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仪的发展史

1910年Kottman发明了世界上最聚早的血凝仪,通过测定血液凝固时的粘度的变化来反应血浆凝固的时间。 1922年,Kugelmass用浊度计通过测定透射光的变化来反应血浆凝固时间。 1950年,Schnitger和Gross发明了基于电流法的血凝仪。 60年代,机械法血凝仪得到开发。 70年代以后,由于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使各种类型的全自动血凝仪先后问世。 80年代,由于发色底物的出现并应用于血液凝固的检测,使全自动血凝仪除了可以进行一般的筛选试验外,尚可以进行凝血、抗凝、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单个因子的检测。 80年代末,双磁路磁珠法的发明给血栓与止血的检测带来新概念,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原理,使光学法检测的一些影响因素在本类型的检测仪器上均不复存在。 90年代,全自动血凝仪免疫通道的开发又为血栓与止血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阅读全文

血凝仪的发展史

  1910年Kottman发明了世界上最聚早的血凝仪,通过测定血液凝固时的粘度的变化来反应血浆凝固的时间。  1922年,Kugelmass用浊度计通过测定透射光的变化来反应血浆凝固时间。  1950年,Schnitger和Gross发明了基于电流法的血凝仪。  60年代,机械法血凝仪得到开发。 

血凝仪的简介

  血凝仪,即血液凝固分析仪,是对血栓和止血进行实验室检查的仪器。止血与血栓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指标与临床各种疾患有着密切联系,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动静脉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肺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溶血尿毒综合症、慢性阻塞性肺炎等。中医药关于活血化瘀的理论与

血凝仪的结构

  血凝仪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半自动化及全自动化,前者主要检测一般常规凝血项目,后者则有自动吸样、稀释样品、检测、结果储存、数据传输、结果打印、质量控制等功能,除对凝血、抗凝、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进行全面的检测,尚能对抗凝、溶栓治疗进行实验室监测。

血凝仪的概述

  目前国内外各生产厂家生产的半自动血凝仪都是基于凝固法对血液凝固过程进行测量的。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连锁性酶反应的结果。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当某一凝血因子被激活后,可使许多凝血因子按一定的次序先后被激活,彼此之间有复杂的催化作用,被称为“瀑布样学说”。这种“瀑布样学说”产生的

血凝仪的作用

  脑梗死是医学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当前对其诊断多依赖头颅CT、磁共振(MRI)、脑电图及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图检查,对疾病有意义的临床检验指标却不多。在脑梗死患者的发病机制中,血小板异常和凝血功能异常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血凝仪来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  脑

血凝仪的简介

  目前国内外各生产厂家生产的半自动血凝仪都是基于凝固法对血液凝固过程进行测量的。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连锁性酶反应的结果。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当某一凝血因子被激活后,可使许多凝血因子按一定的次序先后被激活,彼此之间有复杂的催化作用,被称为“瀑布样学说”。这种“瀑布样学说”产生的

血凝仪的原理

  目前可开展的血栓/止血成份检测方法主要有凝固法、底物显色法、免疫法、乳胶凝集法等。在表中可注意到,在血栓/止血检验中最常用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内源凝血因子、外源凝血因子、高分子量肝素、低分子量肝素、蛋白C、蛋白S等均

血凝仪的应用

  血凝仪  止血与血栓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指标与临床各种疾患有着密切联系,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动静脉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肺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溶血尿毒综合症、慢性阻塞性肺炎等。中医药关于活血化瘀的理论与治疗工作研究也都涉及止血与血栓问题。为使临床准确运用

什么叫做血凝,血凝分析仪的用处?

