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Nature聚焦微生物组的家

人体内充满了微小的微生物,这些成百上千的细菌物种被统称为微生物组(microbiome),人们认为它们有助于人体的健康与生存。胃肠道,尤其是结肠是最高密度和最高多样性细菌物种的家园。然而由于食物和流体的通过,这一系统不断发生变化,这些生物体是如何能够存留于其中并旺盛生长的呢? 由加州理工大学生物学家Sarkis Mazmanian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至少在一类常见细菌群中,一组基因促进了微生物稳定定居于肠道。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8月18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通过了解这些微生物的定居机制,或许有一天我们能够想出一些方法纠正微生物群体中的异常改变——人们认为这些改变与诸如肥胖、炎症性肠病和自闭症等疾病有关,”Mazmanian说。Mazmanian的研究工作主要是探索人类肠道细菌与健康之间的联系。 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将拟杆菌属(Bacteriodes)导入到无菌的......阅读全文

口腔微生物与肠道微生物的同源性

  3月30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8(第四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在分会场四“肠道微生物与其他疾病”中,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的李雨庆副教授为我们作了题为“口腔微生物与肠道微生物生物同源性”的精彩报告。  李雨庆副教授是四川省微生物学会的理事兼秘书长、口腔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口腔

一文了解我国肠道微生物行业的产业现状

   人体是由自身细胞及共生的大量微生物细胞所共同组成的复杂共生生命体。人体肠道微生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被称为“第二基因组”。在人体微生物组学中,96-99%的微生物聚集在胃肠道,肠道微生物与机体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本文,我们整理了肠道微生物行业的产业现状,包括肠道微生物的应用场景、产业化

刘双江纪海丽:微生物组研究:关乎人类的未来

  当人类第一次认识到微生物的存在时,并不知道这种个头微小的生命体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石、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将极大地帮助人类克服当今所面临的生存挑战,还能提供人类未来生存之道。如今,人类基因组的神秘面纱已渐渐揭开,微生物组又成为各国生命科学竞争的焦点,纷纷启动微生物组研究计划。科学家们呼

微生物组研究:关乎人类的未来

当人类第一次认识到微生物的存在时,并不知道这种个头微小的生命体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石、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将极大地帮助人类克服当今所面临的生存挑战,还能提供人类未来生存之道。如今,人类基因组的神秘面纱已渐渐揭开,微生物组又成为各国生命科学竞争的焦点,纷纷启动微生物组研究计划。科学家们呼吁,

微生物组研究:关乎人类的未来

当人类第一次认识到微生物的存在时,并不知道这种个头微小的生命体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石、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将极大地帮助人类克服当今所面临的生存挑战,还能提供人类未来生存之道。如今,人类基因组的神秘面纱已渐渐揭开,微生物组又成为各国生命科学竞争的焦点,纷纷启动微生物组研究计划。科学家们呼吁,

改良肠道微生物群 治疗患儿胃肠道和行为症状

  肠道微生物作为人体最庞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不仅关乎了人体的生理功能,许多研究表明某些心理疾病也受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比如困扰当代许多人的自闭症。  近日由Dae-Wook Kang发表的一篇名为《微生物转移治疗对自闭症和肠道微生物的长期疗效》指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者肠道微生物群与自闭症

最新研究发现支持母乳喂养新证据

  Henry Ford 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母乳喂养能够影响婴儿免疫系统的发育以及增强对其肠道内的微生物引起的过敏反应以及哮喘的耐受性。  这项惊人的发现是由一系列根据所谓"卫生假设理论"-"婴儿早期接触的微生物能够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与过敏性反应等"而开展的研究证实的。HenryFord医院公共健康

保护机体健康 膳食纤维不可缺少!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希望通过改变饮食方式来改善人类的健康,膳食营养在维持机体健康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而其中膳食纤维对于改善人类机体健康,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尤为重要,本文中小编就整理了多篇亮点研究,来阐明膳食纤维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1】Cell:缺乏膳食纤维,肠道细菌会反过来“吃你”  新闻

