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癌症研究领袖默菲博士逝世

据《纽约时报》4月28日报道,4月8日,美国儿科癌症专家、儿童癌症化学治疗先驱洛伊斯·默菲博士在纽约逝世,享年91岁。 纪念斯隆-凯萨琳癌症中心发言人证实了默菲逝世的消息。默菲曾在这个研究中心作了40年的研究,并在1966年~1976年担任该中心儿科部主任。 默菲早年时曾接受化学、病理学和儿科学训练。20世纪50年代,她与其他癌症研究先驱合作,试验了6-巯嘌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来证实,这一成分能显著提高白血病的治疗效果。之后,她又帮助测试了其他癌症抑制剂,如抗生素放线菌素D,并证实它能干扰癌细胞的增生,如今,这种药物还在广泛使用。 默菲随后又对组合药物产生兴趣,因为这些药物有潜力治疗癌症和白血病,20世纪60年代,她和同事对相应方法进行了改进。在纪念斯隆-凯萨琳癌症中心,默菲塑造了医疗保健上门的概念,强调实施门诊治疗更有效率,而且会降低患儿和家庭的压力。1968年,她帮助创立了斯隆-凯萨琳儿科一日......阅读全文

《纽约时报》:年度13大科学新闻

  《纽约时报》近日对2017年在科学和医学领域的进展进行了一次回顾。文章中说:“很难说哪个特定的科学发展在某一年是最重要的,但如果我们必须选择一些亮点,我们会选择以下这些令人难忘的事件和发现。”  美国大日食没有什么能像躲在月球后面的太阳那样把人们聚集在一起(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8月21日,数

部分癌症自行消失令人困惑

  美国《纽约时报》10月27日援引上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一篇文章报道,20多年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检查数据显示:除了发现肿瘤如果放任不治疗会致命外,检查似乎发现许多小瘤子在未被检查出来的情况下如果放任不管,不会带来什么问题。它们注定会自动停止生长或萎缩,甚至(至少在一些乳腺癌病例

JAMA:“女性健康计划”终结激素替代疗法百年争论

  激素替代治疗是指通过补充外源性雌性激素,治疗绝经期女性出现的各种症状并预防由此导致的疾病。有关激素治疗与女性健康的利弊之争长达100多年。如今,美国“女性健康计划”的一个研究小组在近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期刊》(JAMA)上报告指出,只服用雌性激素的女性患乳腺癌和心脏病的风险显著下降,新结果出人意

向癌宣战四十年 抗癌路仍漫漫

要研制出更强有力的癌症治疗方法,最重要的是投资和长期的努力  2011年3月25日出版的《科学》杂志聚焦美国癌症研究40年。图为一张前列腺癌细胞的扫描电子显微图片,自1971年美国颁布《国家癌症法》以来,前列腺癌的死亡率没有明显改变。(图片提供:《科学》)  1971年12月,时任美

英权威医学杂志一篇乳腺癌检查论文引发激烈争论

  每年一次的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不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英国权威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引起了激烈争论。作为普通读者,该听谁的意见,还该不该继续做乳腺钼靶检查呢?   乳腺癌是女性的头号大敌。每年威胁着数以百万计的女性。但是,如果早期发现了,治愈率非常高。所以对于乳腺癌,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那怎样

中国基因测序仪往事

  9月9日,来自深圳的消息,国产基因测序仪DNBSEQ-T7(原命名MGISEQ-T7)正式交付商用。从去年10月发布以来,诸多业内人士和媒体将T7誉为中国基因产业突破上游技术壁垒,实现跨越发展的现实注脚。  从关山难越,到部分引领,中国基因测序仪的研制开发攀越关山、跋涉荆棘,经历了起伏跌宕的20

一位美国肿瘤科医生的自述:赴美治病真的是"免死金牌"?

  癌症两个字,对于患者和患者家属来说就像是笼罩在头顶的乌云一般,连生活都仿佛陷入了泥潭,每一丝亮光对他们来说都无比珍贵。  所以当看到美国一次次攀升的癌症患者存活率以及新靶向药的批准上市时,许多人二话不说便选择漂洋过海来美国治疗,很多幸运儿成功了,但这条赴美治病的路上,却无法避免地夹杂着许多令人惋

专访七桥基因:云端计算如何与基因学系统的完美结合?