什么叫做血凝,血凝分析仪的用处?    血液凝固过程简称为血凝。这是指血浆由流体状态转变成冻胶状态的全过程。血凝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步骤: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物催化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③凝血酶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从而形成冻胶状的血块。    凝血分最终过程是血凝块形成

血凝仪进行血凝检测的临床应用

  血凝分析仪是采用一定分析技术,对血栓与止血有关成分进行自动检测的临床常规检验仪器。在血栓出血实验室中最基本的设备就是血凝分析仪。  近年来,尽管血凝仪在功能多、方法多、自动化、智能化、随机性、多种高新技术应用、床旁分析实现、精密度和准确度显著提高等方面取得了可喜进步,但其发展仍受不少因素的制约。

血凝仪的使用原理

  目前可开展的血栓/止血成份检测方法主要有凝固法、底物显色法、免疫法、乳胶凝集法等。在表中可注意到,在血栓/止血检验中最常用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内源凝血因子、外源凝血因子、高分子量肝素、低分子量肝素、蛋白C、蛋白S等均

血凝仪的发展状况

  1910年Kottman发明了世界上最聚早的血凝仪,通过测定血液凝固时的粘度的变化来反应血浆凝固的时间。  1922年,Kugelmass用浊度计通过测定透射光的变化来反应血浆凝固时间。  1950年,Schnitger和Gross发明了基于电流法的血凝仪。  60年代,机械法血凝仪得到开发。 

血凝仪的测定方法

  光学法(比浊法)  光学法血凝仪是根据血浆凝固过程中浊度的变化来测定凝血功能。根据仪器不同的光学测量原理,又可分为散射比浊法和透射比浊法两类。  散射比浊法是根据待验样品在凝固过程中散射光的变化来确定检测终点的。在该方法中检测通道的单色光源与光探测器呈90O直角,当向样品中加入凝血激活剂后,随样

血凝仪的性能特点

  1、分析方法:光电磁珠法,真正消除黄疸、溶血、乳糜、浑浊,气泡等影响。  2、检测结果较光学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3、纤维蛋白原检测范围大,可检测结果超高或低纤维蛋白原的各种异常血浆。  4、育温计时系统,声光自动提示。  5、同时具备联动和手动两种方式启动测量,避免人工误差。  6、四通道一

血凝仪的检测项目

  目前的半自动血凝仪以凝固法测定为主,而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可以进行凝血、抗凝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的测定。  凝血系统  可以进行凝血系统的筛选实验: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测定;也能进行单个凝血因子含量或活性的测定,如纤维蛋白原(FIB)、凝血

血凝仪的测定方法

  光学法(比浊法)  光学法血凝仪是根据血浆凝固过程中浊度的变化来测定凝血功能。根据仪器不同的光学测量原理,又可分为散射比浊法和透射比浊法两类。  散射比浊法是根据待验样品在凝固过程中散射光的变化来确定检测终点的。在该方法中检测通道的单色光源与光探测器呈90°直角,当向样品中加入凝血激活剂后,随样

血凝仪的发展历程

  血凝仪的主要检测项目是凝血四项,一般是在术前的准备工作中会用到,通过凝血四项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患者的止血功能是否存在缺陷,避免术中出现大出血的情况,而应对不及时,导致严重的后果。血凝仪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其检测的方便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逐步提供。  1910年Kottman发明了世

血凝仪的养护方法

  维护与保养  (1) 每周对通针和清洗槽进行清洗:选择Maintenance,进入保养程序,选择Rinsing Pump,回车;再选择Needle Purge,回车,用F6键打开试剂存放抽屉,3根针移到前面。将0.5%的次氯酸加入清洗槽内,约为清洗槽的4/5,浸泡lOmin;用通针器通每一根针;

如何选购血凝仪?

