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跨界污染仍存争议外媒称中国正努力解决问题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雾霾已经越来越成为韩国的问题,中国应该尽快想办法治理”、“ 中国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邻国的感受啊?这种污染物对老人和孩子真的不好”,韩国网民对中国雾霾的抱怨不少,但中国出现严重雾霾与韩日PM2.5数值升高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吗?这目前仍是个有争议的问题。 英国广播公司3日题为“中国多地雾霾严重,入侵朝鲜半岛”的文章称,有中国气象专家称,由于雾霾和沙尘受全球范围内的天气系统影响,不能简单地将日本和韩国遭遇的雾霾或沙尘说成是“来自中国”。 有中国气象专家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雾霾向周边扩散,主要涉及的是气溶胶的长距离输送问题,这个问题很复杂,没有经过科学调查,不能凭直觉得出结论。还有中国专家认为,PM2.5等颗粒物,在大气环流过程中有扩散、降解和稀释的作用,最终将溶解到云端通过降雨落下,虽然颗粒物、浮沉可以通过强度大的沙尘暴等某一种天气过程“漂洋过海”,但不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很直接的影响。......阅读全文

污染物排放是雾霾“元凶” 不利气象是“帮凶”

  西安市治污减霾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污染物排放是雾霾天的“元凶”,不利的气象扩散条件则是“帮凶”。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排放、燃煤污染、工地扬尘和汽车尾气等等,到了冬季,燃煤污染就会更加严重。  “西安的雾霾有自身的特点,因为西安的地形较为特殊。”这位负责人说,西安地处关中盆地,南有秦岭,北

雾霾倒逼 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变严

  记者日前从环保部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通过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环保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及其配套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等3项标准。   据了解,我

从科学的角度了解雾霾、解析雾霾

  生活在北方城市的人们近三年普遍感受到,雾霾的发生频率在不断增加,特别是2013年和2014年, 雾霾发生的次数之频繁,持续时间之长,污染程度之重都创下了记录,2013年1月北京发生了 PM2.5污染历史峰值,2014年1月发生了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污染期,即便是在理论上不会出现雾霾的春夏两季

美学者称中国污染物飞越太平洋导致洛杉矶雾霾

  据英国《独立报》1月21日报道,美国著名科学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近日在发表论文(论文全文)中称,中国外向型的制造行业排放的污染物正飘越太平洋给美国西部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并认为这是美国大量外包制造业的“自食其果”。   该研究报告由在3个国家工作的9名学者撰写而成,通过对各经济体之间互联

北京雾霾今逐渐消散 周四雾霾可能再来

  又一个周末在雾霾里度过,今天终于迎来好消息,一股从东北方向赶来的冷空气将在午后抵达京城。市气象台预计,今天午后起,在弱的偏东风的作用下,雾霾将逐渐消散,但想彻底转好,还要等到夜里随着风力的加大,将雾霾“驱逐出境”。明后天,京城将拥有两天好空气。  昨天白天,北京大气能见度进一步转差,整个天空都灰

专家解读近期雾霾原因 多因素叠加致接连雾霾

  秋冬季节是我国雾霾污染高发季节,10月以来我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接连发生大面积的雾霾污染,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持续处于重度污染以上级别。   针对这一情况,10月25日,环境保护部在北京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重污染过程专家解读座谈会。   会上,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

穹顶之下,不止雾霾

  看完柴静的雾霾报告,你可以看看这个:  本文摘自《无癌的世界》一书,作者是一位美国医生,她的职业和癌症密切相关。写作本书,她的出发点和柴静一样,因为她也饱受来自亲友患癌的切肤之痛。无论你是一个健康人,还是正饱受着癌症的煎熬,以下问题的回答是你必须知道的真相!  除了雾霾,还有什么致癌物?  环境

“黄蜂”发飙,吹散雾霾

   昨天,网上一个关于雾霾的传言不胫而走:那团笼罩京津冀上空数日的重雾霾,被冷空气吹往南方,今天会飘到浙江。消息说得有理有据,说雾霾昨天到达上海,今天正式影响杭州。这让很多人心有余悸,去年秋冬季浙北曾连续遭遇数次重雾霾,至今让人印象深刻。而今年才入秋,恐怖的雾霾就要迫不及待杀过来了吗?   今天杭

雾霾来袭 原因何在

  ●12月18日,我国中东部持续大面积重污染天气,日均浓度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共有71个,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共53个。多地空气质量指数小时值“爆表”  ●19—21日不利气象条件持续,污染物扩散条件极端不利,重污染天气影响范围和污染程度呈逐步上升趋势。22日,随着冷空气南下,污染情况有望

全国多地仍被雾霾笼罩 中国式治霾能否霾开雾散

  当节日喜庆的硝烟散尽,全国多地却仍笼罩在阴沉的雾霾之中。   重重雾霾加重了人们的疑虑——从“洒水抑尘”到“停工停课”,从“雾霾罚单”到“免职开除”,各地治理雾霾的措施多样、语态坚决,为何效果并不明显?政策在落实中又遭遇了哪些尴尬与问题?突破“十面霾伏”的症结何在?   “尴尬”的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