  10月份,记者在高创会期间在硅谷专访了“七桥基因”董事长詹姆斯先生。以下为访谈实录。  记者:谢谢詹姆斯,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可以介绍一下您自己以及您代表的公司吗?  詹姆斯:当然可以,也谢谢您采访我。我是“七桥基因”公司的董事长,我们是一家云端计算公司,致力于生物医学、数据分析;我们专

乳腺癌在基因层面可分为四类

  一些医学专家9月24日发表论文,在基因层面把乳腺癌分为4类,以求找到不同种类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对症下药。   分四类   一些乳腺癌专家24日在《自然》杂志网络版发表论文,在基因层面把乳腺癌分为4个基本类型。   一些研究人员说,与以往不同,这项研究注重的不是癌变肿瘤长在哪里,而是肿瘤的生

白血病基因,逮住了一个!

  身为研究白血病的医师,卢卡斯·沃特曼(Lukas Wartman)一度对自己患有的白血病一筹莫展。   与许多患者一样,这个美国年轻人尝试过一切传统的治疗方法。他进行了骨髓移植,反复接受化疗,却始终没能打败癌细胞。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他的同事毅然决定出手相助。他们所做的,并不是简单的募捐,而是为

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2020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21年3月  目录  序言  一、疫情严重失控酿成人间悲剧  二、美式民主失序引发政治乱象  三、种族歧视恶化少数族裔处境  四、社会持续动荡威胁公众安全  五、贫富日益分化加剧社会不公  六、践踏国际规则造成人道灾难  序

美一癌症研究人员涉嫌造假

杜克大学癌症研究人员安尼尔·波蒂受到审查  凯思·巴格利(Keith Baggerly)和凯文·库姆斯(Kevin Coombes)是美国得克萨斯州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两位生物统计学家,2006年,当他们因工作需要对杜克大学一著名研究小组所发表论文的数据进行查证时,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

机器人医生沃森:坐诊全美第一肿瘤医院,如何改变世界?

托马斯•J•沃森  沃森是谁?  沃森是自2007年开始,由IBM公司的首席研究员David Ferrucci所领导的DeepQA计划小组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它是20多名IBM的研究员四年心血的结晶,并以IBM创始人托马斯•J•沃森的姓命名。因为科学家们的努力,沃森拥有了理解自然语言和精确回答问题的

美国原子能实验再遇阻碍

一名工人正在美国国家点火装置中安装空调系统  美国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进行一项试验,目的是将宇宙中一些最轻的原子进行熔合,从而找出能够掌控氢弹和太阳所产生的巨大能量的方法。   据《纽约时报》报道,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拥有世界最大的激光聚变火装置,占地相当于一个体育馆大小。

《纽约时报》唱衰基因研究 尚未发挥医学作用

  基因组学研究是近20年来最受关注的科研项目之一,许多媒体曾宣传它在癌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症等疑难杂症治疗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投入大量科研经费的多国政府也对其寄予厚望。6月13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头版刊出“唱衰”基因组学研究的评论文章,认为这项研究还停留在基础阶段,要用于临床还有很长的路

“大龄女星”偏爱的冷冻卵子技术,真的安全又有效吗?

  冷冻卵子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究竟如何,它又是否能够为女性夺取自主生育权的斗争提供支持?  《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位女士的文章,她后悔没能及时要一个孩子。她在文中对一位37岁的女士,以及读者呼吁道:“去冻卵吧,就现在!”  据说,越来越多的健康女性开始选择冷冻卵子。尽管没有官方数据,两家大型生育中

默多克斥资5亿美元建食物研究中心 为活到125岁

默多克坐在自家的农场里  美国加州现年87岁的亿万富翁大卫默多克也许是一个奇迹,他极少生病,每天精力充沛,最近他又投资5亿美元修建了一所最为先进的食物研究中心,认为健康的饮食可以让他活到125岁。  身高1.72米、头发花白的默多克在《福布斯》杂志“最富有的400位美国人

基因检测的真相与谎言

  2013年,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纽约时报》发表公开信,宣布自己已经接受了双乳乳腺切除及乳房再造手术。原因是她的医生估计她有87%的可能性患上乳腺癌、有50%的风险患上卵巢癌。  医生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两点:一是她有乳腺癌的家族史,她的妈妈和外婆都是因乳腺癌而去世;二是通过一种当时

哈佛教授被捕 饶毅发声:美国历史不可磨灭的污点

  近日,美国三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Charles Lieber被捕引发学界关注。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教授就“千人计划”和Lieber教授被捕一事回复《纽约时报》称:对Lieber教授的司法追究是国际科学界的黑暗一页和美国历史不可磨灭的一个污点。  1月28日,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系主任Cha

