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Nature:配对为了遗传交换

对于重组的发生而言,染色体必须找到它们同源的伴侣,随后确定遗传重组的位点。两项新的研究为了解同源染色体如何找到并确定彼此透露了更多的信息,一项研究在裂殖酵母中完成的,另一项则在芽殖酵母中进行。另一个研究小组改进了对小鼠体内后续步骤的理解——测定了双链断裂的位点。 在酿酒酵母中,染色体配对伴随着快速减数分裂染色体运动(RPM)。在这些运动期间,染色体终端在核膜上簇集,导致了“染色体气味”的形成,它被假设刺激了染色体配对。利用一种新的 “碰撞陷阱”系统,Lee等人在酿酒酵母中研究了染色体配对。他们生成的菌株使得不同的染色体能够通过四聚物lacI–GFP结合到lacO连环体上而交叉结合。这一“被捕获的”染色体的短暂交互作用以及诱捕能够在单个荧光灶上被观测到。利用针对PRM调节蛋白的菌株突变体,他们发现RPM能够培养同源和异源染色体的相互作用,并且同源配对的动力学与RPM活性一一对应。然而,气味的形成与同源配对率并不对应,......阅读全文

中科院合纽约大学两篇Nature:新世界--单染色体酵母

  生物学教科书中将自然界存在的生命体分为具有被核膜包裹染色体细胞核的真核生物和染色体裸露无核膜包裹的原核生物。染色体携带了生命体生长与繁殖的遗传信息,真核生物通常含有线型结构的多条染色体,而原核生物通常含有环型结构的一条染色体。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成功融合了真核生物酿酒酵母(Saccharo

“人造生命” 我国科学家“创造”世界首例单染色体真核细胞

  日前,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把酿酒酵母细胞里原本天然的16条染色体,人工融合成单条染色体,且仍具有正常的细胞功能。既改变了染色体的结构,又仍保有生命的“活性”,人工蜕变出一个全新细

人工合成4条酵母染色体我国科学家开启“再造生命”新纪元

  大姑娘出嫁——头一回!3月10日出版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的形式同时刊发了中国科学家的4篇研究长文!  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大基因分别完成的这4篇长文,介绍了真核生物基因组设计与化学合成方面的系列重大突破:完成了4条真核生物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化学合成——要知道,酿酒酵母总

世界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有中国科学家创造

  日前,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历经4年努力攻关,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是合成生物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 覃重军(左二)研究团队正在分析人造酵母菌株的脉冲场凝胶电泳验证图。  该成果于

天津大学最新文章:酵母基因组工程

  生物通报道: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人工合成突破了真核生物基因组重新设计与合成, 将引发基因组工程研究新的高潮. 近期来自天津大学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以酵母基因组工程为例, 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不同策略的基因组工程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并展望

创造出仅有一条染色体的酵母菌株 由中国科学家创造!

   几乎所有已知的天然真核物种都有多条染色体,除了雄性蚂蚁(Myrmecia pilosula)只含有一条染色体。此外,真核生物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而与其生物学特征没有明显关联。例如,在哺乳动物中,人(智人)二倍体细胞具有46条染色体,而印度麂(Muntiacus muntjak)的二倍体细胞具有最

中国科学家已经迈入“改造”生命的大门!

  人类能否创造生命?“上帝”的特权能否交由人类自己掌控?选择与人类有1/3同源基因的真核模式生物酿酒酵母为突破口,将其天然16条染色体融合改造为1条巨大染色体,这个合成生物学领域开展的“异想天开”的结构设计与工程化实施,终于梦想成真!  合成生物学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

人造酵母:捅破生命界限的“窗户纸”

  覃重军说自己是个“懒人”,最近5年来,他平均每年的论文还不到1篇;他也不怎么去积极申请经费,每天要么在单位院子里散步,要么就是关在办公室里,琢磨事儿。   他开玩笑说,像他这样的人在别的地方,估计早就被开除了。   但是,他所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非但没

人造酵母:捅破生命界限的“窗户纸”

  覃重军说自己是个“懒人”,最近5年来,他平均每年的论文还不到1篇;他也不怎么去积极申请经费,每天要么在单位院子里散步,要么就是关在办公室里,琢磨事儿。   他开玩笑说,像他这样的人在别的地方,估计早就被开除了。   但是,他所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非但没

创建成功!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覃重军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该成果于北京时间8月2日发表在《自然》上,是合成生物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人造单染色体酵母与天然酵母细胞对比图,两者形态相似,但染色体的

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在我国创建成功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覃重军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该成果于北京时间8月2日发表在《自然》上,是合成生物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人造单染色体酵母与天然酵母细胞对比图,两者形态相似,但染色体的

Chem Soc Rev综述酿酒酵母染色体人工合成的技术和方法

  DNA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我们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方便地“阅读”生物体的遗传编码序列,但是很多复杂生命信息很难单纯通过DNA测序获知,如果能够人工合成染色体,实现DNA认知从“阅读时代”到“书写时代”的转变,将有助于对复杂生命现象的理解。近日Chem Soc Rev杂志刊登了天津大学元英

天大化学再造酵母走向应用 自然通讯 研究长文同期发表

  本站讯 2018年5月22日,天津大学元英进教授带领的合成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期刊同期发表三篇研究长文,文中介绍了精确控制基因组重排技术等一系列研究成果。该成果填补了基因组结构变异的技术空白,提高了细胞工厂的生产效率,加速了微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学知识的发现。这是继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打破非生

Nature:构造酵母染色体

   合成生物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构建那些复杂的人工合成有机体。目前,在酵母细胞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采用分段式方法,研究者已经可以将整个酵母染色体转化成为合成序列了。  生物细胞其实很像是一台计算机——基因组可以比作软件,它负责对细胞的构成进行编码,细胞器则犹如计算机的硬件,负责读取并运行软件的

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创建成功

覃重军研究员在观察单染色体酵母的生长情况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该成果于北京时间2018年8月2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这一成果在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细胞命运可塑性的分子

全球200多位科学家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目的究竟为何?

