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的巴克利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这是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4日从大洋彼岸的美国物理学会传来的喜讯。据悉,该奖自1953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中国籍物理学家。

  巴克利奖被公认为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奖,旨在表彰在凝聚态物理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薛其坤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Ashvin Vishwanath共同凭借“对具有拓扑能带结构的材料的集体电子性质的开创性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奖。

  凭借拓扑绝缘体研究和在拓扑绝缘体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创新突破,薛其坤成为巴克利奖设立70年以来首位中国籍获奖者。

image.png

薛其坤与研究团队学生交流。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凝聚态物理中的一个重要量子效应。长期以来,使其“现身”并实现实验观测难度极大。

  2009年起,薛其坤联合来自清华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多个研究组,组成攻关团队,一起从拓扑绝缘体研究方向尝试攀登这座科学高峰。2012年底,在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后,薛其坤和团队终于成功地在实验上观测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成为“世界首次”!

  该成果于2013年3月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审稿人予以高度评价,称之为“凝聚态物理界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

  这一中国科学家在实验上独立观测到的重要物理现象,被视为全球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发现,是世界物理学界最为重要的实验进展之一,为后续国际凝聚态物理研究引领了新的方向。

相关文章

70年来首位中国籍获奖者:北京量子院院长薛其坤摘凝聚态物理最高奖

2024年度的巴克利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这是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4日从大洋彼岸的美国物理学会传来的喜讯。据悉,该奖自195......

70年来首位中国籍获奖者:北京量子院院长薛其坤摘凝聚态物理最高奖

2024年度的巴克利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这是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4日从大洋彼岸的美国物理学会传来的喜讯。据悉,该奖自195......

“双非”高校姜昱丞一作发首篇Nature!凝聚态物理新突破

前不久,37岁的姜昱丞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Nature论文,这也是他所在的苏州科技大学首次在Nature亮相。这篇论文澄清了凝聚态物理领域一个20余年来的误区,并构建了全新理论模型和判定标准。“其实......

里德堡莫尔激子在量子科学方向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许杨团队首次报道了对里德堡莫尔激子的实验观测,系统地展示了对于里德堡激子的可控调节以及空间束缚,为实现基于固态体系中的里德堡态在量子科学和技术等方向上的应用提供......

打造低维量子物质研究领域“航母”

“这就好像一艘航空母舰,把研究低维量子物质需要的各种技术和设备集成在一个平台上。有了它,我们就能攻克在这个领域研究中盲人摸象的问题,从更高、更全面的站位开展探索。”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用这样一个比喻,......

薛其坤院士团队:打造低维量子研究的“航母”

“这就好像一艘航空母舰,把研究低维量子物质需要的各种技术和设备集成在一个平台上。有了它,我们就能攻克在这个领域研究中盲人摸象的问题,从更高、更全面的站位开展探索。”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用这样一个比喻,......

菲尔兹奖得主,受聘新晋“双一流”!

9月14日,世界著名数学大师埃菲·杰曼诺夫(EfimZelmanov)从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手中接过聘任证书,正式成为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杰曼诺夫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菲尔兹奖获得者、美国艺术与科学院......

基础研究:激发创新不竭动力

十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增长到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强度从1.91%提高到2.44%;基础研究经费增至十年前的3.4倍,达历史最高值。其中,“十三五”期......

赵宇心:在专注运算中感受无穷妙趣

赵宇心:1988年生,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9月,他组建研究团队致力于将现代数学引入固体物理研究,探索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在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论文14篇。他引入......

薛其坤院士:关于研究的三个层次,仪器是第一层次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与部分“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南方科技大学青年学者,以“关于研究的三个层次”为题,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心得与经验。他鼓励青年科学家要不畏挫折失败,坚定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