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物理所等发现自旋阻挫重费米子体系中的量子临界相

当一个二级相变通过非温度控制的外参量被连续压制到绝对零度附近时,体系会发生量子相变。发生量子相变的临界点,即量子临界点,是绝对零度条件下位于外参量轴上的一个点,通常可以通过调控压力、磁场等手段来获得。量子相变和有限温度下由热涨落控制的相变不同,其物理本质是基于海森堡不确定原理的量子涨落行为。量子相变在重费米子、非常规超导、量子自旋以及冷原子等不同系统中均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是产生奇异集体激发模式和新物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重要的是,量子临界点虽然产生于绝对零度附近,但是其相关的量子涨落却可以深刻地影响有限温度下的物理行为。很多非常规物理性质,包括高温超导,都可能和量子临界涨落有密切的关系。 重费米子材料是量子临界行为研究的理想体系。这类材料中,传导电子和局域f/d电子间能带杂化产生近藤效应,进而屏蔽局域磁矩。与此同时,局域磁矩间具有RKKY间接交换相互作用,导致磁矩安定化并趋于磁有序。这两个矛盾的物理过程在重费米子材料中......阅读全文

“基于冷原子与量子点的量子信息处理”课题通过结题验收

项目首席科学家詹明生研究员作报告  10月17日,“量子调控”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冷原子与量子点的量子信息处理”的课题结题验收会议在武汉召开。本次会议由该项目首席科学家詹明生研究员主持,参会人员包括项目验收专家、课题负责人、部分研究骨干人员。在听取了六个课题的结题总结报告后

20超导量子比特薛定谔猫态制备获进展

  超导量子计算平台可集成多个量子比特,相干时间长、操控和读出精度高,是实用化、可扩展量子计算主要技术路线之一。衡量量子计算平台性能的一个标志性成果是多量子比特纠缠态的制备,特别是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态的实验制备,国际竞争尤为激烈。近期,由浙江大学王浩华课

物理所海森堡模型能谱研究获进展

  动力学性质的准确计算,是凝聚态物理学量子多体问题中的难题。  所谓动力学性质,主要是指谱学行为,如关联电子系统中的准粒子(quasiparticle)能谱,如量子磁学系统中的自旋波磁振子(magnon)能谱。这类能量、动量依赖的谱函数,可以告诉人们量子多体系统的本质信息,且与现代凝聚态物理学的实

物理所等在三维量子自旋液体动力学行为研究中取得进展

  量子自旋液体是存在于量子阻挫磁性材料中的一种新型物质形态,其新奇之处在于量子自旋液体中的可以衍生出带有拓扑性质的分数化元激发,这些元激发往往具有一些非同寻常的物理性质。然而,由于其强关联、非微扰的特征,目前理论上对这些拓扑元激发的动力学特性认识甚少。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

物理所等理论预言新型Kagome晶格量子自旋液体态

  量子自旋液体是一种即使在零温下也不会发生对称性自发破缺的量子物质形态,其基本概念最早由诺贝尔获得者P. W. Anderson在1973年提出。之后,人们尝试利用自旋液体来解释高温超导的现象。近年来,随着实验上大量阻挫量子自旋材料的出现,找到具有自旋液体基态的材料变得越来越有可能。从实验和理论两

超导量子计算强关联纠缠体系的量子随机行走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朱晓波和彭承志等组成的超导量子实验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范桁等理论小组,开创性地将超导量子比特应用到量子随机行走的研究中。该工作将对未来多体物理现象的模拟以及利用量子随机行走进行通用量子计算研究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研究成果于5月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表10篇CNS,全球学术排名表现出色

Science: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力学再取新突破  实现对量子系统的调控是人类认识并利用微观世界规律的必然诉求,也是诸多前沿科学领域的核心要素。自旋作为一种重要的量子调控研究体系,在世界各国的量子计划中均被列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单自旋量子调控研究有助于人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量子物理的基础科学问题,

首次在磁性拓扑绝缘体中观测到清晰的拓扑表面态

  近十几年来,拓扑绝缘体已经成为凝聚态物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于Z2拓扑绝缘体,其拓扑性质受到时间反演对称性的保护。如果将Z2拓扑绝缘体的时间反演对称性破坏,会形成一类新的拓扑态,即磁性拓扑绝缘体。磁性拓扑绝缘体可以表现出一系列新奇的物理性质,例如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轴子绝

转角石墨烯有效模型理论研究取得进展

  去年,《自然》杂志接连发表了两篇关于转角石墨烯的文章,指出将两层单层石墨烯材料,扭转到特殊的角度,并辅以电场调控载流子浓度,体系在低温下可以产生超导现象,这一发现激起了世界范围内研究转角石墨烯系统的热潮。目前该领域还处于方兴未艾阶段,很多实验观测没有公认的理论解释。比如在系统处在电中性时,原本导

警惕科研“快餐化”“反噬”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29位升至第14位。然而,学术研究、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快餐化”就是其中之一。不少学者热衷于“炒冷饭”、“换包装”、追热点、玩概念,研究问题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甚至以“走私”“勾兑”“分装”取得所谓科研成

中科院科研进展2017

  Ce基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非晶形成的机理以及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构对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是材料科学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也是非晶材料和物理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物理所汪卫华小组与美国North Carolina大学Wu Yue研究小组合作,采用核磁共振NMR 27Al 方法系统研究了微量元

物理所Kondo金属与亚铁磁绝缘体研究取得新进展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刘伍明研究组在几何阻挫系统中的量子相变研究中取得进展。他们利用原胞动力学平均场方法结合连续时间蒙特卡洛方法,研究了在非均匀性三角kagome格子中金属-绝缘体相变与磁性相变,获得了三角kagome格子随相互作用、温度、非均匀性变化的详细相

路甬祥:“把我们形成的技术转移扩散出去!”

