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在南极新建两座科考站

中国展现冰雪雄心 11月23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将在完成最后一次物资补给后乘坐“雪龙”号离开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开始穿越“咆哮的西风带”,挺进南极大陆。科考队和经过大修、重新焕发青春的“雪龙”号可谓重任在肩,不仅将首次执行环南极航行任务,而且开展我国第四座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建设工作,并前往维多利亚地罗斯海地区,为我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选址。 东南极冰盖将挺立“泰山” 即将建设的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之后,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其名字取自泰山的寓意“坚实、稳固、庄严、国泰民安,象征着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际上其命名也是众望所归,在2008年建设昆仑站前的科考站全国征名活动中,“泰山”就紧随“昆仑”之后排名第二。 泰山站位于伊丽莎白公主地,是一座仅供南极夏季使用度夏站。根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专家介绍,之所以在该地选址基于四方面原因。一是该地夏季海冰会融化,适合破冰船抵达大陆......阅读全文

冰雪南极-巍巍“中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087.shtm 南纬69度22分24秒、东经76度22分40秒,终年白雪皑皑的南极维斯托登半岛上,中国南极中山科学考察站巍然屹立。近期,中山站迎来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队。在中山站期间,科考队员进

中国有望绘出首张南极陆地“景观图”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人员26日对记者说,中国科研人员将在第26次南极考察期间首次大范围测量南极地表冰雪、岩石和土壤的光谱,为绘制全球首张南极陆地“景观图”提供数据支持,这张“景观图”有望在今年年底问世。   科考人员说,尽管目前世界上有多种版本的南极地图,但还没有一个国家或组织绘制出呈现整个南极洲

美南极地质实验室搬家在即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正在寻找一处新址储存南极海洋沉积物岩芯——来自南冰洋的全球规模最大的环境记录。自1963年起,这些岩芯便被存放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不过,去年该校告诉nsf不想再保管它们。南极海洋地质学研究设施移往何处的决定必须在今年8月3日前作出。   “这个研究领域并非现有教职

再次出征!武大先后选派近200人次参与中国南北极科考

武汉大学17日举行出征仪式,为即将随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的杨元德、丁曦、陈亮宇3名队员送行。据悉,杨元德长期从事卫星测高和重力领域研究,先后3次到达南极冰盖最高点;丁曦、陈亮宇分别从事极地环境动态研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高精度处理研究,均是首次执行南极科考任务。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

中国科学家通过星地联合探测南极冰雪冻融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科学家已获得全南极的多源遥感影像图,测得了冰盖运动和表层冰雪的融化等数据。但由于缺乏地面验证,卫星遥感所获得的冰雪参数的可靠性不高。记者2月15日从我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了解到,“极端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观测平台”将给卫星遥感数据“挑刺”,通过星地联合探测南极冰雪冻融。  

英南极新科考站投入使用

哈雷六号 图片来源:BAS   英国日前宣布第一座可在冰面上移动滑行的未来南极科考站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与之前惨遭冰雪破坏的科考站相比,新的科考站有望战胜极地地区凛冽的冰雪。   据英国南极考察局(BAS)介绍,哈雷六号南极科考站是第6个建在布伦特冰架上的科考站——布伦特冰架是南极地区的一块浮冰

中国将首次运用科考机器人考察南极科学

新华网上海8月26日电(记者张建松)在中国即将开展的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将会出现两位特殊“考察队员”的身影——“冰雪面移动机器人”和“低空飞行机器人”,这是中国在南极考察事业中首次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 这两位智能机器人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研制。

中国极地固定翼飞机降落南极冰盖之巅

  中国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18日成功降落在位于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机场。这也是“雪鹰601”投入使用以来第三次成功降落在这一海拔4090米的机场。  “雪鹰601”于当地时间9时24分(北京时间12时24分)从位于中山站附近的冰盖机场起飞,11时12分降落在距离中山站520公里的