挑食的小心喽!缺乏膳食纤维,肠道细菌会反过来“吃你”

  膳食纤维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有着治疗便秘、预防胆结石、控制体重等好处,被营养学界认定为第七类营养素,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与水6大营养素并列。一旦膳食纤维摄取过少,易增加肠癌、便秘等疾病的发病率。  除了我们自身,缺乏膳食纤维,对寄生在我们肠道内的微生物群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怎样管住你的嘴?科学家们来支招

  对于某些肥胖者而言,控制食欲或许能够让其变得苗条,提起食欲,我们或许会想到一桌子丰盛的大鱼大肉会让我们流口水、食欲大增;而控制机体食欲的信号通路却是非常复杂的。  日前,一项刊登在eLif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者就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类特殊的神经胶质细胞,这些细胞或许能够帮

What?肠道微生物菌群能够促进器官发育?

   肠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也是多种寄生微生物与动物宿主微生物之间相互共生的地点。动物的宿主微生物菌群能够促进动物胃肠道发育的作用已经不容置疑。 然而,动物体内的寄生微生物菌群对消化器官发育所产生的影响仍然难以捉摸。 在本文中,研究人员Hill 等人提出肠道微生物菌群在斑马鱼早期幼鱼发育过程中,

《Cell》质疑肠道菌研究重要理论:益生菌的作用

  这两项成果公布在9月6日的Cell杂志上。  Elinav表示,“虽然公众对于益生菌报以了极大的希望,但对益生菌了解的一些文献还存在不少争议,为此我们希望能确定比如在超市里买的这些益生菌是否能在我们的肠道中生存下来,而且我们也希望进一步了解这些益生菌是否对人类宿主能产生重要影响。”  “结果令人

《Cell》质疑肠道菌研究重要理论:益生菌的作用

这两项成果公布在9月6日的Cell杂志上。Elinav表示,“虽然公众对于益生菌报以了极大的希望,但对益生菌了解的一些文献还存在不少争议,为此我们希望能确定比如在超市里买的这些益生菌是否能在我们的肠道中生存下来,而且我们也希望进一步了解这些益生菌是否对人类宿主能产生重要影响。”“结果令人惊讶的是,我

奶牛胃里的尿素分解菌揭秘

  尿素是一种非蛋白氮饲料,常被用于反刍动物日粮配制,以降低日粮蛋白用量,节约饲养成本。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尿素被分解成氨,氨则被用于合成优质微生物蛋白。在此过程中,尿素分解菌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长期以来,受研究方法和技术限制,瘤胃尿素分解菌群仍不明确。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

中国农科院揭秘奶牛胃里的尿素分解菌

  尿素是一种非蛋白氮饲料,常被用于反刍动物日粮配制,以降低日粮蛋白用量,节约饲养成本。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尿素被分解成氨,氨则被用于合成优质微生物蛋白。在此过程中,尿素分解菌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长期以来,受研究方法和技术限制,瘤胃尿素分解菌群仍不明确。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

真菌病原体进化成为机体肠道共生体的分子机制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将致病性酵母转化成为一种免疫共生体,揭开了机体肠道进化和通用性疫苗背后的奥秘。当试图增加酵母对非原生宿主的致病性时,研究者意外地将真菌转化成了共生的肠道菌群,其能支持宿主的生存而不是对抗宿主。图片来源

见微知著 :从肠道微生物看你的健康

  人体内含有数十万亿的人类细胞,数百万亿的细菌微生物。微生物是自然形成的细菌,有些是有益的,甚至对身体健康十分必要。总之,所有这些细胞和微生物组成了研究人员所谓的人类微生物组。  现在有一个全民科学项目旨在扩大我们对这种复杂关系的理解。科罗拉多大学学者与30名分布在世界各地研究机构的研究员联手发起

生产和喂养方式会影响婴儿肠道微生物组成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阴道分娩和母乳喂养方式能够显著影响婴儿肠道细菌的组成。  胃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尤其是大肠中的微生物,能够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以及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者们过对100名婴儿的出生记录进行了分析,其中,婴儿的年龄均为6个月,研究人员发现,阴道分娩的婴儿

