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新型生物质锅炉研发成功

近日,黑龙江长浩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经过37次研发试验,开发出以秸秆炭料为燃料的新生物质锅炉,并获得国家专利。 据介绍,普通生物质锅炉秸秆炭料燃烧不充分。该公司研制的新型生物质锅炉具有运行高效、燃烧完全、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这种生物质锅炉的研发成功,有望使东北农村地区大量的秸秆、稻壳、林下物等农林业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 ......阅读全文

石元春:我国需要新的国家能源战略

——为编制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元春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11月初在北京宣布启动全国人民为编制“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作者谨以此文相献。我国需要新的国家能源战略  近年全球气候变暖和化石能源资源渐趋枯竭的坏消息频传,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

岑可法院士:多项自主技术“烧”出绿色电力

  “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薄’。”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一语道破我国的基本国情。  情况的确不容乐观。众所周知,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但对能源的需求却不断增加。2007年,我国人均发电量只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3,未来缺口十分巨大。因此,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如何获取更多的电力能源,就

石元春:中国能源革命不能没有“一片”

  习主席最近提出能源革命和5点要求,深受鼓舞与启示。5点要求中提到,在主要立足国内的前提条件下,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际资源,以及务实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本文谨就建设本土“生物质煤田、油田和气田”,也就是“一片”谈一些体会。  中国能源革命能提“自主”吗?  崛起中的中国,能源安全乃

吉林“探路”可再生能源

弃风限电的问题在吉林十分突出。2012年,白城市风电场弃风率在30%以上。图为华能洮北风电场。 吉林国能公主岭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装卸生物质燃料。   国能公主岭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凭借在生物质能源发电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被评为“中国能源绿色企业50佳”。   农业大省吉林生态

综合利用秸秆防雾霾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于一苏表示,在行政手段缺乏、强制力度不大、处罚手段不力情况下,焚烧秸秆现象一直是“堵”而不息。焚烧秸秆已经成为雾霾的重要成因之一,只有做好“疏”的文章,打通秸秆出路,才能根本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建议各级政府运用财政奖补、政策支持等手段,撬动市场力量,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

世界规模最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哈电锅炉投运

  1月13日,记者在哈电集团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锅炉”)获悉,其研制的世界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深能环保垃圾发电厂6台850t/d垃圾焚烧发电锅炉机组顺利通过了168小时试运行,6台锅炉试运期间各项数据指标优良,热工电气自动投入率100%,标志着哈电锅炉首套国内日处理量最大的垃圾

如何打造新能源示范区

  不到两个月时间,四家企业的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国家首批18家分布式光伏示范区之一——泰安高新区正以实际行动向外界展示其发展新能源的决心。  2013年入选第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对于泰安高新区来说,示范区的建设意义在于,首先它可以调整优化全区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同时,可以拉动当地光伏组

看玉米秸秆“七十二变”

   “我脚下的这块地从来没这么软乎过。前几年你来看的话,都是硬邦邦的,小车都压不出辙来。地好了什么都好。这是因为我们把玉米秸秆深翻还田了。”10月中旬,吉林松原玉米丰收在即,在“东北区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经验交流与现场观摩会”上,一位当地农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

生物质能源替代燃煤成为可能

  日前,天津大学参与的“大功率抗结渣生物质固气复合燃烧技术及装置”通过了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结果显示,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在根治燃煤排放方面获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对根治我国雾霾“元凶”,发展新能源产业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据天津大

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比较优势

  生物质能源是世界公认的继煤、石油、天然气后第四大能源库,发展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成为全球共识,生物质能正成为国际上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选项。总体来看,截至2014年年底,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终端市场占比18.6%,其中总的生物质能占比为73%,扣除传统生物质能比例也达到30%。图片来源于网络  

山东生物质能发电并网顺利

  秸秆、树枝、树皮等农林废弃物变成绿色电力,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在过去的五年,生物质发电在我国发展很快。供电企业为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电能上网等方面提供贴心服务,有力地支持了绿色电力发展。   供电员工帮忙抢工期   11月18日,山东平原县汉源生物质能电厂门外鞭炮齐鸣,经过一个月的调试运

《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

 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发表《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 录     前 言  &nb

张齐生院士:年轻科学家应多关注生物质炭

张齐生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生态危机的挑战,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齐生看来,包括各种秸秆、稻壳、果壳、果树枝条等在内的农林生物质,具有来源广、数量多、可再生等特点,是一种十分宝贵的绿色资源。  生物质的利用

生物质电企乱象频出 戴环保“帽子”套取财政补贴

  雾霾围城之下,作为清洁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成为关注热点。业内期望生物质能源在消除城市雾霾,改进城乡能源结构,甚至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因为缺乏缺少技术标准与产业标准体系,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程度和产业规模弱于其他可再生能源,而且市场乱象频出,一些发电

秸秆转化能替代化石燃料?

图为国内某企业生物质锅炉验收现场●工业企业使用热能,可以与能源服务公司签订购买用能服务合同,能源服务公司投资建设供热系统并进行运营管理,为用能企业提供热能服务。通过项目的实施,探索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商业运营模式●目前江苏建有15座生物质电厂,但是每年仅消耗100万吨秸秆,只占江苏秸秆

节能环保新能源,秸秆转化能否替代化石燃料?

