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建设启动

科技日报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刘莉)7日,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建筑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的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建设工作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将在三年后建成开馆。 据了解,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内容依托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采集工程实施七年来,收集和保存了大批见证中国近现代科学发展历程的文物资料,细致入微地记录着每一位科学大师丰富的人生历程和卓越的学术成就。 目前已经正式启动了452个采集小组,截至去年年底,共收入馆藏基地各类手稿、书信等实物原件资料7万余件,数字化资料20余万件,视频资料20余万分钟,音频资料30余万分钟。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已于去年面向公众开放。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将为所有的采集资料提供一个永久收藏之地和集中展示场馆。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罗晖介绍说,这座博物馆是世界第一家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博物馆,集中体现了国家和全社会对科学大师的敬仰,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尊重。......阅读全文

推进新技术 布鲁克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立10年合作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布鲁克宣布达成为期10年的伙伴关系,以进一步推进文化遗产科学领域的新分析技术和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布鲁克宣布达成为期10年的伙伴关系,以进一步推进文化遗产科学领域的新分析技术和方法。这种伙伴关系建立在合作的悠久历史的基础上,并取

“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将于12月颁发

  记者11月20日从中国科协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2月12日至18日期间中国科协会员日主场活动将在北京举行。12月 16日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颁发“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科技馆发展奖”。目前,“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 “科技馆发展奖”评审已经完成。

美科学家公开海拉细胞基因组引争议

  当Lars Steinmetz与他的研究小组在3月初公开发表世界上最著名的人体细胞系——海拉细胞基因组的研究成果时,他们没有想到这一举动却将自身置于生物伦理学的风暴中心。Steinmetz与他的团队在位于德国海德堡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他们认为,海拉细胞基因组有助于检验基因变异如何对基本的

英4℃地图揭示气候变化失控影响

        英国政府于10月22日公布了一份新的气候地图,主要阐述了如果无法将气候变化控制在2℃以内将产生的全球影响。   该地图由外交大臣David Miliband、能源和气候变化部大臣Ed Miliband与英国政府首席科学家John

越南等地发现新品种“恶魔”蝙蝠

新发现的蝙蝠品种“恶魔别西卜”  据保护组织“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称,近日来自匈牙利自然史博物馆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的科学家在东南亚中南半岛南部新发现了三种以前从未见过的蝙蝠种类。  据研究者介绍,这几个新品种的蝙蝠属于管鼻蝠属。其中在越南发现的一种蝙蝠其体型极其微

科学家揭开《蒙娜丽莎》着色之谜

  在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中,女主角神秘的微笑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究竟艺术家运用了怎样的技法,才将她的神态表现得如此完美?法国科学家日前宣布揭开了它的着色之谜。  这项研究由法国博物馆研究与修复中心和国家科研中心共同完成。科学家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包括《蒙娜丽莎》在内

孟庆金在野外采集标本 :热爱自然 探索自然

 孟庆金2013年在野外采集标本 胡柏林摄  姓名:孟庆金出生年月:1963年1月研究领域:古生物学和博物馆学职务: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自然历史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科学精神在基层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这个职位上,55岁的孟庆金已经干了10年

科学家解码5300年前冰人奥兹DNA

  科学家近日提取出世界上最古老的木乃伊“冰人奥兹”的DNA并对其进行解码,以期找到他的后代并分析人类基因图谱的变化。  1991年,科学家在奥地利和意大利交界处的阿尔卑斯山冰川中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男性冰尸。研究发现,这具冰尸有5300多年的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木乃伊,他被命

刘宝珺院士成长学术资料采集工程启动

  3月19日,记者从成都理工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该校名誉校长刘宝珺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正式启动。  据了解,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由中国科协牵头负责,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11部委参与,2010年正式启动。采集工程以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重点采集整理关

钱学森图书馆举办庆祝上海交大建校123周年专场乐会

   “同学们,同学们!振兴中华,振兴中华。宏图在胸,重任在肩。”  4月7日,激昂奋进的歌声回荡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在这座人民科学家的纪念馆中,一场名为《春之永恒》的专场音乐会成功举办。123位上海交大的青年学子为观众们带来《我和我的祖国》、《上海交通大学校歌》、《江南月亮》、《春之永恒》

