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呼吁不发表国际论文和抵制开放获取的做法是不恰当的

最近因为有BMC公司批量撤回40多篇学术论文,导致人们开始关注开放获取出版和国际论文的话题,一些科学网网友又开始呼吁不发表国际论文和抵制开放获取,本人认为这一作法不恰当。 学术交流上,最理想的是能和国际上最了解某一课题的人,用最便捷的渠道,最有效的媒介开展,英语成为学术交流的国际语言,是历史发展形成的,不能因为这个而采取抵制行为。目前我国学者每年发表在SCI上的论文数量已经接近30万篇,其中开放获取发表的数量接近4万篇。如果让所有的学者将论文投稿在中国的学术期刊,不仅目前我们国内学术期刊容纳不了这些论文,可能会带来很大的混乱,肯定大部分中国的学术机构和主流学者不会同意和答应这样无聊的作法,因为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活动,只能说明中国的学术开始出现倒退。 至于是否浪费大量研究经费给国外出版结构的问题,昨天我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有兴趣可以看下面内容。开放获取是国际出版潮流,就连《自然》,《科学》《细胞》这种国际最著名的期刊......阅读全文

开放获取与付费墙的拉锯之战:谁来为传播知识买单?

  一场因“开放获取”引发的“学术战争”已经爆发。  过去两年,由700家德国学术机构组成的 Project DEAL、瑞典、挪威以及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先后向国际学术出版商存续了上百年的付费订阅模式发起冲击。  “开放获取”(Open Access,以下简称OA,又译作开放存取),意味着研究文献免

《自然》执行主编:质量是数字开放获取成败关键

         1869年,《自然》杂志在英国创刊,现已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有名望的顶级学术刊物之一。自创刊近150年以来,《自然》始终如一地报道全球自然科学领域中最重大、最前沿的发现。时至今日,它仍是世界上影响因子最高的科学期刊。2

中国科学院举办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会议

  10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举办的“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国际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举行。来自16个国家的100余名国际专家以及国内百余家研究、教育机构,图书馆界的18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以“开放获取:实施战略、最佳实践与未来挑战”

自然集团开放总监谈开放获取:让科学走向开放

   十一年前的这一周,几家科研机构和学术出版社共同在柏林提出了后来被称为“开放获取运动”的基本原则,并由此形成了《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开放获取的柏林宣言》(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 and Hu

科学家对开放获取存在矛盾心理

  科学家普遍支持使研究论文能够自由获取,但是却很少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论文刊登在所谓的开放获取期刊上。这些发表在开放获取刊物上的论文一经出版就能立刻免费获取。《科学》杂志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与传统期刊相比,一些科学家怀疑开放获取刊物的质量和影响力。   一般而言,传统期刊的收益主要依靠订阅,而开放获

2020年,请别在《自然》《科学》发文……

欧盟开放获取特使Robert-Jan Smits是新计划的“催化剂”。图片来源:LUIGI MISTRULLI/SIPA/AP IMAGES  最近,来自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等欧洲11个国家的科研资助机构决定向科学出版商施压,以推动出版商加快向开放获取转变。据报道,由这11个国家促成的联盟每年约

专访MDPI CEO:促进开放的科学交流

MDPI前身是1996年由林树坤博士在瑞士成立的国际分子多样性保护组织,起初主要工作为收集和交流稀有的化学样品,其目的是通过收集和储存可供科学界研究的样品来保护化合物的多样性。经过22年的发展,MDPI目前已成为拥有200多种同行评审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版公司,涵盖全部的科学、技术和医学领域。“我们的目

《细胞》主编:开放获取下科技期刊机遇挑战并存

         美国细胞出版社一直致力于推动前沿科技发展和科学信息的传播交流。1974年创刊的第一份刊物《细胞》,短时间便成为全球生命科学界最有影响力之一的期刊,刊载过许多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2014年,该杂志公布的影响因子

