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我国学者采用新型氧化锌微孔碳核壳成功制取苯乙烯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微纳米反应器与反应工程学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刘健团队在微/纳米反应器的构筑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设计一种亚微米反应器,实现了苯乙炔加氢高选择性地制取苯乙烯。该工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 Funct. Mater.)上,并被选为当期的背封面(Back Cover)论文。 设计合适的反应器并优化操作条件是化学工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在自然界中,化学转化往往以串联反应的形式在限域的空间内完成,这种限域的空间可以是几个纳米的酶,也可以是微米级的细胞。在材料科学领域,通过模拟细胞而设计的微/纳米反应器,不但可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而且这些“人造细胞”在高温烧结下还可以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然而,在设计微/纳米反应器时,如何精确控制组成,以及如何选择活性位点这两个催化反应所必需的问题仍然具有挑战性。 大连化物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李灿和研究员杨启华之前在纳米反应器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在此基......阅读全文

氮气吹扫仪、氮吹仪置换流程,样品浓缩吹干装置使用4

4.1.8甲醇回收4.1.8.1甲醇回收塔建立单塔热循环甲醇回收塔必须在催化剂醇洗之前建立单塔热循环。改通甲醇回收塔单塔热循环流程:打开甲醇回收塔塔底液位控制调节阀、回流罐液位控制调节阀、遥控放空调节阀、塔顶回流量控制调节阀、蒸汽流量控制调节阀、塔顶压力控制调节阀的上下游阀门,关闭其副线阀门,手动关

离子色谱仪介绍与发展现状

离子色谱仪介绍与发展现状   1975年,Small等人用电导检测器的连续检测柱流出物获得成功,标志着离子色谱法的诞生。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离子色谱法(IC)已经成为分析离子性物质的常用方法。我国*代离子色谱仪于1983年6月通过了专家鉴定。离子色谱仪与一般的液相色谱仪一样,由输液系统、进

离子色谱仪的发展现状

1975年,Small等人用电导检测器的连续检测柱流出物获得成功,标志着离子色谱法的诞生。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离子色谱法(IC)已经成为分析离子性物质的常用方法。我国*代离子色谱仪于1983年6月通过了专家鉴定。离子色谱仪与一般的液相色谱仪一样,由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和检测系统构成。本文主要

五部委发布137项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领域指南(2011年度)

  发改委网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联合研究审议的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现予以发布。《指南》确定了当前优先发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进能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海洋、高技

过程工程所等金属-半导体复合物核壳纳米结构研究获进展

  金属-半导体复合物的“等离子体协同效应”,使其在光催化,光电器件以及激光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如何精确地控制合成金属-半导体复合物纳米结构,已然成了研究热点。   在双组份复合系统中,核壳纳米结构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结构。但是由于金属与半导体之间的界面能比较大,使得半导体倾向于

全球学者献技 ICAS 2017 光谱分析分会场被拉曼“占领”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7年5月7日,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和中国化学会(CCS)主办的2017 年国际分析科学大会(ICAS 2017)光谱分析分会场的报告继续进行。分析测试百科网注意到,本届光谱分析分会场的报告从数量上来说,主体为拉曼及相关技术。光谱分析分会场主持人,韩国汉

分子光谱学术会议巨献:2018拉曼光谱新技术及应用大全

  2018年10月20日,第二十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2018年光谱年会开幕式暨40周年庆典在青岛举办(相关报道:庆祝中国光谱40年 构建中国光谱新时代)。在第一天的大会报告之后(相关报道:古人学问无遗力 今有分子光谱百家鸣),组委会也安排了精彩分会报告。分析测试百科网作为合作媒体为您带来拉曼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

  (三)先进高分子材料   特种橡胶。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并举,走精细化、系列化路线,大力开发新产品、新牌号,改善产品质量,努力扩大规模,力争到2015年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70%。扩大丁基橡胶(IIR)、丁腈橡胶(NBR)、乙丙橡胶(EPR)、异戊橡胶(IR)、聚氨酯橡胶、氟橡胶及相关弹性体等生产

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会分会报告缤纷呈现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7年8月24日,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在昆明召开(相关报道: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会在春城开幕 样品处理再现新技术)。除了精彩的大会报告(相关报道:第三届全国样品制备会大会报告一 新方法层出不穷),大会还安排了多场分会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院和企业等纷纷带来新技

纳米碳催化合成苯乙烯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催化材料研究部苏党生研究员、张建研究员、王锐博士与德国Fritz Haber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克罗地亚研究人员合作,借助在纳米金刚石表面上高度弯曲的氧掺杂石墨烯活性结构,在无氧、无水蒸气保护的低温条件下实现了乙苯直接脱氢制取苯

关于2011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立项通知

教技司[2011]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科司、国务院侨办文教宣传司:   2011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经专家评审并公示,共有212个项目获准立项(具体名单见附件)。为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现将有关

固体所在碳包覆碳化物纳米结构及性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最近,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基于液相激光熔蚀(Laser ablation in liquids, LAL)技术,成功获得了洋葱层状碳包覆的Co3C/OLC纳米粒子。相对于无定形的壳层碳,洋葱层状的碳结晶性更好,具有更好的热学和化学稳定性,以及优异的电传导性和催化活性

金属所烷烃催化脱氢反应过程理论计算模拟研究获进展

  低碳烯烃是化工产业的支柱,是合成塑料、橡胶和纤维的基本原材料。烯烃产量是衡量国家化工产业能力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经济发展,烯烃需求在持续增加,提高烯烃生产效率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此外,通过烷烃催化脱氢反应可以将低碳烷烃分子高效的转化为同碳烯烃。目前,烷烃催化脱氢(直接和氧化)反应面临选择性低、

