤肥料养分仪少不了

 耕地质量的提高是农业繁荣的重要基础,保护和改善耕地的土壤质量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在此过程中,农业土壤肥料养分仪是*的,因为它用于土壤养分的检测,而专业的分析仪器一方面可以针对土壤养分状况,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土壤养分状况可以指导科学施肥,科学地培育生育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

适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有助耕地减“肥”

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它保障了人类粮食的产量与品质,但其过度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中国,这一问题尤其严峻。来自浙江大学的一支跨学科团队最新研究发现,农业经营规模是影响农用化学品施用量的重要因素。适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能有效帮助耕地减“肥”。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6月18日的P

智慧农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技术高峰论坛

  中国以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均耕地面积养活了14亿人口。毫无疑问,农业技术为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贡献了一部分功劳。 农业技术专家星期三聚集在北京的农业技术高峰论坛上,回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农业技术成就,展望未来。 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中国农学家袁隆平去年又有突破,他的团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