《自然》社论:论文开放获取遭遇挫折

   4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就论文开放获取撰写社论,指出了开放获取模式目前遇到的困难,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2012年,英国宣布计划将所有公共资金支持的科学研究论文免费提供获取。但在这三年时间里,这项计划经历了一些波折。  英国研究理事会(Research Councils UK)称,七个英国国

《自然》关注中国相关机构支持论文开放获取

  12月5日,《自然》在题为《中国支持拆除“收费墙”大胆计划》的新闻(以下简称新闻)中报道,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科研及资助机构将大力支持论文开放获取。新闻评价:“这将是‘开放获取’运动的强心剂。”  在刚刚召开的第14届柏林开

提升成果获取能力 支持深度知识服务

   “出版商以前是两头收费,用户发表和下载都需要费用,开放获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促进知识资源的流动。”“这必然带来利益相关方的阻力,需要权衡如何推动。”围绕开放获取在国内的进展,近日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召开的开放获取汇报会上,数十位专家围坐探讨,不乏争论。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文献情报中心副研究馆

爱思唯尔屡遭“分手”:榆树和葡萄藤还会好吗?

   一棵枝繁叶茂的榆树上,缠绕着一枝葡萄藤,树下,一位长者右手握住藤蔓上的葡萄。这是国际科技期刊出版商爱思唯尔的徽标,榆树和葡萄藤寓意出版商与科研机构之间相互依赖、共同繁荣的亲密关系。徽标的左上方刻着拉丁文Non Solus,意思是“永不孤单”。  可是,这家已有百年历史的出版商,最近却有些孤单。

美研究显示开放获取不能增加论文被引用次数

  据《自然》网站消息,发表在《美国实验生物学学会联合会期刊》(FASEB Journal)上的一项最新显示,开放获取并不能增加论文的被引用次数。  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康奈尔大学传播系研究人员Philip Davis说服36本不同领域期刊的出版商,请他们从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发表

爱思唯尔屡遭“分手”:榆树和葡萄藤还会好吗?

  一棵枝繁叶茂的榆树上,缠绕着一枝葡萄藤,树下,一位长者右手握住藤蔓上的葡萄。  这是国际科技期刊出版商爱思唯尔的徽标,榆树和葡萄藤寓意出版商与科研机构之间相互依赖、共同繁荣的亲密关系。徽标的左上方刻着拉丁文Non Solus,意思是“永不孤单”。  可这家已有百年历史的出版商,最近却有些孤单。 

学界苦出版商久矣? 战火频发何时了

  过去的一个多月,随着美国最有名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加州大学不断向国际学术出版巨头爱思唯尔竖起抵制的大旗,以高校图书馆和科研机构为代表的学术界与出版商之间的战火再一次燃起。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2月底,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份声明显示,该校与爱思唯尔的谈判已然破裂,未来将停止继续向后者付费订阅。这

时评:开放获取是中国科技出版新机遇

   任何国家的科研成长和发展都与研究经费的投入成正比。近年来,我国对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越来越多,已经占到全球科研投入的20%,数量仅次于美国。仅2015年,我国在研发方面就投入了1.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2.1%。同时,我国还拥有370多万全职科研人员,绝对总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不断

自然在欧洲四国有超70%作者采用金色开放获取

   据悉,施普林格·自然最近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该集团在欧洲四国有超过70%的通讯作者已采用金色开放获取发表文章,其中英国、瑞典、荷兰、奥地利分别在77%、90%、84%和73%以上。  据介绍,在全球范围,施普林格·自然发表的研究论文有27%采用了立即开放的金色开放获取模式。这些作者通过纯开放获

访《自然》主编:希望未来与中国有更多合作

菲利普·坎贝尔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合作活动,提高《自然》期刊在中国的知名度,并在未来有更多合作。  他是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英国物理学会会员、全球著名科学类期刊主编。至今,他的编辑生涯已历35载。其间,他曾追随理想的“心跳”,离开《自然》,独挑大梁,开办新刊《物理世界》,随后又重归《自然》。近日,

