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物理冶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吴自良院士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冶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第四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和第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委、原上海冶金研究所(现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吴自良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24日19时45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吴自良先生1917年12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浦江县。1950年底回国后,长期致力于材料科学的研究,曾领导了“甲种分离膜”的研制工作。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吴自良先生告别仪式定于5月30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上海龙华殡仪馆银河厅举行。 ......阅读全文

著名物理冶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吴自良院士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冶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第四届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和第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委、原上海冶金研究所(现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吴自良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24日19时45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吴自良先生1917年12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浦

送别“两弹一星”元勋吴自良院士:天助自助者

5月30日上午,上海龙华殡仪馆银河厅哀乐低回,庄严肃穆,上海科技界怀着沉痛心情送别吴自良先生。这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著名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带着微笑的遗像悬挂在灵堂中间,一副挽联高高地悬挂在灵堂走廊外两侧:“良师益友教书育人铸辉煌,自强不息两弹一星建功勋”。这副挽联高度概括了吴自良先生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自良院士逝世-享年91岁

据天津大学上海校友会通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吴自良于5月24日19时45分在上海去世,享年91岁。 吴自良,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春被选为美国科学

吴岳良院士:科技创新点亮强国之路

   ■吴岳良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具有认识功能和思想解放功能。科学技术发展更是不断促使世界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蒸汽、电气时代到现如今的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直接带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化文明程度也会随之大幅度提升。可以说科技进步是衡

吴岳良院士谈科学教育:整合资源才有希望

  一个春天的一个周末,记者来到北京市101中学的体育馆。在这里,聚集着众多参加第35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学生,他们热情地向参观者展示着自己的科技创新作品。  “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应该成为我们国家科技人才培养链上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与大赛同期举行的“中外教师科技教育创新论坛”上,中国

吴岳良院士:研究超光速可能性要从本质入手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罗·卢比亚在不久前的诺贝尔北京论坛上评论说,中微子振荡实验(OPERA)很重要,令科学家意外发现了中微子可以超越光速,但他认为他们过早地发表了结果,应该进一步研究,考虑各种可能性,更加认真地对待。   欧洲核子中心OPERA实验的研究人员自己也表示要继续研

冶金物理化学家徐采栋院士逝世-享年98岁

   九三学社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贵州省原副省长,贵州大学原校长;我国著名冶金物理

陈家镛院士:化工“牵手”冶金

  陈家镛,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和冶金学家。他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主修化学工程,1956年回国后加入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开拓了我国湿法冶金研究的新领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开展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工作,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主编《溶剂萃取手册》《湿法

清明回首:这一年,40位院士离我们而去

  又到了缅怀先辈的时节。  从去年清明至今,不知不觉间,中国科技精英的殿堂——科学院与工程院又有40位院士驾鹤西去。他们书写了一代人的传奇,于共和国的科技史上留下了足迹,也让后人增添了无限的思念。  在40位已故院士中有18位工程院院士。其中严东生既是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的院士,也是科学

资深院士吴式枢逝世-曾创建吉大物理系

  2009年2月27日9时48分,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吉林大学教授、物理学科创始人之一吴式枢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与世长辞,享年86岁。昨晚,吉林大学发布了这一消息,继去年唐敖庆逝世之后,吉林省的两院院士减少至28人。  吴式枢简历:  吴式枢院士祖籍江西省

吴岳良:在科学史上留下属于中国学者的理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8/444868.shtm 太空浩渺深邃,驱动其诞生、演化、膨胀的隐秘“暗”物质与能量长什么样?万物繁复多变,是否有一种统一而“简洁”的理论和模型解释所有现象?宇宙留下“时空涟漪”,如何捕捉这美妙却微弱的信

徐匡迪院士获中国冶金界最高奖

  4月18日,第三届“魏寿昆科技教育奖”在北京科技大学颁奖。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获得“魏寿昆冶金奖”、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毛新平和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王万林获得“魏寿昆青年冶金奖”。  “魏寿昆科技教育奖”由北京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魏寿昆科技教育基金”于2009年出资设立。

吴岳良:这只是人生一个新的起点

在新一届院士评选结果颁布之后,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吴岳良收到了一位老院士的电子邮件:“祝贺你在45岁即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理论物理所自1980年以来第一次增加粒子物理方面的院士。希望你能继续坚持在科学前线奋斗,努力作出好的科学结果。希望你注意身体健康,尽可能长久地为党、为人民服务!”这可以

沈自尹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沈自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3月7日7时22分在华山医院逝世,享年91岁。  沈自尹,1928年3月出生,浙江镇海人。1949年3月参加革命,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7月从原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分配至广州岭南医学院