国内某企业生物质锅炉验收现场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生物质颗粒燃料示范项目》近日在江苏正式启动,项目将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全国试点城市建设一批生物质颗粒燃料在工业炉窑上替代化石燃料的示范项目。江苏继广东、福建之后成为第三个启动示范项目的地区,第一批项目计划有20多个。  

生物质替代煤炭供热是条新路

   日前,国家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295号)。通知称,2014年-2015年,拟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气治污形势严峻、减煤任务较重的地区,建设120个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总投资约5

河北治霾推进农村能源变革 仍需政策扶植资金支持

河北省可能源化利用生物质资源量约有2000万吨,但当前利用率并不高。图为河北省南宫市一家生物质发电厂工人正在卸下废弃料。    根据河北省石家庄市大气污染源解析结果显示,农村燃煤排放正成为PM2.5主要来源之一。为此,河北省未雨绸缪,把大气污染防治由工业领域为主开始向广大农村延伸,大力推动农村能源消

余杭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暨大气污染防治2019年实施计划

  日前,杭州余杭区印发《杭州余杭区打赢“蓝天保卫战”暨大气污染防治2019年实施计划》。全文如下:  为打好2019年蓝天保卫战,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杭州市建设全市域大气“清洁排放区”的实施意见》(杭政办〔2017〕2号)、《杭州市人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减缓气候变化   二、适应气候变化   三、基础能力建设

生物质能是唯一零碳燃料 怎样强调也不过

  寒冬腊月,辽宁铁岭的多个村庄已被白雪覆盖,气温接近零下20摄氏度。走进铁岭新台子镇的一处锅炉房,阵阵热气扑面而来——屋内放置着一台热水锅炉,“吃”进废弃的秸秆,放出清洁热源。传送带上,一捆捆成型秸秆正在由室外堆场有序进入炉膛。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锅炉房是周边主力热源之一。此前,

河北多地推广生物质燃料技术

  “不用煤、不用柴,秸秆制成‘燃煤’,放进‘生物质取暖炉’就可做饭取暖,效果一点儿不比煤差。”目前,我省邢台、邯郸、石家庄、唐山等多地正在布局示范点,积极推广生物质燃料技术。  “秸秆更像是生长在耕地上的矿山,生物质燃料大有可为。”近日,该技术领军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

国内生物质高温燃烧发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由合肥工业大学主持研发的生物质成型与高温超焓燃烧发电锅炉技术,近日通过专家鉴定。据悉,这项技术大大提高了秸秆利用率,生物质能源大规模产业化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目前,国内外对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主要有热解液化、气化和直燃发电。但传统方式容易产生结焦结渣现象,从而限制了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利用。合

秸秆禁烧打响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一枪

       图为吉林省环境监察总队的工作人员深入九台市田间地头制止农民焚烧秸秆。        眼下,秋冬之交,在城市逆温现象加重的情况下,农村秸秆焚烧和城市供暖期的到来,加重了北方城市的

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打破传统燃料格局脱颖而出

  对于北京这个冬季供热能源消耗重镇来说,在刚刚过去的这个供暖季,首次出现了以生物质为供热能源的项目。   3月中旬的北京已接近供暖季的尾声,但北京郊区的小汤山大东流苗圃的供暖锅炉离熄火还有一个多月。在这个国家级树木种苗示范基地里,有近6万平米的温室大棚需要供暖,由于花卉苗木生长的特殊性,它每年的

探索实施“生物质扶贫”

  农作物秸秆与灌木树枝等农林生物质是农村最为常见的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可持续的生物质利用模式,这些资源反而成为农民的负担和农村环境的一大污染源。实际上,对秸秆等农林生物质的开发,可以按照能源化利用为主导方向,探索实施“生物质扶贫”模式。这不仅有助于农民增收节支、采暖炊事用能清洁化和农村环境改

瑞典是如何让「生物质成型燃料」消费量居世界第一的?

  生物质成型燃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可再生清洁燃料,在中国却发展缓慢,障碍重重。在很多经济发达、环保标准严苛的国家,使用成型燃料已成为替代化石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瑞典就是一个成型燃料利用的先锋国家,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文丨朱万斌  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促进会副秘书长  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特点

中国治霾有望 生物质固气复合燃烧技术通过鉴定

          近年来,我国诸多城市饱受“十面霾伏”之苦,而燃煤排放、秸秆无组织焚烧是公认的“凶手”之一。如何根治雾霾“元凶”,实现秸秆能源化替代燃煤?近日,中小型锅炉抗结渣造粒生物质固气复合燃烧技术的出现

庄会永:生物发电与纤维素乙醇整合发展前景光明

  中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可利用的生物质包括农业秸秆剩余物、林业生产和加工剩余物、能源植物和作物、有机垃圾和人畜粪便等,据统计可作为能源利用的总量约为4亿至5亿吨标准煤。   在笔者看来,在中国开展农林业生物质发电产业,可以提高农村能源应用水平、带动农业机械化装备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领域、稳定并增加

生物质发电的优点和将要面临的问题

  生物质发电兼具经济、生态与社会等综合效益,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被外界普遍看好,且已被各类资本锁定,看似将要面临一个快速发展期。但是业内普遍认为各种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多,如环保、电价、政策、资金及技术方面。最为重要的是,作为主要原材料的秸秆在使用上至今未有颠覆性突破,是该行业发展的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