自然和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共促开放获取

  施普林格·自然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学图书馆)9月25日签署合作协议,将通过GoOA平台提供施普林格·自然出版的完全开放获取的期刊和书籍,以满足中国科研人员对高质量开放获取内容日益增长的需求。  GoOA是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出资建设、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负责运营的非商业服务,旨在为中国科研

David:《自然》期刊在开放获取与知识创新交互中升华

  “科学家通过提供最棒的论文支持《自然》(Nature)杂志,审稿人以其甄审慧眼提升期刊质量,而新闻评论家则揭示科学事件要义为刊物增色……正是这些努力,让《自然》杂志的编辑们熟知最新科学技术进展,了解前沿热点与难点……”英国《自然》杂志出版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CEO)Dav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知识库投入运行

按照《关于受资助项目科研论文实行开放获取的政策声明》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5年5月20日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知识库”(The Open Repository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

英议员要求改革开放获取计划

图片来源:英国下议院商业、创新和技术委员会  英国国会议员正催促政府改变其开放获取出版业的过渡计划。在9月1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国会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表示,政府应该鼓励更多地使用免费机构知识库,而不是过多使用开放获取出版物,后者按照每页收取费用。  “当大学的预算承受巨大压力时,政

新的指导方针让开放获取卫生新发现受挫

一个国际委员会最近新提出了其活动指导方针的修订版,这可能会威胁到说服世界卫生组织免费发布政府资助的卫生研究发现的工作。 开放获取政策的支持者设法让世界卫生组织的政府间公共卫生、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组的前一版指导方针中加入了有关开放获取的一个条款。但是最新版草案的文字只是称开放获取应该获得“强烈地鼓励

迈向开源: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将完全开放获取

  9月23日,自然出版集团(NPG)宣布旗下的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成为首个冠名“自然”品牌的纯开放获取刊物。从2014年10月20日起,《自然通讯》将只接受开放获取类型的投稿。  开放获取是不同于传统学术传播的一种全新机制,其核心特征是在尊重作者权益的

2007至2012年过半论文已可免费获取

网上免费获取的论文数量比去年又有所增长  欧盟委员会10月22日发文称,2007~2012年间发表的同行评议论文已经有过半可在网上免费获取,比去年又有所增长。但是报告同时强调了近年来文章可用性的下降,因为很多文章都是经过长时间延迟后方可免费获取。  一大部分可免费获取的文章已经相

基金委与荷兰研究理事会合作研究项目指南发布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荷兰研究理事会(NWO)的双边合作协议,2021年度双方将共同资助中国与荷兰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研究项目。一、 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 2021年度资助领域为“Towards more sustainable and soci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荷兰研究理事会(NWO)的双边合作协议,2021年度双方将共同资助中国与荷兰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研究项目。  一、 项目说明  (一)资助领域。  2021年度资助领域为“Towards more sustainable and social local e

王鼎盛:科技论文水平决定影响力

论文引用的频次并不因发表期刊的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  不久前,中科院院士王鼎盛请中科院物理所办公室的同事们作了一项统计。  在2000年~2004年间,中科院物理所毕业的研究生一共是250人,他们在SCI上共发表了993篇论文。截至2009年,引用300次以上的还没有;引用超100次的有10

科学基金新一年:“再创新高”与“再攀高峰”

  “我国青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后浪推前浪,逐渐开始挑大梁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8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如是说。  在此次发布会上,杨卫权威解读了今年项目资助进展情况。他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今年扩大了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规模,从每年实

盖茨基金会研究将不再发表于顶级期刊

  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健康基金会之一: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日前表示,其资助的研究一般将不再发表于数个世界顶级期刊,因为这些期刊不遵守其开放获取政策。  受该基金会资助的科学家暂时不被允许将论文发表于《自然》《科学》《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期刊。  这一禁令是盖茨基金会开放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