不仅要发挥物理所基础和前沿研究方面的综合优势,对那些具有明显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还要注意尽可能早地就把企业请进来,与那些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合作,把我们的知识与技术转移扩散出去,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我国高新技术的竞争力!” 12月5日下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

中科院36项(人)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在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谢家麟院士获得最高科技奖;中科院作为第一完成人或完成单位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2项;中科院推荐的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岩本爱吉、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斯蒂芬•波特、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逯高清,以及上海市

物理所拓扑化合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靳常青研究组和方忠研究组密切合作,在拓扑化合物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Proc. Natl Acad. Sci. (PNAS) 108, 24 (2011);doi: 10.1073/pnas

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实现激射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和半导体微纳加工平台,自主完成了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的结构设计、材料生长和器件制备,成功实现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激射。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家依靠自主创新在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领域进入世界前列。  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THz-QCL)是太赫兹频段最具

自主创新 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实现激射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和半导体微纳加工平台,自主完成了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的结构设计、材料生长和器件制备,成功实现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激射。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家依靠自主创新在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领域进入世界前列。  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THz-QCL)是太赫兹频段最具

白春礼调研“创新2020”规划工作

白春礼一行调研基础片部分研究所“创新2020”规划工作   6月24日,京区基础片部分研究所“创新2020”规划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召开。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一行对物理所、化学所、国家纳米中心和国家天文台“创新2020”规划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中科院秘书

牛津仪器Omicron NanoScience应用技术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会议现场  2014年7月1日,牛津仪器在北京中科院物理所召开了Omicron NanoScience应用技术研讨会。牛津仪器Omicron NanoScience中国区总经理李俊云博士、牛津仪器产品营销总监John Burgoyne 博士、国际销售经理Till Hagedorn博士以及各

陈宜瑜:没有科研仪器创新 难有重大原创成果

  中国许多科研成果都是诞生在进口的仪器设备上。陈宜瑜代表认为――  没有科研仪器创新,难有重大原创成果  ――聚焦科研仪器创新(上)  两会特别关注  我国论文数量世界第一,被S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世界第二,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原创性成果还是太少。“没有自己创新出

追梦电子“高速公路” :记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薛其坤团队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揭晓。由清华大学物理系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攻关团队,因成功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天道酬勤。”接受记者采访时,薛其坤用一口山东味的普通话吐露这一朴实的心声。这也是该团队多年来追梦电子“高速公路”

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实现激射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和半导体微纳加工平台,自主完成了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的结构设计、材料生长和器件制备,成功实现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激射。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家依靠自主创新在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领域进入世界前列。     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THz-QC

物理所等在新型铁基超导体高压研究中取得进展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超导实验室赵忠贤院士课题组孙力玲研究员和博士生郭静及其合作者,与美国卡内基研究院地球物理实验室毛河光院士、陈晓嘉博士等合作,在新型铁基超导体高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物理评论快报》上【PRL 108 , 197001(

铝对人体生物毒性新分子机制获揭示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科研人员与中国石油大学教授黄方等合作,采用量子计算、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同步辐射能谱等谱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铝对蛋白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铝对人体生物毒性的新分子机制。相关成果日前作为首页插图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杂志。  上世纪90年代,有研究证实铝对人体有害,长期摄

物理所合作发现室温下金刚石里弱耦合核自旋的量子跳变

  量子比特是构成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单元。在可能实现量子计算机的众多候选者中,金刚石氮空位中心(nitrogen-vacancy, NV center) 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构成金刚石晶体的主要成分是没有核自旋的12C原子。这个纯净的自旋环境让氮空位中心量子比特在室温下仍然保持着极长的相干时间,是

中科院公示拟推荐2016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人选

   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关于公示拟推荐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项目(人选)情况的通知  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国科奖字〔2015〕46号)要求,现将中国科学院拟推荐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项目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内容可下载附件名单,登录每个

《自然》文章:数据隐形传输,量子太空竞赛

  三年前,潘建伟将星际旅行带到了中国长城。从位于北京北部丘陵的长城附近实验点,他和他的团队——来自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将激光瞄准16公里之外的屋顶上的探测器,然后利用激光光子的量子特性将信息“瞬移”过去。这刷新了当时量子隐形传态的世界纪录,这是朝着实现团队的终极目标——将

量子卫星:科学与实用的双重“呼唤”

2011年,中国科学院论证并启动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2011年底,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项目正式立项。铸剑五载,如今,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已经成功发射。工程总体与六大系统 根据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项目设置了工程总体和六大系统。 工程总体负责制定工程研制计划,编制工程顶层文件

物理所等铁基超导体中量子临界现象研究获进展

  在凝聚态物理中,通过化学掺杂、压力、磁场等非温度因素调控来实现的零温下相变被称之为量子相变,如果发生的量子相变属于二级相变,那么其对应的零温下参量临界点就称之为量子临界点。理论上认为,量子相变及其相关涨落是非常规超导材料中诸多奇异量子物性的物理根源之一,确认量子临界点存在与否也成为实验上的重要挑

吴岳良:在科学史上留下属于中国学者的理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8/444868.shtm 太空浩渺深邃,驱动其诞生、演化、膨胀的隐秘“暗”物质与能量长什么样?万物繁复多变,是否有一种统一而“简洁”的理论和模型解释所有现象?宇宙留下“时空涟漪”,如何捕捉这美妙却微弱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