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国再次批准进口两种转基因作物先正达孟山都获益

继上月批准进口16种转基因作物之后,本月17日,农业部再次批准进口两种转基因作物。根据中美达成的贸易协议,中国政府同意加快对生物技术方面申请的审批。此次是农业部第二次采取行动,批准转基因作物的进口。 根据农业部官网的报道,这两种新批准的作物是在7月16日批准的,有效期均为3年,用途皆为“加工原料”。两种作物分别为先正达公司的5307转基因抗虫玉米以及孟山都的87427 耐草甘膦转基因玉米。其中先正达5307玉米将在该公司的“Agrisure Duracade”品牌下销售,孟山都的87427 玉米将在“抗农达”(Roundup Ready)品牌下销售。 先正达首席执行官Erik Fyrwald表示:“这次批准进口为我们玉米种子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会为种植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优质的杂交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良好的基因,同时还包含了最新的玉米根虫控制技术。” 玉米根虫每年都会给美国种植者带来超过10亿美元的损失,而Agr......阅读全文

转基因在中国的推广和传播途径:以抗虫棉为例

      中国是最早批准转基因生物技术商业化的国家之一。转基因抗虫棉在中国的商业化始于1997年,之后在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棉花主产区迅速扩散并被农民广泛种植。推广10年之后,全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比例达到64%,其中黄淮海棉区高达95%而

转基因研发单位数量不详难监管

   近段时间,新疆转基因玉米违规种植让公众将目光再次聚焦在转基因问题上。前天,转基因报道研修班的媒体记者团走进吉林公主岭转基因玉米试验基地,目睹了转基因玉米从培育到进入试验农田种植的全过程。农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转基因作物进入农田种植要经过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获得安全证书五个

转基因重大专项2014重点课题申报指南公布

  根据转基因重大专项总体实施方案和“十二五”实施计划,为更广泛地凝聚和整合国内优势力量,进一步推进各项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现安排一批重点课题,采取自由申请、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的方式遴选承担单位。   一、申报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申报内容必须在指南范围之内,超出指南范围的不予受理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根据转基因重大专项总体实施方案和“十二五”实施计划,为更广泛地凝聚和整合国内优势力量,进一步推进各项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现安排一批重点课题,采取自由申请、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的方式遴选承担单位。   一、申报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申报内容必须在指南范围之内,超出指南范围

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典型争议事件溯源

  转基因农作物被培育成功以来,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检验其安全性的工作就从未停止。然而,由于研究中存在的各种缺陷或失误,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进而引发公众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疑虑。   作为高技术实验品的转基因农作物,在其迈向公众日常生活的途中,因与人类休戚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广受争议而

转基因作物已非"小众" 转基因技术安全因素仍存疑虑

木瓜是生物技术公司瞧不上的小作物,却是美国夏威夷州农业支柱。上世纪90年代,公共科研机构植物病毒学家戴尼斯·冈萨弗斯培育的转基因抗病毒木瓜 “彩虹”得以推广,拯救了受环斑病毒危害的木瓜产业。如今,夏威夷木瓜除销往美国本土和加拿大外,也占据了日本市场。                       

转基因之争:科学还是政治?

  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中国社会舆论中争讼最为激烈和持续的焦点话题之一,是一个普通人看似几乎插不上嘴的专业科学问题:转基因农作物应不应该商业化?   而有关转基因问题的论战,现在越来越异化为不同政治立场之间的纷争,乃至谩骂。它实际上已经完全脱离了最初的科学研究和食品安全范畴,沦为一场迷失了目标的情

转基因疑云背后:孟山都公关政府角力国家战略

   转基因技术和中国粮食安全与主权的话题在历经一年的争论热议,以及多轮政府决策者、非政府组织以及消费者的互动之后,岁末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12月8日,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就转基因问题给出官方定调:“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应用是大势所趋, 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

陕西4千亩转基因玉米被铲 转基因食品恐惧问题难解

  据媒体报道,本月初,陕西榆林靖边县4000多亩玉米被当地政府强行铲除事件被曝光后引起社会关注。在玉米即将成熟收获之际,如此“大动干戈”的背后竟是农民种植的玉米父本中包含转基因成分。  为了稍作弥补,当地政府承诺向农户每亩补偿1400元。而“始作俑者”玉米种子提供者刘振国已被警方以非法经营罪拘留,

农业部称转基因被妖魔化不利国家科技进步

  6月13日晚上8点56分,一条新闻出现在新华网上:中国农业部批准发放三个转基因大豆(4687,2.00,0.04%)进口安全证书。此前几天,巴西农业部和阿根廷农业部分别对媒体表示他们获批了向中国出口三种转基因大豆,阿根廷还获批向中国出口一种转基因玉米(2424,0.00,0.00%)。

郎咸平:转基因的泛滥将会是阳光下的谋杀

  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获得两个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及其同事。这是中国首次为转基因水稻颁发安全证书。   安全证书是转基因作物品种上市之前最难的一个关口,这意味着该品种的生产性试验结束并获得农业主管部门认可,技术方面

食用风险有多大?中国拒收美国转基因玉米引发关注

  国家质检总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从2013年10月至今,因为检出未经我国农业部批准的MIR162转基因成分,已退运了100多万吨美国进口玉米。  对于转基因农产品,社会认识不统一。转基因玉米用途是什么?食用是否安全?美国人吃不吃转基因食品?为此,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走访了中国农业部、美国农业部、中