博物馆中的“二次灭绝” 大量生物标本面临“生存”危机

   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学会一个房间中,Ricardo Moratelli正在研究数百只死蝙蝠——它们的翅膀整齐地折叠着。Moratelli在排成一列列的像执行任务的轰炸机队列般的标本中间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每只蝙蝠的右膝关节处都系着一个标签,告诉Moratelli它们是在何地于何时被何人收集到的

X光成像揭开名画更多秘密

  许多著名艺术家都在他们的原画上另外创作了至少一副画,新的技术可以无损地揭秘这些名画的更多细节。 应用X光成像方法,揭开了N.C.怀斯一副画中藏着的另一幅画,且这副隐藏着的画完全是彩色的。   用X光揭开N.C.怀斯一副画下隐藏着的另一副画,N.C.怀斯是美国著名画家安德鲁·怀斯的父亲,他

美国生物学家:你的肚脐眼里有一个新世界

  一群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学家团队近日宣布成立一个新的科研组织,名为名为“肚脐生物多样性(BBB)”,该组织的目的除了研究人类肚脐眼附近的菌落外,还承担了一定的科普重任,他们试图消除人们对于细菌的误解――认为所有的细菌都是有害的。   为此,数百名科学家、学者以

于采集中升华境界——杨叔子院士资料采集心得

  走进华中科技大学院士楼,推开一扇绿色的铁门,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艰难地扶着靠椅的把手,起身相迎。身前是一张堆满书的桌子,桌上一台老式收音机正在播报当日的新闻。采集小组成员见状连忙上前相扶,但都被院士一一婉拒了。院士边缓慢地起身,边摇手说:“我自己可以的”。经过大约一刻钟深入的交谈之后,由于身体原因

张弥曼院士荣获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张弥曼院士荣获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金秋十月末,来自世界各地的近2000名古脊椎动物学工作者及古脊椎动物化石爱好者们,聚集在落基山麓的盐湖城,出席2016古脊椎动物学会年会。美国当地时间10月29日晚,在美国大酒店举行了盛大的古脊椎动物学会2016年度年会的闭幕晚宴

哈尔滨古人类头骨化石发现始末

  近日,河北地质大学举行2018年重大科学发现信息交流会,发布该校古生物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季强在古生物研究中的重大新发现——在中国东北发现似海德堡人古人类头颅化石。河北地质大学校长王凤鸣表示,这一发现很可能刷新我们对人类起源和演进历史的已有认知。  目前,该发现已在《地质学刊》2018年第3期上刊登

研究生做科普:兴趣与培养缺一不可

  研究生做科普具体落实到课程教学环节中时需要广泛征求相关领域机构、专家和工作人员的意见,以求效果最优化。  为贯彻十九大精神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讲话精神,近日,中国科学院印发了《关于在我院研究生教育中实施科普活动学分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

海鸟羽毛证实海洋汞污染不断加重

  美国研究人员对过去120年内太平洋珍稀鸟类的羽毛进行研究,发现海水中含汞的有毒物质不断增长,这很可能来自人类的污染物。  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从两个美国博物馆中获得了珍稀动物黑足信天翁的羽毛样本。这些羽毛,时代从1880年跨越到2002年。对它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水中甲基汞

南京古生物所等在缅甸琥珀中发现社会性寄生甲虫

  自然界中社会性昆虫(如蚂蚁、白蚁和蜜蜂)与其他动物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昆虫之间互相利用,从而使得一方或双方得以更好地利用资源、获得保护、适应环境和占领新的生境。白蚁是目前已知最为古老的社会性昆虫,其社会性起源于侏罗纪晚期,显著早于其他社会性昆虫。白蚁巢穴中也常寄居有种类多样、形态特化的小型动

