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影杰:获促进欧洲天体物理学宇宙学奖的中国人

浩瀚宇宙,群星璀璨。 人类所处的银河系中,有上千亿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以及上千亿颗像地球一样的行星,而整个宇宙中则有上千亿个类似银河系的星系。“这些星系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人类的未来在哪里?”这是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彭影杰(上图。资料照片)每天都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80后的彭影杰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他把破解宇宙奥秘、探求人类未来当作毕生的目标来追求。 “做科研不是为了得奖或商业化” 2016年4月13日,欧洲天文学会宣布摘得2016年欧洲天文学会奖的五位得主中,彭影杰获得年度MERAC奖(促进欧洲天体物理学及宇宙学奖)观测天体物理学领域“最佳博士论文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攻读博士期间,彭影杰求学于爱因斯坦的母校——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毕业后,他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做博士后,继续研究宇宙中星系的形成和演化问题。2015年5月,他的部分科研成果在《自然》杂志发表,......阅读全文

彭影杰:获促进欧洲天体物理学宇宙学奖的中国人

   浩瀚宇宙,群星璀璨。  人类所处的银河系中,有上千亿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以及上千亿颗像地球一样的行星,而整个宇宙中则有上千亿个类似银河系的星系。“这些星系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人类的未来在哪里?”这是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彭影杰(上图。资料照片)每天都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地球20亿年后被撞出银河系?别杞人忧天了

   从月球是空心的到宇宙完全被“墙”包裹,再到快速射电暴是外星人发来的信号……关于宇宙的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引发一次舆论风暴。  近日,英国杜伦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撰文指出,大麦哲伦云(LMC)可能在20多亿年后与银河系相撞。  消息一出,各种猜测如潮而至。比如有人说,两个星

霍金表示未来1000年人类必须进入太空生活

  据国外媒体报道,著名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周二(4月16日)晚上在加州理工学院进行了一次演讲,题目为“宇宙的起源”,进场的听众队伍长达四分之一英里。霍金探讨的问题类似于“创世神话”,比如宇宙从何而来、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等,他认为许多人都在追求着宇宙起源的答案,曾经有人问霍金:如果宇宙大爆炸中没有上

光谱的红移是什么原因

红移1.由于多普勒效应,从离开我们而去的恒星发出的光线的光谱向红光光谱方向移动。2.一个天体的光谱向长波(红)端的位移。天体的光或者其它电磁辐射可能由于运动、引力效应等被拉伸而使波长变长。因为红光的波长比蓝光的长,所以这种拉伸对光学波段光谱特征的影响是将它们移向光谱的红端,于是这些过程被称为红移。[

“天河二号”模拟出宇宙暗物质和中微子演化进程

  由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博士后于浩然与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张同杰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利用我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完成了3万亿粒子数的N体数值模拟,揭示了宇宙大爆炸1600万年之后至今约137亿年的暗物质和中微子的演化进程。该模拟首次发现了中微子在宇宙结构中的凝聚效应,开辟了一条独立

研究人员发现一类特殊矮星系-对暗物质本质提出质疑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6日发布消息说,该台郭琦研究员科研团队联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共同研究发现,在近邻宇宙有一类特殊的矮星系,在其几万光年的半径内,都主要由重子物质构成,暗物质只占其中一小部分。  这一重要发现与目前在标准宇宙学模型下的矮星系形成理论预言相违背,从而对暗物质的本质提出质疑

“迟暮”星系团中有“旺年”星系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垂垂老矣”的星系团中含有“正值旺年”的星系,此景令科学家颇为迷惑。但一组国际天文学家在对这个可能是宇宙中最悠远、最古老的星系团进行观察分析后,惊奇发现该远古的星系团居然仍在积极扮演一个“造星工厂”的角色。   此前人类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它们