    好的仪器可以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并且为医生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在选购血凝分析仪时应该认真了解血凝仪:包括血凝仪的各种性能、技术参数、检测指标;血凝仪的检测能力。需有一定的预见性,使所购的血凝仪在3-5年内不落伍。        首先可通过咨询已购不同血凝仪的多家实验室同行,获取最直接使用

血凝仪原理概述

  止血与血栓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指标与临床各种疾患有着密切联系,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动静脉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肺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溶血尿毒综合症、慢性阻塞性肺炎等。中医药关于活血化瘀的理论与治疗工作研究也都涉及止血与血栓问题。为使临床准确运用这些指标进

血凝仪原理概述

    止血与血栓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指标与临床各种疾患有着密切联系,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动静脉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肺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溶血尿毒综合症、慢性阻塞性肺炎等。中医药关于活血化瘀的理论与治疗工作研究也都涉及止血与血栓问题。为使临床准确运用这

电泳仪的发展史

  自从1946年瑞典物理化学家Tiselius教授研制的第一台商品化移界电泳系统问世以来,电泳分析仪发展极其迅速。特别是随着支持介质的更新,各种各样的电泳分析装置相继推出,以适应不同国家实验室进行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电泳分析仪相继被引入临床实验室,

电泳仪发展史

  电泳是电解质中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向电荷相反方向迁移的现象。利用这种现象对化学和生物化学组分进行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可以实现电泳分离技术的仪器称为电泳仪。从20世纪30~40年代起,相继发展了多种基于抗对流载体的电泳仪(如纸电泳仪和凝胶电泳仪等)。传统电泳仪由于受到焦耳热的限

电泳仪发展史

  从20世纪30~40年代起,相继发展了多种基于抗对流载体的电泳仪(如纸电泳仪和凝胶电泳仪等)。传统电泳仪由于受到焦耳热的限制,只能在低电场强度下进行电泳操作,分离时间长,效率低。  20世纪80年代初,小径毛细管被用于电泳仪,由此产生了毛细管电泳仪。毛细管电泳仪是分析科学继液相色谱仪之后的又一重

血凝分析仪之血凝四项的检测意义

  血凝分析仪之血凝四项的检测意义:人体这个生理环境非常复杂,凝血实质是系列酶促反应过程,凝血检验对临床各科的疾病诊断有很大的意义,除了出血疾病的筛选与诊断之外,还用于血栓前状态的检查以及各种抗凝治疗者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等。进行凝血检测的仪器是血凝分析仪,检测项目为凝血四项。  所谓凝血四项,是指

血凝仪的发展和应用

  血凝仪的发展较生化分析仪为短,70年代凝血因子的活性检测方法问世,80年代发色底物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抗凝、纤溶的检测成为可能,近年来,血凝仪普遍安装了免疫比浊技术通道及软件,结果使血栓与止血的自动化检测日臻完善;同时由于全自动血凝仪检测的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及精密度高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速度

血凝仪的发展及应用

血凝仪的发展较生化分析仪为短,70年代凝血因子的活性检测方法问世,80年代发色底物技术的广泛运用使抗凝、纤溶的检测成为可能,近年来,血凝仪普遍安装了免疫比浊技术通道及软件,结果使血栓与止血的自动化检测日臻完善;同时由于全自动血凝仪检测的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及精密度高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及质

半自动血凝仪的简介

  目前市售的半自动血凝仪主要由样品、试剂预温槽、加样器、检测系统(光学、磁场)及微机组成。有的半自动仪器还配备了发色检测通道,使该类仪器同时具备了检测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的功能。针对光学式半自动血凝仪受人为的因素影响多、重复性较差等缺陷,仪器中应有自动计时装置,以告知预温时间和最佳试剂添加时

血凝仪测定方法的比较

  光学法和磁珠法用于血凝检测,就方法论而言各有千秋,光学法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易于自动化等。缺点在于易受特异血浆干扰,对此各厂家已采取不同措施予以弥补。磁路法优点不受特异血浆的干扰,试剂量少,缺点,磁珠的质量、杯壁的光滑程度等,均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一些厂家为推销自身产品在方法论上大做

血凝仪的维护与保养

  (1) 每周对通针和清洗槽进行清洗:选择Maintenance,进入保养程序,选择Rinsing Pump,回车;再选择Needle Purge,回车,用F6键打开试剂存放抽屉,3根针移到前面。将0.5%的次氯酸加入清洗槽内,约为清洗槽的4/5,浸泡10min;用通针器通每一根针;将机械臂上的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