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黄建平团队提出气候变化研究新视角

今夏各地频发高温、暴雨,北美爆发森林大火,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再次给人类敲响气候变化的警钟。 “过去我们一直关注二氧化碳浓度快速上升,却忽视了大气中氧浓度的变化。”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黄建平教授对记者说。目前,大气中氧气浓度下降的速度是二氧化碳上升速度的两倍,假定二氧化碳排放维持高排放情景,预计本世纪末,年氧气消耗将从现在的39Gt(1Gt=109t)增加到约100Gt。该成果于2018年8月在线发表于《科学通报》(英文版)。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系统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在科学界密切关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增加对全球气候、生态系统的影响时,我们却忽视了大气中另一个主要成分——氧气的变化。氧气作为地球大气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在全球生物化学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维持人类及多数生命体各项生理活动的第一需要。然而,国际上对地球系统中氧循环的研究仍十分有限。 2017年,一个偶然的灵感使黄建平开始关注大气中......阅读全文

黄建平:坚守西北高原的科研之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090.shtm在广袤的西北高原,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相互交织,并与古老的黄河文明相伴。正是在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下,扎根着一位地球科学领域卓越的科学家,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2003年,在美国工作

黄建平:氧气收支缺口将扩大-浓度将加速下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617.shtm 中新社西宁7月13日电 (记者 孙睿)“研究显示,化石燃料燃烧是引起全球氧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全球变暖背景下,光合作用产氧增加不显著全球变暖背景下,光合作用产氧增加不显著;全球氧

兰大黄建平团队提出气候变化研究新视角

   今夏各地频发高温、暴雨,北美爆发森林大火,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再次给人类敲响气候变化的警钟。  “过去我们一直关注二氧化碳浓度快速上升,却忽视了大气中氧浓度的变化。”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黄建平教授对记者说。目前,大气中氧气浓度下降的速度是二氧化碳上升速度的两倍,假定二氧化碳排放维持高排放情景

黄文魁子女捐资设立兰州大学“文魁基金”

3月27日,“文魁基金”捐赠仪式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举行。著名化学家黄文魁先生子女黄智申、黄智兰、黄智涵向兰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600万美元,支持学校化学及相关交叉学科事业发展。黄文魁先生之子黄智涵、儿媳达晓宇,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涂永强,兰

丝路环境与干旱气候监测预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组建方案专家咨询会召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238.shtm1月12日,丝路环境与干旱气候监测预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组建方案专家咨询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黄建平教授,中国气象局总工程师黎健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

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全球变暖,-氧气浓度将加速下滑

据研究显示,化石燃料燃烧是引起全球氧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全球变暖背景下,光合作用产氧增加不显著全球变暖背景下,光合作用产氧增加不显著;全球氧气收支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氧气浓度降加速下滑。”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在第四届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7月12日至22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394.shtm1月12日,丝路环境与干旱气候监测预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组建方案专家咨询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国雄、丑纪范、穆穆、焦念志、陈发虎、王会军、陈大可、戴永久,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

全国大气环境遥感与协同分析学术会议在兰州召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012.shtm5月10日至12日,由兰州大学主办,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承办的2023大气环境遥感与协同分析学术会议在兰州顺利召开

研究称气候变暖对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区影响更大

  近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黄建平课题组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吴召华团队合作研究发现:全球陆地整体自1900年至今在不断变暖,累积变暖最剧烈的区域是北半球中纬度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域,该区域近几十年增温速率达到了每10年0.4摄氏度。该项成果已在《自然

多波段拉曼荧光激光雷达研制成功-可用于雾霾探测

  近日,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带领科研团队研制出我国首个多波段拉曼-荧光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不仅可用于大气雾霾探测的研究及预警,还可用于卫星数据校正、医疗气象观测等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多波段拉曼-荧光激光雷达系统用高功率激光器向天空同时发射三束激光

李灿院士-江雷院士-黄维院士-郎建平院士等成果速递

  1. Nature Chem.:双重电催化可实现共轭烯烃的对映选择性氢氰化  手性腈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和生物活性化合物中。对映选择性烯烃氢氰化反应是合成这些分子的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然而,目前仍然在研究以宽底物范围和高官能团耐受性为特征的普遍适用的方法。近日,康奈尔大学Robert A.