PLoS ONE:新研究揭示肠道微生物与肠道疾病的关系

  近日,德州农工大学兽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提供了关于狗的肠道细菌如何影响胃肠道健康的新见解,这可能有助于开发针对两种胃肠道疾病的新疗法。  在10月31日发表于《 PLOS ONE》的这项研究中,博士生Amanda Blake测量了狗粪便中细菌代谢产物——粪便乳酸和次级胆汁酸(BA)的水平。  粪便中

研究揭示环境对人肠道菌群和耐药基因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和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刘雅红教授团队与中外合作者,发现人体和环境间存在广泛的菌株和基因交换,而且环境对人肠道菌群的影响可能会持续4~6个月。相关研究3月1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种类众多,其分布无处不在。同样

脑认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一览

  1. Sci Signal:大脑发育过程中神经网络形成的关键  最近,来自达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找到了大脑在发育过程中脑细胞连接的定向分化以及长期时间内的功能维持的原因,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Signaling》杂志上。  与其它的网络相似,大脑内部存在多个具备不同功能

脑认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一览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脑认知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Sci Signal:大脑发育过程中神经网络形成的关键  最近,来自达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找到了大脑在发育过程中脑细胞连接的定向分化以及长期时间内的功能维持的原因,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Si

2017年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学术会举办

   21世纪是精准医学时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推动了现代医学研究进入这个里程,号称人体第二基因组的“人体微生物组”的研究将彻底改变医学研究思维模式,为全面解析人体健康奥秘开辟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在此背景下,2017年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学术会于11月17日至18日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举行,

新发明,高科技气体感应胶囊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Trends in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高科技的气体感应胶囊,其可以将肠道中的数据直接发送到移动电话上,这或许为个体的健康诊断、分析以及疾病疗法的

浙大李兰娟院士团队提出胰腺癌诊断的新思路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近日发现,根据人们舌苔上各种细菌的丰度差异可发现早期胰腺癌患者。他们表示,这项结果有望指导胰腺癌检测的开发,甚至有助于疾病的预防。  这篇题为“Tongue coating microbiome data distinguish patients wi

吃下去的益生菌,你怎么知道它不会变异?

  吃下去的药物,会怎样在体内代谢?几年前,一个来自TED的视频曾形象地展示了全过程:经过消化后,药物分子会进入血液,循环至全身。随后,这些药物分子会逐渐被排出体内。这个时候,医生就会提醒你,该吃下一顿药了。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吃下去的益生菌,会在体内经历一段怎样的旅程?  最近,不少生物技术公司

Synthetic新药临床死亡数据不平衡 突破性药物资格被撤回

  Synthetic Biologics是一家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靶向微生物组的创新疗法来保护并恢复患者健康。近日,该公司在监管方面遭遇重大挫折,其先导药物SYN-004(ribaxamase)预防艰难梭菌感染(CDI)的突破性药物资格(BTD)遭美国FDA撤回。消息

Nature: 人类肠道细菌具有获得性细菌防御(AID)基因簇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研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Human gut bacteria contain acquired interbacterial defence systems”的文章,发现肠道中的几种拟杆菌属(Bacteroidales sp.)的细菌具有基因簇防御功能,可以中和

徕卡THUNDER成像系统在探索微生物肠道免疫机制的应用

       由SARS-CoV-2冠状病毒引起的Covid-19影响了世界的方方面面。免疫和治疗方法等抗病毒方向的研究在2020年具有高优先级,显微镜在这类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受体结合、基因组释放、复制、组装和病毒出芽的基本原理及免疫应答,可以使用

赵立平教授关于启动“国际华族微生物组研究计划” 的建议

  日前,梅斯医学获悉,上海交大教授、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赵立平提出了启动“国际华族微生物组研究计划”的建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肠道菌群为代表的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术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吸引了全球众多科学家的目光。赵立平教授是国内系统开展微生物分子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