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变废为宝生物质背后暗藏“巨资”

“生物质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但利用方式较为落后。如何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浪潮中开发生物质的高值化利用技术,是摆在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前的关键问题。”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研究员说。 5月8日至9日,香山科学会议在合肥召开第625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围绕“现代生物质高值利用科学问题”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所谓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质能则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 “以生物质为基础的生物制造是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若人类仅利用全球生物量的7%,就可以解决资源、能源等难题。”本次会议执行主席之一、南京工业大学欧阳平凯院士指出。 生物质资源众多,全球生物质资源1700亿吨,我国以不到世界7%的土地承载近1/3的中低位生物质排放,若不加以充分利用,会产生严重排放问题。同时,“生物质能的转化利用存在转化过程效率低......阅读全文

我国加快发展生物质能源

  加强节能降耗,支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省政协委员、河南亚太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刘红军建议加快生物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刘红军说,我国是个化石能源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到2020年,我国需要进口约2.3亿吨原油和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分别占国内石

生物质动力汽车的能源效率

  一项研究发现,在来自生物质的从大田到车轮的能源在重型汽车上的效率方面,生物燃料驱动的汽车的能源效率很可能高于来自生物质的电力驱动的汽车。随着全世界评估未来的交通替代方案,效率是一个关键衡量标准,而效率的定义是使用单位资源所做的功。Mark Laser 和 Lee R. Lynd比较了以纤

生物质能源迎来发展春天

  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清洁和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虽有替代化石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等社会需求和有助于《可再生能源法案》、《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法规条例的推动,但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近年雾霾加剧和国家采取的紧急行动,对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将会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生物质能源行业要抓住机

生物质能源的几种形态

  生物质能是一种具有双向清洁作用的可再生能源,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多种终端能源,如气体燃料、固体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生物燃油)。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是一种比较经济的燃料,它的原料主要来自秸秆、森林三剩物(采伐、造材和加工的剩余物)、木屑、花生壳、树皮,经过

青岛能源所生物质能源材料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生物质材料具有来源丰富、可再生等优点,在可持续能源材料开发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以海洋中丰富的海藻多糖、甲壳素等生物质材料为基础,研究开发高性能的能源材料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仿生能源与储能系统团队负责人崔光磊等在海洋生物质能源材料研究

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

  当前,能源短缺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危机,除了开发利用核能、太阳能等能源外,必须寻找可再生的替代能源,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是一个重要途径。我省作为南方重点林区,森林资源丰富,应当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这对于保障我省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我省经

芒草:突围中国生物质能源困局?

  理论上,中国需要生态恢复的土地超过100万平方公里,如用来种芒草,按10吨/公顷的保守产量计算,一年干芒草产量能达10亿吨,如用于燃烧发电,即能达到2007年全国总发电量的45%;而如果拿出5亿吨转化成乙醇,则能取代中国2010年全年的汽油用量。  在中国,“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提法正变

行星中心物质研究帮助寻找清洁能源

一个由英国牛津大学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小组深入研究了行星中心的温密物质,取得了对受控热核聚变的更深入理解。相关论文10月19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物理学》(Nature Physics)。   对行星的深入认识可以更好地理解核聚变能。核聚变能用海水作为主要燃料,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吸引人的

生物质能源的意重要性

我国要求可持续和谐发展必须以能源的安全问题为保障。可是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大量石油燃烧释放的气体导致温室效应的同时增加了能源消耗。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能源消耗超过87亿吨石油,并且还在快速的增长中,预计2015年将会高达112—172亿吨石油。我国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约为62亿吨。90年代后,中国经

生物质燃油投产应用 能源“增产”环境“减负”

  近日,一条万吨级生物质燃油生产线在武汉正式投产。通过该生产线,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可以转化为航油、汽油和柴油供飞机、汽车使用。  此前,我国第一个年产1万吨纤维素乙醇示范装置在河南天冠集团开始运行,现已大规模生产。近年来,山东、河北等农业较为发达的省份也进行了类似的探索。业内评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