专家呼吁转基因管理要与时具进

  国内有关转基因大豆、水稻、玉米等转基因作物滥种的说法一直频繁出现。其中水稻和玉米虽然有品种已经取得了农业部颁发的转基因安全证书,但是一直没有批准商业化种植,而国内并没有研发转基因大豆种子。目前我国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木瓜。   据了解,农业部都每年开展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指导各地农

转基因作物:真实、虚假与未知

  超级杂草、自杀与基因的悄悄传播——有关转基因作物,哪个为真实,哪个为虚假,哪个尚属未知的呢?2013年5月2日的《自然》杂志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报道。文章认为,转基因作物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是对其进行污蔑也是不应当的。真理存在于两者之间的某个位置上。   在有关转基因食品与作物的激烈争论中,

关注转基因:国家如何监控安全 产业化路在何方

   全国媒体记者转基因报道研修班近日在长春举行,重点讨论了转基因安全性与安全认证的相关问题,并针对中国当前转基因产业化的路径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国家转基因发展前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期间,担任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总工程师的中国工程院万建民院士,农业部科教司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知识产权

黄大昉回应转基因七疑问:转基因将成为常规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   “转基因”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日前,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发布的《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一文,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讨论。28日,人民网记者就网民所关心的七大疑问,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   疑问一:“转基因增产”是真

中国转基因作物发展路线

  目前,中国农业面临着三方面的重大挑战。首先耕地锐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其次,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占有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左右。再次,病虫害、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恶化。   发展转基因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转基因农作物品种能够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事关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农业部高度重视,不断健全制度,强化监管。目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规范有序,总体可控,但在一些地方偶有发生违规扩散现象,引起社会关注。各级农业部门要充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事关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农业部高度重视,不断健全制度,强化监管。目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规范有序,总体可控,但在一些地方偶有发生违规扩散现象,引起社会关注。各级农

林敏研究员:转基因热点争议问题及应对策略

  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杂交方法本质相同。都是在原有品种基础上对受体生物进行遗传改造,转基因技术是传统育种方法的重要补充。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中性技术,安全不安全关键在于转什么基因。采用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出比非转基因品种更为安全的品种。   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人类的生存与健康,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农业部进一步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事关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农业部高度重视,不断健全制度,强化监管。目前,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规范有序,总体可控,但在一些地方偶有发生违规扩散现象,引起社会关注。各级农业部门

北大前校长许智宏院士:转基因生物技术在争议中前行

  本文根据2016年4月14日许智宏在浙大“求是大讲堂”的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整理人:沈梁燕 王心怡         讲座人:许智宏,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校长;曾获

隆平高科:或将牵手奥瑞金生物育种大布局

       就在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在北京召开的前夕,两个国内种业巨头悄然牵手,为此次种子大会的顺利召开打响了头炮。  5月14日晚间,隆平高科(000998.SZ)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湖南新大新股份有限公司拟以初步报价每股2.

法国转基因现状

  法国南部的波尔多地区距离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省只有200多公里远,属于同一个气候带,都是玉米螟曾经肆虐过的地区。农场主克劳德·梅纳拉(Claude Menara)在他新建的库房里接待了本刊记者,这座库房是用来安置大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屋顶装有一整排太阳能电池板,除了自用外还可以把多余的电以

转基因标示陷困境 官方面临选择难题

  围绕转基因食品,除了传统的“挺转”和“反转”对峙双方外,是否必须标示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即便是将于10月1日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已经规定“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关于是否标示、如何表示的争议也并未停歇。   反对标示者以标示是对转基因食品的歧视、标示的代价极大、知情权应该

转基因水稻安全性遭质疑 袁隆平称不能预知危害

        “欧美科学家都不敢断定这项技术一定是安全的,中国科学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拿下安全证书似不稳妥”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发自北京 “中国成为国外转基因粮的生死试验场”“民族的噩梦”……已经两个月了,有关转基因

转基因玉米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7月29日,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瑞金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举办转基因玉米研发现场会,展示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抗虫转基因玉米研发中的突破性进展。  据介绍,我国独立创制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已获得安全证书,并完成了产业化准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

市场抗拒转基因作物 欧盟农业面临挑战

图片说明:2008年11月24日布鲁塞尔,一位绿色和平组织的抗议者在欧盟总部大楼前进行的抗议活动中展示被画上鬼脸的转基因玉米。   欧洲农民很可能将在世界粮食市场上落于劣势,因为欧盟的粮食消费者们对转基因粮食充满敌意,这阻碍了科学家对培养高产量抗虫害的粮食作物的研究。   目前欧盟只批准了一种转

挺转派力证转基因安全:吃猪肉不会转入猪基因

  2004年10月有“农业诺贝尔”之称的世界粮食奖授予中国水稻育种家袁隆平,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育种方面的巨大贡献。9年之后,2013年的世界粮食奖颁给了在植物转基因技术方面的三位先驱,三位获奖者在1983年几乎同时研发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植物,并在今后的三十年中,不断发展和推进了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食品"致癌、致不育、欧美不吃"都是谣言

  针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问题,农业部于日前组织专题新闻发布会,公开说明情况,这是近年来头一次。  农业部表示,通过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都是安全的,“转基因玉米致广西大学生精子活力下降”等谣言毫无事实依据,被科学界一一否定。  色彩鲜艳的圣女果是转基因产品,这是真的么?  目前,我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