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一支乙脑疫苗的国际化之路

2015年2月15日,中国医药集团旗下中生股份所属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所)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完成交付178.9万人份乙脑减毒活疫苗(以下简称乙脑疫苗),这是UNICEF首次向中国采购疫苗,发往老挝。 疫苗是桩大买卖 直到此时,成都所国际贸易部经理杨陵江才意识到,这不再只是一笔寻常的疫苗市场采购生意——过去10年,成都所花费近8年通过了这支疫苗的国际化产品“预认证”;又花了2年,它完成了第一笔UNICEF的订单。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中国唯一一支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疫苗预认证的疫苗。所谓“预认证”,即WHO于1987年推出的“疫苗预认证体系”,以确保向国际疫苗采购平台供货的供货商产品安全和符合标准。 疫苗是桩大买卖。在疫苗生意中,UNICEF扮演着目前全球最大的疫苗集中采购商角色,它每年代表100个国家进行疫苗采购,其数量约占发展中国家总需求的40%。根据英国制药和生物科技行业......阅读全文

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与水痘减毒活疫苗联合接种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常在儿童中暴发流行。近年来,国内有研究[1-3]显示,接种2剂次的水痘疫苗与1剂次相比,具有更好的免疫持久性和更强的保护性。世界卫生组织文件[4]中指出,单价水痘减毒活疫苗与其他儿童疫苗同时接种是安全的,免疫原性不劣于单独接种,如破伤风

“乙脑活疫苗之父”俞永新的坚持与梦想

  身穿白大褂,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永新说,他至今都无法忘记上世纪中叶全国乙脑流行时的情景。“那个时候医院里脑炎病人很多,儿童医院病房和过道里满满地都是生病的孩子”。  60多年之后,俞老的研究小组研制出的减毒活疫苗帮助把全国每年的乙脑发病人数由以往的最多17万多降到万人以下。  去年10月,该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免疫

7.免疫乙脑病毒产生坚强的持久免疫力,迄今没有见到临床病例在痊愈后第二 次感染发病 的报道。且如上述,乙脑病毒的抗原变异不显著,尚未发现在免疫保护力方面明显不同 的型或亚型,这就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特异性预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应用的乙脑 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两种。灭活疫苗的制造方

减毒[活]疫苗的概念

中文名称减毒[活]疫苗英文名称live vaccine;attenuated vaccine定  义应用保留有免疫原性的减毒或无毒的病原生物所制成的一种疫苗。如卡介苗、麻疹活疫苗等。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应用免疫(二级学科),免疫预防(三级学科)

减毒[活]疫苗的概念

中文名称减毒[活]疫苗英文名称live vaccine;attenuated vaccine定  义应用保留有免疫原性的减毒或无毒的病原生物所制成的一种疫苗。如卡介苗、麻疹活疫苗等。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应用免疫(二级学科),免疫预防(三级学科)

特异性免疫的预防治疗方式人工主动免疫的介绍

  是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菌苗,疫苗,类毒素),刺激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疾病的特异性预防.  (一)疫苗  1.死疫苗收获经培养增殖的免疫原性强的细菌,用理化方法灭活而制成.如百日咳,伤寒,乙脑等疫苗.  2.活疫苗亦称减毒疫苗,从自然界发掘或通过人工培育筛选的减毒或

人工主动免疫获得特异性免疫的方法

是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菌苗,疫苗,类毒素),刺激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疾病的特异性预防.(一)疫苗1.死疫苗收获经培养增殖的免疫原性强的细菌,用理化方法灭活而制成.如百日咳,伤寒,乙脑等疫苗.2.活疫苗亦称减毒疫苗,从自然界发掘或通过人工培育筛选的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体

人工主动免疫的方式方法

是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菌苗、疫苗、类毒素),刺激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疾病的特异性预防。(一)疫苗1.死疫苗收获经培养增殖的免疫原性强的细菌,用理化方法灭活而制成,如百日咳、伤寒、乙脑等疫苗。2.活疫苗亦称减毒疫苗,从自然界发掘或通过人工培育筛选的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体

乙型脑炎疫苗的简介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人畜间流行。常累及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重不一,重型患者病死率很高,幸存者常残留有明显的后遗症。  乙脑疫苗预防乙脑可收到明显的效果,1960年我国开始使用地鼠肾细胞组织培养灭活疫苗,一直沿用至今。80年代后期,我国又研制成功并使用

仲景使用乌头的配伍减毒方法

    乌头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乌头的临床应用广泛,尤以祛粉丝止痛见长,在众多疑难病证的治疗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又因其有大毒,加之品种混杂、炮制缺乏规范、配伍不合理等原因,故历史上不乏乌头中毒的记载,直到今天还见到此类的临床报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