通过双单原子亚纳米反应器实现高效电化学固氮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微纳米反应器与反应工程学研究组研究员刘健团队,与天津大学教授梁骥团队、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教授孙成华团队合作,通过亚纳米空间限域策略,开发Fe-Cu双单原子亚纳米反应器,用于电催化N2还原反应,实现NH3高效率合成,为电催化固氮提供新思路。  单原子催化剂能最

大连化物所纳米反应器研究取得新成果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启华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在纳米反应器的制备与应用方面取得新成果。相关结果以研究通讯的形式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36), 9164–9168.),并被选为当期的“热点论文”。   在自然界中,

我所通过双单原子亚纳米反应器实现高效电化学固氮

  近日,我所微纳米反应器与反应工程学研究组(05T7组)刘健研究员团队与天津大学梁骥教授团队、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孙成华教授团队合作,通过亚纳米空间限域策略,开发了Fe-Cu双单原子亚纳米反应器,用于电催化N2还原反应,实现了NH3高效率合成,为电催化固氮提供了新思路。  单原子催化剂由于能最大

2017年,哪些环保领域实现“从无到有”的零突破?

  2017年,中国在水、固、危废、节能减排多个环保领域都有建树,让人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赶紧跟随宇墨来回顾一下今年中国创造了哪些“从无到有”的环保领域新事记,并从中收获一些经验启发。图片来源于网络  水处理行业  电子束辐射技术成为工业废水处理“新贵”  废水的成分复杂,通过常规方法并不能实现完全

纳米吸附性材料去除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纳米材料的基本结构决定其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因此纳米材料作为吸附剂去除水环境中的污染物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资料,归纳了几种比较常见的纳米吸附材料在去除水污染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纳米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对

在稀土上转换纳米晶 怎么做到的?

   由于稀土上转换纳米晶具有将近红外光转换成短波长可见-紫外光的上转换发光特性,同时中空核壳结构纳米晶具有高比表面积及丰富可调的孔道结构等优点,中空核壳结构稀土上转换纳米晶在生物传感及成像、药物缓释和医学诊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迄今,合成中空核壳结构上转换纳米晶主要是利用硬模板法。然而,硬模

第19届全国色谱大会特邀报告(一)

  2013年4月1日,第19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在福州西湖宾馆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玉奎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庄乾坤主任等多名色谱界专家分别做了特邀报告。各专家

TEM,HRTEM,STEM的实战运用

本期将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如何综合利用三种透射电镜,实现对材料结构的深入表征。首先以李亚栋院士2011年发表在Chem.Mater.上的一篇文章为例。文章题名为“Rod Shaped Au-Pd Core - Shell Nanostructures”。文中报道两种形貌的Au-Pd核壳结构纳米

长春光机所研制出高性能微米线日盲紫外探测器

  日盲光谱区是指波长在200~280nm波段的紫外辐射,由于太阳辐射在这一波段的光波几乎完全被地球的臭氧层所吸收,即在这个波段大气层中的背景辐射几乎为零,所以称为“日盲”。在该光谱范围内,由于具有极低的背景噪音,同红外探测技术相比,紫外探测具有虚警率低、不需低温冷却、不扫描、告警器体积小

基金委与以色列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初审结果公布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以色列科学基金会(ISF)签署的合作协议和之后达成的合作共识,2019年双方将共同资助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两国科学家开展实质性的创新研究与合作。经过公开征集,共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以色列科学基金会合作研究项目申请136项。经初步审查并与以方核对清单,

2011中俄NSFC-FRBR合作项目初审结果公布

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RFBR)合作项目集中征集期间,共接收项目申请145项。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受理以下140项申请:序号科学部受理号申请人申请人单位项目名称合作者合作者单位111110099张焕乔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30Si+208Pb极深垒下熔合反应研究Ale

电催化二氧化碳制备多碳醇燃料获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书宏课题组与多伦多大学教授Sargent课题组在电催化二氧化碳制备多碳醇燃料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提出在二氧化碳的电还原过程中,通过调控碳—碳偶联“后反应”步骤,抑制烯烃产生实现高效多碳醇转换,为高能量密度液体醇燃料(发动机燃料)的选择性制备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该成果近日

电催化二氧化碳制备多碳醇燃料获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书宏课题组与多伦多大学教授Sargent课题组在电催化二氧化碳制备多碳醇燃料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提出在二氧化碳的电还原过程中,通过调控碳—碳偶联“后反应”步骤,抑制烯烃产生实现高效多碳醇转换,为高能量密度液体醇燃料(发动机燃料)的选择性制备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该成果近日发表

生物传感器的纳米“开关”

  纳米技术的介入为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近日,据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报道,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赵永生课题组利用高比表面积的一维纳米材料,制备出一种更加灵敏的电化学发光纳米生物传感器。该项研究也为低维纳米材料制

JACS/Angew/AM 11篇,赵东元、彭笑刚、楼雄文、张强等成果速递

  1. JACS:用于检测癌细胞和肿瘤中溶酶体甲醛含量的双“锁钥”钌复合探针  生物医学研究表明,过量的甲醛生成是造成组织癌变、癌症进展和转移的关键因素之一。响应性分子探针可以检测活细胞和肿瘤中溶酶体内的甲醛,并对药物引发的甲醛清除过程进行监测,这也有助于未来的癌症诊断和治疗监测。  大连理工大学

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

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大量排放,使得水体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400亿t左右的工业废水。其中重金属废水约占60%。这些废水严重污染地表水与地下水,造成可利用水资源总量急剧下降。重金属废

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

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大量排放,使得水体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400亿t左右的工业废水。其中重金属废水约占60%。这些废水严重污染地表水与地下水,造成可利用水资源总量急剧下降。重金属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