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菠萝中找到调控植物光合作用“开关”

福建农林大学3日在此间发布,11月2日,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了该校明瑞光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菠萝基因组与景天酸代谢光合作用的演化”。该项研究在全世界首次破译菠萝基因组的基础上,首次阐明了菠萝中的景天酸光合作用基因是通过改变调控序列演化而来,并且受昼夜节律基因的调控,从而找到景天酸代谢植物的“光合开关”。这是国内破译的首个热带植物基因组。 据明瑞光介绍,景天酸代谢是一种独特的光合作用途径,常见景天酸代谢光合作用植物如仙人掌、火龙果等,其中菠萝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该研究为后续在作物中通过基因改造景天酸代谢光合作用奠定了基础;首次证明了菠萝基因组可作为所有单子叶植物的重要的参考基因组,对包括禾本科粮食作物在内的大量单子叶植物的功能研究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明瑞光表示,景天酸代谢植物最高可节水80%,更能在干旱贫瘠等劣质土地生长。本研究不仅将极大促进全球菠萝品种改良和产业发展,而且通过该领域光合作用......阅读全文

PNAS破解光合作用的一个秘密

  在白天,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一个复杂的、多阶段的生化过程,将太阳的能量转化为糖。最近,一个研究小组——包括卡耐基科学研究所的Mark Heinnickel、Wenqiang Yang和Arthur Grossman带领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了对于光合器装配所必需的一种蛋白质,可以帮助我们追溯到地球上

2019年,中国“大农业”里那些高科技

   今年,我国“大农业”科研领域又诞生了诸多令人惊奇的发现,每一条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它们涵盖了观赏农业、林业、作物、医学等各个领域,包括睡莲、玉米、硅藻等进展。为了展现这些成就,本报特此就我国农业科学家今年发表的大部分重要论文进行梳理,以飨读者。野生玉米大刍草、SK、现代玉米自交系ZHENG58的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Cell杂志最受关注十篇文章(10月)

  Cell创刊于1974年,现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陆续发行了十几种姊妹刊,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Cell以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报告为主,许多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都发表在Cell上。本月《Cell》前十名下载论文为:  Hallmarks of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科学家发现跨越生命的重要门槛或许没那么难

将团藻(拥有数百个细胞的藻类)与其相对简单的亲缘物种——单细胞衣藻(左上)和拥有4~16个细胞的盘藻(右上)作对比,揭示了向多细胞生命发展的步骤。图片来源:《科学》 数十亿年前,生命跨过了一个门槛。单细胞开始结合在一起,没有形态的、单细胞生命的世界踏上了一条演化征程,并形成了今天从蚂蚁到梨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观遗传学什么是重点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8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709项、重点项目62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5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2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

2006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

4  光合作用与碳循环 光系统Ⅱ (PSⅡ)是叶绿体类囊体膜中的一个色素蛋白复合体,在光合作用 光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了阐明 PSⅡ 的组装过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立新研究组对 PSⅡ 低 含量的拟南芥突变体(lpa1)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外蛋白质标记实验显示 lpa1

黄三文:蔬菜遗传密码的破译者

  黄三文,1971年出生于湖南岳阳。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2005年获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深圳农业基因组所副所长,国家“973”项目“主要蔬菜重要品质性状形成的遗传机理与分子改良”首席科学家、国际黄瓜基因组计划首席科学家、国际茄科基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科学家揭秘“用磷高手”白羽扇豆

  磷,是作物生长发育、产量提高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尽管农民每年都施用大量磷肥,但磷肥的当季利用效率却始终很低,且磷的累积还加重了土壤和环境污染。据统计,磷肥当季利用率一般只有10% -25%。  如何提高作物对土壤磷的再次利用能力,一直是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近日,《自然—通讯》杂志聚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51/52】2019年4月4日,清华大学柴继杰课题组、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周俭民课题组和清华大学王宏伟课题联合同期背靠背发表两篇重量级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复合物的组装、结构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关键分子机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两篇文章分别是: "Li

《环球科学》2011年十大科学新闻评选

  “十大科学新闻”评选是《环球科学》(《科学美国人》杂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头戏,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学领域的重大事件进行的一次全面盘点。经过专业编辑和专家团队的商讨,《环球科学》初步挑选出了30条候选新闻,接受网友的点评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5月6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交替剪接的预测   脊椎动物基因组的编码能力通过交替剪接大大增强,这使单个基因能够产生一个以上截然不同的蛋白。交替剪接决定遗传信息如何控制细胞过程,而很多人类疾病突变都影响剪接。能够从基因组序列数据预测不同交替剪接的信使RNA的表达,是基因表达领域人们

2006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

3  蛋白质组学、功能基因组学与基因进化 蛋白质组学分析  北京大学朱玉贤研究组利用 2-DE、 MALDI-TOF MS 和 ESI-MS/MS 等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了拟南芥中的 cp29A 和 cp29B 蛋白。cp29A 和 cp29B 是拟南芥8个叶绿体核糖核蛋白

