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出台

环境保护部日前出台《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整合社会环境监测资源,激发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活力,形成环保系统环境监测机构和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意见》指出,要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凡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性环境监测业务,要创造条件,全面放开。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等环境监测活动。 要有序放开公益性、监督性监测领域。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财政部、民政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关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总体要求,将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能够承担、又不影响公平公正原则的相关业务,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地向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有序放开,包括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的运行维护、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鉴别等监(检)测业务。 在扶持和规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发展方面,《意见》提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选择采取委托等方式交由社会力量承担环境监测业......阅读全文

江苏: 稳定市场 精准服务

  眼下田间地头草木返青,又到一年春耕季。2月下旬以来,江苏省农资市场也由冷转热日渐进入启动期。综观今年江苏春耕市场,农资产品不仅继续保持着数量足、品种全、质量高等传统特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骨干生产企业还不断创新经营模式:稳定价格出高招,精准供应靠科技,服务周全有良方,受到了一致好评。  保底销售

推进环保服务业改革 常州启动购买环境监测服务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政府购买环境监测服务启动仪式近日在新北区国家环保产业园举行。  这标志着环保服务业试点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检测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开创了环境监测行政职能与社会检测机构相结合的案例,促进环保服务业健康发展。环境保护部、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常州市政府有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环境保护部

环境监测市场发展趋势

由销售设备向提供检测数据为主的综合服务商转变  现阶段的环境监测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为跟客户签订环境监测设备的销售协议,同时为设备的运行维护提供服务。行业的利润大部分来源于设备销售。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除了向行业上下游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集环境监测设备制造、环境监测系统运维等传统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服务商

创新举措提升环境监测服务能力

   一是强化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服务水平。积极开展环保依法行政理论测试、环保干部培训、环境监测岗位技能比武和“党员示范岗”、“效能建设示范岗”“共产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窗口优质服务岗”评比等活动,完善监测项目分析承包制、监测报告时间承诺制。二是强化宣传,提升环境监测社会知名度。定期组织召开新闻发布

环境监测如何更好服务环境管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对环境管理部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环境监测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环境监测要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管理,就必须不断适应新变化、新要求,这样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我国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作为环境保护的“耳目”,环

扩展在华投资 服务中国市场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技术中心、北京客户体验中心成立  中国北京,8月17日-8月17-18日,全球科学服务领域的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先后在北京、上海为其北京客户体验中心、中国技术中心揭幕。与上海客户体验中心相同,赛默飞世尔北京客户体验中心将成为向中国客户提供全面、直观

政府购买环境服务市场谁来打开?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是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快服务业发展、引导有效需求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推进环保工作   编者按  去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文件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力度。财政部近日印发《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将环境治理

环境监测市场成热点待规范

  去年2月,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有序放开公益性、监督性监测领域。随后,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催生了巨大的市场,成为环境监测行业公认的利好消息。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监测市场化的推动下,未来的环境质量监测点可能从设备到运营都交

我国环境监测市场飞速发展

  国务院日前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在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领域信用建设方面,《纲要》指出,要推进国家环境监测、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加强环保信用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实现环境保护工作业务协同和信息共

河北推进环境监测市场化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实现互联共享,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各环境要素统筹、标准规范统一、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