中国游客在南极的环保表现良好

  历时160天,行程近3.2万海里,不仅勇闯冰阵,完成了既定的科考任务,还在南极成功援救了一艘俄罗斯科考船,参与搜寻马航失联飞机……历经有史以来最“波折”的航程后,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完成了它的第三十次南极之旅。由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举办的“极地科考·安利相随”科普演讲

中国机器人首次在南极冰盖实现自主行走

  经过近两个月的试验,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顺利通过在南极的“身体素质”测验,并在内陆冰盖地区完成了30公里的自主行走。这是中国机器人首次在南极冰盖实现自主行走。   这个机器人重约半吨,可在极地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作业。橘红色的机器人看上去就像一辆越野吉普车,其车体采用越野

空间测量技术研究极地冰雪变化项目获科技进步奖

测地所“综合空间测量技术研究极地冰雪变化及其应用分析软件平台”项目荣获2010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刚结束的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上,颁发了2010年“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技术奖”有关奖项,由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持完成的“综合空间测量技术研究极地冰雪变化及其应用分析

中科院:南极冰架正以每年60100亿吨速度消融

  中科院测地所科学家发现,南极冰架正以每年60亿吨至100亿吨的速度消融。昨日,该课题组陆洋研究员向记者介绍,南极西南部一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冰架,冰雪消融速度较快,年均下降10厘米至20厘米,如果这一冰架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6米。  此项以遥感技术研究极地冰体变化的课题,陆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

北极科考:中国须深度介入

  中外科学家在“雪龙”号上施放“系流气艇”,进行大气物理科学观测。  2010年7月中国进行第四次北极科考,首次把海洋综合考察延伸到了北极点。图为“雪龙”号正在吊运“防熊”的“苹果房”。  全球气候变化有可能导致北极“无冰”,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但各国也在“憧憬”,冰雪消

“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顺利回家

  4月6日,记者从上海边检获悉,“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顺利回家,靠泊在上海外高桥的中国极地科考国内基地码头。据悉,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共同开展,其中,“雪龙”号已于4月3日返沪。  上海边检总站外高桥边检站科学优化勤务模式,实行“窗口查验前置+一站式办结”通关便利

南极•南极洲•南极大陆

  根据《南极条约》的界定,南极或南极地区,是指南纬60度以南的海洋、冰架和陆地,即南极洲和南大洋的总称,面积约5200万平方千米。   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五大洲。南大洋又名南极洋,包括南纬60度以南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面积约3800万

全球变暖催生新航线-地球“变小”南北极两重天

  北极和南极是地球的极巅,它们遥相呼应,各据一方。北极是陆地包围着海洋——北冰洋,南极是海洋包围着陆地——南极洲。寒冷干燥是极地的特色,冰天雪地是那里的常态。夏季极昼,全天阳光普照没有夜晚,冬季极夜,长夜难明见不到太阳;绚丽多彩的极光犹如天宫燃放的焰火,能在瞬间把宁静的夜空映得通明;北极的夏天是南

南极地区一冰架崩解-面积与美国城市洛杉矶相仿

 受气温异常升高影响,南极地区一座冰架日前崩解,面积与美国城市洛杉矶相仿。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5日报道,南极地区东部、约1200平方公里的康格冰架于15日前后崩解。英国南极考察处海洋地球物理学家罗布·拉特说,气候变暖增加了冰架崩解的可能性。法国、意大利合建的康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款极地全地形车加盟南极科考

  我国极地考察装备国产化迈出重要一步。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我国首款极地全地形车,11月4日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举行交车仪式,即将随“雪龙”号出征南极,加盟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  全地形车被誉为南极科学考察的“重器”。在南极海冰运输、雪地运送、冰盖科考、

南极部分地区升温加速:近期冰雪消融十分有限

  研究显示南极部分地区出现加速升温趋势,不过发生灾难性变化的可能性并不大     据国外媒体报道,2012年最重要的与环境有关的故事便当属发生在北极的海冰加速融化。这里的海冰面积在今年夏天达到了上世纪70 年代末有卫星纪录以来的最低值。但是并非仅有北极地区表现出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的改变,在地

中国自主研发风能机器人在南极冰盖首次“行走”