全球进入后基因组新时代

  最新一期的Nature News发表了一篇基因组学方面的新闻,该文章称,不论体型,外表,不论是将灭绝或是已灭绝,新的基因组计划即将对全球的各种动物进行测序。全球进入基因组新的时代。   关注基因组学的读者都知道,现存的多种动物,植物,人类的基因组都已经被科学家破解,甚至那些已经灭绝的动物的基因

澳大利亚科学家绘制出考拉基因图谱

  拯救和保护考拉是澳大利亚科学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并在积极努力开展的工作。澳媒10日报道说,澳科学家根据考拉数量逐渐减少的情况,为使考拉的疾病得到及时、切实的治疗,已在绘制考拉基因图谱方面取得新进展。   据报道,考拉的遗传基因研究受到国际关注。由澳大利亚博物馆和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科学家经过

研究显示大熊猫祖先或生活在欧洲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16日报道,西班牙科学家日前在该国萨拉戈萨附近发现了史前新熊种的牙齿化石,疑似大熊猫近亲,并将其命名为野熊属比阿特丽克斯。科学家们认为,这一最新发现或许意味着中国大熊猫起源于欧洲地区。  发现新熊种的这组科学家来自西班牙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和瓦伦西亚大

我国翼龙性别鉴定研究获新突破

“T夫人”,雌性达尔文翼龙(翼展宽0.78米)与她的蛋保存在一起。达尔文翼龙复原图,左为不具有头骨脊的雌性,右为具有头骨脊的雄性。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块与蛋保存在一起的雌性翼龙化石。这一发现为判别这些已绝灭的飞行爬行动物的性别提供了直接证据,解决了翼龙性别鉴定的关键问题。该项研究

吕君昌专访:此次化石新发现解决了翼龙性别鉴定之谜

  吕君昌:博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   翼龙类生活在2.2亿年至6500万年之前,作为恐龙时代的空中霸王,它拥有强大的飞行能力,翱翔在整个天空。然而,科学界一直没能找到判断翼龙性别的直接证据,所有的结论亦只是推想。   现在这个100多年以来科学界悬而未决的难题,终于被攻克了。

研究称长毛猛犸象有望以杂交形式复活

  约4000年前就灭绝的长毛猛犸象现在仅能在博物馆模型和图册中看到,但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说,如果他们的研究进展顺利,将来带有这种古老动物特征的亚洲象“混种”或许就会活生生地出现在世人面前。  长毛猛犸象和如今仍存活的亚洲象都源自相同祖先。体型巨大的长毛猛犸象外表披着长毛,在遥远的年代里多生活在寒

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早期羽毛演化的“奥秘”

      现代羽毛,无论属于何种鸟类,其发育过程总是一致的。然而在羽毛出现之初,其发育过程是什么样的?是否与现代羽毛一致?我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早期羽毛的发育现象,并提出完全依据现代羽毛发育资料建立的羽毛演化模型需要修订。这一成果发

生物大灭绝正在进行 人类活动所引发

  我们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的言论,而是“有科学依据的事实”。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博士介绍,目前,来自各个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对物种进行观测和保护,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地球已经进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期,而且由于生

与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者面对面:中国代表着未来

  2017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专家中,具有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科学家、具有推动重大技术革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开拓能力的企业家增多,评奖也向中西部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外国专家倾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们纷纷表示对中国发展充满信心,愿意为中国的发展进步继续贡献心力。“发展的中国就

天平的发展史概述

在化学实验中较早使用天平的有英国化学家布莱克,他生活和工作于18世纪,那个时候,正是化学中不断发现气体、并开始建立理论的时期。布莱克在化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而且是*个应用定量的方法研究气体的人。1755年,他写了一篇论文,内容是对石灰石等碱性物质的实验研究。论文中提到,他发现将石灰石煅烧会产生气体

加拿大发现世界最大恐龙“墓地”

尖角龙  北京时间6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加拿大艾伯塔省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墓地”。《温哥华太阳报》报道,这个恐龙骨地层占地1.43平方英里(370万平方米)。  和其他科学家一起负责这项出土工作的埃伯斯皇家蒂勒尔博物馆的大卫·埃伯斯表示,这个墓地埋有数千只尖角龙的骨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