“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逝世

  我国著名的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黄纬禄1916年12月18日出生于安徽芜湖市

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院士逝世

  【#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逝世#】2月12日,著名导弹和火箭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科院资深院士任新民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102岁。他曾领导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和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并称 “中国航天四老”。转发送别老人!(央视记

朱兆良院士:躬身沃土辟新路

  从事土壤植物营养研究60多年来,朱兆良院士始终秉持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潜心研究,解决农业实际问题,并不遗余力促进国际合作,同时又高瞻远瞩,带动我国土壤氮素研究向纵深发展,开辟新领域。  朱兆良,我国著名土壤植物营养专家,土壤氮素转化与管理研究的拓荒者和学科带头人。1932年8月21日出生于山东

钢铁冶金学家邵象华院士逝世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顾问邵象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3月21日18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邵象华简历   钢铁冶金学家、钢铁工程技术专家。1913年2月22日生于浙江杭州。193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3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

管坤良教授Nature子刊解析细胞自噬

  来自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一个调控细胞自噬的关键分子机制,他们发现一种称作ULK1的激酶通过磷酸化Beclin-1,激活脂酶VPS34,诱导了细胞自噬发生。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5月19日的《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著

我国湿法冶金开拓者陈家镛院士逝世

  我国化学工程专家,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家镛,于8月26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7岁。  陈家镛,1922年2月17日生于四川金堂。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51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尔班纳—香槟校园)化工系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副所长。  19

吴立新院士:中国需要建设“透明海洋”

   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在新世纪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是关乎国家资源、环境、气候和国防安全的核心战略海区,实时或准实时地获取这一海区不同空间尺度的海洋环境信息,预测未来特定时期内海洋环境、气候及资源的变化,实现海洋状态透明、过程透明、变化透明,使海洋成为“透明海洋”, 是建设海洋

吴以岭院士身家或超40亿-或为国内院士首富

  “络病学科第一股”以岭药业7月14日结束了网下询价,同时有多家券商对其做出估值报告,按均价估算,以岭药业较为合理的发行价约为32.5元/股,其掌门人的身家或将因此高达47亿元,可谓国内最富有的院士。  据以岭药业招股说明书,董事长、创始人、实际控制人之一吴以岭不仅是一名教授,而且是中国

吴立新院士解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

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要搞好海洋科技创新总体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在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尤其要推进海洋经济转型过程中急需的

吴孔明院士:应科学看待转基因问题

  关于转基因安全的传言毫无依据,也被科学界一 一否定,但却在网上被反复炒作和流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孔明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转基因是否安全存在诸多争议。但实际上,转基因安不安全是有明确结论的,即转基因作为一项技术来说是中性的,该技术研发出来的产品则需要进行一系列安全性评价的。

吴天一院士:守望高原“好曼巴”

吴天一(左)为牧民看病   每次,当操着一口地道安多藏语的高原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到来时,牧民的帐篷里都会格外热闹。   从青海省西宁市到玛多县开车要八九个小时,沿途均为高海拔地区。很多年轻人都吃不消,年过七旬的吴天一却一点儿没表现出不适,一下车就穿上白大褂给牧民看

欧阳自远院士:让科普报告拉近院士与公众距离

  “我打算讲讲中国月球探测的初步成果和太阳系探测的初步设想,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的月球探测取得了哪些成果,中国的深空探测将开展哪些工作。”  6月8日,记者致电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时,他告诉记者,在此次两院院士大会上他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作一场科普性学术报告。  “我还写了一份5000多字

钢铁冶金学家邵象华院士逝世-享年99岁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顾问邵象华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3月21日18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邵象华简历   钢铁冶金学家、钢铁工程技术专家。1913年2月22日生于浙江杭州。193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37年获英国伦敦

院士专家齐聚郑州大学研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

   10月29日,为期两天的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第十二届学术会议在郑州大学召开。陈建峰、薛群基等5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研究机构、企业的700多名代表参加当天的开幕式。  开幕式前,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陈润儿会见了参加会议的陈建峰、薛群基、徐南平等22位院士代表。  据

金属材料及粉末冶金专家黄培云院士逝世

  金属材料及粉末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黄培云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2月6日10时10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5岁。(讣告)   黄培云简介(来源:中国工程院官网)   黄培云(1917.8.23-)。金属材料及粉末冶金专家。出生于北京市,原籍福建省福州市。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学士学

李依依院士荣获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干勇(左一)为李依依院士(左二)颁奖 10月30日下午,在中国金属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依荣获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李依依是继师昌绪先生之后,金属所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该奖项旨在表彰为推动我国冶金科技进步和学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