  演化生物学家Stephen Jay Gould曾经思索:如果将生命演化的历程像磁带一样倒带并重新播放,那将会发生什么呢?通过从零开始再造染色体,合成生物学家检验了古尔德的部分设想。他们在酵母中加入了人工合成的染色体,并观察经过改造的生物体是否还能正常发挥功能。  根据3月9日发表在《科学》期刊上

世界首例!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在中国诞生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该成果于北京时间2018年8月2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这一成果在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细胞命运可塑性的分子机制与调控”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里程碑的突破!中国科学家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今早宣布,其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该成果于8月2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该成果完全由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是合成生物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  人类能否创造生命?

天津大学同期刊发两篇Science文章:合成生物学重大成果

  由天津大学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元英进领导的研究组3月10日在Science杂志上刊发两篇文章,一篇文章报道了全化学合成重新设计的真核生物酿酒酵母十号染色体,长达707 Kb,创建了一种高效定位生长缺陷靶点的方法(pooled PCRTag mapping[PoPM]),解决了合成型基因组

天津大学同期刊发两篇Science文章:合成生物学重大成果

  由天津大学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元英进领导的研究组3月10日在Science杂志上刊发两篇文章,一篇文章报道了全化学合成重新设计的真核生物酿酒酵母十号染色体,长达707 Kb,创建了一种高效定位生长缺陷靶点的方法(pooled PCRTag mapping[PoPM]),解决了合成型基因组

仅有1条或2条染色体而非传统16条染色体的新型酵母菌株

  英国《自然》杂志1日在线发表了两项遗传学重磅研究:中美两国科学家已经创造出仅有1条或2条染色体而非传统16条染色体的新型酵母菌株,融合酵母全部染色体未显著损害细胞适应性。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分散在多条染色体,染色体数量因物种而异。譬如,人类拥有23对染色体,但我们的猿类表亲拥有24对,而雄性杰克

科学家找到优化酵母新途径

   5月22日,《自然—通讯》发表了Sc2.0项目的一系列论文,表明将LoxP 介导的合成染色体重组和修饰演化系统(SCRaMbLE)应用于酵母的合成染色体,可以加快酵母菌株演化。  酿酒酵母是一种常用工业生物,需要经过一定改造才能产出特定产物或忍耐严酷的工业条件。SCRaMbLE系统旨在通过重排

科学家找到优化酵母新途径

  本报讯 5月22日,《自然—通讯》发表了Sc2.0项目的一系列论文,表明将LoxP 介导的合成染色体重组和修饰演化系统(SCRaMbLE)应用于酵母的合成染色体,可以加快酵母菌株演化。   酿酒酵母是一种常用工业生物,需要经过一定改造才能产出特定产物或忍耐严酷的工业条件。SCRaMbLE系统旨

全球研究人员致力于创造首个合成真核生物基因组

  10年前,当遗传学家Ronald Davis首次提出,他的同事正在尝试创造人工酵母染色体,并将其放入活细胞时,Jef Boeke并没有太多想法。Davis就职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他提出,实验室酵母是当时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下一个发展方向。不过,Boeke并不理

真核细胞表达系统-1

自上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诞生以来,基因表达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的进行,在技术方法上得到了很大发展,时至今日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越来越多的基因被发现,其中多数基因功能不明。利用表达系统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目的基因是研究基

真核细胞表达系统的类型与常用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原核表达系统是常被用来研究基因功能的成熟系统,由于原核表达系统具有包涵体蛋白不易纯化、蛋白修饰不完整等缺陷,人们也开始利用真核细胞表达系统来研究基因。自上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 技术诞生以来,基因表达技术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的进行,在技术方法上得到了很大发展,时至今

杨焕明教授发表Science文章:二号染色体的人工合成

  2006年,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的杨焕明教授等人首先完成了所承担的3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北京区域”(短臂由标志D3S3610至端粒区段约3千万个bp)的测序和分析,在Nature杂志公布了人类3号染色体的DNA测序结果和分析说明,时隔11年,包括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美国等国家

杨焕明教授发表Science文章:二号染色体的人工合成

  生物通报道:2006年,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的杨焕明教授等人首先完成了所承担的3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北京区域”(短臂由标志D3S3610至端粒区段约3千万个bp)的测序和分析,在Nature杂志公布了人类3号染色体的DNA测序结果和分析说明,时隔11年,包括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两院院士评选的2018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1月2日在京揭晓。其中,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原型机首次亮相、我国水稻

科学家首次成功合成酵母染色体

  由美、英、法等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小组27日宣布,他们成功合成了第一条能正常工作的酵母染色体。这一成果被誉为攀上了合成生物学的新高峰,也是向合成人造微生物等生命体迈出的一大步。   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历时7年成功构造了源于酿酒酵母的被称作s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