  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风能机器人“极地漫游者”2月8日在南极中山站附近冰盖上“走”出了第一步,这是我国研发的首台基于再生风能驱动的机器人。  “极地漫游者”本体长1.8米,高1.2米,宽1.6米,重300公斤,可在风能发电驱动下不间断地昼夜行走,能跨越高度近半米以上的障碍物,并在冰盖复杂地形下进行

刘嘉麒:极地科考-造福人类

极地是生物的基因库和自然资源的储备地,是气候环境演变的航向标,也是科学的殿堂、创新的源泉。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极地独立开展科考工作并建立科考站、持续进行科学观测的国家之一,在国际极地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4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考察正在执行第三十一次南极科考任务途中的中国“

“雪龙”号今日启航赴南极科考

    10月31日10时许,“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启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它将紧跟本月26日出征的“雪龙2”号的脚步,共同谱写我国第三次“双龙探极”的新篇章。从上海边检了解到,为助力中国极地科考事业,上海边检总站外高桥边检站科学优化勤务模式,实行“窗口前置+一站

我国南极内陆考察队首次赴西藏进行高原选拔训练

17名来自中国各地的南极内陆考察队员8月18日奔赴西藏,进行为期两周的高原选拔训练。这也是中国南极内陆考察队首次赴西藏集训。 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计划于今年10月启程。在这次考察活动中,中国将继续对南极内陆冰盖冰穹A地区进行综合考察。 据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魏文良介绍,这次选拔训练主要是

旧貌换新颜-“34岁”南极地震台大变身

南极地震台新一代观测房科考队员挖掘观测仪器安放坑。(小图为南极地震台站观测仪器安放坑)  最近,一条来自地球最南端的消息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担的南极长城站地震台改建任务已圆满完成,新一代长城站地震台正式运行。业内普遍认为,此次南极长城站地震台的成功改建,标志着中国在南极

专访秦大河院士:揭开“冰雪巨人”的神秘面纱

  中国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第一人、世界著名冰川学家、世界上唯一全部拥有南极地表一米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南极英雄这几个耀眼标签汇集起来,勾绘出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不同凡响的科研生涯。  秦大河院士为商务印书馆发售的新书——《南极洲: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作序,并应商务印书馆南宁分馆和广西科技馆的邀请,

我国机器人将测南极6万平方公里冰架厚度

  在今年的南极科考中,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长航程冰盖漫游机器人首次圆满完成了30公里自主行走等试验任务。日前,该所副研究员卜春光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在“十二五”期间,南极科考车将完成南极艾默里冰架约6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冰架厚度测量。   据介绍,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

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返回上海

   3月12日,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安全完成考察任务,乘“雪龙”船返回上海。考察队经受了南极严酷自然环境的考验,克服了“雪龙”船碰撞冰山后带来的各种困难,在科学考察和综合保障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  据悉,此次考察队由349人组成,分别开展了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罗斯海新站等站点的综

高山滑雪赛道是否合格?科学仪器来甄别

    研究人员用冰雪强度测量仪进行赛道测试。(南京天光所供图)    研究人员用冰雪粒径测量仪测量注水雪样。(南京天光所供图)  冬奥会的传统赛事高山滑雪因兼具竞技性和观赏性,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位于北京延庆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设7条雪道,雪道坡度大、落差大,对“雪”和“赛道”的要求都非常

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揭开序幕

  10月10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正式公布组队情况,集结待发的考察队整体趋向年轻化,队员平均年龄仅为35.8岁。据了解,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共计251人,其中中方人员245人,年龄最小的仅20岁。此外,本次考察队还有6名外方人员参加,包括从澳大利亚租用的S76轻型直升机机组人员3人,来自

我国首颗极地遥感小卫星在轨一周年

  9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在京召开“京师一号”(研制代码:BNU-1)小卫星在轨一周年暨极地遥感数据成果发布会,公开发布卫星在轨运行一年以来所获取的部分南北极遥感数据及应用成果。 “京师一号”小卫星设计适用于极地和中纬度环境监测,其主要载荷为1台专门针对极地观测设计的高动态场景宽幅相