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8-11 08:16 原文链接: 7月31日《自然》杂志精选

 

肺癌基因组的分析结果

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研究网络”的这篇报告发布了230个切除的、未处理过的肺腺癌样本的分子特征。对转录组、基因组、甲基化组和蛋白质组所作的综合分析识别出了高速度的体细胞突变、包括RIT1和MGA在内的显著突变的基因以及由体细胞基因组变化驱动的剪接改变,并且说明存在使MAPK 和PI(3)K通道活性发生改变的尚未被识别出的病变。这些数据为对全世界因癌症而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进行分类和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减数分裂中的交叉抑制机制

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配子的细胞分裂程序)要求被复制的染色体通过交叉点(同源DNA链在双链之间被交换的点)被物理连接起来。这些事件由于“交叉干涉”(指一个交叉点一旦形成就不大可能与附近交叉点相邻这样一个现象)往往会沿染色体均匀相间。Nancy Kleckner及同事为在干涉过程中涉及的机制提供了新见解。他们以前曾发现,减数分裂染色体积累可能会影响交叉点形成的机械应力;而在这篇文章中他们则发现“SUMO化的”“拓扑异构酶II”和Red1参与了这种应力的释放和重新分布。

卫星星系同转平面可能普遍存在

银河系和仙女座这两个星系都与明显在同一平面内一起转动的若干矮卫星星系相关。这篇论文表明,卫星星系的这种一起转动的平面也许是普遍性的。Rodrigo Ibata及同事测量了本宇宙中成对的截然相反的卫星星系的速度,发现在相距150千秒差距时它们倾向于反关联;在更大尺度的、相距大约2兆秒差距的环境中,星系主要沿连接“内卫星星系对”的轴心成团分布。

拓扑绝缘体的应用前景

南极冰层的生长发生在海洋环流变化之前。南极在约3400万年前形成一个冰层,而在此之前则经历了一段被称为“超级温室”气候的无冰时期。以前的研究表明,该冰层的生长是由因海洋门户的打开而造成的南极热隔离驱动的,或是由逐渐降低的大气CO2含量驱动的。现在,Matt Huber及同事利用一个气候模型显示,该冰层的生长(受CO2的变化所驱动)驱动了海洋环流的变化。相比之下,海洋门户的打开相对来说对海洋环流几乎没有影响。

一个C类GPCR的结构

这篇论文发布了在mavoglurant(一个负变构调制因子)存在时“mGlu5”—— 一个C类“G-蛋白耦合受体”(GPCR)的X射线晶体结构。mGlu5的负变构调制因子正在进行治疗“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抑郁症、焦虑症、偏头痛和运动障碍的临床试验;mGlu5的正变构调制因子对精神分裂症和认知障碍的治疗也许会有用。

PTEX驱动疟疾蛋白输出

镰刀形疟原虫感染和重塑宿主的红血球,该过程是要求向细胞溶质内输出数百种蛋白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相当拓扑化的过程,因为疟原虫最初呆在一个被称为“寄生泡”的腔室中。名为PTEX(被输出的蛋白的镰刀形疟原虫易位子)的一个蛋白复合物过去被认为参与了这一过程,但功能证据是佐证性的和间接的。论文采用对比性方法显示,PTEX是疟原虫蛋白向被感染细胞的胞质内的输出所必需的,同时这种输出又是疟原虫的生命周期所必需的。Brendan Elsworth等人生成了PTEX的成分HSP101和PTEX150的条件突变体,发现当PTEX的功能被扰动时,包括主要毒性因子PfEMP1在内的蛋白的输出被大大减少。Josh Beck等人采用一种基于“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创新的“去稳定化域”方法来使HSP101失活,发现它是所有类别的被输出疟疾蛋白的分泌所需的。

早期胚胎中的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的普遍模式在原始生殖细胞中和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被大举重新编程。这种重新编程在小鼠胚胎中已被很好表征,但科学家对人类胚胎中的DNA甲基化动态还缺乏详细的认识。

相关文章

施普林格·自然将提供人工智能语言润色工具

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15日向媒体发布信息称,继使用人工智能(AI)生成图书等应用之后,其投资并通过投资公司旗下“美国期刊专家”(AmericanJournalExperts,AJE)开发......

施普林格·自然新转换协议无需个人承担OA费用

9月1日,施普林格·自然就旗舰刊《自然》及《自然》系列研究期刊与芬兰FinELIB联盟达成为期三年的开放获取(OA)协议。该协议为期三年,止于2024年12月。在此期间,符合条件的30多家芬兰机构的研......

应急管理部:7月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692万人次受灾

应急管理部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通报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形势。申展利指出,7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为主,干旱、台风、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也不同程度......

从投稿《自然》到发表用了两年多!一作感触颇深

2020年6月24日,一篇关于水中电子阿秒电离问题的稿子投递到Nature编辑部。论文作者们原本以为很快会被接收,然而,却陷入了漫长的等待。论文经历了三轮审稿,该科研团队对审稿意见的回复竟累计长达99......

湖北漳河源自然保护区发现“金裳凤蝶”

中新网襄阳7月27日电(朱贤张敏胡传林)湖北漳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27日介绍,黄冈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专家教授团队近日在该保护区调查外来入侵物种时,发现近十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裳凤蝶。金......

建好国家植物园呵护自然之美

国家植物园体系是以国家植物园为主体的全国植物迁地保护网络,涵盖我国主要气候带和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以及重要经济植物,对野生植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东省广州市正式揭牌,我国已......

把自然讲给你听:让公众共享自然之美

森林为什么是“水库”?大熊猫是怎样取名的?观测星空哪里最合适?……了解自然进而更好地保护自然,学习与认知是行动的基础。我国高度重视科普工作。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专门为......

挠痒痒为啥“痒”?诺奖得主《自然》最新研究揭示痒的“开关”

很多东西会让我们感觉到“痒”:被别人轻挠脚心,贴身穿高领毛衣,或是被蚊子咬了几个包——甚至蚊子还没来得及下嘴,皮肤上就有痒兮兮的感觉传来。这些“痒”的感觉,有些来自化学物质的刺激,比如蚊虫叮咬后体内产......

研究实现木质素基嘧啶衍生物的定向制备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院士、研究员李昌志等人发展了一种无过渡金属催化解聚酚型β-O-4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定向制备嘧啶衍生物的新策略,为木质素高值化转化制备含氮杂环医药中间体......

42岁“双非”副教授:论文登上《自然》之后

在《自然》上以共同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后,侯书国一时间成了学校的“红人”。因为这是山东建筑大学自1956年成立以来发表的第一篇《自然》论文。工作群里,不断有人把相关的新闻链接丢进来,“重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