2016医疗健康五大“黑天鹅事件”

  2016年有三大举世瞩目的黑天鹅事件—— 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战胜李世乭,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有人将上述事件集中爆发归结为经济下行,大国式微。  再看医药行业,在这个高风险的“日不落”产业,太阳底下更不缺“新鲜事”—— 魏则西离世,Theranos放弃血检业务,天士力明星中药被

基因检测行业风云突变: 检测巨头互搏抢占市场

  基因检测巨头近日与其对手在法庭上展开交锋,这一战争使得本应前途光明的检测热潮蒙上了一片阴云。   尽管基因检测巨头Myriad Genetics8月13日讨论公司第四季度及去年整个会计年度财政收支状况的电话会议中,并未提及美国好莱坞著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的“切乳事件”,但是仍旧不能掩盖检测巨

到底什么样的免疫疗法有效?

   现在要谈癌症治疗,必然离不开的话题就是免疫疗法。  自从美国《自然》杂志发表《“免疫治疗时代已经到来》的署名文章,美国《纽约时报》和《科学》杂志将肿瘤免疫治疗评为“重大突破”后,免疫治疗不仅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也同时成为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关注焦点。免疫药物给癌症治疗带来

全球新冠疫苗研发竞速 哪些疫苗已进入临床实验?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当地时间16日表示,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mRNA-1273”)当天在西雅图开始首次临床试验。首批接种疫苗的志愿者有45人,均为18至55岁的健康成年人,其中4人在16日接受注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布消息开始临床试验。/NIH网站“临床试验的启动速度之快,创下纪录。”

施一公:潜规则也不能磨去我的棱角!

  施一公:国内学术界的潜规则,改变不了我几十年形成的人格和做事方式  “温总理,您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中国大师级人才求贤若渴的心情。但是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就不可能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该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2010年1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一会议室听取科教文卫体

有趣又有料的生物书单

  小编一直觉得,生物是一门包罗万象、充满惊喜的学科,不像学工程的一般出现在工地上,学计算机的永远坐在电脑前,说自己学生物的,一般不能被准确预知工作地点,你可能在冻地跺脚的南极观察全球厄尔尼诺现象对南极生态圈的影响,也可能在趴在某个闷热的非洲草原上研究狮群的生活习性,当然了,你也有可能拿着移液枪天天

基因测序技术随“新”而“动”

  【摘要】5月16日,在杭州举办的“2014转化医学高峰论坛”上,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旗下Life Technologies中国区仪器平台销售总监张焱女士指出,基因组工具的发展突飞猛进,转化医学正从一个平台深入到医疗领域的方方面面,创新技术和方法令人应接不暇,临床应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十年

人类基因专利化阻碍创新?高额检测费引争议

  好莱坞当红明星安吉丽娜·朱莉由于基因缺陷毅然选择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术的消息,让BRCA1基因走入了公众视线,引燃了人们对肿瘤基因筛查的关注。同时,这也加速了基因专利战的升级——美国最高法院将于6月底前对万基遗传公司一案作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这家公司拥有肿瘤抑制基因BRCA1和 BRCA2

多少钱做一次乳腺癌基因检测

  歌手姚贝娜的去世,让乳腺癌——这种被称作“红颜杀手”的疾病,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治乳腺癌这一问题,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热议。  或许值得庆幸的是,奥斯卡影后安吉丽娜·朱莉早在两年前,就通过基因检测和相应的切除手术,将自己患乳腺癌的风险大大降低。  “我自身携带了一种错误的基因—BRCA1,我的医生

Science回顾报道:贺建奎如何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Science》通过贺建奎的前公关助手Ryan Ferrell,追踪采访与贺建奎相关的人物,用碎片信息拼出了整个事件的大致轮廓——这位本来做测序公司的生物物理学家如何转向并让首例基因编辑婴儿横空出世?他如何起步、获得经费、与同行进行交流、同行当时的建议是什么、事后又如何评论此事?  2017

饮用水除砷技术和材料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国际认证机构(NSF International)在中美两国三地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对一项能有效消除饮水中砷污染装置微鼻水过滤器的认证,这项技术和材料将水砷浓度降低至美国环保署(EP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定的健康标准以下。  这一技术突破,使全球含砷饮用水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