上海天文台在空洞星系的性质研究中取得进展

  星系在宇宙中的三维空间分布并不是均匀的,大型红移巡天发现宇宙中存在网状结构:在“网”的节点处,星系分布的密度非常高,星系和星系之间相互作用的频率较高,科学家们把这样的区域叫做星系团,星系团的尺度大约为几百万光年;在“网”的孔洞处,星系极其松散地分布在宇宙空间中,科学家们将这样的大尺度结构称为宇宙

eBOSS:人类首次用遥远类星体探测宇宙结构形成历史

  eBOSS 合作组通过观测类星体获得的宇宙膨胀(左图)以及结构形成历史重建结果(右图)。图中含误差棒的红⾊实⼼圆圈为本次发布的结果,其余测量来⾃其他星系巡天观测结果。图中曲线是利⽤Planck 卫星观测宇宙早期微波背景辐射, 并假设标准宇宙学模型得到的拟合结果。( 图⽚来源: Zhao et a

澳科学家称一半暗物质栖身银河系-相当于8000亿个太阳的质量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9日报道,暗物质是宇宙中最为神秘的物质之一,我们无法通过肉眼看到暗物质,但其是宇宙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科学家最新对银河系内的暗物质进行的测量表明,银河系被大量暗物质占据,几乎占所有暗物质的一半。  借用英国天文学家詹姆斯·简恩斯于1915年(数十年后人们才发现暗物质

标准模型或成宇宙学发展桎梏

标准模型的6个参数几乎完全符合宇宙微波背景下不同温度波动的分布。   新闻有时候隐藏在科学家没说的话里。研究人员日前发布了一张最佳的宇宙微波背景图,宇宙大爆炸在图中就如斑驳的晚霞一般。欧洲空间局(ESA)普朗克探测器收集的数据验证了宇宙学家关于宇宙成因与组成物质的标准模型的正确性。但是一些科学家原

迄今最精确宇宙虚拟形象揭示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的科学家使用计算机模拟制作了迄今最大、最精确的3D宇宙模拟图,展示了自大爆炸以来宇宙的整个演化过程,它能帮助天文学家像探索地球一样探索宇宙。研究团队表示,该模拟与标准宇宙学模型非常吻合,从而增加了“冷暗物质”存在的证据。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日的《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星系模拟产生对宇宙进化惊人见解

  研究人员不断发展宇宙模型,并借此发现新的宇宙理论。图片来源:TNG COLLABORATION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Philip Hopkins喜欢跟他的同事恶作剧。作为模拟星系形成的专家,Hopkins有时会在演讲中,把他的作品投射到真实星系照片旁边,让观众分辨。“我

银河系“卫星”排列成平面之谜解开

天文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解决了一个挑战人们对宇宙演化理解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即围绕银河系运行的较小卫星星系的空间分布。 这些卫星星系呈现出一种奇怪的排列方式,它们似乎位于一个巨大的、薄的旋转平面上,即“卫星平面”。这种看似不太可能的排列方式让天文学家困惑了50多年,

中科院领衔发现暗能量存在新证据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该台参与的世界最大星系巡天——拓展的重子振荡光谱巡天(eBOSS)国际科技计划合作组织发现了显著的重子声波振荡信号,这是证明暗能量存在的一个新独立证据。相关研究论文发布于科学预印本网站。  合作组通过观测距离我们68亿光年到105亿光年之间宇宙深处类星体的空间

无暗物质星系或颠覆传统星系形成理论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8日报道,荷兰科学家或许发现了一种没有暗物质的星系。而现有星系形成理论认为,暗物质是星系形成的关键。最新研究如获得证实,将颠覆目前有关星系形成的基本理论。  该星系名为AGC114905,是一个超漫射星系(UDG)——这些星系很暗,大小与银河系差不多,但其恒星数量是银河系的10

8000万光年外星爆星系产生剧烈星系飓风

   这张最新的可见光波段图像,使用了位于智利的拉西拉天文台MPG/ESO 2.2米望远镜及其广角成像仪,图中NGC4666位于正中心。这是一个星爆星系,距离地球约8000万光年,在其内部存在密集的恒星诞生区。星爆星系一般被认为是由星系间引力相互作用造成,包括图中左下方可见的NGC4

无暗物质星系或颠覆传统星系形成理论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8日报道,荷兰科学家或许发现了一种没有暗物质的星系。而现有星系形成理论认为,暗物质是星系形成的关键。最新研究如获得证实,将颠覆目前有关星系形成的基本理论。  该星系名为AGC114905,是一个超漫射星系(UDG)——这些星系很暗,大小与银河系差不多,但其恒星数量是银河系的10

宇宙究竟多老?最新估计267亿岁

  目前最广泛接受的宇宙学模型指出,宇宙是从约138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开始形成的。但加拿大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宇宙的年龄可能为267亿岁,约为此前认为的两倍。该研究结论不仅挑战了主流宇宙学模型,也为所谓的“不可能的早期星系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视网膜检影镜的检影原理是什么?