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发布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的通知  经公开征集,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巴基斯坦科学基金会(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项目申请191项。根据我委相关规定,经过初步审查,并与巴方核对清单,确定有效申请为168项,现将通过初审的项

染色质修饰如何调控基因表达? 中国学者提出新见解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最新发表两篇Nature Genetics文章,利用生化、分子、遗传、组学及结构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分别揭示了植物特有染色质凝缩蛋白EMF1与含BAH结构域的SHL和EBS形成BAH-EMF1复合体而介导植物基因沉默

11月王牌聚焦:各种重大图谱成果扑面而来

  时近年末,各种重大成果好似扎堆一样接踵而来,人类蛋白质互作组图谱、人类基因组重组图谱、ENCODE重大成果接连公布,让人眼花缭乱,科学界“过年”的氛围扑面而来。  首先是科学家们公布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类基因组编码蛋白直接互作图谱,并预测出了与癌症相关的几十个新基因。这一新“人类互作组(int

大跃进 | 中国学者CNS发表超过100篇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50】2019年4月12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王明伟,浙江大学张岩及匹兹堡大学医学院Jean-Pierre Vilardaga共同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activ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

研究揭示染色质修饰调控植物基因表达新机制

  8月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何跃辉研究组(与刘仁义研究组合作)和杜嘉木研究组(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钟雪花研究组合作)在《自然-遗传学》背靠背分别发表题为Polycomb-mediated gene silencin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哪些干细胞项目资助金额最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

彼昂院士团队探明植物响应重金属27个关键蛋白

   谈到重金属污染,公众首先想起的就是镉大米及其危害,而这只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起点。他们想搞清楚,受到重金属污染时,植物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植物的哪些响应机制与重金属污染有关。更现实一点,有没可能让重金属污染集中在蔬菜或水稻的非食用部位,从而减少其对人体的影响?  这些正是广东省首批领军人才、华

基因组学出手助番茄复“味”

  以《更好吃的番茄》为题,1月27日的《科学》杂志用封面报道介绍了中美科学家关于番茄风味改良的化学和遗传学路线图研究成果,同期刊发了两国科学家合作的论文。与此同时,《自然》杂志也就此在线发表了亮点报道。   《科学》和《自然》杂志如此重视这小小番茄的原因在于,番茄既是一种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的蔬菜,根

Cell丨程时锋团队揭示现存陆地植物的共同祖先起源类群

  光合真核生命起源于大约15亿年前的海洋,繁盛于有光和水的地方;大约5-6亿年前,发生了绿藻陆地化事件,祖先绿色植物开始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向陆地的迈进。植物陆地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化过程,在潮起潮落、沧海桑田的跌宕变迁中,一些地理生境出现周期性干涸的现象,如形成小水坑、河床、近海泥沼等,开始

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page 2)

一、RNA 制备   模板mRNA 的质量直接影响到cDNA 合成的效率。由于mRNA 分子的结构特点,容易受RNA 酶的攻击反应而降解,加上RNA 酶极为稳定且广泛存在,因而在提取过程中要严格防止RNA 酶的污染,并设法抑制其活性,这是本实验成败的关键。所有的组织中均存在RNA 酶,人

昆明植物所在南方菟丝子基因组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自然界绝大部分植物都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根部的水分和营养吸收维持自养生存,而寄生植物则是一类通过寄生在自养植物上获取能量和营养的植物。寄生植物独特的起源、演化和特殊生理生态长期以来吸引着研究者的目光。旋花科茎寄生植物菟丝子寄生行为在实验室中方便控制和观察,近年来已成为许多探索寄生植物生理生态和进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 植物群体遗传蛋白质组学 1.l 遗传多样性蛋白质研究基于基因组学的一些遗传标记,如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SR(Simple Sequen

中国科学家揭示名贵中药材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机制

   天麻(Gastrodia elata)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天麻的人工栽培一度被认为是世界性难题,上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徐锦堂先生利用蜜环菌首次伴栽天麻成功,结束了天麻不能人工栽培的历史。为此,陕西药农自发集资为徐锦堂先生雕塑,赞誉他为“天麻之父”。半个世

表观遗传学开关控制基因节律性转录

  当夜晚降临,我们就会慢慢入睡,这是受昼夜节律circadian cycle影响的结果,我们的每个器官甚至基因中都存在这样的节律。   Salk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表观遗传学修饰是使肝脏活性与昼夜节律同步的遗传学开关。这一发现能够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高血糖、高胆固醇等健康威胁背后的机制,文章于近期

中国学者PLoSBiology挑战传统观点

  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最新发现,植物叶绿体中运输的蛋白会随着叶绿体的“年龄”而出现差异,这推翻了此前普遍接受的观点,即这一过程与叶绿体存在时间无关,或者说这只是一种整体的上调或下调的蛋白形式。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30日的PLoS Biology杂志上。   领导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