河南疫情持续多久?兰州大学研发疫情预测系统给出答案

  2020 年 5 月 25 日,兰州大学研发出全球首个“新冠疫情预测系统”。有力支撑了我国“早发 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管控措施。获得钟南山院士的公开肯定。  钟南山强调,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中心研发的“全球新冠疫情预测系统”的预测是相当可靠的。该中心对于去年北京新发地疫情的预测

钟南山点赞!兰大研发首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

  近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实验室科技助力基层疫情防控万里行”启动仪式上,对兰州大学研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表示肯定,他称赞:“他们一些预测的模型还是相当可靠的。”  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利用跨学科研究优势,研发了世界上首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自2020年5月系统

钟南山点赞!兰大研发首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

  近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实验室科技助力基层疫情防控万里行”启动仪式上,对兰州大学研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表示肯定,他称赞:“他们一些预测的模型还是相当可靠的。”  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利用跨学科研究优势,研发了世界上首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自2020年5月系统

监测“城市呼吸”,助力“双碳”目标

“城市和人一样也会‘呼吸’,吸入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建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往我们更多关注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理所当然地认为氧气含量足够,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氧气已被过量消耗,这会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近日,

110-载坚守奋斗兰大扬帆再起航

   经历过辉煌、遭遇过曲折,创建于1909年的兰州大学开创了甘肃现代高等教育的先河。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作为全国重点大学的兰州大学屹立于中国西部。1979年,改革开放,兰州大学再次焕发青春活力,与中国的各行各业一起重沐春风,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国经历了几次高等教育改革,并以极快

美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对黄腹旱獭有助无害

  美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最新报告说,黄腹旱獭算是少数感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好处而非影响的动物了。   研究人员对生活美国科罗拉多州上东河谷的黄腹旱獭族群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普查,结果发现,温暖的天气似乎可以帮助这些动物储存脂肪,以度过严冬。当然,结果还发现,在较短的冬季,旱獭更容易存活下来,而

兰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

12月31日,兰州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网站以呼伦贝尔市突发疫情为例,首次发布了自己预测效果检验公式和预测准确率。详情如下兰州大学对11月28日呼伦贝尔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预测与分析自2021年11月28日呼伦贝尔市报告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以来,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协同创

大气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测和预警研究项目启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466.shtm近日,由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黄建平院士牵头的“大气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测和预警前沿交叉研判研究”项目启动会在甘肃兰州召开,该项目是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前沿交

我国沙尘天气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甘肃科学家的两项研究揭示出大气系统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拓宽了干旱气候变化趋势理解思路。研究成果表明,沙尘气候既可精细监测,也可以趋利避害。   兰州大学和北京大学利用“干旱气候与环境移动观测平台”,分析近15年的实测数据资料,系统开展沙尘气溶胶传输特性研究,形成了“沙尘与云和

最新!兰州大学发布对上海市的新冠肺炎疫情预测!

  这段时间,上海市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据数据显示,自 2022 年 3 月 1 日上海市报告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以来,截至 2022 年 4 月 10 日 24 时,上海市已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7328 例,感染病例 (确诊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病例之和减去无症状转确诊病例)2051

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是沙尘等气溶胶输送的转运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63.shtm 青藏高原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示意图 兰州大学供图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刘玉芝等在《地球科学评论》发表文章,文章提出青藏高原是沙尘等气溶胶

研究发现全球变暖不均有升有降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首次详细查看了全球地表变暖在过去100年里的动态,发现全球变暖在世界各地是不均匀的,有些区域升温,而有些却在降温。该研究成果刊登在5月4日《自然・气候变化》上。   研究表明,全球温度的确逐渐回暖。但历史记录显示,其没有以同样的速度在各地

犹如向大海滴水,他们成功做到给城市“量”呼吸

“如果把城市比作人,城市也会呼吸,吸入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以往我们更多关注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理所当然地认为氧气含量足够,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氧气已被过量消耗,这会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黄建平说。日前,黄建平团队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发表

钟南山两次点赞!河南疫情数据,这所高校又“神预测”!

  这是8月11日以来,河南省本轮疫情数据:  自8月16日起,连续三日无本土新增确诊病例。  7月31日至8月18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66例。  有不少网友指出,这所高校研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再次成功预测疫情走向。截图来源:甘肃共青团  中国青年报(ID:zqbcyo

周建平获“钱学森最高成就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262.shtm 中新网合肥4月24日电 (马帅莎 胡蓝月)4月24日,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为奖励取得突出科技创新成果、对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

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会议

中科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现场   3月19日,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丁永建对各位委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各位专家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指导和

研究指出蒙古国今春对我国北方沙尘平均贡献超40%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721.shtm今年春季,我国频繁发生沙尘天气。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研究团队借助先进的空气污染模型和卫星遥感技术,发现在我国今年春季频发的沙尘天气事件中,蒙古国对我国北方沙尘的平均

全球氧气收支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氧气浓度将加速下滑

  “研究显示,化石燃料燃烧是引起全球氧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全球变暖背景下,光合作用产氧增加不显著全球变暖背景下,光合作用产氧增加不显著;全球氧气收支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氧气浓度降加速下滑。”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在第四届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  7月12日至22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

兰州大学回应:消息不实!

  地处西部的兰州大学人才流失问题近年来屡次引起社会舆论关注。  澎湃新闻记者3月15日注意到,近期在微信公众号、知乎、微博等网络平台上流传一则消息称“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副校长王锐教授已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执行所长”,并指称兰州大学又一知名学者离职。  该办工作人员明确表示,王锐教授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