  主要是依据透镜的共轭焦点定律。眼底视网膜与眼的远点呈共轭(焦点)的关系,由于视网膜反射出来的光线必结像于远点处。正视眼的远点位于无限远处,故反射出来的光线为平行光线;远视眼的远点在眼球后虚性空间,由眼底反射出来的光线为散开光线;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有限距离,眼底反射出来的光线为集合光线。检影验光就

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领衔发现重子声波振荡信号

  北京时间5月19日,世界最大星系巡天——拓展的重子振荡光谱巡天(extended Baryon Oscillation Spectroscopic Survey,简称eBOSS)国际科技计划合作组织发布了最新科学结果:eBOSS合作组通过观测距离我们68亿光年到105亿光年之间(对应红移0.8到

多国天文学家办GREAT10挑战赛-搜寻暗物质存在证据

在这幅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像中,光线在巨型星系团Abell 2218的周围发生弯曲。  北京时间12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学家希望游戏爱好者、程序员、计算机科学家和各行各业奇才们来帮助他们确定暗物质存在的证据。一个由多国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近日举办了一项名为

微影操控术

微影操控术(Nanolithography and Nanomanipulation) Lithography(微影) 及 manipulation(操控术)是目前相当热门的研究题目。多年以 来 Lithography 应用力量及电流方式,已可在材料表面刻出或长出不同尺寸纳 米图案。目前

国际研究团队在绿豌豆星系中发现特殊星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240.shtm近日,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的样本,在近1550例绿豌豆星系中发现了5例具有双峰窄线的特殊星系,并分析这类特殊天体可能起源于活动星系核的合并。相关研究成果

天文学家在国产计算机上实现超大规模宇宙模拟实验

盘古模拟  宇宙如何从几乎均匀各向同性的状态演变成充满恒星、星系、星系团、空洞以及各种纤维结构的观测宇宙,一直是天文学家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日前,一个超大规模的宇宙模拟实验在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中心的联想深腾7000超级计算机上完成,它是被称为“盘古计划”的一部分。  “盘古计划”是由

FAST望远镜在近邻星系中发现超长距离的气体吸积流

  星系演化中,星系如何不断地获得气体来补充其持续的恒星形成对气体的消耗,维持星系演化进程,尚属未知。宇宙学理论模型认为,宇宙中的热气体自然冷却会给星系带来新的冷气体,并预言这种吸积分为两种——由周边热气体晕直接冷却产生的热吸积与沿着宇宙纤维大尺度结构流向星系的冷吸积。这些冷气体可以通过中性氢21厘

类星体几何距离测量研究进展-实现高空间分辨率

  自类星体发现半个多世纪以来,测量它们的宇宙学距离一直是天文学家面临的重大难题。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领导的团队发展了一种全新的几何测距方法,成功测量了类星体3C 273的宇宙学距离。相关文章“A parallax distance to 3C 273 through spec

引力波探测将推进黑洞和宇宙学研究

  “此次美国科学家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一方面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另一方面也开启了人类认识宇宙的一个新窗口——引力波天文学。”2月14日,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施郁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2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集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

PRL:英科学家测算出中微子质量上限

  据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网站6月22日报道,该校宇宙学家通过对宇宙星系3D图像的观察分析,测定出中微子的质量不超过0.28电子伏特。报道称,这是截至目前最精确的中微子质量测量值。该方法的运用使人类向最终准确测定中微子质量又迈进了一步。相关研究论文将发表在即将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PR

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暗能量或是动力学场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团队与国外相关研究团队通过对最新天文观测数据分析,发现了暗能量随时间演化的证据。这表明,暗能量的本质有可能不是爱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学常数”。  “这意味着暗能量的本质可能不是真空能,而是某种动力学场。”赵公博说。  揭示暗能量的物理本质是现代科学中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